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是了!定然是这个,我早该想到的,当年七舅曾建议自己去买些奴仆回来看家,还给自己讲了一些婢工奴曲的事情,自己不甚在意,一直以为都是些穷苦无奈卖儿卖女卖自身罢了,现在看来,远远没这么简单。白凡心中暗恼。
杜如晦苦笑一句,婢工奴曲,好一个婢工奴曲。
不错,可能你会以为将奴放在与这三位并列的位置是提升了奴的身份。
呵呵,其实不然,此言甚是精辟,内里却是在暗中讽刺,讽刺这四种的身份都是奴。
婢明面上指婢女丫鬟,可是有多少丫鬟婢女是做工身份入府的?做工身份的丫鬟又怎能让主家完全放心呢?实则是指卖身为奴的丫鬟侍女。
工也不是你书院那些供奉着的大匠良工,而是指每家都养着有的私人工匠,人称奴工,即便这些人多数是灾年迫于生计卖身为奴的。
而奴则是对于奴婢仆役的统称。
曲则是指部曲,暗指私兵死士甚至包括家臣。
这四种全都被打上了奴的标签,为什么?就是无论这些人是因何沦落至此,现如今都再没有了人身自由和一切权利,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被主家牢牢掌握,本质上看与奴隶何异?只不过是如今贵族奴役他们的手段更加隐蔽,或者说披上了一层人性的外衣,哎
说到这里,杜如晦长叹一声,莫非这就是社会在进步,人性在沦陷?
李二轻咳道:克明,扯远了,说这些人的来源呢。
杜如晦抬头,微微一笑,已然会意,自己的确扯远了,可是那又如何?既然要说,那就一次说透的好。
而白凡心知肚明,暗自冷哼道,若说整个大唐最大的贵族,最大的奴隶主,恐怕是这位大唐皇帝吧,那皇宫侍女太监有多少?粗略计算有两万了吧,更别提在外面替皇帝种地的农奴了。
老杜真够意思,为了给自己解惑,竟然敢直面揭露皇帝的丑事,这也就是老杜,果断决绝不去担心陛下记小本本。
你刚刚说朝廷知道这些为什么不去干涉?
那是因为他们的来源八成都是朝廷。
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而且完全符合大唐律。
要知道,奴分为官奴私奴,官奴的来源是战场俘虏贪官污吏作奸犯科抄家灭族等,被抓到全都会充作官奴,这个数量对于大唐这个刚刚从乱世里杀出来的国家来说,是占巨大分量的,因为隋末群雄并起,号称十八路反贼三十六路烟尘,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大唐现如今的奴隶来源,八成都是官奴。
我们从草原弄回来那几十万开矿劳役的蛮子不算在内,那些是大唐朝廷不向下出售的官奴。
正常官奴都是可以放在奴市买卖的,有文书,受大唐律保护的,这官奴不仅仅贵族可以买,有些富裕些的平民也可以买些做护院或者仆役丫鬟,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肯定没有去过奴市。
蓝田侯仁义之名遍天下,家中无有一个丫鬟仆役人人共知,就连那八百护家的武英卫,你也给她们各自安家,去给你看门就跟我们来朝堂办公一样,若说百姓最想去哪里当差?
恐怕一半人会回答说去朝廷当官,一半人会回答去蓝田侯府当差,可见你给出的待遇是多么的丰厚。
除了上述所言的官奴,还有就是私奴了,这些都是大灾或者乱世卖儿卖女的,或是自卖己身的,也有少量人贩子拐来的,为了活下去,只能卖做奴隶,没有自由人权不说,从此生死尽在主家手中掌握着。
这,就是奴!
我今日之言并无鄙视之意,作为大唐民部尚书,我为大唐有奴这一阶层而感到悲伤,莫说现在有一成的人是奴,就是大唐出现一个为奴者,我都感到羞愧。
在我眼中,他们都是一群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大唐百姓,无力救他们获得重生是我这个民部尚书的无能。
当年你一人庇护天下所有卖身青楼的女子,此等豪气令人钦佩,老杜我更加羡慕的是你挺身而出的勇气,心中曾想过,即便是我有你这么大的能耐,恐怕我也不敢站出来为天下身无自由的受奴役者喊一句豪言,某家杜如晦无能也!
杜如晦说的情绪激愤,脸上悔恨之情溢于言表,双目之中隐隐有泪光闪现,白凡看去,发现老杜此时一身气质似乎不同了,浑身萦绕着一种浓烈的天地正气,和儒家浩然正气不同的是,老杜身上的正气更加的浩瀚,或者说更加的具有包容之感,这不仅仅是悲天悯人的心态转变,更是作为一国之相胸怀天下百姓的一种责任。
杜如晦,有今日之言,无愧大唐宰相之名!
说的好,朕不如克明!
若说责任,朕为天子,这些人都是大唐子民,第一个应该感到羞愧的不是克明你,而是朕这个皇帝,这个天子,这个百姓的衣食父母。
朕还跟简之保证说要建一个人人有衣有食有学的绝世大唐,可是盛世的道路上若是少了这一成的百姓,那就是朕的失职。
简之一人敢挺身而出做苦命青楼女子的护身符,那么朕这个皇帝,就来做大唐奴隶阶层的护身符好了。
在场之人对于杜如晦的一身正气凛然无不心服口服的,都在点头称赞,但是内里大家想法依旧不一,人都是有私心的,完全大公无私之人有吗?有,但是一个朝代能有几个?所以李二白凡等人击节称赞,甚至立志放言要变,可是这些李二的心腹文武却还是没有多少人出来表态,没人愿意做出头鸟。
今日第二章,请大家支持。晚间还有加更补偿。
第六百零六章 议政殿内有决断
咳咳,陛下,咱们扯远了,现在是说河东和洛阳土地问题呢。白凡看着被杜如晦带偏的李二提醒道,李二放言的时候虽然中二,但是那种气质的确相当有吸引力,这个领袖不是白叫的。
李二被白凡这话整的略显尴尬,自己好不容易酝酿次情绪,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被晃过去了,为什么你小子当英雄的时候是万众瞩目,朕想当英雄的时候却鸦雀无声呢?难道是差一把四十米大刀吗?李二心中腹议。
如果让白凡听到这个,肯定会大笑出来,李二陛下还是很可爱的,但是你当英雄也要挑对象和时候呀,我罩住青楼女子才多少人?你罩住奴仆阶层多少人?罩得住吗?别说你一个皇帝,恐怕就是加上太上皇,加上李氏皇族都罩不住。
杜如晦接着说道:其实贵族手中五成土地仅仅靠买奴仆去种地是种不完的,还有很大劳动力来源就是佃户长工之类的。
不少平民因为家中田亩太少种粮不够吃,而选择成为佃户,租种地主或者贵族的田地,这样除了交出很重的租子之外,自己也能好歹多一口粮食。
而长工也是,甚至还不如佃户,属于手上无田,长期雇佣于主家种田务工的,给主家种田,主家出粮食养活长工,区别是这些人婚嫁是自由的,和仆役不同,有一定的个人自由,虽然阶级尊卑地位不行,但还算是平民。
除此之外还有短工,就是农忙时候去给忙不过来的富户帮忙赚取报酬。
这些加上一部分贵族自家的奴仆,才真正能够照顾的过来那五成的土地。
朝廷不是鼓励开荒吗?有力气租种别人的田亩,不如自己花力气去开荒呢,这样可能艰苦个两三年,自己的田产多起来了,也就不用受人剥削了。白凡问道。
不能这么算,开荒种田三年无收,许多人温饱都顾不上,哪能坚持过三年?
佃户长工短工,之所以选择给贵族种田,其实也是自保的一种,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这是属于个人无力扛过饥荒,所以选择依附他人,或者说,众人合力共同度过饥荒。
比如说一家一户,你给他几百亩好田,但是他就那么几个劳动力,甚至耕牛都没有,看着田地荒芜都种不上,何谈收获富裕?
倚靠贵族就不同了,贵族有钱,购买耕牛农具充足,大大的增加了耕种力度,这也是他们去给别人种地的原因。
因为贵族这时候充当了集中劳动力的组织者,大家合力种好贵族手中的五成田亩,且不谈剥削与否,至少众人抱团抗灾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这也是目前百姓看到土地极其不均衡也无异议的原因,贵族大片占有土地只要来源合法,是区别于巧取豪夺鱼肉百姓的,并非全是坏处。
只是贵族一直种地收粮敛财,不上交赋税,坏处是加重朝廷的负担罢了。
听到这里,白凡明白了,还自嘲的笑道:这么看来,我们白家庄九十八口当年宁可挨饿受冻也不给他人做奴仆,是不是有些傻呢?
李靖叹道:不是傻,是很傻,你那父亲就是头倔驴,自己不想活了,也不怕把儿子饿死?派人捎个信你也不至于差点被冻死。
伯父,我那老爹已然不在了,您就嘴下留情吧。
李二开口道:白家庄多数是军属,所以傲气铁骨不忘,士农工商,平民百姓地位是不低的,所以不到生死存亡谁会去弯腰做奴?
现在克明已经讲了个透彻,怎么样小子,听懂没有?可有对策?
白凡白了李二一眼,你一个皇帝,手下人才济济,在座都一二十个人,你问我对策?
陛下,我刚刚听懂,还未深思,你应该问在座的元老们对策吧。
李二笑道:他们?你看看他们的样子,别说没对策,就算有对策谁敢站起说出来?谁当出头鸟就是天下贵族的公敌,不管是新贵族还是旧贵族,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这可是个得罪全天下的活计。
所以这个事情,天下除了朕,也就只有你小子扛得住了,或许朕都扛不住。
杜如晦听到这个,就要再次开口,李二挥手拦住:克明,你正义直言已然尽力,朕知道你跟简之是过命的交情,在座的跟他交情过命的少吗?你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就交给我们二人吧。
在座诸位都是朕的老兄弟,过命的交情,朕不愿让你们出头牺牲,但是朕恳求诸位支持我和简之,大唐要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必须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是。
我等愿为大唐为陛下万死!
白凡一直陷入沉思不发一言,对于万刃加身或者举世皆敌的危险他是从来不害怕的,以往孤身一人时候不怕,现在拖家带口依旧不怕,比李二更加有自信的,不是因为白凡有丐帮,而是白凡可以抛下一切,李二却必须依仗皇权,李二唯一抛不下的是皇位,所以李二说此事白凡出头最合适。
沉思良久,白凡终于开口说话:既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贵族跟百姓一样上缴粮税,那么用什么手段就是执行的问题,首要的就是政令的颁布,大唐只有来一场土地革命了。
什么叫土地革命?众人不解。
但是在白凡那里看书很多的李建成却懂,低喝道:贤婿,古来变法都是血与火的斗争,无论成败,‘变法者死于法’乃是千古不变的懺言,你
白凡笑着安慰道:岳父多虑了,我只是说变动下土地的政令罢了,不是大范围变法,只要手段用的好,四两也能拨千斤。
李二大笑道:好,好一个四两拨千斤,愿闻其详。
朝廷贵族分为新老两批,同时小贵族自知没有话语权,一向是跟着大贵族后面划水的。
新贵族则以在座诸位为首,老贵族则以五姓七家和诸多大世家为首,也就是说,土地变革一事,只要我们搞定了新老贵族能够为首这两批人,没了蛇头,即便是底层中小贵族想要不满起哄,也闹不起来,到那时谁敢聚众出头,那就是谋反了。
白凡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众人听完细细一想,的确实是这么回事,土地变动怕的是引发民乱,解决了民乱,就可以大胆推行土地政策了。
可是,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可以为首的大贵族呢?总不能还动刀杀人吧。侯君集皱眉道,上次因为他动刀屠了陇西李氏,后续侯家可是没少惹来麻烦,明里暗里,老侯吃亏不少,所以一次就怕了。
那是,自然不能动刀杀人,再说了,除了老贵族还有新贵呢,我等都是新贵里面的魁首,难道要自相残杀不成?白凡笑道。
今日第三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枪
既然不能动刀和撕破脸,威逼不成只有利诱了,所以要找他们谈一谈。
众人等了半天没想到白凡会这样说,李二摇头道:简之,莫要胡闹,我们都一筹莫展的事情,你一句话人家就服软吗?
白凡哈哈大笑,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仙粮在我们手中,现在我们是有筹码的,我去跟他们谈。
不过朝中新贵一方,就交给陛下了,既然要进行土地改革,我们这帮人是要做个表率,带头上缴粮税的,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齐齐摇头,刚刚说了要为陛下万死的,此时怎么还会反悔?
尉迟恭大笑道:不就是交粮税吗?以往田里产出少,我还怕交了粮税就没法接济老兄弟们了,现在亩产几千斤,就算交出去九成也比以往亩产高,为何不交?
哦?黑哥,不如就把贵族交粮份额定为九成?
额
尉迟恭顿时不说话了,九成,那不是要人命吗?
李二等人大笑道:敬德,简之吓唬你呢,交粮时候贵族跟百姓一样,十税一就行,国难之时也不过十税二三,九成粮食就算你敢交,朝廷也不敢收,放不下!
议政殿内众人商议了初步计划,退朝之后各自散去,白凡则是跟着李建成一起来到了晋王府,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求见自己的岳母,晋王妃郑氏。
郑氏从后宅出来见到女婿过府,热情的迎了上来:简之你可是许久不来了,还以为你忘记有我这个岳母了呢。
小婿怎会忘记岳母,只是承训之事实在有愧,故而不敢登门。
算了,你有心了,三郎一向固执,我也听说了当年蜀道运粮之事,男儿一诺无愧天地,只是我这当娘的心中不忍罢了,不怪你。
好久不来,不着急回去,在这一同吃饭,我去吩咐后厨,做些你爱吃的美食,你跟夫君谈公务吧。
说着郑氏就要起身去厨房,白凡赶忙拦住,岳母,今日并无公务,小婿是来找岳母帮忙的。
哦?我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您可不是普通妇道人家,事关五姓七家,小婿有事想要请岳母牵线,我要约见一下郑氏族长。
郑氏一听,心中一惊,自己这个女婿可是向来跟五姓七家不睦的,七家被他收拾了三家,怎么,现在又要对自己娘家动手了?
简之,你不会是想
郑氏族长是我嫡亲大哥,也是平儿的舅舅,你
白凡哑然失笑,这哪跟哪啊,岳母误会了,凡怎会对您娘家动手?放心,是好事。
什么好事?你先说来听听。
白凡只好将土地改革一事跟郑氏说了一遍,谁知道郑氏听完当即站起来指着白凡骂道:你个小没良心的,还说不是要对郑家动手?你知道我们一个大家族要养活多少人吗?不交粮税尚且还有人食不果腹,何况再交出去两成?你这是想要屠杀我们两成人口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