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赵云和陈到以为吕布会率军追击,可他却传令:传令下去,三军掉头返回寿春!

    自从和孙策遭遇,吕布并没有前进多少。

    他们甚至离合肥也还远。

    孙策后撤,吕布不仅不打算追击,反倒还下令返回寿春。

    赵云问道:我军连胜两场,温侯难道不打算趁胜追击?

    孙伯符既然要走,路上怎么可能不留下埋伏?吕布说道:与其和他周旋,还不如我们返回寿春,把周瑜先给解决了。周瑜所部兵马不少,文远虽然占领了寿春,可他却不一定能够守住。征伐天下,当然得步步为营决不能贪功冒进。

    经他这么解释,陈到和赵云也不好再说什么。

    大军没有追击孙策,而是选择了返回寿春。

    孙策确实留下了不少眼线。

    得知吕布回军寿春,孙策叫了声不好!

    旁边的张昭问道:将军怎么了?

    只顾着撤军,我们把公瑾给疏漏了。孙策说道:公瑾留在寿春,吕布一旦回去,他岂能安然离开?

    公瑾向来擅长用兵,何况他带去的兵马不少,身边又有周泰。张昭说道:将军放心,他们一定会全身而退。

    张昭分析的虽然有些道理,可孙策还是不太放心。

    他回头朝寿春方向张望过去,脸上还是带着无法抹去的担忧。

    孙策撤军,带兵在寿春附近与夏侯惇和夏侯渊对峙的周瑜也得到了消息。

    军中帅帐。

    两个人相向而坐。

    坐在上首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青年肤色白皙容貌俊美,只须微微一笑就流露出俊逸风采。

    他正是孙策所倚重的江东周郎周瑜!

    而周瑜对面坐着的是个皮肤黝黑的魁梧将军。

    由于过于魁梧,将军坐在那里也显得比别人占地多些。

    坐在周瑜对面的将军正是江东猛将周泰。

    刚得到消息,伯符遭遇吕布,接连两场败北,三军将士士气低落,他不得已率军退往皖城。周瑜对周泰说道:如今淮南一带只剩下我们一支人马,你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该撤了?

    吕布不过是个莽夫,伯符身边还有张子布等人,怎么会输给他?周泰疑惑的问道:是不是吕布新近招募了什么奇人?

    还真没听说有奇人在他身边。周瑜说道:我听说如今的吕布和以往大不相同。伯符还真可能是败在了他的手里。

    我还是不太相信吕布身边没有奇人。周泰摇头:夏侯惇夏侯渊俩人能与我军对峙这么久,完全是他们身边有阎象出谋划策。区区吕布,难不成比阎象还要厉害?

    伯符撤军,吕布正往这边赶来,我们只有两天时间击破夏侯惇和夏侯渊。周瑜叹了一声:可惜,寿春城这次是拿不下了!

    从周瑜的话里听出了什么,周泰问道:公瑾是不是想到了破敌的计策?

    吕布要是不来,我还真想不到击破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办法。周瑜吩咐:让将士们准备一些吕布军中的战旗,能不能破了夏侯家两兄弟,全看这些旗帜!

    没弄明白周瑜究竟要做什么,周泰虽然答应了,却是满头的雾水。

    准备好战旗,幼平不用回到我这里,只管带兵举旗挥舞。周瑜又吩咐:你在那里等着夏侯兄弟自投罗网就是。

    对峙了这么多天,他们会蠢到自投罗网?周泰显然不相信夏侯惇和夏侯渊会自己投到陷阱里。

    当然会!周瑜说道:最近这些日子,他们虽然和我军对峙,却很清楚人马不如我军。一旦我发起进攻,以他们的兵马根本无力抵御。吕布率军赶往寿春,消息肯定已经传到了他们耳中。正愁着无法抗衡我军,见到吕布的旗帜,兄弟俩人哪还顾得上分辨真伪?不去自投罗网,才真是奇怪。

    公瑾可别忘记在他们身边还有阎象。周泰提醒:阎象虽然年老,当年也曾被袁术倚重。他应该是有些本事。

    如果阎象不是吕布的人,我还真得提防着他。周瑜自信的一笑:幼平或许不会想到,他在夏侯兄弟军中,说是谋士还不如说他是个人质。夏侯兄弟向来张狂,岂会对一个人质言听计从?

    周泰点头:公瑾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了一些。

    吕布率军赶往寿春,消息当然传到了夏侯惇和夏侯渊的耳中。

    与周瑜对峙了一些日子,兄弟俩战也不能战,撤也不能撤。

    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自从来了这里,寿春的消息好像完全被封闭了。

    不知道寿春怎样,也没有退敌的法子,反倒天天都要担心周瑜发起全面进攻,夏侯惇和夏侯渊心里是十分烦闷。

    得到吕布即将来到的消息,兄弟俩把阎象请到面前。

    驻扎在八公山上,他们的帐篷是四处漏风。

    好在还没到冬季,天气也不太寒冷,除了晚上睡觉会觉得风嗖嗖的在脸上掠过很不舒服,其他倒也还好。

    阎象来到兄弟俩人的帐篷:两位将军叫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交代?

    我们得到消息说温侯即将率军来到。夏侯惇说道:远在义井的温侯还有消息传来,可寿春为什么连半个传信的人也没有?

    第205章山下来了援兵

    阎象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可他又怎么可能告诉夏侯惇和夏侯渊?

    他对夏侯惇说道:或许是寿春离的太近,而且两位将军又阻拦住周瑜,所以城里始终没有送来消息。

    这个解释实在是牵强,夏侯惇和夏侯渊当然不信。

    夏侯渊说道:要说寿春没有传来消息也就算了,可为什么我们派回去的斥候也一个都没回来?

    阎象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这就说不清楚了,会不会是斥候半道遭遇了伏击?

    总觉得他在掩饰什么,夏侯惇和夏侯渊彼此对视了一眼。

    俩人没有多问。

    夏侯惇说道:请阎公过来,也就只是问一问温侯什么时候会到,不知阎公有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我在这里,所有的消息都是两位将军手下斥候送来。阎象回道:两位将军都没得到确切的消息,我从哪里得来?

    既然阎公也没得到消息,我俩就不耽误你了。夏侯惇说道:我们兄弟先去巡查军营,军中杂务还请阎公多费心。

    两位将军放心。阎象回道:我必定尽心尽力。

    阎象告退离去,夏侯惇看着他的背影:妙才有没有觉得他很古怪?

    我早就觉得他有问题。夏侯渊说道:寿春始终没有消息,让我心里十分不安。我本来是想和兄长商量,要不要离开这里返回寿春。如今吕布又回来了,不如先把周瑜击破,再回去不迟。

    妙才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夏侯惇点头:我也觉得这样合适。

    兄弟俩对阎象产生了怀疑,当天下午,斥候送来了个消息给夏侯惇夏侯渊。

    离八公山不远突然出现了许多战旗。

    看战旗的颜色应该是属于吕布军中。

    听说八公山下出现吕布的战旗,兄弟俩连忙吩咐斥候带着他们前去观看。

    八公山上草木丛生,躲藏在山林里,外面根本看不到他们在什么地方。

    周瑜不是没想过火烧八公山。

    可这座山和吕布烧的樱花林不同。

    山头虽然不高却彼此相连,许多山上都有清泉小溪,即使放火,山上的水源也足以扑灭成片的大火。

    即使把整个八公山给烧秃了,对夏侯惇等人的损害也是极其有限。

    地势决定了放火没用,周瑜也只能作罢。

    斥候领着夏侯惇和夏侯渊来到山林边缘,他往远处一指:两位将军,吕布大军就在那里。

    他指着的方向正是前往庐江的必经之路,吕布回来确实是应该出现在那里。

    望着远处隐约浮动的战旗,夏侯惇问夏侯渊:妙才认为怎样?

    斥候送回来的消息说是吕布击破孙策,孙策已经率军往皖城方向退走,而吕布并没有追赶,反倒折往寿春来了。夏侯渊说道:算起日程,他应该不会来的这么快才是。

    会不会是他派来的先锋?夏侯惇说道:与周瑜对峙这些日子,我们都很清楚,凭着这点人马,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如今的吕布用兵还算可以,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些?

    兄长的意思是,吕布先派了一支先锋回来解围,歼灭周瑜还得等他的大军来到?夏侯渊问道。

    要是那样,所有功劳岂不是都被他给抢了去?夏侯惇摇头:我们可不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兄长打算怎么办?夏侯渊追问。

    既然他们的先锋来了,我们就给他们找些事做。夏侯惇说道:我打算带兵离开山林,与他们会合,一同出击进攻周瑜。

    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来了多少人马,我军出击是不是有些太冒险?夏侯渊不太赞同夏侯惇的做法。

    可夏侯惇却认为机会来了必须把握住,他对夏侯渊说道:寿春一点消息也没有,难道妙才不觉得蹊跷?

    我当然觉得蹊跷。夏侯渊皱眉:正因为觉着蹊跷,所以我才认为应该稳住阵脚,先看事态进展。

    不瞒妙才,我总觉得吕布在我们背后做了什么。夏侯惇脸色不太好看:等到击破周瑜,我会带兵回到寿春。要是他真的趁着我们不在而把寿春怎样,我还不信他敢真的阻止我们返回城内。

    夏侯惇说的也有些道理,而且夏侯渊同样担心寿春被吕布暗中拿了。

    他对夏侯惇说道:我愿遵从兄长军令!

    传令,让将士们整备兵械,今天晚上随我去与吕奉先的先锋汇合。夏侯惇向旁边的士兵下达了命令。

    命令传达到军中。

    在山上住了好些日子,将士们每天连火都不敢生。

    每天吃饭都只能吃些冷的,实在是不难受的很。

    有些人甚至对在山上扎营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得到即将下山的命令,将士们顿时群情鼎沸,很快就准备好了兵械衣甲,随时可以追随夏侯兄弟下山。

    军中将士在准备兵械衣甲,得到消息的阎象匆匆赶来。

    见到夏侯惇和夏侯渊,阎象问道:听说两位将军打算带兵出击,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有!夏侯惇很肯定的回道:斥候回报,说是山下出现了一支温侯的兵马。既然有援军来了,要是我们还固守山上,岂不是坐视功劳溜走?

    温候确实是正在返回寿春,可算路程绝对不会这么快。阎象说道:两位将军可千万得要小心,万一那是周瑜设下的陷阱

    周瑜要攻打八公山,我们也阻挡不了多久。夏侯惇回道:他哪需要耗费这些心力?我觉得山下传来的消息应该不假。

    事态复杂,两位将军还请三思。阎象说道:万一是周瑜设下的圈套,两位将军一旦被他伏击,寿春就将完全袒露在他的面前。寿春守军有多少,两位将军应该再清楚不过。一旦寿春丢失,即使温侯回来也会陷入苦战。到时孙策再带兵回头,战事可就对我军不利了!

    阎公说的这些我都想过。夏侯惇根本不听劝阻:你只管放心,出了任何事情,我一力承担!

    第206章寿春是我们的了

    夏侯惇承诺所有的事情他一力承担。

    阎象还打算再劝。

    旁边的夏侯渊说道:阎公,你也知道我家兄长,他认定的事情绝对不会改变。有我陪着兄长,阎公放心就是。

    两位将军都去?阎象问道。

    我军人数本来就不多,当然都去。夏侯惇说道:阎公放心,我会留下三五十个士兵保护。

    我倒不是担心没人保护。阎象回道:我只是

    兄长请阎公放心,阎公也就别再多说。夏侯渊笑着说道:还请阎公等候我俩的消息。

    兄弟俩对出战信心十足,阎象只好拱手:恭祝两位将军旗开得胜!

    夏侯惇和夏侯渊认为吕布派来了先锋,积极准备出战。

    周瑜则下令将士们不要有任何动作。

    奉命赶制了一批吕布军的战旗,周泰点选了五千兵马,在从八公山上能望见的地方挥舞旗帜。

    飘摇的吕布军站旗下,列阵的居然是江东军,其实也算得上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周泰提着大刀,眺望着远处。

    他派出了不少斥候,打探着夏侯惇和夏侯渊的消息。

    可斥候始终没有传回俩人带兵离开八公山的传报。

    驻马立于周泰身旁的,是个江东校尉。

    校尉和他年纪差不多大,国字大脸给人一种稳重正直的印象。

    此人姓凌名操,担任校尉一职。

    他这个校尉与军中小校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周泰这次引诱夏侯惇和夏侯渊,凌操就是作为他的副将一同出战。

    望着远处,凌操问了一句:将军,夏侯惇和夏侯渊不会不敢来吧?毕竟我们来的太早,总是有些纰漏展现给他们。

    公瑾说了,阎象虽然有些本事,可他毕竟是吕布的人。周泰说道:夏侯惇和夏侯渊把他留在军中,为的只是拿他做人质。即使他看出其中有不妥,俩人也不会听从。跟了公瑾这么久,难不成他说的我还不信?

    周泰对周瑜有着绝对的信任,凌操当然不好再多说什么。
1...12761277127812791280...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