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多铎话刚说完,帐帘忽然被挑起,瓦克达走了进来,神色阴沉道:王爷,商丘的刘顺突围了!

    什么?多铎闻语一惊,刘顺那点实力,怎么可能冲出重围?

    瓦克达道:屯齐传来的军情说,是有一支精锐魏军,同刘顺里应外合,才杀出重围。

    精锐魏军?多铎的脸扭曲起来,居然又被摆了一道,这真是太伤自尊了,为什么本王老是抓不住高蛮子的思绪。

    一瞬间,多铎只觉得高义欢多智近妖,简直要被气疯了!

    而正在这时,帐外又是一阵喧哗,几枚火箭拖着尾焰射入清军营寨,引燃了几座帐篷,引得清军一阵慌乱~




第626章开辟敌后战场
    刘黑子被清军围困近半年时间,清军在最初几次强攻未能得手后,就改变了策略,转而挖壕围困。

    这段时间里,清军驱赶近十万乡民,昼夜不停的挖掘壕沟,深宽各两丈,将商丘围的水泄不通。

    虽然刘黑子兵力还算充足,但是城中物资却消耗甚快,进入1647年初时,粮食柴火草药等各种生活必须品,便都开始紧张起来。

    刘黑子做了好几年的煤老板,靠着给高义欢,还有江南卖煤,平时还在运河上打个劫,搞点副业,日子过得相当的不错,积蓄了不少钱粮。

    不过就是积蓄在多,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经不住十多万张嘴要吃要喝。

    城池被困一旦时间后,首先告急的是蔬菜没有了,刘黑子便让人在城中种菜,随后煤炭和柴火烧光,便拆屋而炊,等到粮食告急,便真的有些坚持不住了。

    去岁时,魏军突到商丘城下,向清军营寨发了一通火箭,让城中军心稍微安定,都盼着高大帅前来救援。

    随着清军主力南下,城中军民知道明朝自身难保,便把希望寄托在了高大帅的身上。

    在多铎拔营西进豫南后,刘黑子心头便大惊起来,知道高义欢也自身难保了。

    突如其来的变化,对城中守军打击甚大,让他们的希望瞬间破灭。

    这真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到头来,刘黑子还是只能靠自己。

    随着清军向南和向西两个方向扩张,明朝的势力范围被赶到了南方,高义欢也有可能被赶出豫南。

    这样一来,商丘就成了孤岛,坚守下去等于是坐以待毙,刘黑子不在坐困城中待援,开始进行自救,并亲自带兵出城,向据守壕沟的清军发起多次冲击,但清军的深壕锁城之策,已经部署完成,刘军前后冲击六次,都被清军击退。

    连续突围失败,让城中的悲观情绪又开始蔓延,加上城中缺粮,出现杀人而食的局面,叛逃出城的情况,便时候出现。

    刘黑子与部将商议后,决定放百姓出城,给他们一条活路,同时也减少城中粮食的消耗。

    不料,清军主帅屯齐,早就拿定了主意,不准任何人出城。

    都困了近半年,眼看着城中快坚守不住,屯齐以为没必要冒任何风险,直接将刘顺困死便是。

    因此屯齐早已下定决心,无论是出城投降的军队,还是百姓一律屠杀,免得还要花心思去分别他们是真投降还是有诈。

    况且,多铎带走了清军主力,屯齐手上兵马不多,也没功夫去监视降军。

    二月间,刘黑子派手下一名心腹都尉,带领五百甲兵和家眷,剃发披甲,出城投敌,想要半夜发乱,里应外合杀出重围。

    不想,屯齐只留下为首十一人,余众具被清军所杀。

    清军对于城中出降之人,降军只留首领,部众皆杀。

    这么做,既能防止诈降,同时也没将事情做绝,还是会有些不顾士卒死活的人,向清军投降。

    对于城中投出来的百姓,则男人皆杀,妇女分留,供旗丁享乐。

    时间进入三月,刘黑子三万人马只剩下一万多人,商丘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正当刘黑子准备,进行最后一次突围,发起决死冲锋时,袁宗第领着三千精锐魏军,赶到了商丘城外。

    在高义欢的计划中,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魏军面对清军都会处于劣势。

    如何改变这种劣势,除了需要他在正面与清军作战,还需要一支力量在清军腹地牵制清军,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相配合,才能慢慢扭转劣势。

    因此,高义欢认为,派遣一支精锐魏军,进入清军控制的区域,用流动游击的手段来牵制清军,打击清廷的统治,为他分担压力,让他能够抽身发展关中,谋取川蜀,便十分必要了。

    这个战略,清军其实也用过,他们通过几次入寇,间接支持了李自成,让流寇消耗明朝的元气,他们则进行最后的收割。

    高义欢派出三千精兵来解救刘黑子,就是为了让刘黑子,在满清腹地捣乱,达到消耗和牵制清军这个目的。

    当然如果刘黑子已经战死,或者商丘城已被清军打破,那也没啥关系。

    袁宗第将率领三千魏军精锐,进入豫东地区,与还在那里坚持的魏军残部会师,以豫东的堡群为根基,并伺机挺进山东,或者南下进入南直隶北部,把清军内部搅乱。

    为了配合他们,高义欢还会让玄衣卫,资助满清境内的抗清势力,重金收买和说服绿营将领叛乱,比如大同的姜襄,让满清忙于清剿内部,无暇与他作战。

    为此,高义欢将自己的心腹,玄衣卫指挥高义成都派了出来。

    高义成将以义军起义,反抗满清压迫的名义,来策划各地进行叛乱,而并非直接扯魏军的大旗。

    这样一来,清军就会被内部的混乱牵制,魏军正面的威胁大减,便能开始攻略川蜀,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盘。

    袁宗第高义成领兵来到商丘附近,两人对于商丘是否还在坚守,其实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不过他们来到城下,发现刘黑子居然还活着,商丘城居然还在抵抗,不禁感到一阵惊奇,有些佩服起来。

    这时清军主力撤走,屯齐两万清军,只能通过壕沟,来困住城池,兵马主要监视四门,围城壕沟十多里,不可能每一处都驻兵。

    高义成便挑选了一名先锋营的死士,带着信物,摸进城中,去见刘黑子。

    刘黑子本来已经快要绝望了,看见高义欢给他的信,顿时激动得都哭了。

    当夜,五更天,袁宗第与刘黑子里应外合,歼灭五千清军,击破屯齐的包围,从商丘城中跳了出来。

    刘顺突出重围,屯齐只剩一万五千人,便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担心刘顺东进放出徐州守军,便一面相多铎和北京禀报军情,一面率军东进徐州。

    这时北京辐射出来的官道上,三路清军信使,走着不同的道路,向着北京疾驰,仿佛在进行一场比赛一般。

    这三路信使,一路是屯齐派出,希望清廷调拨兵力,围堵刘顺,避免刘顺流动作战,将徐州守军放出。

    一路是从淮安派出,是阿济格向满清朝廷禀报,陈述满清与南京谈判破裂,请多尔衮进行下一步的指示。

    最后一路,则是多铎向多尔衮密奏,尚可喜阵亡,请多尔衮再给他调拨些兵力的奏疏~



第627章攻略李定国
    三路清军使者,奔向北京,带去的消息,必然会使得北京对时下的局势,重新进行评估,做出新的反应。

    高义欢一连串的动作,彻底打乱了清军之前的部署。

    洪承畴提的方略没有错,同明朝议和,抽身出来,多路大军攻灭高义欢。

    只是计划虽好,但受制于路程等方面的原因,被高义欢抢先一步,来了个驱狼吞虎,迫使吴三桂入川,同张献忠相争,先化解了汉中方面的威胁。

    此后魏军的细作,又在南京搅黄了满清与南京的议和,便使得洪承畴的计划,陷入了流产的境地。

    这个时候,豫南前线又失利,折了尚可喜,三顺王只剩下耿仲明一根独苗儿,满清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

    清军南面一锤子,西面打一榔头,结果两边都没解决,内部却因为持续大半年的战事,府库消耗一空,有点进退失据。

    清军虽然占据了江北大片版图,但收获却并不算丰厚,相反还打醒了南京小朝廷。

    虽说南京也有议和的意思,但是议和并不是完全屈服,而是想要抽身出来,喘一口气,想看鹬蚌相争,一旦有机会收回江北,南京小朝廷,肯定会向北进军。

    清军得了江北,却也让一个不想同清军开战的南京小朝廷,走向了敌对面,多尔滚的政策得不偿失,又有人开始不满。

    这时再加上多铎失利的消息,清廷内部一场小的动荡必不会少,清廷的策略肯定随之改变。

    三月底,在豫南,清军与魏军依然还在对持,双方摩擦不断,不过却停止了大规模的战斗。

    魏军趁此机会,从新布置防御,增加防御器械,补齐消耗,将防御恢复到开战之初的状态。

    在襄城南面,横跨汝水的浮桥上,每日都有车队往返与襄城和南阳之间,将南阳襄阳生产的火器,湖广的大米,一车车的运到襄城。

    另外,南阳湖广的民团武装,也被调派过来,增强魏军的防御。

    在之前的进攻中,尚可喜的死,打击了清军的士气,除此之外,魏军的堡垒,也让参与攻堡的清军胆寒。

    许多绿营兵都认为,死再多人,堡垒也不可能被攻下,进攻就是让他们送死,谁让他们攻堡,他们就要哗变。

    初于种种原因,多铎暂时停止了对襄城的进攻,而是等待多尔衮给他调拨新的人马,然后在进行攻击。

    只是清军一天不进攻,魏军的防御就越强一分,到时就算有新的兵力加入,清军未必能比上一次打的更好,但魏军有了防守的经验,却很有信心再次击退多铎。

    这时在襄城府衙大堂上,高义欢与一众人商议了眼下局势后,众多将士都比较乐观。

    眼下的情况,清军吃不掉魏军,但是魏军也没能力击退清军,进入了一个相持的阶段。

    现在魏军能做的就是加强防守,补充兵源和物资,其它便等清军出招了。

    商议一阵后,高义欢便让众人散去,只留下李定国说话。

    等人都走后,高义欢站起身来,一晃三月底了,定国随孤王走走。

    李定国没有拒绝,当下两人出了大堂,走到后院,顺着院中的卵石甬道,闲庭信步。

    那啥,定国啊!在孤王军中感觉如何高义欢走在前头随口问道。

    李定国停下步子,没有说话。

    高义欢见没人应声,不禁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李定国笑道:有什么话,定国你就直说。

    魏军虽好,但是我还是想回西军中去。李定国斟酌了下语言,沉声道。

    虽说这段时间,其实也还不错,比在西军中更有激情,他也能看出来,相比于张献忠,高义欢更有理想,但是他是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对他有恩,他却不可能背叛张献忠。

    高义欢听了有些不高兴,毕竟是做大王的人,他也是有脾气地,他已经做了许多,却得到这么个答复,脸上有些不好看,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义欢盯着李定国,没有藏着掖着,时下胡虏南侵,天下群雄逐鹿,西军困于川蜀,难有作为,吴三桂之流不过丧家之犬,不在话下。南京朝廷积弊百年,军阀割据,暗弱无能,放眼天下,能外御强虏,内安黎庶者,舍孤其谁?

    纵观时局,高义欢的话略微有些夸张,但魏军的实力在汉军武装中,确实是无出其右者。

    高义欢霸气十足,可李定国并不给面子,依然不为所动。

    见此高义欢眉头紧皱,换了一个策略,今天非吃了他不可,定国,你随着张献忠起事,为何?

    李定国目光并不退缩,沉默了良久,才感叹道,当初起事,就是为了吃口饱饭,没有其它的想法。

    高义欢一愣,本以为李定国会说出他的抱负,这样他就能从抱负和理想上下手,来谈谈人生和理想,但听只为一口饭,不禁让高义欢大跌眼镜,差点没被噎死,心中暗骂,你是李定国啊!能不能有点追求?

    可是!李定国深吸一口气,高义欢心头立时一喜,什么事遇见可是两字就有变数了。

    果然李定国目光深邃道:后来,义军做大后,我是能吃上肉,穿上锦缎了,但是天下的百姓还是那样,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我就想要扫平天下,保苍生太平!

    高义欢听后,满意的点头,这才是李定国嘛。

    定国这个理想,正是孤王之愿。高义欢悠悠道:那定国你有没有想过,孤放你回去,让你帮助张献忠,就是徒增天下十余年的内乱,让满清得利,最后吃亏的还是天下百姓呢?

    李定国盯着高义欢,忽然笑了,拱手道:魏王的意思我知道,但是我还是不能背叛西军!

    高义欢脸颊鼓动,心中诅咒了张献忠一遍,叹了口气,孤王放你回去,是不可能的。定国你一身本事,闲置下来,也是天下的损失。不如孤王今天与你约法三章,你暂时以客军身份,为孤王做事,称职下,不称臣,孤王给你提供粮草,另外不让你攻击西军。怎么样?

    说实话,高义欢的胸怀,以及对他的看重,让李定国很惊讶,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不是李定国,可能早被弄死了。

    如果是打胡虏,定国愿意从命!李定国抱拳道。

    哈哈~高义欢微微一笑,拉着李定国的手,走,去书房谈!



第628章滑不溜丢
    在高义欢招降猛将,布置防御时,城外的清军大营里多铎却有些焦躁起来。

    按着约定,江北的清军,会源源不断的赶来豫南,可是最近却没一支清军从江北过来。

    看着魏军一边,却不断有人马赶到,长期拖下去,仗只会越来越难打,多铎心里便着急起来。

    此时,魏军与清军之间软实力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

    清军毕竟是一个靠着劫掠起家的政权,并不善于治理和统治地方,虽占据广大的区域,拥有巨大的人口和资源,但却不善于管理和开发,没有将地方整合起来。

    魏军在湖广建立完善的官僚制度,每县都编练民团,能够将控制区域的各种物资和人力调动起来,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

    同时,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地区,还能够继续照常生产,提供稳定的粮食和银钱。
1...280281282283284...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