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对大唐有功者,会重新授予爵位封赏。

    朝中新老贵族会重新洗牌,进行贵族分级制度,依照贡献功德大小分成等级,杜绝无功无德者空有爵位而祸害百姓。

    所以未来几个月,凡会负责重去计算土地田亩,这也关系到粮税的公平公正,请诸位务必配合,今日有言在先,以往大家无故多占的田亩,日后就放手吧,免得在下收粮税的时候闹出龌龊,到时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你

    哎!

    听到这个,不少人还是相当肉疼的,毕竟田亩可是财产硬通货,白凡一旦动手,那就是在割大家的肉,这个世上谁会嫌钱多?可是今日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这些条件,以往国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日子就算到头了。

    况且动手的还是白凡这个屠夫,所以众人只能在心中暗骂,却不敢出头反驳,因为谁也没想到,世家老大竟然站到了白凡一方,所以从一开始,这场战争就已经有了结局。

    一群老者面色纠结的各自在军士的护卫下,草草离开了长安县,大家都是眉头不展,想来都是在盘算着怎么回家做族人的思想工作吧。

    而赵郡李氏的族长李德饶却被白凡留了下来,说是有事请教,其实是白凡实在不理解,今日这老头为何会帮自己大忙。

    李老,你我这是第一次见面吧,凡跟赵郡李氏可是素来没有交集的,不知为何今日李老如此鼎力相助?

    李德饶微笑的看着白凡,看着这个年仅二十,却以一己之力镇压了五姓七家,扭转了大唐国运的年轻人,此时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般的亲和,但是李德饶却依然能够感觉到,那种隐藏在这亲和下面的绝世锋芒。

    五年时间,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就像一把刀,已经成长到了自带刀鞘的地步,这比以往的锋芒毕露还可怕,不愧为天下第一。

    今日第二章,请大家支持,周末还有加更。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氏妥协的原因
    敬玄那孩子在你手下还听话吧。

    对着白凡打量了许久,李德饶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但是白凡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个原因,李敬玄?自己的这一届收的弟子之一,当时还断言这孩子日后会是宰相之才的,本来以为是谋士马周介绍的,是个平民出身,没想到竟然会是出身赵郡李氏,还被族长亲自过问,看来那小子身份不低呀。

    原来敬玄是赵郡李氏的孩子,怪不得能够如此优秀。

    听到白凡赞美李敬玄,李德饶也很是高兴,呵呵,这孩子是老朽最小的孙儿,但也是我李氏这一代最为聪明的孩子,在他身上老朽可是没少下功夫。

    可能小孩子都是天生的叛逆,你白凡是我世家公敌,你的终南书院大开门庭,广收寒门子弟,可以预见,这就是一代人之后,与我等老贵族世家对抗的主力。

    老朽对敬玄寄予厚望,但是没想到你这小子奇言奇行,一个举国选拔勾起了敬玄好奇的小心思,老朽多次跟他讲明,你是我们的对手,不可能收下我等世家贵族的孩子,替我们培养人才。

    白凡大笑道:恐怕李老更多的是怕我将你们的人才培养歪了,将来出现自家人对付自家人的悲剧吧。

    李德饶不置可否,继续解释道:也许是整日的诗书经义学得实在枯燥了点,这孩子一个机灵就自己离家出走,偷偷跑到了你的终南书院,说实话,他能进入终南书院,老夫这个做爷爷的既为之开心,也为之担心。

    你白凡是天下第一名师,这一点,就是老夫也心服口服,敬玄能够得你收下为亲传弟子,那是他的福分和机缘,跟着你学习,他能看得更远,飞的更高。

    但你毕竟是世家的对手,从你出道以来就在处处跟我等世家贵族为敌,心狠手辣世所罕见,前隋大业帝杨广都不敢血腥动手,而你,却毅然屠了陇西李氏,打倒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所以将赵郡李氏的嫡系传人交给你,老朽又岂能放心?

    听到李德饶如此评价自己,白凡心中不仅没有不满,甚至还有丝丝小得意,能被天下第一家族如此忌惮,的确小有成就感。

    那现在呢?李老想将孙儿领回去吗?白凡戏谑道。

    李德饶笑骂道:哼,蓝田侯当老夫是什么人?老眼昏花的无知无德之辈吗?既然已经入了你终南山门,当堂拜的名师,岂有我再领回去的道理?

    李老,单凭一个孩子,不足以是你今日支持小子的原因吧!白凡同样自信的看向了李德饶。

    李德饶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点了点头,竟然开口问了白凡一个问题,你知道前隋怎么没的吗?

    额白凡有些错愕,怎么没头没脑的说到了这个?

    不过出于对老人家的尊重,白凡还是答了几句:一个朝代的灭亡不过是历史车轮的碾压罢了,有什么出奇?

    前隋大业帝好大喜功,虽有功于国有功于民,但他太过冒进,导致后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耗尽了国内的资源民力,最终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乱世再起,而后自有英雄辈出,重整河山再造乾坤。

    不知李老怎么突然考较小子这个?

    李德饶盯着白凡,用一种神秘的眼神看着他,追问了一句:是这样吗?

    白凡不解道:怎么?凡虽然不是那一代人,但是周遭亲戚朋友老人家都是这样相传,还有假不成?

    不对!

    白凡猛然惊醒,这老头这样问,显然不是因为这些人尽皆知的答案,莫非

    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推测一样,白凡看向了李德饶,这老头今日不会是要告诉自己一个千古秘闻吧。

    呵呵,到底是出身平民,底子薄了点,有些东西是你从未接触过的。

    前隋真正二世而亡的起因,恐怕当朝李渊父子有过推测,只是从未敢明说出来,别的知情人更是一句不敢泄露,因为这东西是不可能出现在史书里面的。

    说到这里,李德饶似乎有了一种强大的自信一样,那是一种蔑视,对于皇权的蔑视。

    您老不会是今日要告诉我,前隋被灭,是你们在后面推手的吧,这,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吧,世家不是远避战乱,不参与朝代更替的吗?白凡惊讶道,此时他感觉自己的表情已经快不够用了。

    只见李德饶点了点头,虽不中,亦不远矣!

    小子,素闻你博文多识,可知九品中正制?

    白凡笑道:这是自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九品中正制是承袭了两汉的察举制,基本上还是由地方选拔推荐人才给国家,这个制度选拔人才,要看家世形状定品,自东汉末年到前隋建立,沿袭了四百多年,直到前隋的科举制创立,才取消了九品中正制。

    呵呵呵呵,你小子虽然年轻,倒是真的渊博,都说到这里了,你还没想通吗?李德饶提示道。

    什么?竟然,竟然根源在这里?白凡惊呼,随后就反应过来。

    喃喃道:是了,九品中正制提出的时候,缓解了魏朝读书人和世家贵族的冲突,当时还使吏治一阵清明,但是数百年来,九品中正制早就被世家大族把持住,这才有了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也就是变相的,世家稳稳把持住了朝政,即便是改朝换代,朝廷上当官的还是这群世家之人。

    但是前隋大业帝大开科举,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自此打破了世家门阀把持朝政的壁垒,看来,战争是由此而发了。

    李德饶顿着自己的拐杖大笑道:不错,丝毫不差!

    两晋时期是我们世家大族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世家门第甚多,称得上百族林立都不为过,但是经历过两晋之后五胡乱华的肆虐,世家门阀渐渐没落,到头来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大族,苟延残喘的存活了下来。

    前隋大业帝就是趁着这个空子,用科举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我们看得分明,科举制直接给平民百姓提供了晋升的通道,天下九成百姓,哪怕是万中取一的人才录用率,百年之后,我等老贵族也终将被新锐贵族所淘汰,因此我们自然不能看着大敌崛起而坐以待毙。

    所以你们就对大业帝动了手?你们终于敢站出来对抗皇权了?白凡有些恼怒道。

    今日第三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二十四章 惊天秘闻
    不,并没有。李德饶丝毫不在意渐渐发怒的白凡,在讲出这件事之前,他就已经料到白凡会发怒了,毕竟,白凡这个贵族跟其他贵族不一样。

    世家门阀的实力的确已经虚弱不堪了,根本不足以对抗皇权,前隋杨广的军力方面丝毫不亚于当今的大唐,甚至还犹有过之,每次都能动用上百万人攻打高句丽的实力,即便是我们五姓七家联手也只能是覆灭之局。

    不能正面对敌,那就只能下暗手了,开凿京杭大运河,利国利民的千古壮举,杨广也算是有为之君,毅然下令开工动手,呵呵,只是在实施的时候,有些急于求成,导致死人有些多罢了。

    高句丽一向是中原附属,想挑起他们和中原的战争很容易,让他们来人桀骜不驯一些,惹怒了杨广就行,不过杨广也的确才识过人,他三征高句丽不是因为一己私欲,而是看到了高句丽人的威胁,这等狼子野心的异族,就该灭掉。

    同样的,本来也是好事,前隋的实力可以灭掉高句丽,最多只是元气大伤而已,只是他有些急躁了,导致从原本的劳民伤财,变为了最终的民怨四起。

    李德饶说这些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似乎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一样,谁能想象,一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者,内里竟然能够如此狠毒无情,这让白凡很是恼火。

    真是无耻之尤啊,祸害百姓的罪魁祸首,如今在我面前讲起这些,竟然丝毫不觉羞愧吗?你就不怕我白凡一怒之下宰了你?

    白凡浑身气势一放,将年迈的李德饶震退三步,靠着拐杖才重新站稳,此时只有他们二人私聊,不然恐怕李德饶也不敢明目张胆说出来。

    呵呵,蓝田侯,老夫敢说出来自然不是因为这些,你若问我羞愧不忍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李德饶个人,羞愧的五体投地,死后是无颜面见祖宗的,但是作为李氏族长,这些事情我问心无愧,无他,世家为了生存罢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你跟我说王朝的更替?隋二世而亡又如何?古之大秦不一样是二世而亡?强汉四百年又如何?不是早晚要灭亡?

    你跟我说百姓生死国家战乱民不聊生?

    呵呵,老夫这把年纪,见过的惨剧已经数不胜数了,我等世家当年可是从五胡乱华中走过来的,那个年代,据典籍记载,我等中原正统血脉十不存一,从强汉时期六千万,到最后只剩下寥寥几百万了,那个年代百姓死了多少人?谁记得他们?你又知道我们这些家族是怎么在异族屠夫手中活下来的吗?

    无论历朝历代什么时候,百姓的性命都是最不值钱的,人命如草芥,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千年的经历,可以说已经让我们见惯了生死,你说我们卑鄙也好,说我们冷血也罢,这就是我等世家为了求生存而自保的手段,这世上若是不能活下去,其他一切大义全都是瞎话,到了我们这个层面,只有利益,哪有对错?

    啪啪啪啪

    白凡不由自主的给这老头鼓起了掌,好,非常好,冠冕堂皇杀人不眨眼卑鄙无耻灭绝人性等等,白凡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世家门阀这等做法了,不过从另一方面,白凡对他说的还是比较认可的,今日此人所言也算是足够坦诚了,至少这样推断下来非常合理。

    在一个朝廷已经对自己这一批人动了废除的杀心的时候,那么只有想办法推动一下历史车轮,不行就改朝换代一下,要知道乱世的时候,不仅平民百姓草莽英雄能够浑水摸鱼,这些世家门阀更加便利,毕竟他们读书人多,聪明人多,押宝一路诸侯最后上位成功的话,那就可以重新进入朝堂掌握大局。

    当初大唐起兵反隋,你们出手帮忙了吧。白凡阴沉着脸问道。

    李德饶笑着点头道:不错,你果然足够机敏,最初我们想过支持窦建德的,但是此人眼界太窄,跟我们不是一路人,洛阳王世充进取之心不足,所以我们考察了诸多人马,唯有太原李渊此人能成大器,加上他有四个虎狼儿子,呵呵,我们就在他起兵时候,拿出了一部分钱财,算是借给他的,不然单单他一个唐国公,哪有那么多钱粮聚兵?

    这事做的也算隐晦,我们同样往他这里送了些人才子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乱世出英豪,慢慢的李唐羽翼渐丰,无数文臣武将聚集而来,我们这些子弟放进来,光芒已经不是非常耀眼了,所以这一点,也算是意料之外。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对我等世家有何动作了,即便是李氏夫子心下有过盘算,恐怕也只能徐徐图之。

    点了点头,白凡表示赞成,世家这一招的确已经解了前隋杨广的威胁,换个新人至少不会这么如芒在背了。

    历史上的李二也的确如此,儿子李承乾想要娶一个五姓女都不行,人家公然拒婚,即便是自己作为皇帝极为丢脸,也是无可奈何。

    那如今呢?大唐同样开了科举制,走了大业帝杨广一样的路子,怎么不见你们有所动作?是不是还想暗中憋着坏,再来一次中原大战,烽烟四起?直到换一个黯弱无能的君主做你们的傀儡?

    白凡一直称杨广为大业帝,即便是大唐编史书之人称其是暴君昏君,李渊开国时候丑化他而加谥号为炀,但是白凡心中有着自己的是非观,隋炀帝一生,是功大于过的,连李渊都承认,说儿子李世民跟杨广最像,只不过杨广失败了。

    所以白凡坚持着心中对于杨广的敬重,一直称其为前隋大业皇帝。

    李德饶若有深意的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本来我们和大唐之间至少会保持几十年的默契,双方都不动手,保持政局的平衡,这一点李渊清楚,他那好战的儿子李世民也清楚,但是没想到大唐会出了一个变数,那就是你白凡了。

    白凡冷笑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出现是个意外?难道不会是天命使然吗?要知道虽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但是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长盛不衰的存在?即便是往日你们苦心经营的一切,早晚有一天也会被终结的,即便没有我白凡,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的。

    没错,你说的都没错,但至少那些不会发生在现在,不会发生在贞观一朝。

    所以老夫说你是变数。

    最初你横空出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将你放在眼里,认为你只是一个有些才华的小年轻,在这纷乱的世道大河中,最多只算一朵浪花,但是你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建立了丐帮,而且很快发展到全国,超过百万的丐帮弟子,连皇帝都要让你三分。

    这就是你的高明之处了,本来这些底层的百姓是一盘散沙,但是你一个主意就将之打造成了一把利刃,一把能够跟天下贵族相抗的利刃。

    更可怕的是,你以雷霆之势,灭了五姓七家其中之三,从此世家贵族想正面硬抗你,已经是不可能了。

    呵呵,我只是想要大唐少死些人罢了,可没你说的那么深的心机。
1...283284285286287...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