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在元月,寒冬尚未完全度过,各地还在紧急的抵抗严寒,不过在拥有了棉与墨炭之后,百姓们的生活的确是好了很多,没有发生之前那般的大规模灾难,不过,在益州,确不是这样,商贾们已经开始做好了准备,只要到了春时,他们便会前往贵霜。
益州已经千余人的商贾准备前往贵霜,他们汇聚了数百辆车马,载满了货物,就等着郑玄的命令,郑玄同样在为此事而操劳着,派出士卒,再次巡查路线,与贵霜联系之类,忙的焦头烂额。
而在皇宫之中,天子是有些不安的。
只因为,在这场寒冬之中,闻人公的病情加重,已经在床榻上待了近俩个月了。
百官默然,天子更为焦虑。
太医令曰:闻人公先前便是惹了风寒,故而不适,在寒冬季节,故病重发,才会如此。
天子派遣了十余个太医在闻人公府邸上照料闻人公,并且对他们说道,若是闻人公出了什么意外,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们,这让太医们都是极为的惶恐,每日都待在闻人公的身边,不间断的照料他的起居,在寒冬渐渐度过之后,闻人公的身体也是有些好转起来。
闻人袭躺在床榻上,缓缓睁开了混浊的眼睛。
看到他醒来,几名太医立刻忙碌起来,将他缓缓扶起来,递上了熬好的药汤,闻人袭喘着粗气,有些艰难的张开了嘴,喝着药汤,仅仅是几个月,闻人公就已经干瘦的不成人形,犹如一句骷髅,只能睁开眼睛,手脚都没办法使唤,就连更衣,都是奴仆们相助。
马均走了上来,笑着问道:“师君,今日如何可好了些”
闻人公有些迷茫的看着马均,看了许久,好像才认出他是谁,张开嘴,发出呀呀的怪声来,他连话语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发出一些无意义的音节,闻人公越是说不出话,他便越是激动,浑身乱颤,语速也更加的急促,看到他这个样子,马均立刻叫道:“师君,无碍,师君,无碍...”
紧紧握住闻人公的手,马均双眼含泪。
听到马均如此急促的声音,闻人公方才缓了下来,浑身依旧有些颤抖着,静静的躺在床榻上,瞪大眼睛,望着上方,目光呆滞,浑身更是没有半点的触感,马均一直在他的身边安慰着,闻人公方才缓缓闭上了眼睛,开始熟睡。
马均朝着一旁的太医使了使眼色,与他走到了屋子外,刚刚走出去,马均猛地便掐住了对方的脖颈,太医令有些惊恐的望着他,马均直接将他按在了墙壁上,双眼含着泪,恶狠狠的问道:“你这庸医,寒风岂是这样的病状你便是这般治病的为何师君的情况,一日比一日差!”
“马议郎,放..放手...”
马均愤怒的松开了手,太医令有些畏惧的望着他,又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的确是风寒引起的消渴症...君
第0333章 哀哉闻人
建宁十六年,三月
闻人公卒。
天下震动,百官恸哭。
天子为其发丧,赐五百金,取珠宝,玉石等贵重物,为之厚葬。
闻人公其一生,多为国库之事操劳,鞠躬尽瘁,知人善用,深得天子厚爱,得知闻人公逝世,帝泣,谓诸公曰:失朕一臂。
随后,又加封进爵,因闻人公并无男嗣,便取族中幼子,过继闻人公,以奉其香火。
马均亲自为闻人公守灵,整整两日,不饮不食,晕厥与祀堂。
奴仆们在收拾闻人公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张书信,乃是闻人公先前所留,其面书“进天子”,奴仆们不敢有所保留,立刻将书信收好,递交给了马均,马均又上奏了天子,议郎马均,这是第二次入宫,初次入宫的时候,他穿着闻人公的衣裳,欣喜又是激动。
可是这一次,他心里再无波澜,将书信交给了天子,又听着天子安慰了自己几声,便浑浑噩噩的离开了皇宫,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天子心里也是有些刺痛,抓着这书信,遣退了众人,缓缓读了起来,上面遍布着修改的痕迹,字写的非常的细小,天子瞪大眼睛,才能看的清楚。
“臣闻人袭启上...”
“今日,臣手足无力,有些持不住笔,心中惶恐,知时日到矣,故而写下书信,以免不测...”
“外贸之事,乃是国中之重,先,郑公上奏,恐百姓多为钱,少耕作,害国本,以臣看来,此妄谈也,国库之中,粮草堆积如山,足我大汉百姓数十年之所用,继续耕作,继续储粮,乃愚妇之所为也,大汉多陶瓷,多纸张,多丝绸,此乃外人所不有。”
“大汉之棉陶丝纸等物,可运送与南边诸国,东部岛国,乃至远至贵霜,令其民耕作产粮,大汉以此特有之物,不知能换取多少粮食,将诸国为我大汉之耕地,令诸国为我大汉耕作,以商品换之,当使大汉愈强,百姓富裕,国力大振,臣特言,制作之法,万不可泄露与他国...”
“若有不通贸易者,可令南北军击之,兵之所用,乃为国民也。”
“陛下当禁铸钱,以大汉之钱币,为诸国通商之本,此法对大汉有大利....”
闻人公在这仅仅几张的纸面上,写满了他的想法与建议,天子皱着眉头,认真的翻阅,提到了几乎全部的想法之后,闻人公顿了顿笔,有些感慨的写道:
“陛下,臣幼时家贫,因先帝之献礼,家中父母兄弟饿死,仅剩臣一人,得相邻相助,故而习文认字,后得陛下厚爱,枉居三公,臣每每想念,无不感激陛下之厚恩,双亲之大德,臣因而吝啬,劝陛下勤俭,乃是为了减少国库支出,国库富裕,则百姓便不会再因重税家破人亡...”
“陛下乃是仁慈之君,臣为国库留下百亿钱财,陛下建宫殿可,造水池亦可,国库之钱,足以陛下所用,臣不忧百姓为王苦也。”
“若臣逝....陛下定会赐重金,为臣厚葬,臣请陛下勿要如此,重金用以民,好于用以臣。”
“望陛下注重身体,勿要为臣伤悲。”
“臣听闻,国之大贤逝,当有黄龙迎送,不知,我闻人袭可为贤也”
“臣闻人袭,拜上。”
“哒”,水珠落在纸张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天子默默的抬起了头,望着天空,泪眼朦胧。
随后,群臣皆为闻人公送丧,天下百姓,也自发的为闻人公送行,不知有多少重臣,捶胸顿首,为闻人公之事悲痛不绝,奴仆们收拾了闻人公的所有遗物,清点了他的钱财,
第0334章 泱泱大汉
商队出了西域的时候,贵霜的使者也刚刚进入了西域,两者是擦身而过的,甚至,使节团还从这些商贾手里高价买了些物品,商贾们在半路上碰到了贵霜人,本来还有些惊异,不过,当他们发现,这些贵霜人非常热衷于自己的货物之后,便对他们也变得极为热情。
就连一同护送的士卒们,也受到了他们极为热情的招待,便停留下来,与这些贵霜人待了俩日,方才各自离去,贵霜人路过西域的时候,便开始观察这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帝国来,当他们看到了这里的游牧民,成片的棉地,他们还险些以为自己没有出贵霜。
这里与贵霜的差别实在不大,毕竟,贵霜的建立者,就是从此处被匈奴所赶走的,因此,贵霜在一些方面还是保留了西域诸国的传统习俗,再加上了所征服地区所特有的文化与宗教,便成为了贵霜这个极为特色的文明帝国,大汉比起贵霜,在人口之上,差距是巨大的。
近年来,因为凉州独有的地理条件,这里成为了大汉对外贸易的中心,大汉商贾们在凉州汇聚,他们没有益州商贾那般的外出贸易的资格,不过,他们依旧可以与前来大汉的外地商人们进行贸易,在郑玄所施行的各种政策下,凉州成为了商贾们最为向往的地区。
贵霜使节团到达了凉州的时候,便被姑臧县这繁荣的景象所惊呆了,他们前来大汉之前,也是对大汉做过了调查,知道这里不过是大汉最为偏远的地区之一,就连这偏远地区都是这个模样,那么中原地区,又该有何等的繁荣,他们实在是不敢想象,郑玄亲自迎接了他们。
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尊重,使节团被安排在了郑玄先前的府邸之中,这些使者们也坐不住,希望能够四处看看,郑玄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外出,只是派出了士卒去保护他们,他们先是看了城内的建筑,又看了各地的耕作物,耕地,百姓,商贸,军旅,等等。
他们询问郑玄,能不能将这里的情况记下来,郑玄不能自行做出决定,告知他们,等到了雒阳,便可以询问天子,看看天子是否允许,他们也只能暂时打消了记录的念头,待了数日之后,他们通过驰道一路赶往了长安,他们从未看过如此宽敞平坦的大道,他们询问,这样的大道,有多长
随行的凉州官吏告诉他们,天下皆是,全长千万里。
使者们皱着眉头,想了片刻,方才意识到,这样的驰道能绕贵霜数圈!
到达长安之后,通过水运,直接赶往了雒阳。
进入了司隶地区,便能真正的感受到大汉的繁荣,来往的船甚至能够让运河堵塞住,下了船,遍地人烟,无数耕地,车马成龙,使者们看到此处的景象,张大了嘴巴,甚至在问,自己能不能留在这里,向天子要个领地官吏们笑着摇头,大汉是不售卖领土的。
沿路上,他们东张西望,不断的询问一些新鲜事物,官吏们得到郑玄的吩咐,除了一些涉及机密的事情外,在民事上,是可以告知他们的,因此,官吏们也就放心的为他们解惑,使节团赶到了雒阳,早有当地的官吏前来迎接交替,凉州的官吏们与他们告辞之后离去。
这些贵霜人还是很热情的,面对这些陪伴自己几日的官吏,也是有些依依不舍,还说返回的时候,要到他们家中做客,这些官吏也是
第0335章 哀哉王公
“陛下,黄门与两个时辰之前,便已经赶往了王公府邸,据黄门所言,王公不在府中,只有一幼童,亦不知王公去向,黄门等候了半个时辰,王公不归,告知幼童诸事,要其代为通报,乃还。”
天子点了点头,皱着眉头,说道:“张郃何在”
张郃从百官之中走了出来,站在了正中央,拱着手,低着头,天子令道:“派人找到王符,将他带到皇宫!”
“遵旨!”
在交代了关于王符的事情之后,天子便进入了正题,也就是关于邢子昂的任命与安排,张郃率先请辞离去,走出了皇宫,便急急忙忙的赶到了绣衣使者府邸,雒阳之内的绣衣使者集体出动,处处都是他们的身影,这可是将各地的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不轻。
他们上一次看到绣衣使者这般出动,还是董贼谋反的时候,那个时候,阳球率领绣衣使者,在雒阳之内抓捕所有涉及此案的叛逆,杀的雒阳是血流成河,而张郃这番行动,虽没有进行抓捕,可也是在雒阳内进行极为仔细的搜索,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地区,百姓心里惶恐。
官吏们也不敢询问,唯独南军大营的校尉孙坚前来询问,他也是担心出了什么事,前来询问,天子是否要调动南北军士卒,张郃讲明了自己是在寻找司徒王公,孙坚也就没有再来询问,如此大规模的查找,张郃也没有在短时间内发现王符的下落。
只听到城门校尉言语,王公不到辰时,便率领护卫走出了雒阳城,他们也不敢阻拦盘问,得知这个消息,张郃便下令整个司隶地区的绣衣使者全部行动,定要短时间内找到王公,他心里也是担忧,这位司徒是不是被什么人所杀害了,若真是这样,他显然是承受不住天子的怒火的。
寻找了近两个时辰,也没有王公的下落。
而在这个时候,庙堂之内,天子已经拜邢子昂为尚书令,另外,汉中太守王升,因功升为扬州刺史,前往接替邢子昂,这位在太守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待了整整十年的太守,终于看到了曙光,而邢子昂,却并没有因为担任尚书令而表现出多么欣喜,经过多年的磨练,他也是相当的成熟。
邢子昂乃是天子的心腹,绝对心腹,在何公,闻人公等重臣逝世之后,庙堂之内能够劝阻天子的大臣就没有剩下几个,在这种时候,邢子昂又是直接担任了尚书令,天子的权势,在这一刻,似乎也变得无可抵挡,如今的庙堂核心,完全由天子心腹组成。
这对百官而言,并非是善事。
对天下而言,也绝非是好事,百官悲哀的发现,对如今的他们所言,只有王符才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能够起身劝阻天子,尽管他们对于王符恨之入骨,但是,这个庙堂是不能少了王符的,另外,蔡邕与张温同样也有这样的资格,问题就在于,蔡邕为人谦和,很少言语。
而张温,不说也罢。
许久都没有找到王符的身影,张郃已经有些焦头烂额,忽然,他一愣,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地方,他瞪大了眼睛,上马便狂奔去,一群绣衣使者跟随其后,他们都不太明白张郃去往哪里,不过,看着张郃肃穆的表情,也不敢多问,跟着便好。
静静的墓地。
王符披散着头发,毫无礼数的盘腿坐在了一处坟地前。
他手持一壶酒,扬起头,猛地大灌,苦酒与泪水一同吞进了腹中,护卫们远远的站在周围,有些担忧的望着王符,王符一大早便率他们前来此处,这么一坐便是坐了数个时辰,他们都有些遭不住了,这么长的时间里,王符一言不发,无比的沉默。
他只是坐在了闻人袭的坟前,饮了一壶又一壶的酒。
护卫们发现了远处极速
第0336章 天子蠢货
雒阳街头,
一位穿着华贵服饰的贵霜人正在与小贩闲聊,他用最不标准的汉语,正在艰难的商贩进行交流,商贩对他的态度倒也和蔼,没有生气,绞尽脑汁,连蒙带猜,才能明白他的意思。
“我身上就带了三百钱...我是贵霜国的王子,我回去给你拿”
“君,此物三十钱,并非三百钱,此些你拿去...”
“还要三百还是三千三千可就太贵了啊!我买不起。”
“这...君之所言,我不知也,此物,三十,三十钱,三十钱!”
“这...婆素提,他说的什么,你能明白么”
贵霜主使腻色伽有些无奈的看着一旁的副使,有些着急的问道,副使婆素提也有些茫然,说道:“王子,你令使团所有人自由出行,外出游玩,我们二人又不知汉语,这...我早便劝了王子,不能让他们离开,王子就是不听...这下当如何啊”
腻色伽笑了笑,他笑起来还是极为温和的,他看向了小贩,苦着眉,有些无奈的将手中略显粗糙的铜镜放在了商贩的手里,眼里全然是不舍,商贩有些无奈,干脆坐在了一遍,捡起了纸条,在地面上刻了一下,又刻了一下,不耐烦的在地面上刻了三十下,这才抬起头,看向了腻色伽。
又当着腻色伽的面,从钱里取出了三十钱,将其余的递给了腻色伽。
这个时候,腻色伽才反应了过来,他转过头,看着身边的副使,恍然大悟的说道:“是三十钱!”
他开心的笑了起来,拿起了铜镜,将对方递过来的钱又放在了他的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赏赐你的!你是个善人!”,他犹如孩童一般,抱着铜镜,开开心心的走开了,只留下有些愕然的商贩,商贩看着他远去,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贵霜人莫不都是傻子,自己都弄得如此清楚了,他还是给了自己三百钱。
看着远去的腻色伽,副使有些头疼,国王也不知道为何,要派他作为贵霜主使,这位腻色伽是当今国王的同胞幼弟,人是很良善,常常偷取皇宫里的钱财,四处救济穷人,不过,他显然是不适合作为主使的,仅仅只是在身份上够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