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不到三秒钟,于秋就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于都督,天灾无情人有情,咱们洺州虽然富裕起来了,但是也不能无情,该救的就要救”

    “是啊,是啊!河北道前几年连年大战,逃户可比别的地方多,草民们在战乱地区没有生存的能力,逃跑避世很正常,现在战乱平定了,就该给他们一块栖息之地过生活,李唐那边不给,咱们洺州给”

    “对对对,咱们洺州给,在咱们这,只要卖力气干活,就没有吃不饱的”

    于秋闻言,笑着扬了扬手示意大家安静,又开口道,“可是,这些逃户到咱们洺州来上户籍,咱们洺州就要给他们分田地,分房屋,这会占用咱们洺州现有的资源,你们就不怕他们占去的多了,你们会得的少吗”

    这时,人群中又有许多百姓答道,“不怕,不怕,咱们洺州人之所以能吃饱穿暖,是因为跟着于都督你卖力气干活,力气才是咱们最大的资源,别人根本占不去”

    “是啊!不够住,咱们可以起楼房嘛!州城那边,都已经开始盖三层楼了,我们洺州渡这边也该盖了”

    其实百姓们都不傻,他们已经开始享受这些外来人口给自己带来的福利了,这些外地人不来洺州做工,他们这些洺州本地人的房子,又怎么租的出去呢!

    工坊不多招工扩大生产,他们这些熟手,老手,又怎么有提班组长,或者更高级别的干部,拿更高薪酬的机会呢

    等到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好半天之后,于秋才笑着举手道,“那么,咱们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接受周边各个州县的灾民或者逃户,给其中一些没有户籍的人上户籍,分拨一些田地住房资源出来好生的安置他们,让他们和咱们一起讨生活。”

    听完于秋说的这句,林豹心里顿时一松,他们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可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却是眉头紧皱,这里面似乎有个坑,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却是在于秋处理洺州政务的方式上。

    与百姓们有商有量的,真的能处理好政事

    在他们过往的认知里,百姓可都是不懂得政治,盲从的愚夫。

    “于都督,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咱们要不要再商量商量”感觉到不对的杜如晦立即开口道。

    于秋笑着摆了摆手道,“没有什么不妥的,我洺州都督府做事,就一个原则,满足百姓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百姓们乐意他们到洺州来,我就让他们到洺州来,就算朝廷不同意,也不管用,烂摊子,可是朝廷先甩给我们洺州的。对了,那个谁,林豹是吧!带着你带过来的人,跟我的亲卫去民政署办理户籍,今后,你们就都是洺州的居民了。”




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
    林豹的幸运果然是伴随着他的不幸的,于秋这边刚刚准许了他们入户洺州,刚从洺水上拿了个无效成绩的程咬金就气势汹汹的向他杀来了。

    然之后,一顿打是免不了的了。

    还别说,以程咬金那中等偏上的武艺,对付一心防守的林豹,却也只是勉强占了上风。

    “这是个人才呀!”王猛在于秋旁边小声道。

    就林豹展现出来的武艺来看,都已经不输给王猛,陈虎他们几人了。

    刚才几乎没有任何人阻止程咬金为自己的儿子讨说法,而林豹见了程咬金之后,却是没来由的打了个激灵,转身就跑。

    “这人是有跟脚的,等他过了程咬金这一关,让他到山庄来找我。”于秋向王猛交待了一句,就准备再度返回岸边,继续主持观看龙舟比赛。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却是快步跟上,再度开口向于秋问道,“于都督打算大量吸纳朝廷治下百姓到洺州落户”

    “难道洺州已经不属于朝廷了么百姓们到了洺州,以后还不是一样的为朝廷创税,反正他们在原户籍所在地又没有产出,可能还需要赈济,这有什么不妥的”于秋向两人反问道。

    闻言,两人顿时语塞,于秋这话,还真没什么毛病,然而,这却挑战了朝廷严苛的户籍制度。

    目前李唐朝廷的税收,主要就是来自于对百姓的摊派,收税的官吏,可不会考虑百姓手中有多少余财,先保证了朝廷的税收齐全,自己再捞一点,剩下的一丁点,才是百姓赖以生存的东西,通常少的可怜。

    李渊朝对于吏治管的比较松散,底层的官吏贪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国内时常会有某某人杀了州刺史,举旗造反的事情发生,光是今年的五个月,就已经有两个州有人杀官造反了。

    而实际上,这些百姓们都是被贪官污吏逼的活不下去,才跟着那些冒出头来的人一起造反的。

    这个问题,一直是引起忙于帮助李世民稳定内部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深思的问题。

    在他们的固有认知里,百姓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可洺州施行的政策,却刚好相反,他们是先让百姓乐业,然后再考虑安居。

    这就是来自于后世的于秋,与这个时代的人们见识上的差异了。

    在后世,那些一线城市为什么那些多人口,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因为一线城市就业的机会多,赚钱的机会多,收入,才是百姓们养活维持一个家庭的根本,所以,他们更加愿意在能够赚到收入的城市定居。

    像这种反着来,反而能收到奇效的真实案例,房玄龄和杜如晦在洺州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了,这对他们两个来说,就像是一个武将,看到了一本绝世兵书,一个文臣,看到了一篇盖世雄文一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于都督,不知道,我等可否到你的都督府观政”一路默不着声的跟着于秋回到了码头上的座位处,杜如晦和房玄龄相视一眼之后,向于秋问道。

    “不是观政,是学政吧!”

    于秋笑着看了杜如晦一眼,又道,“不过这也没什么丢脸的,只要不是涉及洺州人民利益方面的问题,洺州都是对外开放的,别说是你们这样朝廷派过的钦差,就是洺州的普通百姓,想要去都督府了解洺州的政策,都督府都是欢迎的,甚至还会派专人跟他们讲解,尤其是政务方面,未来基本会走向公开透明,因为,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我们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这方面你们想怎么学,学多久,都没有人管你们。”

    “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杜如晦和房玄龄同时回味起于秋讲的这句话,顿时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自秦汉以来,皇权是很难下到县的,李唐也是如此,州官县令大多是世家门阀子弟,他们对于地方的事务,几乎可以一言而决,只要不抗税造反,朝廷基本都是不会管的,这就导致了地方官员贪污很严重。

    朝廷对百姓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税赋,可而实际上,百姓们可能承担的是三税一的重税赋,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一大半的产出,都会被税吏给收走。

    这个时代,民是不可以告官的,朝廷中枢在税赋账目上没有查到什么错漏,对地方上也就爱管不管了,有些地方上百姓实在穷苦的有点过份了,朝堂上听到风,派人来查,可派过来的,有可能是另一个贪官。

    因为,大多数官员都是出身世家门阀的,他们官官相护,只需要把百姓贫苦的原因归咎在天灾上面,朝廷基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实在过不去的百姓,就杀官造反呗,所以,历史上李唐初期每年有那么多造反党出现,每次都有许多百姓跟随,直到李世民上位,肃清吏治,真正实现了轻徭薄赋之后,情况立即就好转了,能够吃饱喝足的人,大多数是不会冒险造反的。

    前后的两次反思,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国家内部叛乱不断,百姓们困苦的根源。

    不过,知道根源是一回事,能不能解决问题,却又是另一回事,朝廷现在不具备大量清理世家门阀子弟出局的条件,就像洺州扫盲班出来的百姓,根本无法满足洺州的发展需求一样,问题出在民智不足,可以帮助朝廷管理天下的人才太少这个点上。

    朝廷目前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的,除非老百姓们个个都能读书,能够涌现出很多人才出来,取代世家门阀子弟在朝堂上的地位。

    这让他们顿时想起了于秋在各个县已经动工建设了的那些学堂,看来,于秋一早就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已经动手在解决问题了。

    让他们心中莫名感觉到紧张的是,如果洺州的学子们快速的成长了起来,朝廷会不会大量的任用这些出自洺州的学子为官,如果用,那么于秋将来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毕竟,在洺州百姓的心中,于秋是神灵一般的存在。

    而教育一批人才出来,最快可能只需要三五年,长一些的,也就十年而已,朝廷即将在十年以内就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了,时间很紧迫啊!

    洺州的问题,总是那么让人细思极恐,房玄龄和杜如晦越看的多了,越是想要在额头上摸一把汗,虽然这可能是因为端午时节,天气已经很热了的原因。

    程咬金骂骂咧咧的回来了,由于跟林豹的一番打斗,他的体力下降的厉害,而他带的这组队员,刚才又将自己的力气全部使了出来,体力并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他在重新归位之后,只夺得了小组赛的第三名,勉强进入了第二轮比赛。

    上了岸之后,他就开始朝于秋撒泼了,认为这次比赛不公平,应该等自己和属下的队员们恢复了体力,再比一场。

    毕竟,由于划手人数比较多,于秋将比赛距离设置的比较大,一趟是两千米,而且是逆水划船,用全力划一趟,可能需要好几分钟,划手们的体力消耗,比做一两百个俯卧撑还大,精气神和体力,通常一下子就会消耗光。

    “首轮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区别,无非就是几十贯铜钱而已,进入第二轮比赛,还不是得重新回到起跑线和所有队伍一起比,为了几十贯钱,老程你至于么

    对了,那个林豹什么来头,为什么见了你就跑”于秋一边让人给程咬金端些冷饮上来,一边笑着道。

    “嘿,那就是个眼高手低的死脑筋,也算是当初跟我们在瓦岗寨一起混的老人了,李密兵败,大家转投王世充的时候,他不同意,结果后来还是随着大流投了过去,却被王世充不喜,只给了个旅帅的职务。

    后来我们瓦岗寨的兄弟转投朝廷的时候,他又不同意,继续跟着王世充,结果,王世充被我们打败,他就逃到山里做了野人。

    这回,居然劫到俺老程的头上来了,你说他是不是欠抽,不行,回头我找着他,还得抽他一顿,当年在瓦岗寨的老兄弟,可没有一个混的比他差的,居然沦落到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地步了。”程咬金就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并不是数落林豹,却是想勾起于秋对这个人的兴趣。

    他确实成功了,在于秋看来,一个每次都不肯背叛旧主的人,至少是个忠义之士,而且武艺尚可,年龄也是三十左右,正当壮年,真好可以用他执行于秋收编各地逃户,充实洺州劳动力的计划。

    让于秋想不到的是,本次事件,还让渊盖苏文,以及新罗百济两国的使者,对于洺州执行的户籍政策,和招工需求的关注,如果,洺州对于外来人口是不抗拒的,那么,是不是说,他们本国的人,也可以来洺州发展

    毕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里面可是说过,万事可商量,尽量的让双方不分彼此,将利益融为一体。

    如果,自己本国一些穷困的没有出路的百姓也能在洺州工作,拿高薪,那么,本国未来的生存环境,可是能够得到大大的改善的。

    很快,他们就从于秋口中得到了回复,确实可以,洺州对于具备沟通能力,可以遵守洺州法律的所有战略合作国的百姓,都是敞开的,并且在做工的时候,享受的福利与李唐和洺州本土百姓一视同仁,这让新罗百济两国的使者都没有心情继续在洺州看龙舟比赛了,恨不得快点飞回去请自己的国王速速跟洺州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毕竟,这两国的产出不多,却拥有着十几万户,数十万的人口,像新罗婢,一直都是新罗国的劳动力出口热门。



第两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计划
    在后世,一个地方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个地方有没有人来。

    于秋想要洺州发达起来,就要将其打造成一个谁都愿意来的地方。

    在这里,大家可以用比较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最好的服务,买到最精美,最好用的货物,并且能够投资赚到钱,那么,谁还能阻挡的了洺州的诱惑力呢

    群体性的比赛,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眼球,能够把大家都带到洺州来的项目。

    观看龙舟比赛的时候,于秋心里就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在洺州的第一轮建设完毕之后,组织一**的比赛来向世人推销洺州,非常的有必要。

    因为洺州的氛围与李唐任何地方都不一样,只要大家了解洺州的先进,就很难脱离先进,再回到以往落后的状态中。

    在洺津渡举行划龙船比赛,在鸡泽县则是可以举行跑马,射艺,马球之类的比赛。

    在州城永年县,还可以比擂台格斗,或者蹴鞠等等,将奖金设置的高高的,比赛项目设置的多多的,噱头搞的足足的,不愁天下人才不来。

    连续三天的龙舟比赛,收获最大的,自然不只是那些获得了名次的选手们,是而洺州的各个产业。

    像建筑业,差不多就招收了两万多青壮,其中,还有近千人是熟手。

    木工业,冶炼业,增加的青壮劳动力也都超过了万人,熟手的比例稍微低一些。

    纺织业,印染业,或者食品加工行业,增幅则是最大,总体人数超过了七万人,有近万人都是熟手。

    甚至于最少的的服务业,或者私人保姆,亦都增加了好几千。

    没错,洺州的一些高薪技术人才,或者中级军官以上的家庭,都开始招收保姆,让一些妇人帮忙处理家务事了。

    毕竟,洺州连级以上军官,或者胸口挂银徽章的政务官,月薪就达到了百贯,拿两三贯钱出来请个把人帮助打扫卫生,喂养牲畜家禽或者照顾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几乎不造成什么经济负担。

    而工程师,中级管事一类各个产业的骨干,薪酬也不比他们低多少,私产还更加多一些,他们工作繁忙,一些日常琐事忙不过来,都有一些用人需求。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赶来洺州看热闹的周边州县百姓,会将这边到处都招工的消息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源源不断的涌入洺州。

    而人多了,力量就大了,个熟手带着七八个新手,就能组成一个施工队开始房屋的修建,洺州城和洺津渡这边数百上千套楼房,在端午节后就同时开建了,同样快速推进的,则是水泥路的修建,在人手增加了两倍以上的情况下,新规划出来的一环路,在入冬以前应该就能修好。

    还有洺津渡和洺水县的这条由洺州城最西端通往最东端的水泥公路,也将会在年底前修建好,至于洺州城连通其它各县的道路,就看之后涌入洺州的劳动力的情况了,反正这种没有扎钢筋的水泥路修建起来难度并不大,以后必定是要翻修的。

    此外,以李孝恭为首的朝堂钦差在洺州流连忘返,程咬金和尉迟恭的龙舟队在第二轮直接被淘汰之后,天天在于秋面前哼唧,说要再比一轮,于秋却没有那么多时间亲自陪着他们玩耍,将他们的食宿游玩之类的事务一股脑的交给王猛安排之后,于秋就回到了山庄,这边,身上的伤势渐好的林豹,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小人见过于都督。”看到骑着大黑从洺津渡回来的于秋,林豹有些紧张局促的在山庄门口向他行大礼道。

    过去两天在山庄养伤的日子里他已经知道,不是于秋亲近的人,一般于秋是不会放他到山庄来的,就算是洺州各县的主要官员,也要申请之后才能到山庄这边来,自己却是刚刚到洺州就被带到了山庄来,可见,于秋很看重自己,这份知遇之恩,以及之前收容自己这些人在洺州安顿下来的活命之恩,足够林豹对于秋以死相报了。
1...8990919293...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