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押送袁术的队伍来到下邳官府,许褚迎了出来。

    赵将军!向赵云拱了拱手,许褚说道:曹公已经等候多时。

    我奉公子军令把袁术送到下邳,一路无恙。赵云说道:交给许将军了!

    曹公请赵将军亲自押解袁术前去说话。许褚说道。

    赵云应了一声,向邓展吩咐:邓将军,你带将士们在城门等我,见了曹公我们就返回淮南。

    赵将军请!许褚撤步一旁,对赵云说道。

    亲自押着袁术进入官府,赵云在许褚的引领下来到后院书房。

    书房里除了曹操,荀彧等幕僚也在。

    许褚先进屋禀报。

    得知赵云押着袁术来了,曹操连忙说道:快请子龙进来说话。

    走出书房,许褚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曹公请你进去说话。

    要不要赵云看向被士兵扭着的袁术。

    曹公稍后再见他。许褚说道:请赵将军先进去说话。

    赵云只得进了书房。

    他进了屋,众人目光都落到他的身上。

    见过曹公!赵云行礼说道。

    早就听说子熔麾下赵子龙将军勇武非常俊朗非凡。曹操微微笑着对赵云说道:只是一直没机会和子龙说说话儿

    曹公错爱。赵云说道:我奉公子军令送袁术来见曹公,袁术就在屋外

    还不是见他的时候。曹操问道:我听说子熔得了传国玉玺?

    确有此事。赵云说道:只是公子并没让我带来。

    他打算留下?曹操问道。

    当然不是。赵云说道:公子打算等曹公返回许都,亲自送到曹公手中。

    曹操点了点头:他考虑的确实周全,我在下邳,早晚要率大军返回许都,身上带着传国玉玺多有不便,倒不如让他送回许都。

    子龙押解袁术一路辛苦。曹操说道:不如在下邳小住两天,解了疲乏再回去。

    曹公好意,末将本应遵从。赵云说道:只是还要向公子复命,不敢耽搁。如今公子已经得了淮南,还打算向庐江等地进军,进而为曹家拿下扬州大部,正是用人之际,末将早些回去,可供公子调拨的人手就多一些。

    子龙说的是。曹操笑道:押送袁术有功,我会一并厚赏!

    多谢曹公!赵云行礼说道:末将告退!

    赵云退下之后,曹操向众人问道:子龙没把传国玉玺送来,你们以为他想做什么?

    曹公放心。程昱说道:公子是个懂礼数知进退的人,他绝对不会拿传国玉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我也知道子熔不会。曹操又问道:袁术押送到下邳,我该怎么处置?

    两个法子。荀彧说道:其一是交给陛下处置。

    其二呢?曹操问道。

    至于其二,则是把袁术送到河北,交给袁绍处置。荀彧说道:袁绍眼看快要攻破易京,绝对不会为了袁术而毁了名声。

    把袁术交给袁绍,真的合适?曹操说道:他们可是兄弟

    袁术与袁绍虽然是兄弟,却向来不睦。荀彧说道:袁术曾对我说过,袁绍是过继给袁成,可我却从旁人那里了解到,袁绍本来就是袁成之子

    曹操笑道:难怪袁本初与袁公路向来敌对,如果换做我,被人恶意中伤,必定也会暴怒不已。

    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曹操向其他人问道。

    众人纷纷附和。

    曹操对许褚说道:把袁公路带进来。

    许褚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带着两名押解袁术的卫士走进书房。

    见到曹操,袁术面露羞愧,把脸转到一旁。

    公路,多年不见。曹操微微笑着问道:别来无恙?

    曹孟德,我现在是你的阶下囚,性命都在你手中,随你处置就是。袁术扭着脸看也不看曹操说道。

    曹操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对袁术说道:我只是和公路叙叙旧,又不害你性命,何必满是敌意?

    你不杀我?听了曹操这番话,袁术一愣。

    我和公路曾经同殿为臣。曹操说道:虽然你做了大逆之事,也还是不忍心加害。

    那你是要放我?袁术眼神中流露出希望。

    我肯放你,只怕陛下不肯。曹操面露为难说道:明目张胆的放,恶名我可担待不起!

    放也不放,杀也不杀。袁术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生路还是要给你留下。曹操叹了一声说道:至于公路能不能侥幸免死,并不在我,而是在你们袁家。

    你是想要袁术眉头皱了起来。

    我打算把你送到河北。曹操说道:本初和你是同宗兄弟,应该不会加害!

    曹孟德,你卖的好人情!袁术瞪圆了眼睛,冲曹操嚷嚷道:袁本初和我向来不和,把我送到河北,他正是乐得杀我!




第672章 欠了一屁股带两胯
    曹铄占领淮南之后,司马懿从各地收购粮食和布匹。

    大量粮食布匹运进淮南。

    府库每天出进的粮食布匹数量多的惊人。

    寿春城内,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领取粮食和布帛。

    在队伍边上,一个曹军士兵拿着用铁皮圈成的圆筒,在排队的人们身旁走来走去:寿春百姓听着,公子有令,凡是有手艺的工匠都到匠作府报备,公子会为你们安排生计。淮南如今不再缺粮缺衣,却不养好吃懒做的闲人。无论男女,每个人都得有生计做,实在不知该做什么,可以去城外村子领取土地耕田。

    排着长龙的百姓们领取到粮食和布帛,一个个欢天喜地,哪还有几个人认真听他的话?

    陈宫和司马懿站在发放物资的士兵身后。

    看着领取到物资的百姓,司马懿向陈宫问道:公台认为公子怎样?

    公子和曹孟德虽是父子,却多有不同。陈宫说道:夺取淮南,他最先想到的是百姓疾苦

    其实曹公也是。司马懿说道:成大事者不能拘泥于琐事,公台或许不知,公子杀人的时候,比曹公还要狠戾果决。

    可他却救活了淮南百姓。陈宫说道:府库每天出进这么多粮食布帛,换做曹孟德,恐怕会肉疼不已

    其实公子也很肉疼。司马懿微微一笑:只是没有办法,得到淮南,如果没了百姓,这里不过是不毛之地。想要百姓拥戴,进而成就大事,最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最近我也走了许多村子。陈宫说道:不说那些已经无人的村落,只说有人的村子。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女人,连孩子都很少

    这才是公子担心的。司马懿说道:袁术盘剥太重,淮南百姓不肯生养,再过二十年,这里恐怕就会没了多少人口。所以公子才会鼓励生养,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淮南能够欣欣向荣一派喧嚣!

    俩人正说着话,外面排队的人群突然有些骚乱起来。

    有人喊道:公子来了!

    无论还在排队还是已经领取物资准备离开的百姓,听到这声喊,纷纷跪了下去。

    霎时间,路上跪满了人。

    陈宫和司马懿赶紧迎了出来。

    曹铄在蔡稷魏图以及一队卫士的簇拥下,来到领取物资的地方。

    见过公子!司马懿和陈宫行礼问候。

    百姓们更是一阵山呼,从他们的呼喊出的公子威武中,能听出发出喊声的每个人都是发自肺腑。

    都起来吧!曹铄对百姓们说道:家里人还等着粮食填饱肚皮,等着新衣料做过冬的衣服。

    百姓们纷纷站了起来,没等卫士们让他们靠后,很自觉的往后退了不少,和曹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淮南百姓的眼中,曹铄俨然成了拯救他们的神明。

    走到正在发放的物资前,曹铄抓起一把白米,看了看向司马懿问道:这些是不是从南方送来的大米?

    公子催粮催的急。司马懿回道:除了小米,我还让人连同大米一并收了。

    大米算是精粮。曹铄问道:淮南能不能栽种?

    江淮之间气候适宜,栽什么长什么。司马懿说道:这里能穷成这个样子,也是袁术治理有方!

    曹铄微微一笑:治理有方,如果袁术听见你这么夸他,还不知道会怎样骄傲。

    他转过身,向百姓们喊道:百姓们,有了这些粮食和布帛,你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多亏公子!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一个老者说道:如果不是公子,今年冬天不知会有多少人动饿而死!

    我可舍不得你们动饿而死!曹铄笑着说道:没了你们,我要淮南有什么用?没人的地盘,说来说去不过是一块地而已。有了人,这块地盘才能称作江山!对我来说,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曹铄喊的这些话再平常不过,然而听在常年遭受袁术压迫的淮南百姓耳中,却像是有一股暖流经过心田,令他们心潮澎湃。

    不瞒大家,我现在很困难!曹铄说道:连年征战,好不容易弄到点钱粮,都耗费在出征厮杀上。如今我也是捉襟见肘,穷困潦倒。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场的百姓一个个都凝望着他。

    没人说话,现场静的连人呼吸都能彼此相闻。

    实话说,如果不是从袁术家里搜出一些财帛,我也买不起粮食和布帛。曹铄接着说道:即便有那些财帛,如今我还是欠了一屁股带两胯的外债!

    曹铄话说的粗俗,百姓纷纷笑了起来。

    还别笑,我说真的。曹铄一本正经的说道:欠债我不怕,为了你们欠债,我更不怕!我只怕一件事,就是你们和我不同心同德!

    公子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

    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曹铄说道:我不求你们和我一起还债,还是那句话,淮南一地,十年不收赋税!我只要求你们回去之后,多生孩子多养猪,让我们淮南人丁兴旺,每一户人家都能富裕安康!

    扭头看向陈宫,曹铄说道:把你最近做的事都和百姓们说说。

    陈宫应了,上前一步站在曹铄身旁稍微靠后的位置,向百姓们喊道:公子令我开设医馆,招募医士为百姓免费看诊。从此之后,无论大病小病,不用担心没有医士为你们医治。公子还开设了匠作府,有手艺的工匠可以去匠作府报备,从此只要专心从事匠作,就能养活全家。不仅如此,城外各个村庄也在兴建,土地也在丈量,用不多久,淮南就会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陈宫足足说了一两炷香,才把他正在做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百姓们一个个满脸愕然。

    他们做梦也不敢想,曹铄占据淮南之后,居然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处。



第673章 民生无小事
    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淮南。

    各地都在给百姓分派过冬的粮食和布帛。

    无人村一个个被曹军拆除,许多新村落也在兴建。

    一座村子建好,立刻就会有百姓被迁移过来,曹铄管理的淮南,迎来的废旧迎新的景象。

    城外的一座正在兴建的村子。

    曹铄在司马懿的陪同下走在村中小路。

    这座村子离河边有些远。查看了一遍,曹铄说道:村民用水必定不方便。

    出了村子到河边虽然要走一些路程,却比在河边建造村子稳妥。司马懿说道:淮水向来难以治理,与之汇聚的小河也时长会涨水为祸百姓。

    我倒不是说村子应该建在河边。曹铄说道:我的意思是应该开凿水渠建造水车,让村民灌溉田地不用去河边取水,日常用水也能从水渠中取到。

    水车?司马懿问道:那是什么?

    取水的工具。曹铄说道:用起来比提水方便许多。

    公子有没有样图?司马懿问道。

    如果是别人提起水车,司马懿必定认为是痴人説梦。

    然而话从曹铄口中说出,由不得司马懿不信。

    他唯一想问的,就是曹铄有没有水车图样。

    只要有图样,工匠就能按图索骥造出来!

    曹铄微微一笑,向蔡稷伸出手。

    蔡稷从怀里摸出一张用丝绢画的图,双手递到曹铄面前。

    曹铄转递给司马懿:我早就料到你可能会问,昨天已经画出来了。

    接过图,司马懿看了之后愕然说道:世上居然还有这么精巧的东西

    每个部件以及拼装和工作的原理,我都有了标注。曹铄说道:我也知道在所有村子建造水车和开挖水渠是个浩大的工程,然而事情已经做了,我们就得做出个样子,要让百姓安心住下来,让他们感觉到新的村子比以往居住的村子更加方便,更加适合生存。

    公子放心,我会尽快找工匠建造水车。司马懿说道:通往村子的水渠不用太宽,让村民们自己开凿也行,其实耗费不了多少本钱。

    轻轻拍了下司马懿的胳膊,曹铄笑道:这种事情委派给你,还是稳妥!

    村子还在建造,成车的水泥运到工地。

    和曹铄在两千年后见过的水泥不同,这些所谓的水泥其中夹杂着很多硬块,虽然做工粗糙,却要比黄泥好的多。
1...326327328329330...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