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吕布好不容易抓到了几个活口,自然便是各种审问,得知了他们前来的目的,又问清了他们的部落所在,直接率人出击,高句丽人还在等着这些士卒们满载而归,没成想,等来的却是吕布的精锐骑兵,吕布在高句丽四处征伐,抓获了四千余人,这才作罢。

    若不是大雪封山,骑兵受阻,只怕吕布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这份军功。

    作为回报,吕布将这四千余人交于了曹操,曹操将他们留在了东濊,以为劳力所用,刘备心善,不愿打杀他们,又规定政策,只要为奴三年,有功者便能获得民身,在东濊自行耕作,刘备的政令,让这些奴隶也是变得更加用心,行事更加认真。

    曹操没有精力插手东濊的政务,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海贸诸事上,就等待着来年出海,刘备也并不干涉港口之事,专心处理东濊政令。

    此刻,邢子昂尚且还在北方,今年并没有发生雪灾,这让邢子昂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因驰道之事,来到了北方,已经过去了三年,却也没能做出任何的成就,这让他心里有些急切,好在他与北方待了数年之后,对于各地都是极为的熟悉了,制定的驰道修建舆图也是更加的成熟,谋划更加的完善。

    他与曹操一般,也是在等待着建宁二十年,明年,他便要在北方全力修建驰道。

    天子坐在大殿里,心里也是在思索着,因谋害太子之事,朝中大多九卿都被诛杀,出现了很多的空缺,这些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出现空缺的,故而,天子决定,将几位出色的边疆大员调回庙堂,将年轻士子们委派到他们的位置上去。

    郑玄,卢植,皇甫嵩,王允,都在他召回的名单之中,这些地方大员们返回庙堂,来弥补庙堂之中的空缺,不过,他心里的这个打算,暂时还没有公布于众,一方面,他还没有想好,那些人可以接替他们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也是担忧过早公布会对他们如今的政务产生影响。

    就这样,来到了建宁二十年。

    不知不觉,天子执政已有二十载,他也从一懵懂无知的孺子,变成了如今的圣天子,轻抚着短须,天子看着大殿诸臣,这是建宁二十年初次朝议,百官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听着尚书太史奏报年事,也就是给群臣宣布建宁十九年的诸多情况。

    等到他说完,天子这才下了诏,说道:“令凉州刺史郑玄返回庙堂,拜司农。”

    “令贺州刺史卢植返回庙堂,拜太常。”

    “令射声校尉王允返回庙堂,拜卫尉。”

    “........”

    百官皱着眉头,听着诏令,郑玄,卢植等人在外久矣,如今召回庙堂,来填补朝中空缺,并非不可,他们的资历与功劳都是足够的,只是,若是将他们全部召回,那又该派何人去接替他们呢天子随后又下下令,拜议郎贾诩为凉州刺史,拜太史令钟繇为贺州刺史...

    王符皱了皱眉头,他脸色本就不好,这些日子,他在府中气的险些拔剑杀人。

    此刻,听到天子之诏,他缓缓上前,朝着天子一拜,说道:“陛下,郑玄卢植等人,才能胜于庸人,为九卿可,只是,陛下所表之人,大多年轻官吏,若是为一方刺史,只怕不妥....”

    “王君,刺史者,为朕监察一方,朕自有定论,不必多言。”天子冷冷说道,王符心里顿时明白了天子的意思,这些年来,为了能够让地方迅速的发展起来,天子给予了刺史不小的权利,如新州,贺州,凉州,幽州等地,刺史之权,盖过了当地太守,隐有诸侯之姿。

    可到了如今,地方有了起色,天子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因此才要将那些长期在外的大员们召回庙堂,让一些不足以服众的年轻官吏们前往地方上,这样,就能避免他们如同上任一般继续把持地方政务,王符心里虽然明白,却还是有些疑惑,天子为何这么匆忙的要清除各种隐患呢

    郑玄,卢植这些人,在处理地方政务上,能力是非常出众的,若是天子能让他们再安心的待上三年,或者五年,这些地区肯定都有会新的发展,天子如今的行为,便是宁肯打断地方上的发展,也不要让隐患继续下去,可天子尚且年轻力壮啊,不到半百,为何如此急切呢

    王符心里实在是不能理解。

    朝议结束之后,王符却没有离开,找了黄门,说道:“我要拜见陛下,速速禀告!”

    黄门有些无奈的说道:“国家早有诏令,身体不适,不与群臣相见。”

    王符咬着牙,说道:“能可否能将我之书信,递交与陛下”

    “可。”

    小黄门拿着书信,返回了大殿,天子有些悠然的坐着,小黄门将书信递交给了他,天子接过书信,读了片刻,便哈哈大笑起来,笑着对黄门吩咐道:“你去告诉王节信,东濊君乃是朝中议郎,东濊之诸事,他都是极为熟悉的,王节信要处置东濊事,便不能不与他相谈....”

    “另外,东濊君诚心投效,令王符不得对其无礼,不然,朕便烹了他!!”

    “遵旨!”

    天子看着小黄门离开,有些兴奋的拿起王符的书信,不断的翻阅着,心里大喜,叫你这厮打我闺女的主意,朕杀不了你,难不成还收拾不了你麽呵!

    正在欢喜着,小胖子忽然出现在了门外,探出头来,有些小心翼翼的张望着,天子一看,心里大怒,叫道:“你这竖子,小臣之姿,猥琐至极,岂有半点为君之威仪速速进来!!”,小胖子被大骂了一顿,低着头,便跑了进来,朝着天子大拜。

     




第0387章 黑船事件
    曹操有些艰难的站在船头上,强忍着眩晕,眯着眼睛,看着远处,自从开始航行之后,他很少出现在船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船舱内休歇,并且有医在他的身边服侍,熬过了许久,曹操心里的那种不适感也在渐渐的减少,在这个时候,忽有士卒前来禀告,发现了那座小岛。

    曹操从未如此的思念过陆地,他有些迫不及待的赶到了船头,却没有看到任何陆地的影子,瞭望台上的士卒却是非常的肯定,那座小岛就在对面不远处,就这样,曹操又苦熬了近半个时辰,他才看到了那座岛屿的轮廓,这个时候,他也有些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了。

    他哈哈大笑起来:“子义,今日方知地之实也!”

    太史慈勉强的笑了笑,也没有回答,他自从出海之后,脸上便再也没有喜色,曹操心里疑惑,按理来说,这位悍将,不应该是怕水的,操练水军也是一好手,为何出海之后,脸上总是极为担忧呢,他并不知道,正因昔日与张角出海,吃尽了苦头,才让太史慈对于大海有了一种深深的忌惮。

    曹操看到太史慈没有开口,也就没有再言语。

    船靠了岸,曹操与士卒们一同最先走下了船,走在陆地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曹操只觉得是那么的惬意,他有些随意的看了看正在命令士卒们的太史慈,叫道:“子义!”

    “曹公!”

    “来,与我走走,士卒们也多有疲惫了,就让他休歇片刻罢....”

    “谨喏。”太史慈又吩咐了军司马几句,便走到了曹操的身边,与曹操一同漫步着,曹操走了片刻,只觉得鞋履有些难受,便直接将鞋履脱了下来,丢在了一旁,赤脚便要行走,太史慈大吃一惊,有些诧异的望着曹操,曹操笑着说道:“如此好受些...君何不一试”

    “不敢无礼!”

    “哈哈哈,这等海外岛屿,还讲什么礼数,你我又不是那般酸臭腐儒,来,脱了,脱了!”曹操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太史慈迟疑了片刻,也将鞋履脱下,两人便赤脚走在海边,曹操笑着问道:“子义将军,可是好受了许多”

    太史慈也没有以往那般拘束,笑了笑,说道:“果真如此。”

    曹操这才有些随意的问道:“子义将军可知倭国之事”

    “倭国”太史慈有些疑惑的问道。

    曹操笑着,说道:“便是这夷国之一...”

    “莫不是这夷国还有很多,君何以知之”太史慈有些疑惑,按理来说,就是长期与夷国厮混的弁韩人,也并不清楚那里的情况,曹操是怎么知晓那里的国家的呢

    曹操大笑,说道:“孝光武皇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曾派遣使者前往雒阳,天子赐其金印...其赠送一百奴隶,据说,他们便是从弁韩得知了大汉的情况,故而从乐浪郡登陆,一路官吏护送,到达雒阳,之后,此国又渺无音信,孝安皇帝永初元年,倭国再次派遣使者,献上奴隶....”

    太史慈认真的听着,曹操便又讲道:“据闻,夷国有数百,倭奴国稍强,却不比大汉一郡之力...吾等此番前往,便是寻找倭奴国,此国,乃是大汉之附从,有天子金印,我等前往也是有理据的....”

    “那我们此番前往,便是为了与倭奴国进行外贸”

    “倭奴为何是叫这个名字...”

    “哈哈哈,他们或许不叫倭奴,只是当时大汉群臣,皆以蛮夷视之,故而译称为倭奴...”

    “原来如此...”

    聊了许久,看到太史慈也并没有原先那般拘束,面有忧色,曹操这才与太史慈穿戴整齐,返回了船边,太史慈连忙安排士卒探索岛屿,又搭建营帐,本是要全军宿与船上的,可是曹操却想能够在陆地上安然的睡上一晚,故而太史慈就地设营。

    到了次日,太史慈便在这里留守了一些士卒,又留下两艘大船,另外派出三艘大船,返回东濊,从东濊往这座岛屿上运输一些物资,这样,他们即使在海外停留许久,也不必担忧物资之问题,在安排好了诸多事情之后,太史慈便与曹操再次出海航行。

    这一次,曹操脸色也没有那差了,似乎他以及克服了心里的那种不适,而太史慈也时常来寻曹操,时常闲聊,关系也变得极为密切。

    又航行了许久,就在曹操都有些怀疑,方向是否出错的时候,他们才有了意外的发现,开路的大船,发现了几条小渔船,正在远处捕鱼,知道了这个情况,曹操立刻下令,追击这些渔船,那些渔船似乎也发现了他们的身影,迅速的朝着远处逃亡。

    几十艘大船缓缓跟随着他们,航行而去。

    曹操的主船也开到了前方,与太史慈并肩而立,看着远方,心里满是喜悦,终于是找到了,那些弁韩人,平日里吹嘘,闭着眼睛都能往夷国航行数个来回,可到了这大船上,却是半个多月都未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若不是有司南,只怕如今他们还在海上四处漂泊。

    好在,他们终于是碰到了这些小船,跟着这些渔船,定然能够寻到岛屿。

    就在这个时候,船员们惊奇的发现,在远处出现了岛屿的轮廓,而且,这岛屿绝非是那种无人小岛,按照轮廓而言,这是一座极为宽阔的大岛,不少船员都是曾在扬州服役的老手,他们凭借着过人的经验,便得出了许多的结论,他们再一次改变了航向,朝着岛屿航行而去。

    当他们与岛屿渐渐逼近的时候,他们能够隐约的看到岸边的情况,当地的百姓看起来极为的惊慌,他们怒吼着,四处奔跑,四处都是嘈杂声,而在海上,有上百艘的小船聚集在一起,那些船的个体很小,也只能容得下三四个人,看得出,他们是有指挥者的。

    因为他们正在不断的聚在一起,面向大汉船队,妄图对峙。

    曹操不屑的笑了笑,下令将那位会夷国言语的弁韩向导招来,让他站在船头,准备与这些人取得联系,那弁韩向导手持桅绳,站在船头,想要与他们商谈,他所在的船刚刚靠近对方,“嗖”,数百支箭飞射而来,那向导吓得猛地将自己投入海水里,那些箭纷纷打在了大船身上。

    又立刻有人将跳下海水的弁韩士卒拉了上来,曹操大怒,说道:“反击!”

    太史慈心里虽并不赞同曹操,可是他也不能违抗军令,顿时下令攻击,船员们全力划船,士卒们纷纷拿出了船上的床弩,黄弩,数十艘大船朝着对方便冲了过去,对方也赌气似的,朝着大汉船队冲了过来,然而,当大船数十艘大船全部出现在对方的视线当中的时候,对方却慌了。

    数十艘大船,高达数丈的庞大身影所形成的阴影,直接盖住了那些小船,他们好似在那一刻就被光明所隔绝,他们惊恐的望着这些大船,很多准备出发的小船也都停了下来,汉军却没有要停手的意思,床弩发出了致命的嘶鸣声,铁制弩箭朝着对方飞了过去。

    “咔嚓”

    有的小船直接便被弩箭所洞穿,上面的士卒们惨嚎着掉落海面,为首者发了新的命令,诸多小船转向便要逃,大汉船队在他们的身后,紧追不舍,他们始终



第0388章 百万生口
    众人走进了营帐,而此刻,周围全然是大汉士卒,若是曹操愿意,随时都能杀死他们,他心里有些敬佩这个国王的胆魄,太史慈跪坐在正中,曹操坐在了他的身侧,那国王也是有模有样的坐在了太史慈的另一侧,婢女就站在他的身后,紧紧低着头。

    太史慈将译者叫来,令他站在自己的身边,看着国王,问道:“你便是邪马台国的国王”

    译者立刻进行翻译。

    那人点点头,说道:“我正是邪马台国的国王....”

    “你们与倭奴国是什么关系”

    “我们...我们与他们经过了长年的战争...”

    “你们有多少百姓”

    “一王,数百大夫,数万下户,几十万的生口....”

    译者如实的禀告之后,太史慈却有些愣神,有些疑惑的问道:“生口”

    译者说道:“奴隶也!”,太史慈转头看了看曹操,眼里满是震撼,举国都是奴隶这是何等愚昧的制度,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又是问起了对方的一些其他情况,在这个总体被称倭的地方,共有数百个小国,邪马台是其中最强者,当然,这是对方所说的,太史慈并不能肯定。

    在这些国家,与邪马台为敌,就是昔日曾拜见大汉天子的倭奴国,还有一唤作狗奴国,这还真不是太史慈骂人,而是这个国家崇拜犬神,故而在原本的名称之中就有犬的服从者的意思,而译者直接将其译成了狗奴国,这两国一直与邪马台为敌。

    而邪马台显然是知道大汉的存在的,据他们的大王所说,他们一直没能完全覆灭倭奴国,就是因大汉的存在,他们的国王如今还保留着大汉的金印,而当时倭奴国前往大汉的时候,他是整个倭国里最强大的,他带回了大汉的消息,以及当时大汉天子赐予他的一些事物。

    这些物什让当时倭国的诸多小国心里都明白了在海外,有一个无比强盛的大国,整个倭国加起来,也不如对方一个大夫所管辖的土地,这些年来,邪马台在逐渐强盛之后,一直都有如昔日的倭奴国一般前往大汉的想法,他们也想获得大汉的册封,这样他们想号令诸国也就更加轻松了。

    他们还在为朝见大汉做着准备呢,没成想大汉却是抢先派人过来了,因此,他们也是如此恭敬的拜见大汉将军,太史慈聊了许久之后,心里明白了他们的想法,转过头,看了看曹操,笑着问道:“曹操以为,当如何行事”

    曹操眯了眯眼睛,看着对方那婢女,冷冷说道:“将他们送出去,然后直接杀了他们,屠了邪马台!”

    顿时,婢女的脸上出现了惊慌之色,很快又隐藏了下去,可这却没能躲得过曹操的眼睛,曹操看向了译者,译者脸色有些古怪,看着国王,说道:“你们可以回去了...”

    国王微笑着,点点头,便要起身,那婢女却直接伸出手,将他压了下去,抬起头,直勾勾的看着曹操,开口说道:“因不知将军之情况,故而隐瞒了将军,还望将军恕罪!”

    译者大吃一惊,就连太史慈也是愣住了,跟曹操在一起,太史慈总是搞不清情况,曹操大笑起来,那“国王”立刻站起身来,站在了婢女的身后,曹操抚摸着胡须,说道:“你是邪马台的皇后还是太后国王在什么地方”
1...9192939495...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