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已经这样了,还能差到那里去。

    白晖又倒了茶给韩国的两位将军,在对方道谢之后白晖说道:算一算时间,这会应该是姜氏齐地那里,魏军开始突袭楚军大营,空城计,他们没玩好,空城计不是这样用的,他们撤兵太早了。

    张开地却说道:军队的机动能力决定了楚国不得不提前撤兵,而楚军在齐地的大营之中也没什么值得在意的,留下的都是老弱残兵,无军粮,无军械,无非就是一些帐篷罢了。

    一位韩将这时问道:大河君,为何不攻打楚国新都。

    实话对你说,若是打了肯定能打下来,但楚国一但害怕不在那里建都的话,这个损失就太大了。那里建一座城池至少需要五年,十年才能变成真正的都城。我在楚国建好建的漂亮些,方便将来我去接管。

    白晖的理由让韩国一众文武很是无语。

    这就是白晖已经计划数年后去抢楚国新都,眼下就是等楚国把那座城建起来。这个操作确实有点太狠了。

    好了,废话少说,给你们三天休息的时间,然后去攻打卫地。

    一名韩将有点不解:大河君,难道不是去解睢阳之围?




第四一七节 这场是魏军的战斗
    白晖不打算让韩军参与魏军的战斗,所以说道:

    守卫自己的国都,是需要流血的。这一场死伤不会少,这个血还是让魏人来流,若是韩军前往,将来韩人必会在魏人面前心高一等,这个不和谐。但卫地,却是可以去占一占的,但这也是虚招。

    大河君剑指何地?

    莒城。其实我也犹豫过。

    白晖示意都坐下,不要太激动。

    眼下韩军不可能在两天内出动,巴豆的威力是很强的,士兵们想缓过劲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白晖说道:就现有的情报,廉颇赵奢乐毅三人守着赵国边境重镇。韩赵的边界上根本找不到一点战机,廉颇防守的能力超凡赵奢很厉害乐毅我倒没感觉他有多厉害,但是,以韩军的实力,还打不过乐毅。

    中牟有赵军主力,这里可以硬碰,所以只能往东去。但是往东,若是这天下秦夹在楚赵之间,那么楚赵永远不会开战,只是秦以一敌二,但又不得不这样,因为秦国没有出海口,所以必须东进。

    白晖几句话就把战略意图说了一个清楚。

    末将等领命。

    韩军已经明白,恶战是魏军的事情,这次大战之后韩魏都会是秦的属国。若是韩救了魏,那么魏人肯定会低韩人一头,所以这次血战是魏人自己的事情,也是尊严之战。

    韩军攻打卫地,牵制一下赵军之后,控制空置的鲁地然后是齐地莒城。这个并不难。

    三天后,韩军开始东进,大梁城的主力魏军分调三分之二去支援睢阳,也就是原先的遵宋都。

    韩军再调十五万人,分成三路,赴赵韩边界。不是攻打,只为防御。同时也给赵军一些压力,让赵国不敢从边界抽调兵马。

    韩王咎是醉了两天,装病一天。

    一直到韩国大队人马离开之后,这才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出现在白晖面前。

    你韩王想了很长时间,可见到白晖之后,依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我当你是朋友,你却瞒着我干大事。现在是不是想说,我没把你当朋友?

    这下韩王有话说了,立即冲到白晖面前:难道不是吗?我不就是想抢点地,有什么错?

    傻,我是在救你。

    我不信。

    白晖拉着韩王坐下:你以为,你在找一线生机,你以为韩国还有可能再崛起,你不明白的是,赵国想扩土以图强,赵国想对抗我大秦。而蚕食韩魏燕是赵国最合适的选择,齐国那里,赵国虽然占据,但没有三年五年时间,根本发展不起来。

    其实不用白晖细解释,韩王也明白。

    赵国眼下得到的土地。

    先说齐国,齐国因为五国联军的攻打,齐地的民约十分之一跟着白晖回了秦国,然后大部分逃往了南边,也就是莒城与即墨。眼下田法章附赵,赵国不可能再去强即墨那边的人口,而姜氏逃了,人口也没留给赵国。

    赵国实际在齐国得到的人口,不到齐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三,而占据的土地却是齐国的十分之七。

    紧接着,卫国又是一块空地皮。

    这让赵国的人口密度再一次被拉低。

    白晖又把中山遗民弄走,中山郡基本上成了空地,赵国的人口密度再一次被拉低。

    白晖这时又补充了一句:赵国在几年内都不敢攻燕,不是因为燕国强大,也不是因为燕国有我强秦在背后,而是赵国害怕他一攻燕,燕国一但打不过赵军,就会全部往东,往北边逃。逃到肥邑。

    韩王懂了:你是说,赵国拼了命要扶他们选的燕王登基,为的就是有机会连人带地皮都吞下。

    就是这个意思。赵国打的主义,就是燕国附赵。

    那么赵国想要人口,就只有一条路,攻魏?

    除了攻魏,赵国在近三年内还有得选吗?白晖说道:韩赵边境几处重要的要塞,我都派人去整修过,赵国想攻破这些要塞是要花大代价的,所以中牟在未来三年会是赵军南下的一个重要的前线要塞。

    韩王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这和我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

    有,一但魏国被灭,被楚赵瓜分,那么我大秦就失去了出海口,楚国控制大江,又控制了淮水,赵国再卡住了大河。那么对我秦国极为不利。所以秦国一定撕毁十年不攻,先灭韩,再东进。

    这,这!

    白晖还没有说完:还有,赵国为了自己的安危,肯定不会让上党落入我大秦之手,所以必会出兵,到时候你说我王和你,还有没有交情可言。

    似乎有理。

    不是似乎,是非常有道理。你韩国安分些,将来我还能保你一个王位,若不安分估计这天下没你容身之地,你现在还认为你是不是在帮你。当然,我不是在帮韩国,灭韩是我的目标,但你韩咎,是我的朋友,我要保下你。

    白晖这番话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可没有韩国的韩王,还是韩王吗?

    这一点白晖解释道:你以为,你眼下当韩王很风光。好吧,就说家里吃的穿的用的,你有我的好。再说权势,看看魏王不是被老贵族们牵着走,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没杀过,没让老贵族们知道血有多红。

    韩王想到咸阳不久之前的杀戮,别说是老贵族,就是公族都杀了一批人。

    可以说,但凡是影响到秦国一统天下,影响到当下秦国新制度的,以及那些只想着屯积土地,作威作福的,基本上被杀了一个干净。

    留下的老贵族,也都是那些有才华的,有底蕴的,以及可以给秦国一统天下产生助力的。

    行了,别难过了,作一个逍遥自在的王,比作一个每天都担心全家被杀的王,舒服多了。若不是为了华夏万民,不再有战乱之苦,我倒愿意躲在家里享受一个富家翁的生活,而不是这样跑来跑去,多辛苦。

    白晖的话是真还是假?



第四一八节 拿命换来的偷袭
    韩王盯着白晖的眼睛看了好一会,终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好吧,那么秦国准备怎么处理我这个韩王?

    过段时间我带你出海,去见识一下这真正的天下有多大,我带你绕到楚国最南,不过那地方眼下楚国还没有打过去,还是南越的地盘,不过早晚是咱们的。

    白晖用了咱们一词,韩王倒是没反对。

    再说魏国北部。

    王龁领军,凭借魏王兵符接管了魏军的统帅权。

    同时,王龁又拿出了白晖的军令,魏军基本上还是服气的。

    赵军从中牟出战,兵分两路,一路直往北,一路直往东。

    魏国的边境线上没有遇到抵抗,魏国边境守军竟然完全消息不见,一座小城也看不到有半点守军的样子。

    田不礼在旁劝说:王上,臣以为先驻军再查探,从中牟出来已经有七十里,竟然没有遇到半点抵抗,臣以为应该谨慎。

    赵王没接话。

    田单在旁说道:报我王知,眼下楚国大军兵分两路攻打睢阳,前锋已经到了睢阳城下,而韩军攻打大梁,魏军肯定是全力回援才对。

    田不礼怒喝一声:莫要蛊惑我王,这七十里连寻常农家都不见半个,我王若再深入必会中了魏军的圈套。

    相比起田单来说,田不礼更了解赵王章。

    赵王章非常自负于自己的武力以及军略,听到中圈套一词,心中非常的不痛快。当下吩咐:前锋再往北三十里,中军入城查看,寡人今晚就在此城休息。

    诺!

    几名赵军将领依命令而去。

    田不礼没再劝,只说道:王上,臣以为虽然才走了七十里,但村落空无一人,也没有半点粮草,我赵军粮草辎重更显得重要,臣只怕魏人又留下空地。

    空地!

    这个词严重的刺激到了赵王章。

    可恶的空地,卫国变成了空地中山郡变成了空地。

    但赵王心中明白,田不礼却是一个有才华又忠心的相国,所以赵王不想训责,只说道:那就劳烦相国去后队催一下粮草。

    诺!田不礼施礼之后退下。

    赵王又对田单说道:田大夫,你也去东线,督粮。

    诺!田单也退下了。

    逼赵王冒进,就是白晖给田不礼的一项任务,但不需要太过,只需要一次便可以,然后由田不礼再来力挽狂澜,解救赵军与危难,然后托住赵国十日便是大功一件。

    又一天过去了。

    赵军再前进了三十里,依然没有发现有魏军的动向。

    可以说,魏国完全后退了已经有百里,真正作到了坚壁清野,连一粒粮食都没有留给赵军。

    这一日,赵王的前锋已经看到大河了。

    这个时代,黄河还是古道,距离中牟也不过一百三十里,可以说赵军已经将大河以北的魏国一分为二。

    入夜,赵王站在城头心中不解。

    难道魏国真的全部去救援新旧两都了?魏军逃了,可魏国的村落都全空了,难道又占了一块空地?

    赵王正在思考着,是渡河,还是大军往西,将魏国在大河以北的所有的土地全部吞占了。

    就在这个时候,东线的后队,也是辎重大营。

    赵军的军士们除了放哨的人之外,其余的人已经入营内休息,东线的前锋主力已经到了邺邑城下,一场大战会在次日清晨展开,作为辎重营,他们的任务是在两天之内,将中军主力的箭支粮草运到邺邑城下。

    夜深人静之时,约三千魏军士兵背着箭支从树林之中潜出。

    这三千人,分成了三百个队,也就是第十人一队,就算某一队被发现,也会被当作斥候小队来对付。

    这三千魏军,每一个都喝过绝别酒,他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在一声作为信号的哨箭之后,这三千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了赵军后队,他们不需要近战,只是将箭头点燃,然后拼命的往几位指点的地点射过去就可以。

    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上万支火箭射向了赵军的后勤营地。

    防火,是扎营的第一要务。

    任何一个将军扎营都会考虑敌军火攻,更何况是运送粮草的辎重营。

    田单甚至把粮草等物都靠近有水源的地方堆积,而且摆放的并不紧密。

    但这一切都在算计当中。

    足足一千斤纯度并不高的磷粉早就预先撒在这里,王龁带着魏兵退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天,白晖告诉他的十六字真言,他理解的并不深。但他却懂,赵军深入魏境,补给全靠赵国境内运输的情况下,烧掉粮草就等于赢得了时间。

    白晖的磷粉虽然纯度不高,但却烧起来却并不难。

    守护粮草的赵军一见地上开始起火,立即取水浇了上去

    悲剧。

    火势反而因为这些水变的更大了。

    赵军出营作战,弓箭手们开始后退,短短一刻钟,弓箭队就战死了五百多人。

    魏军最后的死战开始了。

    二百骑兵,这是他们能隐藏在附近不被赵军发现的极限人数,人还好办,但马匹却不容易隐藏,二百匹马的隐藏难度要高于一千人的隐藏。

    二百骑兵,全部是都没有穿甲,他们也不打算活着回去。

    每个骑兵都带着油包引火物。

    他们的任务是趁着火箭引发的赵军混乱,尽可能的冲到赵军的军械粮草等物屯积之处,就算死,也要点上火连自己与赵军的物资一起烧掉。

    与此同时,田不礼所带的北线后勤辎重营,也同样受到了攻击。

    和田单所在的东线不同,依王龁的命令,弓箭队同样攻击,但冲入敌营的骑兵死士会失败。

    魏军的死士不会去问原因,他们的任务就是拼死去完成命令。

    魏军大河以北主力所在大营,王龁烧掉了手上的一份秘密情报。他也是头一次知道,田不礼竟然是白晖的人,而且是绝对不敢反抗的那种,白晖手上有让田不礼坠入深渊的无数证据,随着田不礼在赵国当相国时间越久,这种证据也越多。




第四一九节 忠相再立功
    就在王龁震惊田不礼竟然受白晖所控制之时,几位魏军的将军来到王龁的营帐。

    王将军,我等不明白,为何要求北线突袭的死士,作出烧粮却又失败的事情来。
1...195196197198199...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