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这还没完,赵国使节团的人将蔺相如拖了出去,就在大殿外借用秦军的长柄武器,用长柄将蔺相如活活打死在咸阳宫的大殿之前。
赵国副使再次上殿,跪在殿上双手举着玉璞。
秦王,我赵国愿意将此玉璞送给秦国。
秦王一脸笑意的接受了这块玉璞,也就是和氏璧,拿在手上掂了掂,秦王吩咐:来人,送到王后处。
诺。
内侍官退下之后,秦王说道:传寡人令,从咸阳大仓调农具一万户,着令新港送三万奴隶给赵国。
这和当初谈的价格一样。
秦王可以说,但赵国副使却不敢接,赵国副使立即说道:外臣感谢王上,只是这礼重,外臣万万不敢接下,只恳求秦王尊上允许外臣与秦国讨论一个合适的价格。
既然这样,寡人赠送赵王麻布五万匹。农具交易无数价格如何,九折。再加上黄金绒内衣十套,雪绒衣十套。
赵国副使心中大喜。
只要农具交易可以谈成,价钱什么的都是次要的。这九折也是自己功能,说到玉璞,只是一块石头罢了。
当它是宝,就是宝。当它是块破石头,谁能说不是呢?
赵国副使上前一步:谢秦王尊上,外臣请问何谓黄金绒,外臣也好回去向我王汇报。
魏冉代替秦王说道:黄金绒得来非常不易,轻薄一件穿在身上,可御寒过冬,顶得上九层袍。
这个时代的贵族过冬,靠的一层又一层套衣服,而不是靠棉衣。
更不用说,珍贵无比,一百只羊只出一两的羊绒了。
交易达到。
赵国使节团回去馆苑,接下来就是关于价格与数量的谈判。
咸阳宫大殿之上,屈原几步走到秦王面前:王上,臣有两件事情,今天必须要说个清楚。
屈卿,有何话尽管说。
王上,逼死赵使,对于我秦国没有半点好处。这次农具交易,更是对我秦国没有半点好处。不知王上作何解释?
屈原在楚国的时候,就是那种只要自己搞不清楚,就敢指着楚王骂的主。
此时在秦国,他的官越作越顺,自然心情也越来越好,信心也恢复了,所以又敢指着王去骂了。
但,秦与楚还是不同的。
楚王在被骂的时候,十之本身就是理亏的。而楚王也要保持身为王的刚度。
屈原面对的是秦王。
秦王一听屈原质问自己,指着屈原就骂了起来:屈原,你懂个屁,你管好你的活就行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向每个臣子解释的,身为臣子,明白要去作,不明白也要去作。你懂不懂。
我不管,秦国屈原突然停下了,转身去拉邹衍过来,又指着秦王:河套农具不够,河套需要书册蒙学三万,弟子规两万,初农经,初药经,棉经至少三千册。就说这农具,不够,不够,不够。
屈原连着吼了三遍不够,这才气喘呼呼的抓起秦王的茶杯一饮而尽。
邹衍不紧不慢的说道:王上,秦国各郡农具缺口,至少四万户。若是卖给赵国大量农具,我秦国先不说仓库里有没有这么多,就算有,也要先解决了秦国自向所需。
秦王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有谁,还有谁认为寡人这次作的不对的。都出来,今天要吵,就吵个够。来人,关门,上茶。
秦王并不生气。
因为刚才,秦国的臣子没有一个人出来落自己的面子。
那怕屈原感觉自己错了,也没有打断自己和赵国副使说话,是在赵国副使离开之后,这才跳出来的。
秦王喜欢屈原这样的人,简单,直接。
只能说楚王傻,这样优秀的臣子竟然差一点给逼死了。
关门,上茶。
屈原品了一口香茶,开口称赞了一句:这蜀地的茶越发的好了。
荀况在旁说了一句:这是滇池的茶。
邹衍立即问道:滇池的茶园有产出了?
也只有一点,要真正有产出还需要十四个月。
几位臣子都围了过来,对茶也是各有研究。
第四四七节 弱点很多呢
对于茶,秦国的贵族已经不陌生,特别是绿茶的喝法更是上流贵族之中一种修养的体现。
咸阳宫内正殿之上,众臣子正在点评这些茶的时候。
突然,屈原扯着嗓子吼了一句;白晖,老夫知道你躲在这时,出来,出来。
正准备偷偷离开的白晖犹豫了片刻之后,从大殿的侧门走了出来。
白晖,你搞的鬼?屈原指着白晖又准备开骂。
白晖却很冷静的开口说道:我仓库里有蒙学之书十八万册,算学诗文等十万册。农桑茶棉书籍各三万册。不过,这些书质量非常差,翻阅最多两年就能变成破纸片,你要不要。
要。
要就别骂我。
你。屈原指着白晖,竟然当真骂不出口了。
白晖在怀中摸了摸,摸出一本《楚辞递给屈原:我安排人整理,并且印制的。只要你一千金,便给你一万册,如何?
书籍是珍贵的。
之前的书籍全是靠着竹简,然后一刀一刀的刻上去再涂墨。
雕版印刷术。
秦宫有无数非常优秀的书吏,他们整天在刻竹简。只是将明刻变成暗刻,熟练一些日子各个都是高手。
一块上等木料,一个时辰就能刻出来,只是字数有点少,每块版只能有四十个字,最多六十个字。
而且每块版只能使用约两千次左右。
用上上等的木料,可以使用最多五千次,但雕刻的难度却加大了不少。眼下最合适的是巴郡的柚木,以及关中北的枣木。
屈原眼睛亮了。
屈原内心给白晖跪了。
颤抖着双手接过那本楚辞,屈原小声的问道:难道说,给赵国卖农具是一计?
当然。
既然是计,那老夫便不问了,老夫的职责是教化万民,这头一步自然是十年内,要让天下万民都会写自己的名字。
白晖长身一礼:屈大夫高义,屈大夫这理想实在是太无私,太伟大的。我白晖但凡是有多一丝力气,也要助大夫完成梦想。
谢过大河君的书册,不知我何时可以拉走?
咸阳大仓与我宜阳仓结账后,就可以拉走。
好。屈原没想过让白晖免费给自己。他知道书籍制作不易,更何况这种轻薄的纸制书籍。他也知道,白晖为了研究造纸术,已经投入了不知道多少钱币,知识无价,但书册却是有价的。
见白晖搞了定屈原之后,邹衍一只手按在额头上。
刚才还是屈原要与他并肩作战,这会屈原被一本书就给击败了,邹衍无奈,只要自己孤身上阵。
邹衍来到秦王面前:王上,河套所须农具,滇池所需农具。臣这里有账册一份,请王上过目。
寡人不看,你们要什么都去找白晖,宜阳仓里存的东西足够整个大秦所须,但寡人有言在先,宜阳仓存的是大秦的国本,原本是计划有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时以备急需的,所以你们看着办。
秦王说话的水平自然是越来越高了。
白晖的囤积他知道,可他不会说白晖囤积是种病,秦王只说,这批物资是给秦国作战略物资,应急备用的。
那么,白晖囤积就不是错,而是大功一件。
宜阳仓的大概仓库存量小册子交在荀况手中,荀况是相国,这事自然是由他来管。
秦王准备闪人了。
为了防止这些臣子围着自己不放,秦王开始派礼物。
寡人知道,列位很是辛苦。所以寡人准备了冬衣若干,冬天床上所用若干。依爵位给各地官员配发,苦寒之地加倍。
谢王上。
秦王派出的冬衣与冬天床上所用,一共有五种。最高等级的是丝棉精棉羊绒制品。次一等的是丝棉精棉制品。再次就是棉花羊毛,最次一个等级,也有棉花与羊毛褥子。
当然,还有两个特例。
一个是小羊羔皮,一个是驼绒。这类因为数量非常非常少,仅给咸阳这的顶级贵族备有。
秦王终于脱身了,白晖也借机溜了。
唯有魏冉慢了半点,被人拉住,这下在讨论结束前,他想离开是万万没可能的。
秦王走到后宫门前,发现魏冉不在。转身问白晖:舅舅似乎没出来。
这个,死道友不死贫道,若不是穰侯留在大殿,王兄与我估计不可能逃出来,所以请穰侯为我大秦兴盛多出一分力气。穰侯是国之栋梁,我是朽木。白晖一句朽木,让秦王笑喷了。
王兄,不如去眼坊?
也好。
白晖所说的眼坊,此时的全称为蜻蜓眼工坊。这个蜻蜓眼是很久以前从西截域极西之地传来的一种玻璃珠。
后来,中原的工匠自己研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技术。后世称为琉璃。
乌氏帮白晖得到了许多来自西域的工匠,会罗马水泥的小匠有,玻璃匠也有。
结合西方的技术与东方工匠的技术,新的产物正在研究之中。
不过,依旧还叫眼坊。
这种工坊的投资力度是远低于钢坊水泥坊的,差距就是奢侈品与战略物资的级别。
作为奢侈品,不值得投入太多。
相比起水泥坊近千工匠在日夜不断的研究新工艺,新配方而言,这里仅仅七十多天,这还是把小工,杂工都算上的人数。
白晖对这里很有兴趣,但也仅仅就是兴趣。
相比对瓷器,白晖还懂一点点,对于玻璃白晖的知识就是零点零一。唯一知道的就是石英砂是制造玻璃的原料之一,也仅仅是之一。
眼坊内,秦王翻看着五颜六色的一块块琉璃原块,却是在不断的称赞着工匠们。
可惜,没有纯净无色的。秦王不无遗憾的说道。
白晖站在一旁很平淡的来了一句:没事,咱有钱。可以试一千种,一万种配方,总有一种会出现纯净无色的。
纯净无色,很难。
当然,白晖也没指望这里能造出来,相比起玻璃杯,白晖更喜欢珍贵的瓷器。这玻璃若当真能够造出来,那就先制作几只望远镜。
第四四八节 赵国想要面子
就算开始研究玻璃又如何?
可惜,白晖也不懂光学原理。
朝堂之上吵了几天,秦赵就农具的交易又争了数日,赵国用粮食铁锭来换新农具,这一点倒是定了下来,具体的价格估计还要争上几天。
秦王与白晖则离开了咸阳。
秦王要去洛邑与楚王赵王,以及名义上还算王的韩魏两王联名签署天下两年不攻伐的盟约。
白晖要出海,距离开春已经没有几天了。
大量的准备工作且不提,重要的是这次宣太后要出海,那么白晖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自己船队当中的四艘大船,这船是否可靠,以及万一遇到危险,如何救援的演练等等。
听起来事不多,真正做起来却是相当的辛苦。
白晖到洛邑之时,蔺相如之死这才传到洛邑。
赵王在洛邑赵宫之中来往的走动着,他怎么就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田不礼坐在一旁,将赵国副使,以及使节团内其他的上报的内容仔细的查看之后,又翻看了秦国给的官方文书。
王上,依臣看来,事情也就是这样了。
相国的意思是,秦国没说假话使节团其他人说的也是真实?让赵王无法接受的不是蔺相如之死,而是使节之死。
使节代表的是赵国的脸面。
田不礼说道:这事臣也想不明白,但这个蔺相如却是数次对秦王不敬,这事透着古怪。但秦国的说法也没错,赵使要求秦王必须沐浴斋戒,自己却要美食,这是最初让秦王不高兴的起因。
为什么要斋戒?
赵王就想不明白了,原本简单的玉璞换农具,直接谈价钱就好了。
怕是想抬价吧。田不礼给了一个不算是解释的猜测。
赵王大笑:无知,愚蠢。
田不礼也跟着说道:和秦国白晖可以明面上争执,那怕吵起来也无妨,商之事讨价还价本就是正常。但若是动些不必要的心思,怕是
可是,我赵国使节死在咸阳,此事很是丢脸。赵王有自己的担心。
田不礼问道:那么王上,赵国是要面子,还是要好处?
不能都要吗?
赵王这不是贪心,而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思,面子里子都不想丢。
田不礼只好说道:听闻白晖已经入城,臣去见一见他。
相国辛苦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