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分解系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间三思
    化学教授低头仔细透过显微镜观察。
    良久,化学教授才抬头很肯定的说:“不可能,这绝对不是叶栖微生物。
    叶栖微生物确实有催生冰种的作用,可那是在5000米的云层上的气温,湿度等等苛刻条件下才能形成冰种,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怎么可能在水里繁殖这么快。”
    孙教授皱眉思索,想到周良人对于微生物出神入化的运用,顿时突然灵光一闪,反驳道:“不,这极有可能是叶栖微生物,只不过是经过人为干预后变种的叶栖微生物,专门用于人工降雨。”
    化学教授鄙夷的说:“呵呵,变种
    你觉得可能吗,叶栖微生物的运用到如今都还只是一个概念。
    世界上尖端的生物实验室都还没进行研究呢,怎么可能有人已经将其运用在人工降雨层面,这至少领先世界技术50年,不可能有人做到。”
    孙教授据理力争:“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啊,叶栖微生物繁殖的如此之快。
    如果将其放入5000米的的云层中,变种的叶栖微生物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降雨,比碘化银和干冰催雨的手段要强上无数倍啊。”
    化学教授冷笑说:”孙教授你是研究标本研究傻了吗,这个标本一看就有问题,明眼人都知道这不是叶栖微生物。
    自然界那么大,未发现的微生物那么多,微生物的种类繁多,相似的太多了,顶多顶多这个新发现的微生物也就跟叶栖微生物特征相似而已,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生存习性大不相同。
    一个在水中生存形成冰种,一个在高空云层生存形成冰种。
    这简直就是两个微生物种类,如何能混为一谈,用于微生物降雨更是无稽之谈了。”
    孙教授一时无言以对,因为化学教授叫说的确实有道理,自然界数百万中微生物,这还是知道的。
    不知道的有多少
    一千万
    还是一个亿
    每年都有新的微生物被发现,相似之处很多,不能说能催生冰晶的微生物,就肯定是叶栖微生物,这不科学,也很不严谨。
    “故弄玄虚,投机取巧。”
    化学教授很不屑的说:“托你检测的人是不是傻
    找个跟叶栖微生物相似的新微生物就想冒充新的降雨催化手段!
    你要是给对方一个权威的检测报告,说不定人家转手就把这伪造的技术高价卖给别人,到时候你背黑锅不说,sgs还要被连累沾上污名,你小心晚节不保哦。”
    “相似的也好,真的是变种的叶栖微生物也好,只要做一场实验,一切都清楚了。”
    孙教授还是很信任周良人,之前金坷垃一夜之间让树成年,烫死的树根恢复如初,这种种手段已经证明周良人绝对不会拿一个相似的微生物来糊弄。
    化学教授有些无奈,看着面前固执的老头:“这不过就是个小把戏而已,骗局被戳穿就把东西寄回去算了呗,你干嘛还跟我较真了,难不成你还真指望这玩意能催雨啊。”
    “别废话,咱们用事实说话,是真是假一试便知,输的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眼无珠,技不如人。”
    孙教授不争馒头争口气啊,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一定是要实验的。
    化学教授很乐意给这个固执己见傲慢无礼的老头一个教训:“好吧,你想怎么试,事先说好,待会出丑可别跟我急眼啊。”
    “谁出丑还不知道呢。”
    孙教授气鼓鼓的拿着降雨催化剂就往外走。
    “你还没说怎么试呢。”
    化学教授见状,紧跟其后。
    “降雨催化剂当然是降一场雨做实验啊。”
    孙教授打电话叫了一架直升飞机,然后俩人乘坐直升机飞到了京都郊外无人区,观察了云层厚度适合降雨条件后,孙教授直接将一半的降雨催化剂给撒到了云层中。
    然后,乘坐飞机到云层下方的废弃工厂旁边的空地上降落。
    孙教授和化学教授就站在原地,抬头看着天空,等待降雨。
    “我说老孙,你看都五分钟了,这天气看着也不像是要下雨,要不你现在干脆认输,承认你不如我就行了。”
    化学教授嘲笑的说。
    孙教授怒声说:“放屁,我不认输,急什么,你就是用高射炮打干冰上去也没这么快降雨啊。”
    “呵呵,别倔了,就承认你自己被骗了有这么难……”化学教授话都还没说完,突然感觉脸上湿润,抬头一看漫天的蒙蒙细雨,顿时震惊的瞪大双眼:“卧槽,真下雨了!”
    “哈哈哈……下雨了,这真的是变种的叶栖微生物,真的可以催雨啊!”
    孙教授手舞足蹈,开怀大笑。”
    这,这……这怎么可能,居然真的有人能够篡改叶栖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将其运用于人工降雨,这,这简直就是划时代的发明,划时代的发明啊!!!”
    化学教授激动不已,彻底傻眼了。
    片刻后,雨越下越大。
    化学教授恍然回神,激动的抓住孙教授的胳膊问:“送这个降雨催化剂的人到底何方神圣,居然连这种世界顶级的尖端生物降雨技术都能研究出来。
    外国人都还在用激光降雨啊,这人未免有点太变态了,究竟是哪位大神啊。”
    孙教授哈哈大笑:“周良人,听说过吗!”
    “周良人!”
    化学教授一脸懵逼:“谁啊!”
    “看吧看吧,见识浅薄了吧,哈哈。”
    孙教授就喜欢看他一脸茫然不知,而自己全知道。
    化学教授一脸苦笑:“孙老师,您见识广,我有眼无珠,见识浅薄,您就大发慈悲给我讲讲这个周良人到底是谁,干嘛的,做什么研究的呀。”
    “雨下这么大,咱们先回去再说吧。”
    孙教授就是不说了,你刚才不是不信嘛,不是鄙视自己被骗了嘛,急死你,哼。
    “哎呦,孙老师你就说说嘛……”化学教授跟着孙教授上了直升机,一路上是软膜硬泡,想要知道降雨催化剂到底出自哪,可是孙教授就是不说,急的化学教授拍大腿都无可奈何。
    直到最后,孙教授看他急的要跳飞机了,这才慢悠悠的开口将周良人的底细娓娓道来。
    
第279章 实在太变态了
然后飞机上就不时传来一声又一声卧槽卧槽的惊叹声,化学教授只恨自己文科水平低,不然也不会只有卧槽可以说了。
回到实验室。
“别烦我了啊,我还要继续做检测呢”
孙教授迫不及待的坐回位置,贪婪的看着显微镜下的叶栖微生物,根本不顾化学教授一脸的表情。
化学教授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是他好奇啊,特别想搞清楚这跟普通的叶栖微生物究竟有什么不同,于是舔着一张老碧莲,谄媚的笑道“老孙,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做检测。”
“起开,你一个化学教授掺和啥。”
孙教授很不耐烦。
“你也不是微生物学教授啊,你一个植物学教授给微生物做检测,不科学啊”
化学教授说。
“生物学我也兼修了好吧,很科学”
孙教授一本正经的说。”
那我也兼修了,虽然级别不高,但足够分析检测用了,你就让我再瞅两眼。”
不就是不要碧莲嘛,化学教授为了研究到这么神奇的叶栖微生物,脸要了有啥用,有啥用
知识的探知是无限的,像他们这种教授级别的学者,不差名不差钱,唯一在乎的就是探索新的,突破现有认知的,未知的知识。
一种篡改过基因片段的微生物在他们面前,任何一个教授都会大感兴趣,想搞清楚原理。”
好吧好吧,那你就给我当助手。
“孙教授拗不过化学教授的软磨硬泡,只要答应了。
“那你给我一点标本啊,我也好加快检测进度。”
化学教授激动但说。
“行吧。”
孙教授心疼的吸了一滴试剂液体放在化验标本的玻璃上,递给了化学教授“就一滴啊,省着点用。”
“卧槽,就给我一滴,怎么节省啊。”
化学教授都震惊了,尼玛能不能不要这么抠门。
“你要不要,不要拉倒,还给我,要不是刚才跟你做了一场实验,我这还有满满的一两百滴呢,现在就几十滴了,我自己都不够用。
“孙教授很不爽,伸手就要将送出去的标本给夺回来。”
要要要,一滴就一滴,总比没有好。”
化学教授如获珍宝,小心翼翼的捧着化验玻璃片,深怕一不小心摔了,比抱孙子都仔细。
直到放进显微镜下,化学教授才松了口气,随后乐不可支的开始观察起叶栖微生物的分裂到成熟的过程。
至于毒性检测,在二位教授随手就给做了,这催化剂里只有淡水和叶栖微生物,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化学成分,很简单就给出了无毒的结果。
他们更在乎的是研究叶栖微生物的基因片段究竟于普通的叶栖微生物的基因片段有何不同,哪些片段是经过篡改的,有没有借鉴之处,可不可以用在其他微生物身上。
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分析检测。
化学教授感觉三观都被震碎了“老孙,这个周良人身后的神秘团队,居然将某种未知的水中微生物,快速分裂的基因片段,如同安装插件一样,安装在叶栖微生物的基因片段中,这看似简单,但就算是世界顶级天才生物学家也没办法做到啊。
“孙教授口干舌燥,苦笑连连“谁说不是呢,更恐怖的是新诞生的叶栖微生物完美的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不仅能在水中生存繁衍,还能在高空快速繁殖,这就是史上最成功的基因片段篡改工程。”
化学教授顶礼膜拜道“老孙,这个神秘团队实在太变态了,在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微生物世界中寻找到如此契合的两个微生物进行融合。
还能完美的继承了两者的特性,成功的概率只有亿万分之一啊,而这种奇迹一样的概率却成功了。
这其中到底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多少人呕心沥血的一次次实验,才最终有了我们眼前的成品啊。”
”是啊,太厉害了。”
孙教授由衷的佩服了一句。”
老孙,检测报告既然已经出来了,不如我们亲自送过去,我也想见见这位周良人先生。”
化学教授说。
“好,好久不见,我也想再拜访一次。”
孙教授笑着说。
别看二人年过半百,但精力却一直旺盛,两天两夜的研究只不过是在实验室里的常规操作,累,啥事累
不存在的。
也没通知周良人,两位教授乘坐直升机一路从北南下至临昌市,到了之后,直接去了洋葱集团。
“孙伯伯,您怎么来了。”
林魏莹听到秘书说了来人是谁,连忙走到门口迎接。
“呵呵呵呵你委托给我的检测报告已经出结果了,怕你急着要,就快马加鞭赶着送来了。”
孙教授笑了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