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曹恒来到前堂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在门外等着。
见到曹恒,诸葛亮向他躬身行了个大礼:见过太子殿下。
诸葛公此时见我,是不是有事要说?请诸葛亮进了前堂,落座之后曹恒问道。
诸葛亮回道:我见太子,是特意前来道谢的。
道谢?为什么?明知诸葛亮为什么而来,曹恒还是故意问了一句。
刚才陛下召见,给我交代了一件差事。诸葛亮回道:陛下告诉我,是太子极力举荐,我才有这样的机会。
你是说治水一事?曹恒微微一笑,对诸葛亮说道:大魏需要用人,我和诸葛公虽然不是很熟,却也知道你的本事。以往我并不是太明白,以你的本事,为什么会做那些连个主簿都能做好的事情,偏偏得不到重用。到后来,我虽然明白了一些,却也找不到机会为你说句话。恰好父皇和我谈起治水,问我谁能胜任,于是我就想起了你。诸葛公是个有大才干的人,既有本事,就不该因以往错误的抉择而被埋没。举荐诸葛公,我并没想过获取什么,只是希望不要辜负我的举荐,能令父皇满意才好。
太子举荐之恩,我无以为报。诸葛亮说道: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尽心尽力为大魏治理水患,避免灾害发生以至于灾民流离失所。
天灾难测,有劳诸葛公。曹恒向诸葛亮拱了拱手。
以往我虽没接触过太多政务军务,也曾听闻太子文韬武略十分了得。诸葛亮向曹恒问道:亮素来愚钝,不知以后能否时常请太子点拨一二?
诸葛亮自称愚钝,还提出请曹恒点拨,曹恒哪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显然是看出追随太子要比自己瞎混更有前途,有心要依附在太子党之下。
黄舞蝶先前也对曹恒说过,太子党可以权势熏天,但绝对不可以蒙蔽皇帝。
只要皇帝认为太子党还在他的掌控之下,曹恒就不会有丝毫被猜忌的可能。
而且诸葛亮是面圣以后来的太子府,虽然不会是皇帝授意,至少也得到了言语间的点拨。
父皇确实是想要他尽快壮大太子党。
大魏后宫皇子不少,二皇子曹毅没有野心,可谁也说不准其他兄弟会不会有。
强大的太子党,是要那些兄弟对皇位望而却步。
大魏储君已经明确,曹铄这么做,无非是要稳固后宫,避免皇子之间的争斗。
毕竟野心再大的人,面对完全不可能战胜的对手,也会心中发虚,不敢让野心过度膨胀。
诸葛公这样说可是太抬举我了。曹恒微微笑着,对诸葛亮说道:以诸葛公的智略,治理天下运筹谋略绝对不是难事。以后我还得多向诸葛公讨教才是。
看似回绝,其实曹恒只不过是谦逊着应了而已。
诸葛亮闻言大喜,连忙站起来向曹恒躬身一礼:天色不早,太子也劳顿了整日,我就不再叨扰,改日再来拜访。
来人。曹恒喊了一声。
卫士进屋,他向卫士吩咐:替我送诸葛公。
诸葛亮跟着卫士离去,曹恒也走出前堂。
从今往后,诸葛亮也将并入他的太子党,他手下的人才是越来越多。
可曹恒却也因此感到有些不安。
虽然黄舞蝶给他做过分析,也明确告诉他,只要太子党还在曹铄的掌控之中,他的地位就会持久稳固。
可党锢之争向来是朝廷的大忌,身为太子,居然在羽翼之下聚集了不少党羽。
更要命的是,这些所谓的党羽,还个个都是旷世之才。
虽然眼下来说,他们的官职都不是特别出众,也就只有诸葛亮领了民曹一职,其他人多半都没真正进入大魏的朝堂核心。
然而凭着这些人的能耐,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大魏朝堂的顶梁柱,把持着大魏的朝政。
到那时,就怕父皇对他不会如此放任。
心里明白曹铄给他的这些荣耀意味着什么,曹恒在庆幸自己地位稳固的同时,也在担心着他早晚有一天会因为势力过于强大,而不得不面临曹铄的打压。
回到住处,黄舞蝶迎了上来:诸葛孔明走了?
走了。曹铄说道:他和我提出以后要经常前来讨教,以他的能耐,哪需要向我讨教,无非是打算成为太子党一员罢了。
夫君有没有答应?黄舞蝶问道。
我要是不答应,先前做的那些不是没有意义?曹恒回道:可我答应了,却也是还得担心。担心父皇因为这些而对我有所忌讳。你说的确实没错,只要我遇事呈禀,父皇应该不会猜忌。可那却是在我的实力在他掌控之内。要是实力膨胀的过了,虽然他还是会相信我,可太子党旗下的这些人,会不会有心思活络给我惹出麻烦的?
原来夫君在担心这些。黄舞蝶抿嘴一笑,对曹恒说道:陛下既然这么做了,就一定能够驾驭此事。我记得夫君曾与我说过,陛下对许多事情把握都很精准。他要是没有信心应对夫君的太子党,又怎么可能坐视它出现?如今陛下不仅仅是坐视,而且还是极力扶持。夫君甚至根本没有结党的意愿,反倒是陛下为夫君打理好了一切。也就是说,陛下认为夫君的太子党,对他只有好处,而没有任何的坏处。
看着黄舞蝶,曹恒问道:夫人觉得事情真的是这样?
要是夫君不信,只管去问姜伯约等人。黄舞蝶说道: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物?他要是看不穿这些,又怎么可能以道谢为名,特意前来归附夫君?
曹恒没想到,黄舞蝶看待这些事情,居然比他更精准。
心底坦荡了不少,他岔开话题,向黄舞蝶问道:最近你有没有去岳母那里探望?
家中事情不少。黄舞蝶回道:妾身每天也要打理后宅事务,一直都没抽出空闲。
岳父把夫人教的如此之好,你理应回去看看。曹恒说道:后宅的事情扔下一天也没什么,要不你明天过去,我要是能抽出空闲,也会前往。
第2412章 会跑偏的子弹
自从曹恒率领大军返回长安,魏军再也没有任何军事举措。手机端
蓬莱方面,自从曹铄把火绳枪退回,工匠们在连天加夜的琢磨新式枪械。
热兵器的研发,只要有了开端,后续将会简单许多。
尤其是魏军如今使用的大炮,早撇弃了曾经使用的圆形炮弹。
现如今的炮弹,都是通过撞击弹壳促使火药在弹壳内引爆从而产生压力,把炮弹发射出去。
同样的道理,只要把炮弹发射的方式用在枪械,蓬莱造出的枪械应该可以达到曹铄的要求。
曹铄退回火绳枪的时候,曹恒还在河套征讨匈奴。
如今曹恒返回长安也有好些日子。
正忙着扶持太子势力,曹铄也没怎么把心思放在催促蓬莱研发新式兵器,可蓬莱的工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曹恒回到长安的第三个月,新研制出的枪械送到了长安。
带队送枪械来到长安的,是一名常年在蓬莱卫戍的校尉。
曹铄坐在朝堂,校尉低头站着,在他的面前摆着几支长枪。
枪械的样式,早年曹铄曾经画出过图样,所以蓬莱工匠造出的枪械,款式多半差不多。
深知兵器的研发,需要随着工匠们技艺和对热武器认知的提升而加快,当年曹铄给蓬莱工匠的枪械,画出的样子还是老式的木柄长枪。
邓展从校尉面前取来一支枪,双手捧着递给曹铄。
接过长枪,曹铄翻来覆去看了看,点了点头说道:枪械应该是这个样子,只不过枪管还是不行。
他向那个送枪来到长安的校尉问道:我曾经嘱咐工匠研制的车床,有没有投入使用?
回陛下。校尉回道:所有钢铁配件全都是用车床精车出来,连枪械木柄,也是工匠们细细打磨而成。
既然用了车床,却不懂得给枪管改造一下。曹铄说道:告诉蓬莱工匠们,这次送来的枪械,倒是可以分发到军,只不过我还是不满意。
还有哪里需要改进,请陛下明示。校尉回道。
这次送来的枪械,有两个最大的弊端。其一,没有弹夹,每发射一次要重新装填,必然会导致发射间距增加,以至于发射缓慢。其二,枪管内部没有引导子弹飞出旋转的膛线。发射出的子弹平直飞出,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射程相对较短,二是穿透能力不强。这种枪械,拿到山打打山鸡还行,用来打仗翻来覆去的看着手里的枪,曹铄摇头。
蓬莱工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火绳枪改为步枪,在正常的枪械发展史来说,速度已是十分惊人。
曹铄所以对眼前的步枪不满意,无非是他曾经用过更加先进的。
陛下吩咐的,我都记下了。校尉回了一句。
另外再告诉弥衡,让他做好搬迁的准备。曹铄说道:当年把匠作坊置办在蓬莱,只因各地豪雄纷争,无论安排在哪里都不妥当。如今天下已经平定,也该搬到长安来了。
校尉在蓬莱已是多年,听说他们终于可以回到原,顿时欣喜莫名。
他连忙回应:回去之后,我转达陛下旨意。
目光转向坐在大殿侧旁的庞统,曹铄吩咐:匠作坊搬到长安之前,士元还得做一件事情。在长安城外找寻一处空地,建造军工厂。凡是军械兵器,一律交由军工厂研发制造。
敢问陛下,军工厂防务如何安排?庞统起身问道。
制作军械,当然要守卫森严。曹铄说道:在军工厂外拉起围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五十步之内不许任何无关之人靠近。
庞统又问:兵工厂内要筹备什么?
厂房仓库房舍。曹铄回道:另外还要建造伙房,在兵工厂做事的,总不能让他们自己再去做饭。
陛下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庞统回道:筹建兵工厂,从选址到建造房舍,三个月应该足够。
看向还在等待着的校尉,曹铄问道:你觉着匠作坊从蓬莱搬迁到长安,需要多久?
匠作坊如今设施不少,早不是当年才搬到蓬莱的模样。校尉回道:等到我回了蓬莱向弥公禀报,然后再着手搬迁。少说也得半年以,才能到达长安。
曹铄才点了点头,庞统向他问道:陛下把军工厂搬迁到长安,以后蓬莱留着做什么?
蓬莱的匠作坊当然也要留在那。曹铄说道:眼下虽然是用不,以后的某天,必定是可以用得。
蓬莱送了步枪,虽然曹铄对枪械并不满意,却还是带着众人离开大殿,去皇宫内的演武场演练枪械用法。
演武场,有射弓箭用的靶子。
曹铄提着步枪,来到其一个标靶的正前方。
我让蓬莱研制枪械,已经好些个年头。曹铄说道:他们倒是也研发出来了。只不过每次送来的,都让人觉着不太满意。即使是这次,看到步枪,我也还是觉着差了一些,不过相于以往,已经是好了许多。
陛下应该也没用过步枪,怎么知道弊端在什么地方?陪在他身旁的郭嘉问了一句。
想也想的到。曹铄冲着他笑了一下,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后端起步枪瞄准远处的箭靶:我先演练给你们看看,然后太子过来,学着怎样使用。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曹铄没有机会摸过枪械。
不过以往对枪械的了解还深入在脑海,端着枪瞄准靶心,他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远处的箭靶居然被射出了个空洞。
箭靶一般都是用稻草或秸秆编织而成,子弹射靶心,草叶的碎末四散飞开。
很久以前在追随曹铄的众人都知道,他一直在催促蓬莱研发出枪械。
以往蓬莱送了研发出的枪械给他,他连试都懒得试,提出一堆意见,让人给拿回去重新研制。
这一次送来的,他虽然提出了意见,却带着众人到演武场演示,可见对枪支还是基本满意。
射了靶心,曹铄放下步枪的时候,围观的众人还是一个个满脸错愕。
他们还没从步枪的威力回过神。
要是箭矢射靶心,顶多只不过是箭簇深入进去,绝对不会在靶心留下一个圆圆的窟窿。
太子。提着步枪,不等众人回过神,曹铄招呼了曹恒一声。
曹恒前,曹铄把步枪递给他:你来试试。
接过步枪,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曹恒有些蒙圈。
他只看到曹铄开了一枪,还真没留意是这么装填的子弹和怎样发射。
传授太子使用的法子。曹铄向送枪械到长安的校尉吩咐了一句。
校尉答应了,前对曹恒说道:太子,枪械装弹,要先拉开枪栓。
当着曹恒的面,校尉把枪栓拉开,拿了一颗子弹填进去,端起瞄准箭靶:发射的时候,扣下机簧可以了。
弩箭才叫机簧,步枪得叫它扳机。曹铄当即纠正。
校尉应道:还是陛赐的名称贴切,我回到蓬莱告知工匠们,从今往后,步枪的机关叫做扳机。
依着校尉传授的法子,曹恒端起了步枪。
曹铄在一旁说道:步枪瞄准和长弓不同,你的眼睛要看着准星。三点一线,才能射目标。
当年给蓬莱工匠留下图样的时候,曹铄特意把准星单独画了出来,所以枪械装配的有瞄准用的准星。
曹恒并不是很理解,校尉前说道:太子,步枪方有两处准星,连着目标共计三点。只要三点瞄成一条线,再依据枪发射的;偏差做出调整,多半可以射目标。
好在曹恒聪慧,否则以曹铄和校尉近乎笼统的讲解,他根本不可能理解步枪的使用方法。
依照校尉传授的办法,曹恒瞄准标靶扣下扳机。
与曹铄发射时不同,当他扣下扳机的同时,他的枪口稍稍向偏离了一些。
箭靶好端端的在那里,子弹根本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