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韩熙载恍然大悟,侯爷果然高论,老夫佩服!可,可这跟伪造大钱,有什么关系?
有。
叶华道:中原自古以来,缺少金银铜料,而我们的百姓又是最勤劳的一群人,他们创造了十倍百倍的财富,却因为缺少计价用的工具,而沦为有权有势之人的鱼肉!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李弘冀发行当十大钱,虽然意在盘剥吴越,其实际上,也是货币不足,以此牟利,我们同样铸当十大钱,但是在有朝一日,拿下江南,我们必定要改革货币,眼下百姓或许会受损,但长久之后,还是获益的。
叶华叹道:先苦后甜,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而且通过货币增发,能摧毁原来的体系,所谓不破不立。韩中丞,你打算在江南推行均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李弘冀根本没有勇气去迎战这个庞大的集团,他也不敢!要想真正均田,就要先打破这个利益集团,发行当十大钱,摧毁金融货币体系,就是大破大立的第一步!
李谷在旁边默默听着,他都要跪下来喊师父了!
叶华这小子是真能忽悠啊,明明是一肚子坏水,想要大赚其利,到了他嘴里,就变得光明正大,都快能替天行道了!
偏偏韩熙载还听得频频点头,侯爷深谋远虑,让人佩服,可老夫以为,侯爷所谋者国,而李谷这个人,所谋者私!让他负责此事,只会坏事!
不管怎么说,韩熙载是彻底不信李谷了。
叶华笑道:韩中丞,要不这样,让李相公铸钱,你负责监督,顺便呢,利用你在江南的关系,把这些钱撒出去。有韩中丞看着,我想李相公就算有心为恶,也办不到了。
韩熙载用力点头,请侯爷放心,老夫一定盯紧了他!转头,韩熙载冲着李谷残忍咬牙,李兄,铸币获利不小,你放心,有我在,别想多捞一文钱!
第504章 小心眼的皇帝
叶卿,李谷的三司使朕免了,你以为这朝中诸公,谁适合接任三司使?柴荣直接开口询问。
自从叶华搬到了华盖殿办公,也算是进了宫当然了,和皇宫大内,还是有一道高墙拦着,想要越过那道墙,不挨一刀是不行的,除非成了皇帝。
柴荣经常隔三差五,跑华盖殿,跟叶华聊聊很多人都以为这君臣两个,肯定会密议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柴荣连着跑来三次,都是询问战马,朕的那匹御马呢?怎么样了,怀上没有?
陛下,你那匹御马是公的,怀不上的!
你想气死朕啊,我问的是那匹母的这么说吧,什么时候,你能把欠朕的那匹马还上?
叶华为难了,陛下,想要汗血马的人不少,比如都点检赵匡胤,还有副都点检韩通,陛下也知道,那匹母马是韩通送给我的,所以生了小马驹,应该先还给韩通,这是我们家三姑娘的意思
谁的意思也不行!柴荣气哼哼道:朕是天子,你要是不答应把小马驹给朕送来,朕,朕就贬了韩通的官!
别啊!
叶华吓坏了,陛下,这哪跟哪儿啊,你不能不讲道理!
朕是皇帝,朕想讲道理就讲,不想讲,你还有办法?
没办法,没办法!叶华是彻底认栽了,回头我跟韩通谈谈,看看能不能晚点要战马。
柴荣终于满意走了,可韩通又是个死硬的货儿!
马是别想了,要罢官随便吧,老子认了!
面对这俩不讲理的人,叶华也没主意了,自家战马的肚子里就一个小马驹,难不成还能劈成两半!
叶华想来想去,还真憋出一个主意,你们不就是要汗血马吗?老子才不管纯不纯呢,给你们就行了!
转过天,叶华就要求挑选了二十匹上好的母马先送到马棚,然后再准备二十匹从这一天往后,那匹雄壮的汗血宝马就耷拉着脑袋,再也精神不起来了
见柴荣又来,叶华连忙道:陛下,已经有五匹母马怀上了,还在继续努力,好消息会有的!
柴荣厌弃摆手,朕有要事过来,又不是听你说那些没用的。
叶华翻了翻白眼,你都说了三回了,要是没用,浪费吐沫干啥?
见叶华闷头不说话,柴荣才说道:除了李谷之外,谁适合当三司使?
陛下的意思是?
还真是正事,叶华打起精神问道。
赵普如何?柴荣道:此人颇有些才干,在河北的时候,打击豪强,清丈田亩,又重新挖掘河道,解除黄河水患,能力不差听说他还在叶卿手下做过事情,想必理财的本事不差吧?
赵普当然是个人才,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然不用怀疑,可让他当三司使,却未必合适。
陛下,臣斗胆建议,还是换一个人。
谁?
卢多逊!
为何?
陛下,赵普的才略不在经济之上,让他当三司使,最多延续李谷的做法,维持清丈田亩,把剩下的工作做好。
难道不好吗?柴荣不解反问。
叶华道:陛下,清丈田亩固然不得不做,可富国裕民,不是分了田就行的。分田只是基础,接下来还要发展工商,而且田分了,今年秋收,势必就有更多的粮食涌入市场,到时候粮价崩塌,谷贱伤农怎么办?三司的职责已经发生了转变,必须要更灵活,也更不择手段的人才行。
提到卢多逊,柴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灭佛,那家伙真是个狠茬子,做事不顾一切,让他理财,倒是个选择,只怕他太拼了,反而弄得天怒人怨
陛下要是不放心,给他派个副手就是了。
嗯,朕回头再想想。
柴荣突然道:叶卿,你给朕出的主意,不就是对付李谷的办法吗?你让韩熙载看着他,效果如何?可有进展了?
叶华笑道:陛下,第一批当十大钱已经铸好了,并且装船起运了。
手脚够快的。柴荣大惊,还不到一个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铸币可不是个小事情,要有原料,要有模子,还要大规模生产,要有工匠等钱出来,还要打通关节,才能顺利送入江南。
按照最快速估计,也要三个月的时间,现在一个月不到就弄成了,真是难以置信,有如神助啊!
叶华笑着向柴荣解释,李谷久在三司,很了解铸币的过程,他从钱监调了工匠过来,先把当十大钱的工艺吃透了。
接下来要大规模铸钱,他选择了冠军坊的工匠帮忙,叶华手下的这些大匠,经过了多年的磨炼,已经掌握了当世最先进的铸造加工技术。
一天能造出百千万钱!
按照大周这边计算,一千万钱,也不过区区一万贯而已,可造当十大钱,却能膨胀到十万贯!
十天的功夫,一百万贯就铸造完成了。
叶华费力气说服韩熙载,不只是让他看着李谷那么简单。
韩熙载在江南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地朝野。
铸假币发财,这是谁都抵挡不了的诱惑。
韩熙载出面帮忙打通关节,这第一批大钱,半个月之后,就会送到太仓,交给王家。
王家拿到这笔钱,会先付十万贯作为押金,然后他们拿着一百万贯,去吴越采购丝绸,按照吴越的市价,能够买回十万匹,这十万匹,有六万匹是王家的,剩下四万匹,连同那十万贯,都是大周的。
荒唐!
柴荣气得大拍桌子,怒不可遏。
王家算什么东西?简直不劳而获,贪得无厌!区区十万贯,就换取了六万匹丝绸!一匹丝绸还不到两贯钱!他们要赚多少钱?硕鼠,蛀虫,下三滥!
当着叶华,柴荣向来不掩饰自己的心思,一连串肮脏的词汇,都从他的嘴里冒出来,实在是无法把这些话,和尊贵的天子联系在一起。
叶华也不惊讶,反正他听得够多了。
等到最后,他只是淡淡一笑,也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王家和大周私通,可是要防着李弘基的,我猜他们至少要拿出一半的丝绸,去买通其他的家族,拉着大家伙一起下水!
柴荣冷笑了一声,即便那样,他们也赚得够多了!等着朕拿下江南,一定要把这些大族全都荡平!一个不留!他们实在是祸国殃民,不可饶恕!
叶华都忍不住替王家默哀了,还没怎么样,就先让柴荣判了死刑!
不过说这些都远了,还是看看大周能赚到多少钱吧!
一匹上好的丝绸,在开封能卖到十五贯,如果运到草原,就是二十贯起步,卖给西域,至少值三十贯!
四万匹丝绸,至少值六十万贯!
铸造一百万贯当十大钱,需要耗费成本二十万贯小钱。人工花费,运输费用,打通关节,还要十万贯,这就是三十万贯,如果扣除王家的押金十万贯,大周净赚了四十万贯!
而且这只是第一笔生意,按照李谷的设想,他还准备铸造当五大钱,送到金陵,去兑换小钱,再运回来铸造大钱,这样折腾下来,一次就能赚五十万贯以上!
这还只是最低的估算!
柴荣脸上的肉抽搐了两下,突然他气急败坏,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条,狠狠摔在地上。
上当了,朕上当了!柴荣不敢置信,反问:李谷给朕写了一千万的欠条!岂不是说,只要二十次,就能还清吗?
叶华下意识点头,早点还清,难道不好吗?
当然不好!柴荣气鼓鼓道:朕要让他一辈子还不清,让他一辈子替朕挣钱!不,朕要让他世世代代,都给朕挣钱!敢纵容包庇贪墨,他就该这个下场!
第505章 熊孩子郭宗训
柴荣是真记仇啊,他没砍了李谷,不是原谅了他,而是想从李谷身上,榨出更多的油水,狠狠出口气!
可怜的李相公,都一把年纪了,还被皇帝惦记着,真是够倒霉的!
叶华,你鬼主意最多,不能便宜李谷,你给朕想个办法,等朕拿到了钱,分你一成!见叶华脸色发苦,不愿配合,柴荣气哼哼道:两成也行啊!
叶华嘴角咧开,那个陛下,臣能不能把那匹御马还给宫里,臣不想要了!
柴荣愣了一下,敢情自己的话吓到了叶华这个没出息的小子,你跟李谷能一样吗!柴荣黑着脸,没好气道:马你留着,主意你必须出!
叶华暗暗叫苦,果然,皇帝就是最大的流氓,一点都不掺假!
他只好装模作样,思考起来,其实主意是现成的,就是用起来太不地道了。能让叶华这样黑心的人,都感到惭愧,肯定不是好主意,可柴荣一再逼问,叶华也只能如实说了。
陛下,要是让李相公还不清,也好办。
怎么办?
就按照民间的规矩,算上利息就是了,利滚利,驴打滚儿,几辈子都还不清了!
利息!
柴荣一拍脑门,我的老天爷啊,朕怎么这么糊涂!
居然忘了写上利息!
其实也不是忘了,而是柴荣觉得一千万贯,就是好大好大的数目,累死李谷也填不上窟窿,既然如此,还用得着费心思写什么利息吗!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远远低估了走私造假的利润。也低估了叶华拉李谷一把的决心,照这个趋势下去,要不了多久,李相公就能还上钱,然后又是一条好汉!
柴荣非常想重写一张欠条,加上利息,逼着李谷给他卖命到死!
反正这样的老货,不用白不用!
陛下,臣觉得吧,李相公也算是东宫之臣,他会尽力的,有没有欠条,都是无所谓的。难得,叶华真是良心发现了,他觉得李谷已经被欺负得很惨了,不能再坑老头了,不然非把李谷弄死不可!
柴荣沉吟了一下,笑了起来,霸气道:所谓欠条,也不过是个手段而已,朕是天子,难道给他降旨,他还敢违抗不成?有这个欠条,只是更加名正言顺。
柴荣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
去把太子请来。
不一会儿,有人把小太子郭宗训领了过来。
郭宗训长得很清秀,五官酷似他的母后,弯眉细目,鼻梁高挺,嘴唇通红,惹人喜欢。
过来,到父皇这边来。
小家伙迟愣一下,就迈着小短腿,跑到了父皇面前。
伸手夹住腋窝,将儿子抱在了怀里,眼神之中,难掩宠溺,此刻他更像是父亲,远多于皇帝,声音柔和,生怕吓到孩子。
这张借条,是你师傅李相公欠咱们的,父皇把这个给你,让你处置。皇帝说得很慢,努力让小太子听得明白。
最后,他才问道:皇儿,你打算怎么办?要不要免了这张欠条?
小太子努力盯着欠条,上面的字他认识不少,父皇的话他也大致懂了,只是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免了!
父皇,什么是欠条?
就是别人欠了咱们的钱,拿着这张欠条,能要回来很多钱。柴荣耐心解释。
钱?能买糖糖吗?
在小家伙的印象里,似乎这是钱唯一的价值了。在宫里他是没见过钱的,只有去学堂,在店铺里才有一些零食。
比他高了四个年级的小叔郭幸哥,买了一块麦芽糖给他,从此之后,郭宗训就疯狂喜欢上了疏松可口的麦芽糖,几乎每天都要吃一块,他也学会了用钱买糖吃!
这张能,能换很多糖吗?
光想着糖,真没出息!
柴荣黑着脸道:够把皇宫装满了。
嚯!
小太子的眼睛瞪得溜圆,那是多少啊?
周围全都是糖,简直太幸福了!小太子的眼睛里都冒星星了,他果断抓住了欠条,我的,我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