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呵呵,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断我一根旗子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就跟大唐军队偷袭一样,难道老天也知兵法?
渊盖苏文自言自语笑道,随后猛然惊醒:不对,这阵风来的好奇怪,莫非是上天示警,今夜有事?
不好!
惊呼一声,渊盖苏文立刻让人前去传令叫醒营中诸将和兵士。
不多时,一群睡眼惺忪的将领聚集在了中军大帐。
盟主,深夜叫醒我们所为何事?莫非是要提早行军吗?百济大王子不满地问道。
哼,回纥大汗,你部骨力拔多久没有消息回报了?渊盖苏文冷哼道。
这,已经两日两夜了。虽然有些不解,但是回纥可汗还是照实回答。
渊盖苏文脸色阴沉,环视诸将,乙支武德,今日军中可有异常?
沉思片刻,乙支武德开口道:异常?没有,除了不少士卒羡慕回纥发财之外,没有其他异常。
不过倒是斥候营有两队走得远了,至今未归。
什么???
废物,斥候乃是我军耳目,是最精锐的一批士卒,怎会无故未归?这还不算异常?
该死,全部去点起兵将,严加戒备,说不好今夜就有敌人前来偷袭。渊盖苏文骂道。
乙支武德心中叫屈,自己一个大将军,哪里天天盯着些小斥候?再说了,即便是精锐,没人不对劫掠动心吧,说不好是羡慕回纥人,跑远处发财了。
就在盟军大营正在大肆调动兵马的时候,突然从营地东边传来一阵轰鸣的马蹄声,就如洪水奔袭般,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不好,敌袭!外围巡逻士卒刚刚喊出,还没来得及吹号示警,就已经被弩箭射落马下。
哈哈哈哈,贼子们受死吧,大唐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前来踹营啦。
程咬金的大吼,比骑兵的马蹄声更为出众,似乎有着一股杀气一样。
轰天雷,炸死他们。
话音刚落,盟军营地骑兵方位,就传来一声声轰天雷的爆炸声,就见西突厥刚刚组织起来的骑兵队伍,瞬间崩溃,无论是人还是马,全都受惊了。
渊盖苏文一看,完了,炸营了。
敌人势大,速速撤退,撤,撤到云州城去。
当机立断,连挣扎一下都没有,下完令渊盖苏文就带着亲卫直扑北方夺路而逃。
此时也顾不得什么战略,什么大业了,先保住小命吧,至于说未来大唐的反扑,大唐会不会灭国,显然在这遍地是战火的夜晚,渊盖苏文也想不起来了。
五万破敌二十三万,虽然是夜袭,但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功,不得不说程咬金的确是大唐第一福将,估计此战之后,程咬金的威名也能显赫一时,毕竟能够以少胜多的将领还真的不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图书馆,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第七百四十三章 傻眼的李靖
两天之后,尉迟恭和牛进达所部,经过斥候探知,敌人大军竟然不战自溃,停止向南侵略,径自退回了北方云州城,心中十分不解,随后发布军令,召回在外的游击队,聚拢兵力以待后援。
而李道彦尉迟恭牛进达三人聚在地图前埋头分析,什么原因导致了敌人撤退?没道理呀。
哈哈,诸位老兄弟们都在呢?老程没有打扰大家的雅兴吧。
一声大笑,程咬金的黑脸出现在了大帐门口处,帐内三人有些错愕,老程?
什么情况?
李道彦看向了跟着进来的门口卫兵,那卫兵为难道:将军,程大将军他
哼,好了,自己下去领了军棍。李道彦黑着脸道。
军中严令,不得玩忽职守,作为大帅营帐卫兵,岂能让人不经通报就闯了进来?
强调军法是一回事,李道彦当着众人的面惩罚是另一回事,毕竟程咬金不是外人,大家都认识,不阻拦也正常,但是作为一个带兵的将军,可不能在别的将军面前跌了面子,这才是李道彦出言呵斥的原因。
行了吧老李,不怪你这卫兵,我老程是谁能拦住的吗?程咬金心情好,开口求情道。
不行,一码归一码,不然我这军中军纪何在?李道彦坚持道。
程咬金笑道:说个鸟的军纪,多大点事。
我说个好消息,就当为他求情了,你看看这个消息值不值得让你免他一顿棍刑?
哦?你老程能有什么好消息?你也是大老远接到云州告急,从幽州匆匆赶来的吧。
不过很不巧,那帮三十万混蛋已经全部撤回北方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我们现在兵力不足,也没法上前追杀。李道彦开口道。
程咬金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们小瞧我。
既然你们知道他们撤了,可知道他们为什么撤的吗?
哦?怎么?难道是你老程打的不成?尉迟恭嘲讽道。
自己吃了败仗,现在见到老程如此洋洋得意,自然气不打一处来。
嘿嘿,可不就是我嘛,怎么样?给你老黑报仇了,兄弟我够意思吧。程咬金看着尉迟恭,更加得意了。
呸,就你的斤两,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尉迟恭根本不信,别说他,就是牛进达和李道彦也不信。
你,你们
来人,将军中功劳簿拿过来。程咬金怒了,挥手喊来自己军中司马。
这
三人诧异了,功劳簿?老程来真的?
看着功劳簿上记载的详细军报,三人目瞪口呆。
两日前大军五万趁夜奇袭敌军二十三万步骑联军,一夜之间敌人溃逃无数,次日统计伤亡,敌骑兵死伤三万,步兵由于践踏和被杀,死伤竟有六万之众,一夜之间竟然折了九万。
剩余十四万溃散向北逃窜,预计逃入了云州城中。
你,你,你真是老程?确定不是药师附体?尉迟恭上前抱住程咬金的脑袋问道。
走开走开,你这个黑炭,老程不喜欢男的。
就在两人在营帐中打闹的时候,大帐外一阵大笑传来,是谁在念叨老夫?
大帐门帘一掀开,好嘛,老帅李靖领着一众大将大步而来。
我等见过大帅!
哈哈,本帅奉命前来支援诸位,陛下亲口下旨,教这帮贼子来得去不得,我带来二十万大军,就等着好好厮杀一番了。李靖看到几位将军都在,心中欢喜,还好只是损兵没有折将。
这,这个
大帅,貌似,你已经来晚了,敌人撤退了。尉迟恭开口道。
哦?撤退了?怎么?难道他们接到消息说我们来增援了不成?不可能吧,难道我军中有奸细?李靖不解道。
众人齐齐看向了程咬金。
知节,你来说。
程咬金嘿嘿一笑,这可是为数不多的能在李靖面前炫耀一二的时候。
咳咳,大帅,你来晚了,敌人不过二十三万兵马,被我老程杀了九万,其余十四万落荒而逃啊!
老程,军中不许饮酒,莫非你又犯戒喝酒了?李靖皱眉道。
额
大帅,你也不信?这是我们刚写好的功劳簿。
得,程咬金也不多说,直接递上手边的功劳簿。
李靖将信将疑的拿起,看完之后愣了三秒,随后哈哈笑道:好,好,知节有勇有谋,不愧是我大唐的大将。
得了,程咬金等的就是这句话,有了李靖这句话,基本上够自己吹嘘半年了,李靖可是大唐军神,军神都承认了,还不值得吹嘘吗?
这里最为郁闷的就是尉迟恭了,心中一叹,完了,跟老程这妖精斗了十几年,这一回是彻底落了下风了。
这,将军,我们还是速速追击吧,程大将军将敌人赶跑了,他们人数不多了,万一再全都退回去,这场打仗我们连汤都喝不上了。
跟随李靖而来的一名将军着急道。
李靖一看,好嘛,不少人都是这个表情,也难怪,大唐重兵,武将想要晋升需要战功,本来计划好的北方打仗好好捞一把的,现在倒好,老程一人基本上把战功捞玩了,我们二十万难道是来跟着看戏打酱油的吗?
好,全军休整一夜,明日急行军,直逼云州城下。
而此时云州城的众人却心情沉重,完了,盟军五十万浩浩汤汤冲来,本意是要灭国大唐的,现在倒好,出师未捷,草原折了快十万,云州折了十万,还没赶到晋州就被夜袭,再次折了十万。
如此损兵折将,即便是四周结盟士卒众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盟主,现在我们士气低落,骑兵队伍只余两万,步兵还有十二万,云州资源匮乏,我们接下来该如何?百济大王子问道。
不等渊盖苏文开口,回纥可汗发话了:我回纥撤出结盟。
十万儿郎如今十不存一,我还如何回去跟父老交待,就此别过。
好吧,这位也是暴脾气,不给他人挽留的机会,直接出了议事厅,带着自己的几千残兵出了云州城,直奔北方回纥而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图书馆,;,聊人生,寻知己~
第七百四十四章 可否一鼓作气?
眼看着回纥队友愤怒离去,其他人不禁心有戚戚然,此刻的渊盖苏文很想再骂一句蛮子不足与谋,但却怎么也开不了口,不是因为身边有人,而是心中没底气,大家已经败了。
五十万大军南下,一路根本就不顺,就算北方三座城池是圈套,但是云州敌人留下四万骑兵两万步卒的牺牲可是实打实的,说明即便是大唐正面对敌,也依然不会输。
此刻如果要找盟军失败的理由,渊盖苏文能说出很多条,比如军心不齐各怀鬼胎装备不足
但若是说起大唐获胜的理由,虽然也能找到很多,可是千言万语此刻都能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大唐够强,本身就不惧各国联盟,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时候百济大王子夫余义慈艰难上前道:盟主,既然此次无法打败大唐,我百济也撤出结盟好了。
渊盖苏文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人家想走,自己也劝不住。
于是,百济大王子也带着自己的三万残兵离开了。
整个云州里面,只剩下西突厥的一万多骑兵,还有高句丽的九万步卒。
莫贺咄跟渊盖苏文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说什么,整个会盟队伍里面,两人的看法是最一致的,目标一致地位一致,到最后结果竟然也一样。
大唐这条神龙腾飞在即,我们已经挡不住了,接下来你们准备何去何从?渊盖苏文问道。
呵呵,若是没有今日一战,恐怕还有归附大唐的可能,但是现在,我等后路已断,跟大唐已经成了死仇。
草原的子民都是狼神的后裔,都向往自由,所以我准备效仿当年的匈奴族,向西看看。
好吧,西突厥都是勇士,我在高句丽遥祝大汗马到成功。
盟主,莫贺咄就此别过了。
没有多说其他,都是上位者,心中都想着国家的走向和活路,此时虽有惺惺相惜,却还有责任在肩头。
云州虽然在盟军手中,可惜不过是一座空城,北方还有三座坚城虎视眈眈,南方追兵马上就到,凭借自己的九万人马,说什么也守不住的,守之也无意义,一旦九万人马折在大唐,高句丽几乎再无兵力自保了。
所以叹息一声,渊盖苏文也带兵向东离去了。
不过各路人马从这云州分道扬镳而去,似乎他们忘记了什么。
长安城中,李二看着手中的紧急军报,瞬间放声大笑,好一个程知节,都说你是大唐数一数二的莽夫,朕看你就是大唐第一福将。
五万破敌二十三万,自此史书上名将当有你一席之地。
其他重臣不解,程知节?大破敌军?五万破二十三万?莫不是吹出来的不成?
看群臣这样的态度,估计即便是此事记录进史书,后人也多是不信的。
既然敌人损兵折将,灰头土脸龟缩回去,药师应该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吧,如此一来,不知道我们的灭国大计是不是可以提前半年呢?李二沉吟道。
臣以为可行。白凡站出来说道。
哦?简之同意朕的看法?你也以为时机已到?李二诧异道,根据自己的了解,白凡一向是谋定后动的,春季就大肆兴兵灭国,还是有些冒险的。
白凡笑道:不错,时机已到,而且还是天赐良机。
不过臣的意思是似乎不需要远征他国一个个灭之了,如今敌人盟军五十万被我们打得损兵折将溃败而去,元气大伤,对我们再无抵挡之力。
更为甚者,不单单是兵力的问题,更是士气国力的问题,他们已经怕了,五十万都败了,如今形势只能等着引颈就戮吧。
臣建议,派出议和收编特使,趁热打铁,兴许三言两语就能和平收服他们,盟军国家虽多,但总有胆小怕死的。
哈哈哈哈,好,此计大妙,先礼后兵也是我大唐不失礼数,若是四周小国不识天数,那就不能再怪我大唐心狠手辣了,高昌的先例在前,杀光其贵族,收服其百姓,如此方得一劳永逸也。李二拍手大赞。
陛下,若想和平收服他们,这屠戮贵族就需要改成移居长安享受供奉了,若说屠杀,会引起饿狼反扑的。杜如晦建议道。
不错不错,来来来,咱们议一议。
就像当初新罗过来的安平王一样,心甘情愿归附大唐,还能赏赐闲散王爵或者侯爵富贵养老,若是如颉利和吐谷浑等死硬国家,那不好意思,凡是抵抗大唐的外邦贵族必须死,最不济也是去挖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