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但是他也没想到,倭国人,自祖上以来可就没有什么忠诚的血统,他们的血统就是翻脸比翻书更快。
大唐一方在李二的指挥下,全线积极备战防御,而盟国一方,高句丽率先出手了,这是渊盖苏文的承诺,会在开战之前,先解决室韦的问题。
室韦一族,起于北魏年间,经过历史考证,乃是东胡一脉。
从北魏到大唐,这一百多年里,室韦其实一直都是一盘散沙,其内分为五个大的分支,而且还被曾经的东突厥颉利收服,一直称突厥为自己的宗主国。
自从跟大唐做起了养牛生意,室韦就因此发达了起来,其中一支迅速富裕崛起,两年之内就统一了室韦,成为了东北方向,超过靺鞨契丹的大族。
而在东突厥颉利被灭之后,室韦完全独立出去,不再朝贡依附他人,发展也更好了,室韦大头领可是一直都紧紧记着,这都是因为室韦当年遇到了一个大唐奇人——蓝田侯。
正因如此,大头领才一直认为跟着大唐是没错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大唐带来的,也因此他拒绝了会盟的邀请。
就在室韦大头领坐在自己的大帐中回忆往事的时候,一名手下冲了进来:报,大头领,我们的运输队被契丹族给劫住,二头领和兄弟们全都被围在了牛头山上,报信的兄弟拼死回来送信,二头领请求支援。
什么???
室韦大头领勃然大怒,小小契丹敢劫我们的货?二头领可是自己统一部族时候第一个投靠过来的,自己一向倚之为心腹,若是被杀那就折了一臂,这可不行。
来人,亲卫集合,带上本部一万儿郎,随我去救援二头领。
牛头山,距离室韦大帐不过二百里地,因为要跟大唐做生意,所以室韦将王帐建立在南部,牛头山正是最南边,跟契丹接壤的地方。
一天之后,室韦大头领终于带人杀到,一路疾奔,生怕手下出事,所以直接带队杀到了牛头山上。
不过上来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人,难道自己来晚了?全都遇害了?不至于吧,二头领此次可是大生意,三千头牛,五千人马运输护送,怎么也有自卫能力吧。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动静,众人赶忙向声音来源处冲过去。
契丹狗贼,敢杀我族众,害我二弟?
儿郎们,杀向契丹贼子。大头领一马当先,直接奔着山脚的人马冲了下去。
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密密麻麻的箭雨,猝不及防,大头领和自己的亲卫队直接被射落马下,勉强挣扎着起身,抬头一看,怎么会?这里至少有三万带甲之士,全都是弓弩手?契丹什么时候这么富裕了?
再回头一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自己一万勇士,一轮箭雨竟然折了七八千,只有两千残兵还坐在马上徘徊不前。
哈哈哈哈,没想到堂堂室韦大头领,竟然只是一个横冲直撞的莽夫?如此,你不死谁死呢?一名大将从契丹一方军阵中闪身出来,正是那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
你,你是谁?你什么意思?室韦大头领吃力道。
大哥,你不识天数,合该让位了。
这位是高句丽的大对卢,渊盖苏文将军。渊盖苏文身后站出来一人,此人一身珠光宝气豪华打扮,正是室韦的二头领。
二弟,你,你投降高句丽了?难以置信,室韦大头领眼睛圆睁,问出这么一句话后,就此气绝身亡。
渊盖苏文冷笑道:此人也算是一位豪杰,没想到却死不瞑目,可惜啊可惜。
那二头领溜须道:在大对卢面前,谁人敢称豪杰?这厮独揽大权,一味亲唐,再这样下去,估计室韦就要被他交给大唐了,还好有大对卢指点迷津,日后我室韦,唯大对卢马首是瞻。
渊盖苏文笑着点头,看向此人的眼神有满意,有不屑,此人就是个墙头草的小人,脑后有反骨,室韦大头领识人不明,得此下场也不亏。
今日第一章,请大家支持。
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厥访吐蕃
西突厥可汗会盟结束后,跟回纥大汗一路同行,两国本来是敌国,当初西突厥替白凡取下高昌的时候,回纥还在后方抽冷子偷袭西突厥。
但是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到两年,西突厥取西域三十六国,同时跟大唐交战大败窝回老巢的时候,回纥人又出现了。
这一次不是在背后捅刀子,而是来做说客游说西突厥,说的同样是高句丽预见那一套,说草原上如今剩余的大国只有回纥跟西突厥,大唐一旦彻底崛起,难保不会开疆拓土,所以就需要草原团结。
当时的莫贺咄记仇,只是含糊其辞,心中还想着有朝一日复仇,但是经过高句丽会盟之后,两国终于摒弃前嫌走到了一起。
大汗,我回纥国弱人少,比不得西突厥的强盛,所以我们只能出十万精锐骑兵。回纥国主开口道。
莫贺咄点了点头,十万人,回纥人倒也没有藏私。
先回去厉兵秣马吧,秋天刚刚过去,一时间我们也不可能开战,毕竟冬天就要来了,我们草原最怕寒冬,如今大唐又对我们卡紧了出口,日子着实难过。
我已经私下跟渊盖苏文商量过了,先回去猫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大唐春耕之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大汗高见。
两国就在回纥王帐签署了合盟国书,莫贺咄驱马回到了西突厥,他可没有忘记,答应好的,联系吐蕃人,看看是否有什么克制轰天雷的手段。
为了表示郑重,且一路上需要隐藏踪迹,莫贺咄派出了自己心腹手下,西突厥左贤王亲自伪装南下,直奔吐蕃苦寒之地。
经历了整整三个月的磨难之后,西突厥左贤王终于登上了高原,来到了吐蕃王城,本来出发的时候一队五十人,可是现在仅仅剩下不到二十人了,这还是没有在大唐遇敌的情况下,可见这一路之艰险。
吐蕃迎宾馆驿内,一众吐蕃人像看大熊猫一样,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盯着左贤王一众看来看去。
哟,这就是草原人?竟然如此粗犷?
是啊是啊,听说还是什么西突厥大国呢,这块头,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
听说是顿顿羊肉羊奶,可比我们的青稞好吃多了。
就是这身行头有些不堪,差不多快跟我们城里的乞丐一样了,难道说他们有钱都花在吃上了?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
围观民众你一言我一语的指指点点道。
这两个国家,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本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但是现在由于共同对敌大唐而有了往来,也难怪民众们见了稀奇。
正如民众人推测的一样,一路艰险,必须大力伪装,左贤王不愧为西突厥智将,为了低调,衣服直接用乞丐装,三月没换过,钱财路上全都消耗成食物和药品,作为一员肩负重任的大将,他深知保持体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性,因此这一路上倒也没有因为奔波而掉膘。
贵使,欢迎贵使来我吐蕃做客,只是我家赞普还在会客,暂时没有闲暇约见贵使,烦劳稍待几日,等到我家赞普忙完,自然会召见尔等。馆驿官员倒也有礼。
左贤王心道,莫非这赞普要搞什么幺蛾子?你吐蕃这么苦寒,还有别的外交接触吗?不会是大唐的人吧,若不然就是故意拖延我了。
只是身在别人的地盘,左贤王也只能隐忍,等几天就等几天吧,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徒之奈何?
这就是左贤王想错了,吐蕃赞普还真的在会客,不过不是大唐的,吐蕃跟大唐乃是死敌,又怎么会跟大唐建交?
当年青城派一万死士齐齐杀入吐蕃,王城之下决战,青城耆老绝世高手李正带着青城掌门长老,一路杀入中军,虽然力战而死,但也直接当场杀死了吐蕃国主松赞干布和大相禄东赞。
现在的吐蕃国主,就是当时带领大军报仇的李信忠将军。
当然,这个李信忠就是来自大唐陇西李氏的幸存者,也就是青城耆老李正的曾孙,当初也正是这个李信忠使的阴谋,引诱青城众人屠了吐蕃君臣,这样他也就可以顺势带人报仇夺权,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
等到李信忠掌握了实权之后,迅速拉拢了一批死忠,然后肃清一番,从此吐蕃也就易主了,这一计不可谓不高明。
但是大唐在吐蕃边缘钉下了一颗钉子,守城都用轰天雷,守将是齐王李元吉,这样一来,吐蕃束手无策,只能被动防御,苦思冥想,李信忠决定冒险一番,打通向西通道,联系西边的天竺帮忙,虽然中间隔着高山天堑,可是为了生存,也顾不得许多了。
两年下来,倒让他成事了,此次会见的就是天竺来使。
等了整整五天时间,左贤王才等来了李信忠的召见,虽然没想到吐蕃赞普会是一个完全大唐打扮之人,但是听说那松赞干布最是仰慕大唐,也不见怪。
不知西突厥特使来我吐蕃所为何事?
西突厥左贤王见过吐蕃国主,这是我家可汗给赞普的国书,内里详情尽书于其上,请过目。
李信忠打开国书细细看来,看完之后就明白了,这是西突厥想要结盟抗唐,同时讨教对付轰天雷之法。
略微一思考,李信忠开口道:贵使来意我已经明了,结盟之事可行,只是你我两国相隔太远,这联合作战一事恐怕难行,所以这结盟也只能限于互利互惠了。
至于你们所说轰天雷的克制办法,我吐蕃也曾吃过大亏,至今只能坚守不敢轻易出战。
不过我们经过两年研究,终于攻克了大唐守城利器‘水泥’的烧制,可以跟你们共享,想必有了这水泥,你们拿去筑城坚守,是不会再怕大唐的轰天雷炸城了。
初时左贤王还以为白跑了呢,没想到惊喜在后面,吐蕃有守城利器应对轰天雷?
太好了,虽然西突厥不怎么使得上,可是东北全都是城池,高句丽肯定使得上啊。
没错,就是水泥,这李信忠到底雄才大略,出身不凡,两年下来竟然凭着多次试验,攻克了高原烧制水泥的难关,如今吐蕃各个城池都已经慢慢修起了水泥外墙,就是为了防止大唐炸墙。
至于跟西突厥等国合作攻唐,李信忠细思之后就放弃了,现在积累不够,无法出击,即便是跟西突厥高句丽,合成三路围攻大唐,也胜算不大,破不了轰天雷,那就不能打。
至于轰天雷的破法,李信忠已经在天竺找到了办法,相信只要大事一成,不仅仅能够给吐蕃拔掉边缘的钉子,甚至一举反攻大唐都不是难事。
今日第二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七百二十六章 秋守春战之坚壁清野
收到弟子冯智戴的急报,白凡不敢怠慢,立刻快马进宫面圣。
李二一掌拍断身边的茶几,怒声道:他们好大的口气,想一口吃下我北方草原?
来人,传朕口谕,议政殿内朝政小议。
内侍老高快步前去安排人宣旨,所谓的议政殿小议是相对太极殿大议说的,太极殿大朝会的时候,朝中品阶到了的官员是都要参加的,但是议政殿小议就是只有核心层参加了。
半个时辰之后,众人齐聚,李二传看了一下密信,一时间殿内气氛有些紧张。
直娘贼,陛下,与其等他们来攻,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与我老程一支十万大军,保证一个个将那些小国酋长的人头提来。程咬金怒骂道。
哼,净会胡吹大气,十万若是能灭国,当初你就不会被堵在卑沙城了。尉迟恭嘲讽道。
死老黑,你说什么?
那是我老程没有轰天雷,现在轰天雷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区区小国,何足道哉?程咬金想起李道宗三万破西突厥的场景,心中羡慕的紧,说起大话来眼睛都不眨。
呵呵,原来是指望轰天雷啊,若是有轰天雷何须十万大军?与我三万就能去取那渊盖苏文的脑袋回来。尉迟恭扯着嗓子笑道。
好了,国事当头,岂是你们在这里互相吹牛的时候?李靖喝止了两人。
李二道:药师,敌人来势汹汹,根据简之的计算,东北西北合力,至少有五十万大军,我大唐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十万大军,可有能防住?
李靖沉吟道:若是单纯的防御国战,老臣有信心以三十万大军挡住敌人五十万士卒,让他们不得寸进,不过那也只能是一场血战。
但是我们明年是要用三十万大军去灭国的,所以这一场防御仗,我们损失不起。
可又不能避而不战,否则敌人都是蛮子,屠杀起来也不会手软。
所以臣认为,眼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效仿齐王在西南吐蕃的作风,收缩人马兵力,轰天雷坚守边境城防。
李二看向了白凡,简之,轰天雷可能跟上?
摇了摇头,白凡开口道:轰天雷制作需要生铁,上次西北收复高昌,三万大军带去了十万颗轰天雷,那可是我们三年的存量,如今我们只有三万轰天雷,严重不足。
这怎么会这样?
白凡的话,给众武将泼了一盆冷水,还想着用轰天雷横扫四方的,现在好了,防守都紧巴,拿什么去打仗?
李二心中也清楚,白凡已经将轰天雷交给朝廷工部了,但是工部所需生铁现在也依靠白凡的高炉炼钢厂供给,若是用大唐自己原来的生铁路子,一年连一万颗都造不出来。
三万颗,这么说,我们必须血战了?李二微微有些失落,一旦血战,就意味着大唐的灭国之战将推迟三年不止。
不,也不一定,根据我的计算,马上就要入冬了,北地苦寒,入冬多大雪,无论是西突厥跟回纥,还是高句丽跟半岛,入冬之后若是地面不开化,根本就不能打仗,所以我们还有至少四个月的时间。
四个月,呵呵,我钢铁厂可以加加班,等到明年开春大战的时候,十万颗轰天雷不是问题。白凡解释道。
好!十万颗,敌人五十万,一颗即便只是杀得一人,也能赚得十万人头。李二大笑道。
你是说,明年开春?敌人要在开春起战事?那我们的春耕怎么办?李建成惊呼道。
好吧,现实果然不是那么美好,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没错,就是开春,如果是我要攻唐,肯定也会选择开春大战,正是因为大唐需要春耕,若是起兵对敌,那么就会耽误春耕,若是不起兵,那人家就可以乘虚而入,莫说草原被打下,说不定能打到长安。白凡沉声道。
诸位,可有两全之法?李二问道。
这时候房玄龄道:陛下,不如,避战?
哦?玄龄此言何意?何谓避战?
那就是暂避其锋,敌人既然要先打我北方草原,那么因为东突厥被我们灭掉,现在北方多是牧民百姓,坚城也不过是茂公打造的三座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