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科技巫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孙二十三

    另外,每个桌腿还都配有螺旋千斤顶,保证可以自由的调整桌面的高度、角度等数值。

    李察走进来,看了一眼桌腿上核武器的水平仪,因为之前已经提前调整过了,所以此时发现都完全符合标准。

    “呼”

    轻吐一口气,李察开始在金属桌子周围安置各种所需要的设备,用来进行接下来的制造。

    ……

    几个小时后。

    众多的设备在操作平台周围、上方布置妥当,李察从房间外托着一块硕大的金属块走进来,放在平台上开始进行削切。

    “吱咔吱咔……”

    长长的机械臂,在李察的操作下,不断发出声响,在金属块上移动着位置。末端镶嵌的空间铁指环,像是无坚不摧的刀锋,切豆腐一样快速切下多余的金属部分,并把这些多余的金属部分收入独立空间中,不留下任何令人讨厌的垃圾。

    源于李察的熟练,削切工作的进度推




第1061章 水晶之心
    熔炉内,模具中金属粉末释放出来的光芒,非常明亮,不过却并没有就此熔化。

    无论是金属铼,还是金属钨,都极其耐热,熔点很高——这也是用来铸造核弹内部构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简单的加热无法让它们快速转化形态,还要进行其余的操作才行。

    加压。

    “咔啪!“

    一声响,李察拉下了熔炉外面的一个操纵杆。

    “嗡嗡嗡!”

    细微的轰鸣声响起,气泵开始工作,向着密封的熔炉内注入惰性气体氩气,提高压力。

    最终,在高温和高压的双重作用下,金属钨和金属铼渐渐熔化,成功烧结成铼钨合金金属块。

    ……

    李察在熔炉前工作了很长时间,得到了几百个烧结成的铼钨合金构件。

    这些构件很粗糙,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工,减少公差数,好符合核武器设计图中的数值要求。

    但不管怎么说,核武器制作的第二道工序,算是完成了。

    然后是第三道工序。

    李察活动了一下身体,离开了熔炉。

    ……

    第三道工序是在伊甸园中最高等级的实验室进行的,也就是危险品功能扇区地下实验室。

    这次要做的事,是加工金属铍。

    金属铍算是无毒元素,不过铍粉末与空气反应,很容易转化成氧化铍。人体一旦吸收氧化铍,会在体内经过反应转换成羟化铍,进而引起铍中毒肺炎,足以致命。

    为此,李察穿戴上了全套的防护服。一方面为了绝对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接下来的工序做练习。

    在伊甸园最高等级的地下实验室中,一个房间内,一个加工台已经设置妥当,和机械加工扇区一号研究室的加工台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宽大而厚重、沉稳而精密,水准仪、螺旋千斤顶一应俱全,另外还加装了更多的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安装着削切用的空间铁指环——现实已经证明,这是最好的刀头。

    在三防面罩内,李察深吸了一口来自氧气罐中的空气,走到操作台前,抓住机械臂开始工作。

    体内游离的能量元素涌出,穿透防护服作用在空间铁指环上,开启铁指环的“空间剪刀之绝对切割”、“空间精度之绝对加工”功能,向着操作台上的金属铍接近去。

    “吱吱、吱吱……”

    极其细微的声音响起,金属铍不断改变着形状,向着设计图上的样子靠拢。

    ……

    又是一段漫长的时间,第三道工序金属铍的加工也完成,正式迎来第四道工序。

    这是核武器制造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核心。

    这道工序中要做的,是对核原料——也就是对金属铀235进行加工。

    具体的内容,是把金属铀235铸造成金属块后,再削切成所需要的形状——即第二道工序和第三道工序的综合——这是为什么要先进行之前两步后,再进行这一步的原因,经过“练习”后,保证本来就很低的事故机率再次降低。

    ……

    还是伊甸园的最高等级的地下实验室。

    另一个房间中。

    李察穿戴着防护服,把武器级金属铀从沉重的铅箱中取出,装入陶瓷坩埚中,向着设置在这里的一个电熔炉内送去。

    拉下操纵杆,气泵开始工作,先是把内部的氧气抽空,接着注入超量的惰性气体氩气,在避免氧化反应的同时,让熔炉内部处于高压环境,利于熔化。

    做完这一步,李察郑重的按下按钮。

    “丝丝”

    电流接通,熔炉运行,内部温度快速升高,把武器级金属铀烧熔,然后倒入磨具中铸造成想要的样子。

    忙完这一步,重新塑形的金属铀被放上了之前房间中的加工平台,李察操作着机械臂末端的控剑铁指环,像是削切金属铍一样,削切着金属铀。

    “吱吱、吱吱……”

    &n



第1062章 真理的项链(科普向,不喜可跳订)
    李察出现在伊甸园天坑底部的法术试验场。

    这已经是核武器制作开始后的第七天了。

    经过一周的时间,他完成了核武器制作的前四道重要工序,以及后面的不少繁琐工序,把进度推进到了百分之六十的程度,还剩百分之四十的进度,等待被完成。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百分之四十进度中,比较重要的一步——核武器起爆炸药的实验。

    之前说过,像原子弹这种核武器,是由引爆控制系统、高能炸药、反射层、含有核装料的核部件、中子源及弹壳所组成的。

    而其中的高能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以及核装料的能量来源。换句话说,就是高爆炸药,把之前制造出来的“水晶之心”金属铀构件猛地积压在一起,达到超临界态,然后引发核爆炸。

    如果是枪式原子弹,高能炸药的设置极其简单,只要能炸就行。

    但是为了避免浪费,节约来之不易的铀235核原料,李察制造的原子弹不是枪式的,而是内爆式的。

    这就要求,高爆炸药不但能炸,而且还要炸的符合标准。

    怎么叫符合标准

    一般来说,内爆式的高爆炸药,是以几十块、上百块,排列成一个椭圆的形状安装在核武器内部,看上去就像是一条珍珠项链。

    而为了让金属铀构件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挤压,就必须保证这条“珍珠项链”上的每颗“珍珠(炸药块)”,都能一同引爆,然后把爆炸的冲击力量通过铼钨合金构件的传导,在同一瞬间作用在金属铀构件上。

    最重要的就是同时。

    必须要同时。

    误差不能超过一微妙,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秒。

    因为炸药爆炸的速度是很快的。

    雷酸汞这种低等级炸药,爆速都能达到每秒钟数千米的级别,而像“黑索金”、“太安”、“奥克托今”这种高级炸药,爆速能接近每秒一万米。

    “cl-20”、“dnaf(4,4-二硝基-3,3-氧化偶氮呋咱)”等怪物,爆速

    速直接超过每秒万米的大关,再往上还有五唑阴离子盐、金属氢等究极爆炸物存在1。

    即便把炸药爆速控制在每秒八千米,一微秒的差距也有八毫米,接近一厘米。

    这距离,放在别处没什么,但在核武器中,就是致命的了,所以必须要同时引爆。

    而仅仅同时引爆炸药,还只是一个开始。

    要知道,爆炸的传播、威力的释放,是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球。哪怕真的能保证所有炸药同时引爆,也是用无数个“球形压力面”去挤压金属铀构件。

    就像是用无数个吹起来的篮球,去挤压一个硕大的生面团一样,不可能保证生面团表面不出现凹陷。

    有凹陷,就有缺陷。

    所以,哪怕真的把所有炸药的引爆时间误差,严格控制在一微秒以内,还是无法达到内爆式原子弹设计要求。

    按照内爆式原子弹的设计要求,必须让球面压力变成平面压力,用平面去挤压金属铀构件,这样才能把金属铀构件挤压的足够紧密,才能达到更高的超临界状态,更大数量的利用来之不易的核原料。

    可是,一个球面怎么变成平面

    炸药可不会听话,不会外人说怎么传播就怎么传播,它只会忠实的按照物理规则去释放威力。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只要是在经典力学框架下不考虑空间的扭曲,那么按照最短路径定律,从一个点向着四周传递威力,最终形成的就是一个球面。

    永远都是一个球。

    球!

    为了解决这个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使用复合炸药块。

    对,复合炸药块。

    复合炸药块,顾名思义,是用多种不同



第1062章 真理的项链(科普向,不喜可跳订)
    李察出现在伊甸园天坑底部的法术试验场。

    这已经是核武器制作开始后的第七天了。

    经过一周的时间,他完成了核武器制作的前四道重要工序,以及后面的不少繁琐工序,把进度推进到了百分之六十的程度,还剩百分之四十的进度,等待被完成。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百分之四十进度中,比较重要的一步——核武器起爆炸药的实验。

    之前说过,像原子弹这种核武器,是由引爆控制系统、高能炸药、反射层、含有核装料的核部件、中子源及弹壳所组成的。

    而其中的高能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以及核装料的能量来源。换句话说,就是高爆炸药,把之前制造出来的“水晶之心”金属铀构件猛地积压在一起,达到超临界态,然后引发核爆炸。

    如果是枪式原子弹,高能炸药的设置极其简单,只要能炸就行。

    但是为了避免浪费,节约来之不易的铀235核原料,李察制造的原子弹不是枪式的,而是内爆式的。

    这就要求,高爆炸药不但能炸,而且还要炸的符合标准。

    怎么叫符合标准

    一般来说,内爆式的高爆炸药,是以几十块、上百块,排列成一个椭圆的形状安装在核武器内部,看上去就像是一条珍珠项链。

    而为了让金属铀构件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挤压,就必须保证这条“珍珠项链”上的每颗“珍珠(炸药块)”,都能一同引爆,然后把爆炸的冲击力量通过铼钨合金构件的传导,在同一瞬间作用在金属铀构件上。

    最重要的就是同时。

    必须要同时。

    误差不能超过一微妙,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秒。

    因为炸药爆炸的速度是很快的。

    雷酸汞这种低等级炸药,爆速都能达到每秒钟数千米的级别,而像“黑索金”、“太安”、“奥克托今”这种高级炸药,爆速能接近每秒一万米。

    “cl-20”、“dnaf(4,4-二硝基-3,3-氧化偶氮呋咱)”等怪物,爆速

    速直接超过每秒万米的大关,再往上还有五唑阴离子盐、金属氢等究极爆炸物存在1。

    即便把炸药爆速控制在每秒八千米,一微秒的差距也有八毫米,接近一厘米。

    这距离,放在别处没什么,但在核武器中,就是致命的了,所以必须要同时引爆。

    而仅仅同时引爆炸药,还只是一个开始。

    要知道,爆炸的传播、威力的释放,是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球。哪怕真的能保证所有炸药同时引爆,也是用无数个“球形压力面”去挤压金属铀构件。

    就像是用无数个吹起来的篮球,去挤压一个硕大的生面团一样,不可能保证生面团表面不出现凹陷。

    有凹陷,就有缺陷。

    所以,哪怕真的把所有炸药的引爆时间误差,严格控制在一微秒以内,还是无法达到内爆式原子弹设计要求。

    按照内爆式原子弹的设计要求,必须让球面压力变成平面压力,用平面去挤压金属铀构件,这样才能把金属铀构件挤压的足够紧密,才能达到更高的超临界状态,更大数量的利用来之不易的核原料。

    可是,一个球面怎么变成平面

    炸药可不会听话,不会外人说怎么传播就怎么传播,它只会忠实的按照物理规则去释放威力。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只要是在经典力学框架下不考虑空间的扭曲,那么按照最短路径定律,从一个点向着四周传递威力,最终形成的就是一个球面。

    永远都是一个球。

    球!

    为了解决这个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使用复合炸药块。

    对,复合炸药块。

    复合炸药块,顾名思义,是用多种不同




第1063章 魔波突现
    三天后,李察在最高规格的地下实验室一个房间中,把桌子上整整一千块复合起爆炸药块,小心翼翼的放进空间铁指环内。
1...293294295296297...4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