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次战役不同以往,目地是为了保证关中平原的安全,不能让清军冲入关中平原,应此指导思想有所转变,讲究一个字,稳!
这次魏军就像是守护一个放满古董瓷器的屋子,要是在屋里同歹人搏斗,就算制服了歹人,一屋子瓷器碎掉,也是血本无归,毕竟歹人不可能赔你什么损失。
因此魏军必须要将歹人,干死在屋外。
为此,高义欢与众将商议了多种方案,以应万全。
果然,魏军斥候探明消息,秦州出现了大批清军,判明了清军确实想绕开陇山。
五军都督府内,高义欢与众将围着沙盘,正商议着军情。
这时高义欢看着沙盘,微笑着对众人道:果然不出孤王所料,据斥候探查,秦州方向出现大批鞑子。诸位,说一说,准备怎么打着一仗吧。
大堂内,众将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被清军折腾了两个多月,魏军上下早就憋了一口气。
这时终于等来战机,众将都是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神情,徐黑虎大笑道:大王,秦凤之地,正处于陇山秦岭之间,鞑子要是敢来,臣就灭了龟孙。
堂上众将轰然大笑,高义欢也面待微笑,他抬起手,正欲下压,让众人安静之时,李来亨却急匆匆的走进大堂,将一封军报递给高义欢,低声道:大王,刘体纯刘将军的急报。
刘体纯镇守萧关东北方向的庆阳府,防御清军绕道陇山北麓突入司隶也就是陕西。
高义欢闻语脸色微变,接过军报,拆开蜡封,打开一看,脸上顿时一沉。
堂上众将见状,收住笑声,李定国问道:大王,何事?
高义欢将军报交给李定国等人传阅,沉声道:出了点新情况,斥候在平凉府海源县,发现四万鞑子向北行军。
西魏国控制关中后,重新清丈田亩,对行政区域进行了划分,西魏没有千户所和卫所,地方设州县,吸取的是顺清在关中和陇西的州县划分。
李定国徐黑虎等人看了军报,纷纷走到沙盘边上,很快找到了海源的位置。
徐黑虎皱眉道:据说那个什么鸟鳌拜,是个满清的巴图鲁,号称第一勇士,俺还以为他跟俺一样,是个憨厚之人,想与他一战,一斧子劈了他,不想这个鸟人,心眼还挺多的。
李定国道:大王,如果海源这个位置出现四万鞑子,那秦州的鞑子就是疑兵了。
高义欢盯着沙盘,微微皱眉,鳌拜是想走北路?他抬起头来,看向李定国道:定国有什么看法?
据现在的情况来看,鞑子的目标很明确,正面攻击萧关吸引我军,为了防止我军不中计,又派出一支兵马佯攻秦凤,吸引我军主力向南,然后他们的主力,再绕道北路突袭进来!李定国注视着沙盘,这点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先发现出现在秦州的鞑子,也可以看出鞑子的计策。
李定国微微沉吟,又接着道:另外,鞑子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南路疑兵,将我军主力引到南面后,北路鞑子不仅能趁着我们在北部兵力空虚的机会,突入关中,还能包抄延安榆林,将长城外的清军引入关内,可谓是一石二鸟之策。只不过鞑子忘了,他们是在我大魏的版图内调动,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如果鳌拜杀入司隶北部,有他的兵马接应,济尔哈朗和豪格很容易找到一处边墙,杀入关内。
长城防御外面的鞑子,还有些作用,被鞑子两面夹击,便很容易出现缺口。
一旦济尔哈朗和豪格也进入关中,魏军的兵力就将全部被牵制住,清廷便也就不用担心河东,就算多尔衮不愿意,满清朝廷肯定也会继续支援杀入关中的清军,那西魏国就麻烦了。
这种情况,高义欢绝对不允许出现,他必须将清军挡住。
高义欢听完,盯着沙盘一阵,忽然挥拳道:那就吃掉他们!司隶北部,千沟万壑,鳌拜都是骑兵,他必走洛水谷地,大军再此伏击如何?
这里两面高原,谷地狭窄,确实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伏击!李定国点头道:不过,我军在得到秦州传来的消息后,各部人马已经开始向南转进,想要布置到位,时间上恐怕来不急。
高义欢捋着鄂下短须,沉默一阵,片刻后道:那就让刘体纯带兵过去,先顶着,徐黑虎你立刻率马军增援,还有让宁夏的赵大宪南下,包抄鞑子后路,孤王率兵随后就来,必能将鞑子包圆。司隶北部高原千沟万壑,鞑子敢来,孤王就赶吃掉他们。
堂上众将相互看了一眼,顿时齐齐抱拳,诺,臣等遵命,吃掉鞑子!
第737章洛水谷地
关中之地,孕育了秦汉唐三个伟大的朝代,而在此期间,因为滥伐滥垦,也给关中之地,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使得关中的土地遭受破坏,特别是陇东陕北的高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独特地形。
这里的土地经过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墚峁丘陵,一条条深沟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
在黄土塬上,两人站在两塬对望,相互间看见了,可要是想走到一起,或许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这样复杂的地形,极易藏兵,也极易迷失在高原之中。
清军对于高原上的地形并不太了解,行军必须要找到参照之物,否则就容易转不出来,而在千沟万壑的高原上,最好的参照物,就是河流。
清军只要知道河流的走向,选对了河流,就能顺着河流,到达目的地。
北洛水是渭河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是黄河右岸重要支流,为了区分与河南的洛河,也叫作北洛河。
六月间,烈日当空,天空烤的地面发白,关外和草原上来的清军,习惯关内严寒,却难耐关内的酷暑。
这时在洛水谷地内,一支三千余人的清军,正沿着河谷,缓慢进军,队伍绵延两三里。
鞑子骑兵大多敞开了衣甲,低着头,流着汉水,顶着烈日向前行军。
这天真热!一名汉军千总忽然说道。
这算什么?等到七月更热,你没去过南方吧,那边能热得你把皮脱了。同行的军官,解下水壶,递给旁边千总,随口说道。
千总接过水壶仰头喝了一口,又还给对方,直娘贼的,水都晒烫了,越喝越热。
说罢他扭头看向后方的八旗兵,不禁道:哎呀,要说八旗应该比我们怕热才对,你看他们穿着甲胄,一个个却比我们还精神。
咱们哪里能和八旗比,他们是大清的精锐,我们就是打杂的,待遇不一样,能有什么精神。
也是!千总点了点头,看向蜿蜒的河谷,他们进入谷地已经有一天的时间,可是两侧的景物依然没有变化,就是黄土斜坡和少量的梯田,让人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出去。
千总舔了舔嘴唇,问道:这河谷有多长,我们还要走多久。
还早,现在才刚开始,应该快到吴旗了!慢慢走吧!
两人正说话之际,一队黄甲的鞑子骑兵,加快速度向前奔去。
原来前方河谷中间出现一个土塬,向是个河中小岛一样,将洛水分流,使得远本宽阔的河谷,变成了两个相对狭窄的河谷,地势变得险要。
土塬就是几面陡峭,顶部平坦的高地,他与周围地面一样高,但相对于水土流失的河谷,却如同一座小山。
黄甲骑兵奔驰道土塬下,勒住马缰,仔细打量这地形,两侧都是光秃秃的黄土陡坡。
这时看见鞑子骑兵奔至,河谷两塬上,一个身影却将头缩了回去。
土塬的地形是,四面陡峭,上面却是平坦的高地,大的土塬有方圆几十里,上面有村落,有城池。
此时从天空俯瞰,河谷两侧的土塬上,趴满了身穿黑甲的魏军士卒,不过因为土塬的顶部平坦,所以河谷下的清军,看不见塬上的情景。
这时鞑子骑兵四下张望了一阵,为首的鞑子说了几句满语,便一拔马缰,领着骑兵进入被分开的谷地。
骑兵进入两塬相夹的河谷内,发现河谷很长,但周围一切正常,同之前走的几十里道路一样,并没有发现异常。
此时后面的清军,见前面的骑兵并未示警,已经进入了被一分为二的河谷。
因为洛水被分成两股,他们走进了左边的河谷,士卒们继续抵着头,提着兵器,不紧不慢的奔驰。
两塬上,刘体纯观察到鞑子进入了埋伏的区域,便趴为蹲,将右手举起。
在他身后,趴着的黑甲兵,纷纷轻手轻脚的起身,握紧兵器,猫着腰蹲在两塬边缘。
因为谷地变得狭窄,阳光被两塬遮挡住,清军进入阴影里。
骑在马上的千总,不禁抬头看向两塬,这地舒服,就是有些邪乎。
突然,一阵尖锐而嘹亮的号角声,猛然响起。
高土塬上,刘体纯顿时一挥手,额头青筋暴起的发出一声怒吼:杀鞑!
正马蹄哒哒的向前奔进的清军,顿时纷纷勒住马缰,谷地内一片战马嘶鸣。
清军骑兵勒马四望,机警的看向两塬,却惊恐的发现,上面站满穿着黑甲的魏军,火铳和弓箭对准自己,天空有闪烁着火星的黑色物体,快速坠下。
不好!快往后退!千总瞬间反应过来,满脸的惊恐,顿时放声疾呼。
不过一切都迟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瞬间在谷地内响起,气浪将骑兵掀飞,谷地内顿时尘土飞扬,硝烟弥漫,人嚎马嘶,连成一片。
砰砰砰土塬上腾起一条烟带,弹丸和箭矢的呼啸声,在清军头顶响起,排铳打出的弹雨,向大雨一般落下。
惊魂未定的清军,被劈头盖脸的弹丸击中,骑在战马上努力控制马匹的清军,纷纷坠马。
弹丸撕开他们的衣甲,溅起团团血雾,发狂的战马,将受伤的骑兵甩下来,重重砸在地上,马蹄践踏,瞬间就被踩死。
快!后队变前队,退出去!马背上的清军将领,一手勒住马缰,控制着前蹄悬空的战马,一手挥刀狂吼,撤!快撤!
谷地里一片混乱,爆炸声和惨嚎声,把清军将领的声音压了下去,许多骑兵拥堵在一起,被魏军火铳打成了筛子。
杀啊!塬上魏军士卒一声怒吼,便见陡坡上扬起一道道黄尘,手持战刀长矛的魏军士卒如猛虎冲下土塬,去截断谷地的两头。
清军骑兵在这里并不具备优势,冲下来的魏军,以气吞万里的气势,杀入河谷,将失去速度的骑兵捅死,魏军封堵两头,收割着清军的人头。
······
三十里外,鳌拜骑马慢行于大军之前,身后是大旗,还有绵延十多里的清军骑兵。
数万清军马军,遍布河谷,越往后,越密集,就像是洛水发了洪峰一样。
这时鳌拜骑在战马向前,前方却忽然扬起一到黄尘,百余名清军骑兵,仓皇奔回。
不好!前锋出问题了!眼尖的清将不禁一声惊呼。
鳌拜眉头微皱,勒住战马,身后骑兵立刻缓缓停下。
这时百余名骑兵狼狈的奔驰到他身前,为首一名骑兵,马未停稳就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将军,前锋遭受蛮子伏击,损失惨重。
鳌拜顿时大怒,前锋与本将相距不过三十里,蛮子也敢伏击,有没有把本将放在眼里。
第738章一触即发
魏军居然在这么近的距离,埋伏清军前锋,让鳌拜有些愤怒了。
这等于是在他的眼皮低下动手,难到他们不晓得,在前锋三十里后面,就是大清巴图鲁,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所统领的数万大军吗?三十里的距离,旦夕之间就能杀到,魏军将领真是猖狂,完全不给他面子。
看来这两个多月,大清兵肆掠雍凉,蛮子心里很不服气啊。
鳌拜听了败兵的禀报,含着怒气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护军,太惨了!跪在地上的溃兵,带着哭腔,三千人马进入了蛮子的伏击圈内,蛮子的震天雷像不要钱似的扔,火铳和箭矢普天盖地的落下,前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蛮子截断了两头。现在前方被蛮子包围,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奴才反应快,才得以逃脱~~~
鳌拜一听到魏军扔了不少震天雷,就知道前方的处境并不乐观。
一时间,鳌拜怒火冲天,牙关紧咬,怒声道:蛮子敢在本将眼皮底下袭击,简直视本将如无物,大军立刻向前,本将要看是谁吃了豹子胆。
众多清军将领,听了鳌拜一吆喝,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挨了两个月的打,魏军居然还敢针扎,敢袭击清军的前锋,这次一定要把魏军的土鳖打服,把他们整舒坦了。
护军,当心有埋伏!一旁的孟乔芳拉住了鳌拜的马缰。
在丢失关中后,孟乔芳被清廷冷遇,夺去了所有职务,在北京闲赋了两年。
因为他做过陕西总督,了解关中的情况,又认识不少西魏官员,所以清廷将他复起,让他做陕西巡抚,随军出征。
不过,他这个巡抚,半个兵都没有,所以基本不能参与决策,只剩下建议的权力,而他的建议,事实上也没什么人听。
鳌拜很蔑视汉人,清廷内部的汉八旗,他同样看不起,就连孟乔芳这样的大员,在他眼里依然不过是一条狗而已。
鳌拜目光看向孟乔芳,冷声道,埋伏?
魏军在此伏击我军前锋,就说明魏军已经知道了我军进兵的路线,恐怕还有埋伏!孟乔芳沉声道。
鳌拜脸色一沉,遂即轻蔑道:本将数万人马行动,蛮子自然能查到一些踪迹,只是他们得知时,再调兵马已经来不及。这支伏兵,怕是刚得到消息不久,赶来阻击。如果蛮子蓄谋已久,为何只伏击前锋?蛮子不会放过前锋,来伏击本将的中军吗?先伏击前锋,让本将提起警惕,然后再伏击本将,不是有病吗?
鳌拜一把将马缰夺回,怒声道:放开,前锋被围,本将岂能让他们被蛮子围杀,大军立刻向前!
在鳌拜身后的众多清将,发出一声啸叫,纷纷拔动马缰,猛夹马腹,数万骑兵疾驰而去,扬起滚滚黄尘。
三十里外,河谷内,数百清军夺路而逃,身后魏军马军挺矛追杀,清军败军魂飞破散。
魏将贺珍,骑马风驰于前,手中铁枪饱饮敌血,已经戳死七八名清军。
贺珍原是明将,后来投靠李自成镇守汉中之地,李自成败亡后,刘宗敏进入汉中,两人之间不合,贺珍一气之下,投靠了吴三桂。
魏军大败吴三桂,收编关宁军后,他理所当然的又成了魏军的一员,是魏军中在明顺清魏四家都干过的人才。不过别看他换了这么多家,但历史上他却是夔东十三家之一,是永历被杀后,都依然坚持抗清到最后的那一批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