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高某人做好事,是要留名的。

    这时高义欢坐在帅案前,提起毛笔,酝酿了一番,笔停在当空,直到墨汁滴到白纸上,也没写出一个字来。

    大明朝不比大顺,什么东西比较讲究,这个奏疏有奏疏的格式,之前都是陈名夏代写,高义欢还真不知道怎么写。

    高义欢一阵沉思,最后他索性不管这些,提笔挥毫,开始歪歪扭扭的写起演义小说来。

    当下他便将这次大战的经过,以演义的方式写了出来,不过前面同李自成勾结,买卖物资和火器,找李自成要银子的事情,自然是不提,而是说成李自成兴兵百万,欲出武关南下,夺湖广,取南京,被高某人探知消息后,先发制人拿下了武关,然后与闯贼激烈厮杀,终于堵住了闯贼出关之路。

    整个过程,被他以艺术的手法形容的相当惊险,毫不客气的自卖自夸,着重突出自己英名神武的一面,反正南京不是赐名高精忠么,他便照着精忠报国的演义英雄来写,大有没我高义欢顶着,你们南京就完蛋的意思,然后伺机狮子大开口,向南京索要钱粮物资。

    他一不留神,写了整整六张纸,才勉强写完。

    高义欢吹了吹,拿起来看了看,甚为满意,于是让人送给何腾蛟,让他呈给小皇帝,好叫小皇帝知晓,大明还有俺高义欢这样的大忠臣,不能让东林那帮孙子坏了俺的形象和名声。

    高义欢东西写完,关城外袭营的人马,已经回到关内。

    一千人马出营,九百多人归来,损失不到百人,数万魏武军,欢声大震,齐呼,万胜!

    高义欢也从新出帐来迎接,虎大威白文选下马复命,高义欢将两人扶起,大赞不止,众人亦是哈哈大笑。

    跟着高大帅,别的不说,打仗当真是一个痛快。

    清晨时分,天空阴沉沉的,白色的雪地上,落满了灰色的灰烬。

    顺军大营里,四处扑死着士卒的尸体,地上流满了鲜血,融化了白雪,最后又被冻住,地上一片殷红。

    李自成身子有些佝偻的站在营地中间,整个人看起来十分颓废,他环视营中,看着营中的尸体和残肢,看着被烧毁的营帐,还有不远处炸出的大坑,人一下老了十多岁。

    昨夜高义欢偷袭,顺军死伤并不大,不过帐篷和物资却毁坏极多。

    李自成不怕死人,他怕的是毁坏物资,这么冷的天,营帐烧毁大半,粮食也被点燃了几出,火器也被毁了,最关键的是士卒对突破武关彻底不报希望了。

    陛下,撤吧!说话的不是李过,而是顺军的三号人物泽侯田见秀。

    武关肯定是打不下了,本来昨日白天的进攻,顺军就已经士气受挫,再经过晚上的袭营,想继续打武关,就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李自成便只有去汉中和陇右,那里还是他的地盘。虽说都是死地,不可能长期坚持,但是总是能多拖一段时间。

    李自成视人命为草芥,但对自己的性命,还是很看重的。

    陛下,汉中还有贺珍两万人马,钱粮也还有些,咱们前往汉中,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磁侯刘芳亮也开口劝道。

    李自成长叹一声,摆了摆手,借坡下驴,随你们的意吧!

    众多顺将立时一喜,当下便张罗着拔营。

    李自成嘴上不愿意走,但却是第一个翻身上马,然后愤恨的回望了武关方向一眼,并在心里狠狠的诅咒了高义欢一百遍,才拔马往商州而去。

    营地内的士卒,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东西都烧得差不多,士卒们拿着兵器,便浩浩荡荡的后撤。

    在关外监视顺军动向的魏武军斥候,发现顺军撤退,确定李自成退兵之后,立时快马奔回关城,向高义欢禀报了李自成退兵的消息。

    这让魏武军将士,又是一阵欢呼,他们打过明军,揍过西军,战过清军,现在又把李自成给堵了回去,心中骄傲无比。

    高义欢将众将召集起来,李自成退了,他一回头,鞑子必然不许他重回关中。这两方必有一场大战。

    魏武军的将领都不看好李自成,赵大宪摸着下颚道:大帅,这一战,我看李自成凶多极少啊!

    这时高义欢心里不禁有一丝不好意思起来,他把李自成逼回去,李自成就得接着和清军死磕,而李自成又打不过,高义欢似乎能感受到老李心中的悲愤和无奈,还有对他的无比恨意。

    不过高某人这也是帮他留个好名声,死在清军手里,以后勉强还能说是个豪杰,总比被两个农夫打死了强,老李该感谢他才是。

    高义欢点了点头,这一战后,顺军必然损失巨大,被打散也不是不可能。细作要严密监视顺军和鞑子的动向,每日向本帅汇报。

    说着他看向方家玉,方副使,你亲自走一趟,替本帅联系下周荣华,还有其他顺将,转达一下本帅的好意。他们要是来投靠本帅,我魏武军上下必然欢迎,要是他们不愿意,本帅也愿意继续同他们交易,为他们提供一批钱粮。你要说清楚,本帅这次只是自卫,大家还是可以做兄弟地!

    都把人家打成那样了,还做兄弟?方家玉心中非议,不过还是出来领命。

    李自成是纵横多年的人物,大顺朝廷毕竟曾经一统过北方,辉煌的时候曾经佣兵百万众。

    如果李自成倒了,这些顺军余部,就是一笔庞大的遗产。

    历史上南明朝廷能撑二十多年,就是靠着两支武装,一支是张献忠留下的西军,一支是李自成留下的几十万顺军。

    高义欢如果能收复一部分顺军,或者是支持一部分顺军,在关中继续坚持斗争,那他今后谋取关中,便不是不可能了。




第408章汉人都是阴逼
    潼关之东,陕州城外,坟包般的白色军帐蔓延,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片,足有六千帐之多。

    清廷的南路大军,在刘宗敏撤离潼关后,并没有大举入关,多铎只是派少量人马控制潼关华州等地,主力却不进反退,隐蔽的返回了洛阳之西的陕州一地。

    十二月初,北风呼啸,天空仿佛灌了铅一般,云又黑又低,阴沉沉的飘着白雪。

    此时天气逐渐进入最严寒的时节,不过关内的冬天,对于生存于关外苦寒之地的鞑子来说,却跟春天没什么区别。

    在南路清军的中军大帐内,众多清军将领齐聚,他们一边烤火,一边商议着军情。

    这时多铎身上披着一件纯白的狐皮貂裘,坐在中间,光秃秃的脑门亮得发青,脸上满是骄横之色。

    他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拨动了下火石,声音残忍道:本王驻军陕州,只要高蛮子出现在豫北,本王便万骑突进,杀他个片甲不留,以雪前耻。

    多铎从征多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亲手杀的人就有数百。

    从来都是别人在他手上吃瘪,却不想上次居然被高义欢杀败。

    这让他形成了一个心结,无论如何也难以咽下这一口气,他一直都希望能够一雪前耻,只是考虑到大局,才没有去找高义欢的麻烦,不想高义欢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居然自己找上们来了。

    多铎冷笑连连,满达海附和着笑道,呵呵~高蛮子怎么也想不到,他帮闯贼,闯贼却想着要抄他后路。不过汉人就是这样,一起干一件好事总是干不成的,他们太喜欢内斗,太喜欢自己人算计自己人!

    他们不内斗,我们大清哪有机会。多铎也笑着说道。

    两人的对话,让一旁的尚可喜耿仲明十分尴尬。

    多铎瞟了两人一眼,忽然问道:本王在陕州屯兵已有十余日,恭顺王还没消息送来么?

    尚可喜忙回道:王爷,恭顺王那边说,高蛮子的马军,已经频频出现,不过大队人马,却始终没有北上的迹象。

    多铎微微皱眉,李自成都快凉了,算时间的话,高义欢要帮李自成,也该出兵了,怎么始终不见动静呢?他心头一凛,莫非那厮察觉到了什么?

    正当他疑惑之际,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不多时,帐帘被人猛然掀起,一阵冷飕飕的风灌入帐中,惹的帐中众人脖子一缩,纷纷扭头去看。

    多铎抬起头,见一人火急火燎的带着风和雪花进入帐中,待看清来人,心头不禁有些不快,愠声道,博洛,你进来干什么?

    博洛原本的历史轨迹,其实相当的不错。他们一家依附多尔衮后,博洛便平步青云,甚至担任征南大将军,平定浙江的鲁王小朝廷,还攻下福建,摧毁了隆武政权,被清廷封为端重亲王,成为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权倾朝野,是个猛人。

    可以说,他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了老奴家里,一个偏房庶出的孙子,从被人瞧不起欺压,到掌握家族大权,登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只不过,自从遇见高义欢后,本来走在康庄大道上的博洛,就频频阴沟翻船。

    父亲阿巴泰被杀,让他们一家成为了满州贵族中的笑话和耻辱,他也从贝子一路撸到镇国将军,身上背着两次南征失败的大锅,要再犯点错误,就该被宗室除名了。

    博洛见多铎满脸不喜,心中甚是委屈,不过还是立刻禀报道:启禀王爷,英亲王让傅勒赫传来紧急军情,我们中了高蛮子的疑兵之计,高蛮子去了商州,阻击闯贼出关,根本没打算出兵豫北。

    什么?多铎腾的一下起身,瞬间勃然大怒,高蛮子居然去了关中,害得本王在这里干等,真是岂有此理。

    众将也都是一惊,清军得到的情报说,高义欢收了李自成几百万两白银,答应出兵豫北,帮助李自成牵制他们。

    怎么高义欢突然变卦,反而去了关中?

    李自成花钱想请高义欢去豫北,调虎离山,然后突入高义欢的老巢,没安什么好心。

    这个高义欢也不是个东西,收了银子不干事,反到把李自成给堵了。

    中原人果然心肠都坏的狠,都是阴逼。还好他们只会内斗,不然这个地方就太危险了!

    王爷,高义欢不来,那我们怎么办?满达海脸上一阵愕然。

    众多清军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暴揍一头钻入圈套的高义欢,一雪汝州之耻。

    现在高义欢不来,那近十万大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这让众多清军将领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弄,是回洛阳,还是西进关中?

    博洛怨恨了看了满达海一眼,然后抬头见多铎脸色阴沉,不失时机的行礼说道:王爷,高蛮子去商州阻击李自成,那豫南兵力必然空虚,他不来,我们十万大军也可乘此机会杀过去,先占他的老巢啊!

    多铎眉头一挑,一双阴鸷的眼睛瞪向他,博洛连忙低下头去,手不自觉的将一团纸攥紧。

    这本来是阿济格让傅勒赫带给多铎的建议,不过博洛这么一说,便成了他的建言了。

    满达海自从洛阳的事情后,就与博洛反目成仇,顿时就一声喝道:我们商议大事,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滚出去。

    博洛脸色通红,低着头,心中愤恨不已。

    多铎一阵沉吟,却制止了满达海,算了!

    高义欢盘踞之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他人马精壮,清军正面去打,就算杀进去,损失也会巨大。

    这就是洛阳与南阳汝宁距离这么近,清军却没去打高义欢的原因之一。

    南阳地处盆地,四周山林环绕,易守难攻,汝南山丘也不少,都不太适合清军作战。

    如果高义欢有众多人马守卫,清军便很难攻入,而就算杀进去了,高义欢往山林一钻,清军也难以站稳脚跟。

    现在高义欢率主力去堵李自成,对于多铎而言,确实是一个机会。

    这时多铎眼睛一眯,便冷笑道:博洛说的有点道理。本王要送高蛮子一个惊喜,传令大军立刻拔营!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09章迟来的一片石
    关中,蓝田山牧护关方圆近百里内,杀声振天,近四十万人马,铺满大地,战场上乱做一团。

    李自成在武关被堵后,退回商州,然后立刻率军北上,同清军在牧护关附近遭遇。

    三十余万顺军,为了突围,同十余万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由于一片石之战没有爆发,顺军的老营兵,实力得以保存下来。

    此后李自成与清军多次交锋,意志都有些不太坚定,总是保留着流寇打不赢就溜的特点。他虽被清军击败过几次,但老营的人马每次都保存下来。

    这次李自成别无选择,不突出去,就成了肉罐头,而清军也没想到李自成居然突然掉头,眼看这顺军要溜,只能急忙来堵。

    发生在牧护关的一战,几乎是迟来的一片石之战。

    这时如果有雄鹰飞过天空,鹰眸俯视大地,必定也要为下面的场景感到胆寒!

    几十万大军在关中大地,进行着一场生死较量。顺军士卒和辽镇步军绞杀在一起,外围李自成的老营马军,同关宁铁骑,进行反复的冲杀。

    数万八旗铁骑冲入战场,如同洪流一样,贯穿顺军大阵,每一次冲击过后,地上都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无主的战马。

    战场上,惨叫声,喊杀声,伴随着兵器的交击,火器的怒吼,令身处其中的人,感到疯狂和绝望。

    大战从清晨进行到傍晚,战场上的喧哗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寒风吹拂着残破的军旗猎猎作响,无主的战马,发出悲鸣。

    方圆数十里的战场,入目俱是横七竖八,身前插着刀枪背后插着箭矢,或扑或仰的尸体。

    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尸体,流出的鲜血汇聚成河,几十万顺军在关中之地,谱写了一曲悲歌。

    战斗已经结束,顺军与关宁军缠斗时,在八旗军的反复冲击下,彻底崩溃,士卒四散而逃,留下一地同袍的尸体。

    穿着明朝盔甲的关宁军将士,也是疲惫不堪,士卒游走在尸体和无主的战马之间,收集着战利品,搜寻着活口。

    不时就有受伤的顺军士卒,被清军从尸堆中翻出,然后被清军残忍的挥刀捅死。

    这时天空中一片片的雪花飘落,落在地面上,并不融化,将铺满大地的尸体,慢慢覆盖。

    吴三桂浑身是血的骑在战马上,看着雪花飘落的战场,久久无语。

    他们本来盘算着,驱使李自成同高义欢决战,不想李自成忽然调头,将清军狠狠的咬了一口。
1...182183184185186...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