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国家息怒!”宋典连忙说道。

    天子长呼气,又说道:“朕有些疲乏了...”

    又令奴婢将随行的物品放在了大殿里,宋典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走了出去,直到大殿里空荡荡的,再无一人之后,天子方才从物品之中,取出了天书,有些随意的躺在榻上,翻着天书,眉宇之中,满是劳累与忧愁,自从何公逝世,自己便只是一个人了。

    没有任何再可以信任的人,也没有任何可以说些真心话的人了。

    厚厚的一本天书里,记载了数百名名臣武将,天子非常的欣赏他们,每一个人,他都是非常的欣赏,尽管他们在天书里做了大逆不道的诸多事,可这并不能妨碍天子欣赏他们的才华,可是,天子也很是忌惮他们,天子不敢信任任何一个人,满朝公卿,找不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这种奇异的孤独感,让天子格外的难受,他心里有很多话语,想要与人交谈,可是,他只能手持天书,缓缓的将心里的言语讲述给天书听闻...

    “我心里真的很愤怒,那些贼子,完全就是在戏弄我,让我认为,天下太平,没有亲眼看看,我还真的一直被他们所欺骗....”

    天子就这么低声的说着,自言自语,就好似他面前站着一位知己好友,将心里的诸多事一一倾诉,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只有天子低声的沉吟...

    “我要全力扶持王符的政策了,在看了这几个州之后,我心里忽然觉得,还是用才较好,不过,这想法,我不能让群臣发现......”

    “我恨透了王符,这厮今日看我的时候,依旧没有任何的畏惧与敬意....我真的想杀了他!”

    “荆州该派人去治理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派谁了...或许,应该让周异过去,这人我还是信得过的...”




第0299章 有子聪慧
    当然,对于王符准备招收更多官吏的事情,也有支持者,支持者便是如今的太学与门子学之内,诸多的学子们,自从圣天子全力扶持学子以来,两个学院已经有学子共四千之众,在这四年里,地方官吏有八成都是从太学院与门子学走出来的。

    两个学院之间,也有着一定的竞争,太学院里多数为世家子弟,自幼便有长辈教导家学,又较为富裕,多年来,一直都是压制着门子学,学院派官吏们也是多出于太学,不过,今年来,由于王符在各处设立了阅文司,又在全国大部分的县城里开设了官学。

    使得寒门子弟组成的门子学,也迅速的壮大起来,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人才,才勉强能够与太学抗衡,因此,王符在太学与门子学之中的声望,是极端对立的,太学生们多受家族影响,坚定的认为王符就是当朝以来最为奸恶的贼臣,对其极为的痛恨,往年刺杀王符的歹人之中,就有一些是年轻的太学生。

    至于门子生,将王符视为当朝贤臣之最,他们多次提议,要求天子能够赐予侯爵与王符,毕竟,连宋典那般的阉人,都已经封侯,还是上蔡侯,而当今这位大汉首屈一指的贤臣,却没有这样的册封,这如何是好门子生们纷纷叫屈。

    王符使得这两个学院之间,矛盾愈加深厚,当然,在科功制与考核制的问题上,他们还是要联合起来,共同对那些保守名士们进行攻击的,但是在私下,他们的关系非常恶劣,因为绣衣使者的规模不断的增加,他们不敢在雒阳内动手,可是,小打小闹还是时常有的。

    蔡邕也为此事愁坏了,他本身是太学与门子学两个学院的祭酒,同时负责两个学院,这两个学院的争斗,与他而言,就好比是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合,他想了很多的办法,也没能改变这样的情况,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县衙里领出一些参与斗殴的士子们。

    而今日,他刚刚准备外出,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王符。

    王符这次与众不同,仅仅带了几个护卫便来到了门子学,这也是来门子学,若是太学,他可不敢就带这些人过去,他这次前来,没有大张旗鼓,穿着又极为朴素,使得这些士子们都没多少人发现王符到来了,看到王符前来,蔡邕也是将他请到了书房内。

    “这番前来,是要蔡君介绍一些学子,要有胆魄,有能力的...冀州,幽州,并州,荆州太多官吏都被陛下所惩,如今严重的缺乏人手,天子将此事交予我来负责,我想挑选一些能干的人才,来填补这个空缺...”

    “学子们虽优,却没有甚么处政的才能,若是冒然前往,只怕会出现一些过错...”

    “放心,我会亲自对他们进行考核,另外,他们都是担任乡亭官吏,纵然出错,也不会酿成大祸...”王符说着...听到王符这般言语,蔡邕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取出纸笔,思索着,将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写了上去,他想的都是一些被他所看好的年轻人。

    王符又等了片刻,等到他写完,方才拿走了纸张,便要外出,蔡邕一路跟随,要送他离开,王符边走,边吩咐道:“这些士子,你自行通知,令其三日后前往司徒府,参与小考...若是能被我看重....”

    而此时,在门子学之外,一对父子正在来回徘徊,那小家伙只有十岁左右,有些无奈的蹲在地面上,看着父亲走来走去,又拿不定主意。

    “阿父,要不便回家罢...何必浪费时日呢”小家伙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可...不能就这般归去...这...”大人有些拿不定主意,手里紧紧握着玉佩,咬着牙,心里不知道在想些甚么,终于,他们这番逗留,还是引起了驻守门子学的更卒的注意,两个更卒缓缓走到了他们的面前,问道:“君可有甚么事”

    “我...我..是来拜见祭酒的..”大人有些慌张的说道,那更卒打量了他一番,此人穿着朴素,看起来是一般的家境,怎么张口便是要拜见蔡公呢看到更卒没有回答,这人心里更是慌乱了,急急忙忙的说了大半天,却也没有能说出个大概来。

    “阿父,走罢...吾等来此处也七八日了,我也听了不少学子的高论,依我看,这些学子都是才能一般的中人,我怎么能与他们为伍”小家伙有些傲然的说道,说完,又懒散的深了个懒腰,其父惶恐



第0300章 王符授徒
    听到蔡邕大叫,正伸出手,比划着蹴鞠的中年人愣住了,连忙将手放下。

    王符瞥了蔡邕一眼,又对此人说道:“你勿要担忧,你说的没错...就是肥胖..像个蹴.”

    “王节信!”蔡邕叫了起来,打断了他的言语。

    王符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不错...倒也聪慧,他说他熟读石经可是真的”

    听到王符谈及他的孩子,这人便有些开心了,笑着说道:“我先祖也是书香门第,只是家道中落,我并不识字,可是家里也有些藏书,我子满岁能言,不到四岁,便整日厮混在县中官学,竟学会了文字,在老乡,我这孩子也是有些名气的,官学祭酒更是曾亲自教导...”

    看着父亲说着,小家伙有些不屑,打了个哈欠,无聊的又蹲在了地面上。

    “善,此子甚是聪慧啊...”王符看着小家伙,不知为何,这小子十分的顺眼,这还真是难得,王符问道:“此子唤作甚么名字”

    “郭姓,单字一个嘉...”那人说着。

    王符看向了那小子,问道:“兀那孺子,是哪个佳字啊”

    小家伙瞥了他一眼,说道:“尔有嘉谟嘉猷,便是那个嘉字!”

    “你...”王符有些相信,面前这个孺子,却是有可能是读过石经的,他愣了片刻,忽然又笑了起来,说道:“你可愿做我的弟子”

    小家伙嗤笑了一声,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转过头去,没有再理会王符,那他的父亲则是有些激动,问道:“君何人也”

    “我便是当朝司徒,王符王节信!”

    “啊”那人惊呼着,王符笑吟吟的,不想,那人却急忙将孩子抱住,有些颤抖着说道:“草民拜见司徒公,这孩子不成材,还是勿要劳烦司徒公,吾等告辞...”

    他看向王符的眼里,满是惊恐,想起自己在雒阳,关于这位司徒公的听闻,他更是双腿颤抖,恨不得现在便逃离,王符看出了他的畏惧,有些无奈的劝道:“我虽贵为司徒,你却也不必如此担忧,你我皆是大汉之子民...”

    蔡邕在一旁咳了咳,这位司徒公似乎还没有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如此畏惧他呀,他附上前,在王符耳边低语了几句,王符的脸色瞬间变黑了,咬着牙,望着面前的两人。

    蔡邕笑着说道:“你不必畏惧,王公乃是善人,只是...只是...反正,他不会害你们的,我便是学院祭酒,蔡邕..不会骗你们的...”

    “蔡公!”那人又惊呼了一声,缓缓拉远与王符的距离,做好了逃跑的打算,说道:“王公乃是当朝贤臣,只是,我家孩子配不上这样好的老师,不知蔡公能否放过我们”

    王符的脸色更差了,他冷冷说道:“没错,我便是当朝十一贼之首,王符王节信,你这孩子,若是不给我做徒弟,我便令人抄了你满门!”

    那人险些哭了,说道:“王公啊,我何罪之有”

    “当然有罪,你刚才说肥胖如蹴鞠的,便是当朝天子,你腹议君上,此灭门之罪也!”

    那人眼一黑,险些晕厥,一旁的郭嘉却是走了出来,说道:“阿父勿要担忧,王公风评虽差,可是他施行的都是善政,若不是他,官学何在阿父能够以商贩养家,不也是王君降低商税麽”

    他缓缓走到了王符的面前,拱手,大拜道:“学生郭嘉,拜见王师。”

    “善!”,王符点点头,又转身,朝蔡邕说道:“通知那些士子,勿要忘了,我还有要是,你也别送了...”,蔡邕点了点头,王符带着郭嘉与他的父亲便朝着司徒府走了过去。

    “师君,我日后便要住你的府邸里麽”

    “恩,我诸多繁忙,也没有闲时去教导你,你便与我随行,能学多少,便都



第0301章 茶叶之路
    初次听闻荀攸的话语,这些年轻的臣子们尚且还有些迷茫,一旁的贾诩摇了摇头,反正他是不准备多嘴的,管好自己便是了,荀攸与他不同,又是嘱咐了他们许多事。

    天子前来,百官参拜,王符站在首位上,百官咬牙切齿。

    看着这些愤怒的朝臣们,天子也有些无奈,只好先过了一遍流程,请烹王节信之后,方才开始了正式论政,而那些年轻臣子经过荀攸的教导之后,也是连忙跟随在诸多大臣身后,没有发生像贾诩那般的趣事,天子认认真真的看着这些新的面孔。

    如今的朝政,虽然也是极为的复杂,可是已经能够清楚的分成两个阵营了,一方是请烹王节信的,以袁逢为首,袁逢此人,经过长期的磨练之后,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何况他是朝中唯一能让世家与寒门都为之折服的大臣,为人也没有甚么私心,天子愿意重用他。

    另一方,便是王符了,这方势力,就他一人。

    本来原先还有闻人袭支撑他,可是自从考核之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如今成为了死对头,每次请烹王节信的时候,闻人袭叫的比袁逢还要勤奋,使得他都险些要代替袁逢的位置,成为朝中抗击奸贼的第一人了,还有太尉张温,他本来也是中立的,并没有讨伐王符。

    可是王符这厮,否决了张温想要攻伐西南的建议,还将他大骂了一顿,这让张温也倒向了另一方,类似的还有贾诩,贾诩为人低调,不敢再独自去支持王符,悄悄便成为了反对王符的那批人之一,动作极为迅速。

    “陛下,臣有奏!”

    王符皱着眉头,说道:“其一,便是奏棉之事,臣此番亲自前往凉州,西域诸地,进行探查,果真,西域等地都是可以耕作棉的,只是百姓不愿耕种...而棉者,有三类,最者,通体洁白,犹如皑雪,次者,暗黄,凉州几处,便是这般暗黄,最后便是灰棉,灰棉不适纺织...”

    “西域最适棉,其中成品,不少皆是白棉!”

    “我建议,使镇守西域的军屯,可以大规模耕种棉,以为冬日之用,另外,令凉州各地百姓进行耕作,允许商贾将棉运到周边售卖,这样,有了利益,可以换取食物,百姓们才会愿意去耕作,至于商贾,也不能让他们谋取暴利,欺压边塞受灾之民,朝廷可以定价...”

    王符将自己所想的一些事说完,便听袁逢起身,说道:“不可,庙堂如何能与民争利,相助商贾,不成体统!”

    他说完,大多大臣们都是点头应和的,只有闻人袭,安静的坐着,皱着眉头,他此刻好像起身反驳王符,大骂一顿,甚至是直接动手,可是,他的这个政策,似乎能够给国库带来巨大的利润啊,想想这些商贾要将大量的棉运输到各地,光是他们通过运河与驰道的车船税....

    闻人袭心里极度的纠结,最后,对于大汉国库的关心还是战胜了他对于王符的厌恶,他起身,说道:“陛下,幽,并,新,贺,凉等州的百姓,受灾久矣,若是棉能够压制灾害,别说是支持商贾,便是让臣亲自运输这些棉前往售卖,臣都是愿意的!”

    听着他大义凛然的话语,百官心里想着,卖棉能够挣钱,你这厮当然愿意!

    群臣便由此争论起来,袁逢等人,自然是认为,若是允许商贾贩卖,会造成棉价高增,会使得边民无力购买,而商贾大发其财,尤其是当有灾害的时候,这些商



第0302章 冶炼石墨
    王符瞪大了眼睛,看着闻人袭,老夫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啊,你事若是办不成,为何要斩我的首级

    闻人袭没有理会王符的目光,静静的望着天子。

    天子愣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点点头,说道:“此乃王君之提议,事不成,惩王君也是合理的...”,君臣立刻便将此事说定了,王符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没有再与他们争执,百官有些怪异的望着闻人袭,闻人公该不会为了除掉王节信,才有意要亲自为之罢

    百官又商议了诸多琐事,这才结束了朝议。

    庙堂立刻便颁布了政令,当然,主要便是与凉州与益州所颁布的,早在王符巡视凉州的时候,郑玄通过与他交谈,心里大多已经猜出了王符的想法,在接到了庙堂的政令之后,也没有慌乱,而是急忙对西域下令,要求民屯士卒们为明年的棉种植而做准备。

    另外,便是联系更多的外商,想要更加大量的购买棉种,以及成品。

    因为,八月已过,冬季又即将要降临,无论如何,这一年,大汉要防患于未然,做好一切针对寒冬的准备。

    闻人袭先是拜访了王符,在国事面前,他暂且放下了与王符的矛盾,与他商议之后,闻人袭立刻动身,赶往了凉州,他要先赶往凉州,亲自交代郑玄一些事,然后再赶往益州,进行茶叶之路的谋划,其中,还要绘制舆图,制定商旅人数,护卫士卒等等。

    闻人袭匆匆出行,也没有携带太多随行,对于能够承担如此重要的大事,他显得非常开心,这可是整个西部对外贸易的所有要事,对贵霜的使节,商旅的路线,贸易的具体物资,这些事全部都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只要自己能力够强,绝对能够让国库里的钱堆积成山!

    在闻人袭离开之后,王符便开始忙碌扬州的事情了,先前邢子昂一直上奏庙堂,请求允许他开辟夷州,迁徙百姓,建立县城,将此处变成大汉对外的码头,王符因为冬灾与棉之事,一直忙碌着,没能处理,此番他将诸事交予闻人袭,终于是可以处理扬州的事情了。

    扬州在王符离去的这些时间里,也没有停下对外的贸易,目前,扬州显然已经成为了大汉对外贸易的中心,在王符开始鼓励船工之后,扬州的大船,不断的巨大,航海能力也不断的提升,邢子昂也召集了一大批的工匠,以大量的赏赐,鼓励他们不断的改进大船。

    水军是邢子昂直接负责的,不过,张角才是水军真正的领袖,张角率领这支水军,四处寻找仙人,先后找出了数十座岛屿,邢子昂也立刻在这些岛屿上驻扎了士卒,修建了码头,并且征服了当地一些土著,教化他们,在这些岛屿上,出现了一些小县城,通常,一个大汉军侯便是此地的最高执政。
1...7071727374...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