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小家伙们没有嚷嚷太久,因为很快他们就饿了。
小肚子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昨天的虾子早就消化一空了。
好在这时候叶华来了,提来了一个顶大的食盒,有瘦肉粥,还要小青菜,另外每人一颗煮鸡蛋。
这俩小东西别的事情挺惹人讨厌,但是吃饭从来不用发愁,或许他们也清楚,只有吃饱了,才能作祸!
叶大接过剥了皮的鸡蛋,吭哧就是一口,小腮帮鼓鼓的,像是个仓鼠,转眼之间,大半颗鸡蛋被消灭了。
突然,他的眼睛瞪圆了,嘴里的鸡蛋还没有咽下去,就跳了起来。
奶奶,奶奶!
他嚷嚷着往外跑,叶二也跳起来,跟在后面。
三岁的孩子,跑起来还不是很稳当,叶华想叫住他们,郭幸哥却示意不要,叶华也想看看小家伙想起了什么,就在后面跟着。
从祠堂出来,小家伙往东边跑,和叶家庄园是相反的方向,大约有一百米,是一片草庐,两个小东西嗷嗷叫着,拍打柴门。
很快,门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妇人,看到了两个小家伙,就欣喜地伸出手臂,把他们抱在了怀里,亲切问道:你们没事吧?老祖打你们没有?
小家伙歪着头,问道:你,你怎么知道,老,老祖的?
是你们的娘让人告诉我的,她说了,不要我担心。
叶大点了点头,那,那你吃没吃饭啊?
叶二也好奇道:我们没在,你不吃饭,娘亲会生气的!
妇人哈哈大笑,蹭了蹭小家伙们的脸蛋,;吃了,奶奶吃了三个这么大的包子哩!
小家伙们终于满意地点头,一副悬着的心放下的样子。
这时候叶华和郭幸哥已经到了门口,和妇人四目相对,反倒是叶华很尴尬,喉咙仿佛被堵住了。
妇人吓得脸色大变,忙把两个小家伙放在地上,转身仓皇退走。
姑姑!
叶华轻声道:刘闯回来了,他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抓到了尚书令!
第600章 叶家女婿
在攻灭南汉之后,放眼整个东南,再也没有能跟大周抗衡的势力,剩下的就是怎么收拾残局了。
这一点无论是叶华,还是柴荣都心里有数。
首先是越国公朱令赟和任天行,水陆并进,在安南大肆开疆拓土,原来的安南吴朝灭亡了,他们又重点打击安南的家族和实力派,并且抢占了最肥沃的平原地带。
有了土地之后,就是大规模移民。
从南汉等地,移民二十万,进入安南,然后柴荣又从江南,迁移五十万人,填充岭南这可是自从秦始皇以后,第二次大举开发岭南,除了移民之外,还陆续从安南等地抓捕了十万以上的奴隶,填补劳动力空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许多了,开垦荒地,建立农场,修建道路,开发山林岭南物产丰饶,最受欢迎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稻米,能够达到惊人的一年三熟,再有就是甘蔗,从贫穷走向小康之后,消费量增加最明显的,不是其他的东西,就是白糖!
在开封,一担糖能卖出一百贯的天价,三年的光景下来,岭南建成了大片的甘蔗田,光是生产白糖的作坊就多达二百个。
三年下来,京城的糖价降了五倍还多,糖成了许多平民百姓都能享受的美食。
叶华还曾经想过,能不能利用糖发一笔财,别的不行,他至少懂得怎么过滤,怎么生产白砂糖。
他很认真把想法告诉了符三,符三探手摸了摸丈夫的额头,然后很认真对他说:你没发烧啊,怎么说胡话?过滤的方法,不是你自己写进教材里了,人尽皆知的事情,还能拿来发财?
从媳妇那里出来,叶华是扬天哀叹,这就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好在,以他的俸禄,还不至于饿死,叶华索性不想发财的事情了,他小心翼翼,推动江南的发展,前有灭南唐之战,后有摩尼教之乱,战火摧毁了江南,可以给了江南可以自由发展的机会。
叶华制定了一整套商业规范,又在苏州银行的基础上,筹建了江南银行,专门给作坊工场提供贷款,扶持产业发展。
这三年下来,东南的丝绸产量增加了五倍之多。
另外棉花种植面积也达到了三百万亩,棉纺织已经初具规模总而言之,东南是百业兴旺,不但从战乱中走出来,还绽放出远胜以往的光彩。
仅仅江南一地,就给大周贡献了两千万贯的税收,成为了大周的钱袋子。
如果说这三年,叶华在苦练内功,理顺各种矛盾,那么柴荣就是修炼外功,讲究刚猛无匹,所向睥睨!
处置了南汉,杭州商会主动来降,吴越全境,纳入了大周版图,周行逢也交出了荆湖之地,纳土归降,老老实实成了大周的臣子。
放眼天下,除了蜀国还没有归降之外,大周已经基本一统了天下。
显然,柴荣还是不满意,他在岭南的第二年,也是胶州船厂设立的第四个年头,大批的海船下水,整个大周皇家海军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柴荣居然一声不吭,带着两万人马,亲征安南,夺取五百里土地,他兵锋所指,甚至要通过安南,攻打大理。
听到这个消息,可把叶华吓坏了,按照时间计算,现在大理的皇帝,不是段思平的儿子,就是他的孙子,即便他们没有练成六脉神剑,一阳指还是很了得的,万一天龙寺恼怒柴荣灭佛,出动高手,刺杀皇帝陛下怎么办?
就在叶华着急的时候,却传来了消息,大理主动称臣纳贡,给柴荣送了一份厚礼。
大理那边表示,他们笃信佛法,与世无争,和凶残的南诏完全不同。
而且大理心向朝廷,愿意和大周交好,甘心作为大周的臣属,绝不反叛!
柴荣甚至盼着大理能强硬一些,他好趁机讨伐大理,从南面包围蜀国,然后一举统一天下,大理老实的让人不忍下手,柴荣只好班师,他在安南留下了一万人马,修筑了码头,建起了城池,作为日后继续南下的据点。
柴荣携着大胜之威,返回朝中。
这一次大周朝堂,可谓是人才济济,原来的王溥,范质,薛居正,李谷,赵普,卢多逊等人不说,江南的韩熙载,徐铉,潘承佑,陈乔,李煜,另外,河东的王朴也被请回了朝廷。
一时间热闹无比,每个衙门,都充斥着名臣,一帮胡子老长的人,像是小孩子似的,成天吵得脸红脖子粗,别提多热闹了,简直比陈石的三十房姨太太还过分!
叶华自从回京之后,已经很少去华盖殿了,通常情况下,不是柴荣降旨叫他过去,就是柴荣来叶家串门,顺便谈谈公务。
叶华在京城的地位,比起以往,还要超然许多。
他已经渐渐从领兵大将,谋国重臣,变成了一个教书匠,孩子头。他倒是挺喜欢新的生活,哪怕再顽劣的孩子,也都是一颗蒙尘的珍珠,只要耐心擦拭,就会绽放光彩。
比如眼前这两个小家伙!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认识了叶姑姑,而且还发现叶姑姑没人陪着,十分孤单,他们几乎每天都跑过来问候。
最初送一些点心水果,后来干脆跟叶姑姑一起吃饭。
两个美玉雕出来一般的孩子,太疗愈人心了。
叶姑姑就是失去了孩子,百般打击,才变得疯疯癫癫。
如今有孩子陪着,她的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好,已经很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了。对于叶华来说,亲人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姑姑有不少的毛病,但是她已经吃了苦头,足够了!
刘闯是个好男人,很有担当的,姑姑,你的眼光不错!叶华笑着肯定。
叶姑姑迟愣好半天,终于消化了叶华的话,顿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他,他很好吗?
不算好,也不算坏!叶华道:为了报仇,他用了三年时间,上天入地,才把尚书令抓到只不过仇人抓到了,他也没什么追求了,我担心这个人会垮掉的。
哎,你说得对!他那个人,就是认死理,一根筋儿。叶姑姑埋怨了几句,就哀求道:侯爷,你,你去劝劝他,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天下,他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能堂堂正正做人,就,就好好过日子,别,别胡思乱想的。
说到这里,叶姑姑低下了头,我,我和他,已经,一刀两断了!
能断得了吗?叶华追问道。
叶姑姑的泪水止不住了,不停流下来。
不断又能怎么样?我人不人,鬼不鬼,万一让人知道,掀起了以前的旧事,我,我会给叶家蒙羞的!
叶姑姑精神还是不正常,她情绪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举起巴掌,不停抽打脸颊,还用双手,去抓头发,像是疯了一样!
奶奶,奶奶!
两个小东西心疼呼唤,眼泪在眼圈里来回转动,听到了孩子的呼唤,叶姑姑总算冷静了一些,她的双手慢慢放下,整个人像是被抽了魂儿似的,垂头丧气,缓缓低下头,默默向着房间走去。
站住!
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叶老太太拄着拐杖,快步走了进来。
她快步到了女儿的面前,什么也没说,伸出巴掌,就给叶姑姑几个嘴巴子,打得十分突然,连劝都来不及。
打过之后,老太太又泪流满面,抱住了女儿。
傻丫头,娘不让人打扰你,是想让你想明白,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还钻牛角尖儿,跟自己过不去呢!
老太太气哼哼道:你是叶家的人,以前的事情过去了,他刘闯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敢挑三拣四的,老身打折他的腿!
叶姑姑听到老太太的话,她完全傻了。
娘,你,你答应了?叶姑姑突然抱住老娘,放声痛哭,叶氏用拐杖不停戳地面,咬着牙道:让他明媒正娶,我的闺女,不走小门!
第601章 家里有矿
从草庐回到住处,叶氏斜靠在罗汉床上,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女儿是她一直以来的心病,老太太想起以往的事情,恨不得没有这个女儿算了,可转念一想,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年纪大了,还能活几天,心肠也就软了。
孙儿,你过来。老太太让叶华过去,坐在了床边,她低声道:我是不是给你找麻烦了?
叶华笑道:祖母说得什么话,都是一家人,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要说起来刘闯这几年,也着实不易,他是个很不错的人。
老太太来了兴趣,你给我说说,他都干了什么?
叶华顿了顿,将事情详细和老太太讲了当年王翰主动告诉叶华,有关尚书令的事情,甚至把李继潼绑了送来,可惜的是,李继潼棋高一招,居然在王家,还有他的心腹,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家的少爷王若瑜,王若瑜还有一个身份,曾经和韩熙载的女儿定下婚约。
两边都知道是做戏,为了借着送亲,让韩熙载逃出金陵。
事情安排天衣无缝,十分顺利,只不过谁能想到王若瑜却因此嫉恨上了王家!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家族把他当成了什么?
一个玩偶吗?
即便当初为了脱身,可是后来也不该把韩姑娘赐给任天行那个海贼!
难道我堂堂王家少爷,比不上一个贼?
王若瑜怒气冲天,愤愤不平,正巧,让李继潼发现了,并且蛊惑他,许诺,只要能造反成功,夺取江南,他就是王家的家主,想娶谁就娶谁!
事实上,太仓王家也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主张重点发展工商,支持大周的国策,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希望保留土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王家内部争斗非常激烈,当叶华在苏州的时候,王翰等人占据优势,而叶华离开之后,另一边又试图染指江**师,配合李继潼作乱。
结果摩尼教迅速败亡,他们走投无路,只能选择向叶华投降王若瑜深知,他跟李继潼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掉。
所以王若瑜救下了李继潼,他们盘算之后,江南没有存身之地,唯有亡命海外。
李继潼信心十足,他执掌摩尼教,靠着王家的支持,又吸收了许多海贼草莽,光是大船就有一百艘!
李继潼信誓旦旦告诉王若瑜,他们去海外,去南洋,甚至去天竺那里有广阔的世界,数之不尽的财富,最重要的是上面的人蠢笨无比,都是一群猪!
做不成中原的皇帝,去海外也是一样。
逍遥快活,李继潼也没有儿子,等他打出来基业,全都留给王若瑜说不定有朝一日,中原再次大乱,他们还能挥兵杀回来,成就前所未有的功业呢!
痴心妄想!老太太哼了一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开封的时候,鼓弄无忧洞,跑到东南,弄什么摩尼教,去了海外,也是个贼!这样渣滓,就该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叶华点头,祖母说的是,只不过老天爷太忙了,顾不上劈他们是刘闯带着船队,在海上漂泊了两年,才找到了他们。李继潼和王若瑜带着船队,去了吕宋岛。
在哪?老太太好奇道。
叶华取来地图,给老太太找出了吕宋的位置,叶氏一看,可吓坏了,怎么那么远?比,比琼州还远啊?
嗯。叶华感慨道:不光是远,岛上气候炎热,森林密布,毒蛇猛兽不计其数,另外当地的土著还会猎杀活人,吃人肉,喝人血!
啊!老太太脸色惨白,那不就是化外蛮夷之地吗?
没错。叶华道:刘闯为了抓到李继潼,带着三千人,上了吕宋岛,一共花了八个月时间,才在密林中找到了李继潼,据说发现李继潼的时候,他染上了疟疾,身边的人都跑光了,他在一个水塘边,身上全都是三寸多长的水蛭,在吸他的血李继潼瘦的像是骷髅,他哀求刘闯,赶快杀了他
老太太听得毛骨悚然,却又十分解气。
好,这就是报应,上天入地,都要把他抓到!拿人油点灯,亏他干得出来!现在毒虫吸他的血,活该!
老太太沉吟了半晌,道:刘闯有毅力,不避艰险,是个奇男子。说起来,是那个不争气的丫头,配不上人家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