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斯玛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脚架
为什么选择杜林,哈里问过马格斯,马格斯没有太详悉的说明什么利害关系,他只告诉哈里杜林对待资本的态度和他是一致的,同时杜林更加的好控制。
好控制的地方在于杜林属于半路出家,他在新党内部,在旧党,在社会上并没有强大的关系网络,不像他们这些贵族出身的新党高层,在他们的背后有更多的新党资本家和政客以及既得利益团体在支持他们。
杜林呢?
他什么都没有,如果他想要坐稳那个位置,就必须听他们的吩咐。
的确,除了杜林其实还有好几个不错的苗子,但是这些苗子不是那么好控制,他们都来自于老牌的贵族或者资本势力的培养,本身就携带了巨大的光环。一旦双方在理念和意见上产生冲突,马格斯和他哈里对他们将无计可施,因为对方的底子不一定就比他们薄。
比起那些难以控制出身耀眼的年轻政治明星,反倒是杜林这样没有根基的人最好控制,也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哈里才开始大力的支持的杜林。
他们还有最少二十年的时间来观察这个年轻人,如果这个年轻人符合了他们所有的要求,他们并不介意将他扶上最高的权力宝座。但是如果半路上发现杜林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或者说有更合适的目标,他们完全可以不承受任何后果的把杜林一脚踹开。
而且除了杜林之外,马格斯还培养了另外几个年轻人,在其他地方。
科利尔斯并不知道这么多的内情,他只是看中了哈里对杜林的态度,他是哈里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自然而然会遵循为哈里考虑的原则。他笑说道:既然杜林不会在这里待更长的时间,那么我们不放把计划放的更长远一点,签订一个五十年的合同,按照银行的利息由奥迪斯市市政厅来还款。
在最后一笔钱进入到我的账户里之前,这两条铁路的使用权全部归我所有!
杜林听完沉稳的点着头,心里却惊讶于科利尔斯的狮子大开口,这不是一千几百万的加减法那么简单的事情!
他所说的一千多万只是一个初步的估计,一旦杜林同意了这个计划可能造价会高达两千万。那么两千万按照银行的利息贷款五十年,按照目前帝国央行实行的贷款利率百分之六点九八,到时候奥迪斯市市政厅就要面对一笔连本带利大约在七千万左右的沉重经济压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笔钱不是一次性还给科利尔斯,而是分为六百个月,以每个月十多万的金额还给科利尔斯。
而科利尔斯呢?
他一分钱不花赚了四千万不说,还能够拿到这两条铁路五十年的运营权,他实际上获得的利润超过五亿以上!
甚至更多!
这些老牌的资本家对利益的掠夺更加的赤果果,毫不在意杜林目前还是奥迪斯市的市长,就给出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方案。但是从杜林本身来看,他觉得这个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把这座城市打造好之后离开了这里,市政厅是否能够支付得起这笔费用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他认为只要继任者不乱来,完全可以支付得起这笔长达五十年的费用,并且还有盈余。
第四零六章 挑战一下【3】“派大星点播+7”
科利尔斯说完之后静静的看着杜林,他在等待杜林的回答。
杜林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五十年太长了,二十五年吧!
科利尔斯一点也没有因为杜林在时间这个问题上的讨价还价有任何的不愉快,他主动站了起来并且伸出手,杜林也伸出了手,成交!
达成了意向之后科利尔斯显得非常愉快,他从怀里拿出了三根乐土分给哈里和杜林,又拿出了一把纯金把手的剪刀,剪开了口子之后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仿佛都灿烂了几分。
乐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吸食之后会让人浑身放松,仿佛什么事情都无关紧要,什么东西都不放在心上。不过正是因为乐土这种奇怪的效果,所以才有人愿意购买这个东西,而且还是花大价钱。
很显然哈里与科利尔斯都有了很强的抗性,并没有彻底的瘫软下来,杜林只是浅浅的吸了一点点,就夹在手上没有继续往嘴里送。
过段时间我儿子过生日,到时候你一定要来!,科利尔斯很满意这次合作,他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不会忘记杜林在这件事里所做的一切,到时候我送你一个好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交易。
科利尔斯需要立刻联络他的手下开始操作这件事,先一步离开了,关上门后哈里笑着摇了摇头,他就是这个习惯,一旦谈妥了事情之后立刻就会去操作,不过二十五年,哈里略微低头思考了片刻,有些太长了!
不管是哈里还是杜林都知道科利尔斯的目的就是二十五年的运营权,这里面除了经济上带来的效益之外,最关键的是话语权。将来这两条铁路修建完毕之后,谁能从这里走,谁不能从这里走,他说了算。在这漫长的二十五年时间里他足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排挤那些不是他这个圈子里的其他资本家,并且由此得到政治上的影响力。
其实说到底,还是资本家阵营之间的战斗,其实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首先有了铁路,交通变得更加通畅,不需要转车就可以通往其他城市,其次随着交通情况的变好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于此,增加城市的繁华程度,让这里变成帝国腹心真正的明珠。
市政厅每个月只需要付出一丁点的资金就可以得到两条通畅的铁路,随着帝国经济的复苏货币加印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现有货币面额的购买力将逐渐下降,可能到了十年后一个月十万多的按揭还不如现在两万块的购买力。
至于运营权,这东西其实对官方来说并不具备太大的意义,无论科利尔斯允许谁走不允许谁走,都会有列车从这里经过,那就行了。列车的班次和归属限制不了普通人的通行和商人的通行,去追求运营权的归属对于杜林和市政厅而言除了脸面上的好看之外,并不具备实际价值。
而且杜林认为一千多万是绝对干不下来的,可能会益处,而且益处很多。
当然,这就是以后的事情。
好吧,我不干涉这件事,除了带科尔来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你要注意一下。,哈里挪到了杜林旁边坐着,他拍了拍破旧沙发的副手,月底就要开始投票了,奥迪斯市这边也需要投出宝贵的一票。
这就是统一口径了,实际上旧党看似被新党按在地上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可实际上旧党还是控制了不少的地区,如果中期大选被翻盘绝对会成为被历史铭记的笑话。哈里知道奥迪斯市是无立场的一个战区,无立场不代表这些人不会投票,万一有旧党的人在私底下串联,极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他来的路上没有看见贴满大街小巷的竞选海报,所以提点了一下。
杜林点头表示知道了,他跟着问了一句,我们会赢吗?
哈里很满意杜林用的我们这个词,这说明他认可了自己与马格斯和新党,并且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所谓政治不就是把你们变成我们吗?
他微微扬起下巴,用一种充满了自信的口吻说道:当然,我们赢定了!
杜林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关注,在乔治家族上周对竞选支持率的调查中,马格斯的支持率突破了百分之七十,根据那些专家分析这可能和帝国的经济复苏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都在感叹马格斯遇到了一个好时候。战后的低谷已经过去,帝国的经济问题开始回暖,自然而然经济就会复苏,一些专家认为哪怕是旧党执政,也会获得很高的支持率。
他们用走运这样的说法来形容马格斯现在面对的局势,其实这只是一种掩盖真实问题的手法,在他们鼓吹和平盛世的表面之下,激烈的矛盾比人们想像的要更加严峻。
帝国的经济复苏并不是来自于新党的执政理念,而是得益于大量资本势力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入侵。新党在上台之后最缺的就是资金,所以他们放开了拴在资本脖子上的狗链子,让资本撒欢的开始撕咬顽固的经济体系。资本的确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追求利益的商人们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会涉足到各行各业当中。
而这些行为会制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帝国公民就业以及温饱问题,但是在这背后资本的力量已经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入侵政治体系。当新党准备制约资本力量的时候,才发现这只土狗已经从一脚就能踢飞的程度,快速的进化成了一条霸王龙。
看上去这个帝国好像真的如同过去人们所生活的世界那样,可是两大庞大势力之间的角逐正在白热化。特别是当新党与旧党的政客背后也出现了资本家和资本力量的扶持裹挟的时候,终于两党高层都发现大事不妙。
这个时候想要改,已经来不及了!
把资本关进笼子里,只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大量的失业人员会成为引发动乱甚至是内战的导火索,最后可能会爆发第二次南北战争,所以大家都在有限度的对峙,但局势绝对不容乐观。
就像这次中期大选,太多的资本力量涉入其中,就包括了哈里刚才提及的宣传海报问题。
宣传是需要成本的,成本从什么地方来?
新党肯定没有那么庞大的财力在整个帝国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攻势,这些钱实际上还是来自于资本家和他们手中的钱。他们支持马格斯继续连任,那么马格斯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回报,否则他们就会转移阵营投靠旧党。资本家转变了阵营,依靠他们发放薪水生存的那些工人也必须跟着转移阵营,这就会丢失大量的选票甚至会落选。
可是帮助了这些资本家,他们贪婪的胃口愈发的难以填满,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索求中不断的让步,以至于退守在最后的防线内。
所以所谓的乐观,不过是一种修饰。
新党与旧党的高层早就感觉到了这股危机,原本属于新旧贵族之间的战斗,很有可能因为这些资本家的加入最后演变成资本力量的对决。或许十年二十年后,选举不再是看谁的执政水平更高,谁的理念更加的高明,而是看谁更有钱!
杜林轻声的恭维了两句,哈里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我明天还有事情要去帝都,就不在这里陪你了,有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
杜林站起来要送他,他却摆了摆手,我自己走就行了,你忙你的事情吧!
目送哈里离开之后杜林坐回到自己办公桌后的椅子上,他仰着头望着从新刷的白漆地步透出的一些黑点,脑子里却在想着科利尔斯的事情。这些垄断级别的大亨已经习惯于践踏政权和权威牟利,如果未来不加以限制,很难想象他们会膨胀到什么样子。
在前两年,杜林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为自己的同胞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阶级,成为一个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名字的人,这样才不亏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转了一圈。但是现在,他的思想境界似乎拔高了不少,开始考虑更多的事情。
资本家帝国商业垄断竞争力,一个又一个词汇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什么。
这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人人夸赞了不起的大好人,纯粹是想要挑战一下这股力量!
就在离他并不远的帝都,正在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不少人找到斯坦爱因寻求得到酒精提纯的方法,却被他告知其实这个提纯方法早就被人注册了专利,并不在他的手中。
当人们去查询这个专利所有者的时候,都指向了一个叫做未来之星的公司,以及一个叫做克拉克的家伙。
这项专利并没有被隐藏,而是选择了公开,受保护的时间是一百年!
第四零七章 授权拍卖【1】
斯坦爱因这段时间获奖的喜悦已经被不断骚扰的人折腾的若有若无,如果不是考虑杜林给他的十万块以及联邦那边准备为他办法的医学成就奖,可能他已经找个角落里藏起来了。
每一分钟,都有想见他的人,都有想要从他手里购买他根本就没有的专利,甚至还想要花钱从他的口中得到如何提纯低度酒制造高度酒的方法。
如果没有杜林站在后面说不定他就已经把提纯的方法卖出去了,不管多少总归不会太少。但是杜林他现在不仅是斯坦爱因的老板,更是一直在支持他的研究工作,并且已经投入近五百万。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在道德这个问题上还是存在下限的,至少他不会像商人那样为了利益牺牲一切,他还要点脸皮。
此时他只能咬紧牙关,按照杜林的吩咐把专利的持有方透露出来。
资本的力量永远都是无孔不入的,那张记载了专利的纸张很快从一个角落里被人们翻了出来,接着他们调查了这个未来之星公司,以及注册人克拉克。
未来之星的注册资本只有五万元,注册类别是科学研究,但是上面公司地址指向的却是一栋民居,人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房子。不过很可惜的是看上去这个房子已经许久都没有人住过,他们又寻找了克拉克的信息,发现这个家伙目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在这个没有任何追踪手段,银行也允许匿名账户的时代,想要找一个人的难度绝对不是人类的大脑可以想象的。
无果之下人们又回到了斯坦爱因的身边,缠着他希望他能够把自己手里攥着的资料拿出来。
就在斯坦爱因感觉到快要发疯的时候,杜林给他打了一通电话,他也随之舒了一口气。
很快,斯坦爱因向社会宣布他已经获得了专利所有者克拉克先生的授权,将会有授权提纯方法,不过只限十五个名额,具体的名额的获得方式需要通过竞价获得。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拍卖十五个授权名额,谁给的钱多,谁就可以得到这个方法,而且还可以得到专利的授权。至于那些没钱的,不好意思,这个社会是残酷的。
一时间所有和酒有关系的行业都沸腾起来,随着斯坦爱因公布的新一期的数据——他为酒精制定了一些标准,低于十度的果酒四瓶就能提纯出一瓶烈酒。按照这种方式来推算,使用斯坦爱因的方法获得一瓶售价在三十块钱左右的烈酒,真正的成本只需要不到十块钱?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暴利更让人心动,就连一些商人都纷纷动心,别说百分之三百,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足以让他们啃食这个社会的规则框架,何况这笔生意的获利期望值远高于百分之百?
时间就订在周末晚上,帝国大厦四层大厅,参与竞拍的个人公司超过一百四十八家。
我们明明可以吃独食,斯坦爱因在后台与杜林聊天的时候语气中充斥着一种说不上来的遗憾,在他看来拥有这门技术的杜林完全可以将这个提纯方式保密起来,不公布出来。那么他就拥有别人都没有的优势,可以在价格上做文章,比如说打价格战。别人降一块钱就是割肉,但是对于杜林来说将一块也好,降五块也好,都不会伤筋动骨,依然会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利用价格的优势击溃所有酿酒商,就足以他垄断这个行业,这可是每年销售超过十几亿的巨大市场,如果真的能垄断,那恐怕会震惊整个世界!
可惜杜林选择拿出来,这也是斯坦爱因不明白的原因。
他是一名科学家,曾经毕业于帝国贵族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帝国皇家学院,毕业之后在帝国研究院呆了一段时间,后来觉得那里的氛围不是很好,选择了离开进入私人的研究室进行研究工作。他前前后后换了五家研究室,最后这些研究室都倒闭了,直到被杜林招揽,才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安身之所。
杜林每年会提供不低于三百万的研究经费供他使用,如果有重大的科技上的突破,杜林不仅会给他一笔奖金,每年的研究款项还会按照研究发明成果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继续增加。这让斯坦爱因毫无反抗力的就被杜林捕获了,并且帮他在帝都成立了一个工作室,真正的研究实验室位于帝国湾外二十七公里的一座孤岛上。
这半年多时间以来虽然没有什么巨大的科研成果,但是不少东西已经追上了目前国际科技的潮流,杜林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有了不起的产品问世,比如说尼龙。杜林记得这个故事,说是梦境中的一个国家一群科学家发明了这个东西,然后很快就引发了热潮,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