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菊儿在旁边帮着出谋划策,想到一事儿,鼓足勇气问谭氏和杨华明:“奶,爹,那三妹定亲,我爷那边要不要请过来吃顿饭?”

    杨华明本心是不想去请的,没急着开口,而是看向谭氏。

    谭氏连想都不用想就摆摆手:“不要请。”

    “为啥呀?三妹定亲可是大事呢。”菊儿困惑不解。

    前阵子,爷不是都在三伯家住么?

    提到老杨头,谭氏的嘴角不屑的扯到一边:“那个老东西,之前做那么多混账事,咱这回就是要铁了心的让他晓得啥叫孤家寡人!”

    杨华明和刘氏面面相觑。

    谭氏接着道:“定亲不用请,定亲之后看他自个的表现,要是表现还行,将来等三丫头出嫁的时候再让他过来喝盅喜酒就是了。”

    (iishu)是,,,,!




第5885章 迟来的父爱母爱
    【】(iishu),

    “成,那就听菊儿奶的。”刘氏直接表态。

    虽然自己跟婆婆谭氏吵了半辈子的架,但在心里,刘氏并没有真的记恨谭氏。

    女人家嘛,小心眼很正常,尤其是婆媳之间更是天生的敌人。

    但公爹老杨头就不一样了,看似个男人,可这个公爹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虚伪又自私,从前自己跟老四吵架打架,跟谭氏吵架,这个公爹并不是公正调停,而是打着调停的幌子故意激化家庭矛盾。

    而且骨子里大男子主义严重,瞧不起女人,不尊重女人,对这样的公爹,刘氏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不请过来更好,到时候别人质疑,直接往婆婆谭氏身上推,一切都是老太太做主的!

    一番讨论之后,杨华明想到刘氏怀里揣着的那八两银子,心痒难耐。

    “你把银子拿出来我再细细的瞧瞧,好些时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了。”杨华明道。

    刘氏狠狠瞪了杨华明一眼:“银子又没长眼睛和鼻子,有啥好瞧的嘛,不给瞧!”

    杨华明‘嗛’了声,“瞧把你给嘚瑟的。”

    谭氏在一旁悠哉的喝着茶,三丫头不时剥几粒花生米放到她手里。

    谭氏的脸色难得柔和了几分,叹了声:“我这人从前最不喜欢孙女了,总觉着孙女是赔钱货,是别人家的人,可不晓得为啥,就是觉着我家三丫头好,这八两银子的彩礼啊,搁在别人家姑娘身上算多,搁在咱三丫头身上,我咋还嫌少了呢?”

    刘氏目光亮了:“娘,你也觉着咱三丫头不值这个价?”

    话刚说完,杨华明就拍了下桌子,吹胡子瞪眼睛:“咋说话的呢?你是在瓦市卖菜卖傻了吧?啥都论斤称?”

    刘氏怔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打了下自己的嘴,“我这不是说急了嘛,原本不是这个意思的。”

    “你要是不会说话就闭嘴,咱是嫁闺女,不是卖闺女,可晓得?”好不容易扳回一局,杨华明故意板起脸训斥刘氏。

    刘氏翻了个白眼,“瞧把你给嘚瑟的,还没完没了……”

    谭氏皱眉:“你们两个别吵了,吵来吵去都是些没有油盐的废话!”

    杨华明不吱声,刘氏有些不服气:“那老太太你倒是说点有油盐的话来听听啊。”

    谭氏放下茶碗,正色道:“这八两银子虽说在庄户人家是不算少,可咱三丫头要嫁去外县,路有些远啊,咱这边也不方便照拂,这嫁过去了,手头没点压箱底的银子,日子不好过。”

    “这不是有八两银子嘛,咋就没钱了?”杨华明不解。

    刘氏拍了下他的手臂:“八两银子里面有彩礼,还有办酒席的钱,那彩礼咱得给三丫头置办嫁妆啊,我看镇上那些家境不错的人家,嫁闺女不仅不克扣闺女的彩礼,还会掏腰包给闺女垫付嫁妆呢!”

    杨华明咧嘴:“这不慌,当初晴丫头就丢了话,咱三丫头出嫁,嫁妆她会赞助的。”

    “不说多,十几二十两银子肯定是有……”

    刘氏再次拧了杨华明一下:“你可真是没出息,你才是三丫头的亲爹老子啊,晴儿的好意是晴儿的,你就坐享其成?要脸不?”

    杨华明揉着手臂,“你死一边去,老子是她亲爹,能不替她打算?”

    “那你说说,你都替三丫头打算啥了?”刘氏又问。

    杨华明挑了挑眉,故作神秘:“这两年我在道观兢兢业业做事,平时也是省吃俭用,还不就是为了给三丫头攒嫁妆嘛!”

    “康小子是指望不上他娶媳妇,铁蛋年纪还小,不急,我的钱啊,眼下都给三丫头攒着呢!”

    “当真?你忽悠人的吧?”刘氏嘴里说着质疑的话,但眼神还是藏不住的亮了起来。

    三丫头也是惊讶抬头,有些不认识自己的爹了。

    谭氏轻咳了一声,“别说那么多,把你攒的钱都拿出来,咱数数。”

    “对对对,口说无凭,拿出来瞧瞧。”刘氏急不可耐,起身就要去翻找枕头和床板。

    杨华明嘿嘿一笑,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子,在里面抠个半天,抠出来一张银票。

    “呐,都在这呢!”

    刘氏捏着鼻子把银票放在眼前看了眼,摇摇头。

    “我不识字,三丫头,你帮我瞧瞧这是多少。”

    老杨家的儿孙辈不分男女,都认得一些字,三丫头也不例外。

    她凑了过来看了一眼,“十八两银子?”

    “天哪!”刘氏惊得用还沾着脚臭味的手捂住了嘴。

    “我的天,杨华明你行啊你,竟然还真攒了十八两银子!啧啧,晴儿这侄女还真是对你好啊,道观的差事不赖,油水足!”

    谭氏也对此满意,“胖丫还算没昧良心,晓得扶持家里人。”

    杨华明得意极了,指着那银票对三丫头道:“这银票你收着,刘雪云出八两银子的彩礼,你爹我给你陪嫁十八两银子,让你风风光光嫁过去。”

    “嗛,闺女又不是你一个人的,还有我呢!”

    刘氏起身走到床边,把她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只包袱卷拿过来打开,然后从里面又拿出一根镶嵌了红宝石的银簪子放到三丫头手里。

    “我看城里有些员外家的小姐戴这个,现在外面流行这款式,娘给你也打了一根,你到时候戴着出嫁,保准比那些员外家小姐还要好看!”

    三丫头受宠若惊,还没伸手来接簪子,就被谭氏抢先捏到手里。

    “等一下。”谭氏道。

    她眼睛看不见,但手指头灵活,捻着银簪在手里一寸寸捏。

    “嗯,这簪子少说得五六两银子一根吧?”谭氏问。

    刘氏睁大了眼,惊讶道:“你这足不出户的,眼也瞅不见,猜东西倒是一猜一个准啊。”

    谭氏略为得意的笑了笑,“别欺负老婆子我眼瞎没见识,人老成精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刘氏连连点头。

    三丫头也欣喜的接过簪子放在手里反复打量,眼角眉梢都是喜欢。

    长这么大,头一回拥有这么好看的簪子,还是娘给买的。

    要知道,小时候过年想要一截红头绳都得央求个半天呢!

    杨华明不懂女人,坐在那里心疼得腮帮子上的肉都在抽搐:“当真要五六两?天哪,你这婆娘真是败家,这玩意儿戴脑袋上的,当不得吃当不得喝,兑换成银子该多好,啧啧,真是不会过日子……”

    (iishu)是,,,,!



第5886章 安好
    【】(iishu),

    内阁。

    刘预手中拿着一份札子。

    这份札子是数名邸店一等粮商所写。

    而所写的内容,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在最开始执行转运法的时候,都是运到转运司,换成粮票再到京城提粮。

    没过多久就查出了有商贾往米袋里掺石子的手段,来增重谋取利益。

    而这些发国难财之人,已经被法办,并且有了抽验的手段。

    而后就有转运司的粮官在其中牟利。

    转运司的粮官在兑粮的时候,把土掺和在了米袋之中兑换而出,而后商贾运回后发现,告到了台谏。

    台谏和转运司掰扯了很久,终于在皇上的裁定下,商贾取粮也可以抽检,并且可以检举粮官从中作梗。

    这件事告一段落之后,转运司的粮官们兑粮的手段就比较多了,以次充好,随意的更换袋中谷物,泡水,掺土掺沙屡禁不绝。

    沐子川叹气的说道:“刘阁老,你知道民告官殊为不易,本来百姓就是弱势,再加上官官相亲,所以多数人被转运司的粮官坑了之后,都是忍气吞声,尤其是那些邸店一等商贾,他们更多的考量的是和朝堂的关系,会不会弄的很僵硬。”

    “但是他们现在扛不住了,十三进七出,这谁能顶得住?”

    刘预当然知道沐子川在说什么,大齐的一等粮商,在四象城以及别的地方需要交纳十三份的粮食,而到了京城最多只能换出七成来。

    刘预合上了札子,摇头说道:“他们在四象城那边被那些粮官为难,掺了土、没晾干、一等变五等,十斤变一钱。这些招数实在是数不胜数啊。”

    “你说这本来就是一个良政。方便了朝廷运送军粮,也方便了百姓转运粮草,怎么闹来闹去,怎么就闹成了这个样子?”

    两个朝廷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通这个道理。

    明明看起来百利而无一害的政策,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模样。

    刘预道:“咱们的这个粮引之事,是不是欠考虑了?”

    沐子川听到刘预说的话,紧蹙的眉头才有些舒展开来。

    他一直在想着怎么吏治,可是这种实物性质的物品,本来就不是单方面的错,转运司的粮官们的抱怨更多。

    抽检早就变成了全部检查,否则很容易被那些逐利的商贾,钻了空子,谋取私利。平日里转运司的抱怨也是很多。

    沐子川皱着眉头思索了很久,才说道:“我觉得可能真的是这个转运的方式,仅仅适合紧急调运的时候用,还是把这个军粮的转运法子停下来吧。”

    “四象城和京城的交接凭证验证,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伪造粮引之事,也不少。而且还有的时候没有相应的粮食兑粮,闹出不少乱子。”

    “这法子军粮紧张的时候,是个好法子,可是真的当个常例去做,就会发现这法子,并不是很好用。”

    刘预听闻之后,说道:“既然沐尚书有了想法,那就暂时停下这个法子,既然是害政我们就先把这政策停下来。”

    “沐尚书,转运司这里,还有什么线索吗?这次商贾集体停止兑粮之事,有蹊跷啊。”

    害怕朝廷的商贾,才是大多数商贾的写照,这件事的背后绝对不可能没有背后的推手。

    沐子川面色一沉,问道:“蹊跷,难道说有人在挑唆他们?叛汉谍报组织吗?”

    刘预摇头,隐卫和叛汉谍报组织的争斗属于内廷的重要工作,他也从王昀那里多少了解过,眼下汉人在正面战场被打的节节败退,自顾不暇的汉人,将叛汉谍报组织的重点放在了上京路和汉国境内。

    “叛汉谍报组织全面收缩,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瞒得住隐卫的人。应该不是他们。”刘预摇头说道,否定了沐子川的想法。

    沐子川想了很久,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你好好琢磨下怎么把粮食补上,皇上那边战事胶着,没有粮草,回来问责,咱们谁都跑不了。你既然没有消息了,那我去别处想想办法。”刘预站起来告辞。

    这次粮食停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大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倒是好说,将这个政策停下就是。但是这些商贾突然联合在一起,就非常奇怪。

    这背后挑唆一等商贾的人,到底是谁?而且时间点上,挑选的恰到时候,让刘预背后冷汗直流。

    大齐的商贾明白人占多数,大齐不兴,何来商道?

    现今的大齐,商人们合法经营,获得的诸多好处,都让人眼红不已,假若没人挑唆,绝对不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从四象城到京城这条粮草线断了不说,南方到渡口的粮草线也断了。

    刘预走到了皇室大宗正齐星辰的家门口,他站在宗正的门口,看着高大的牌匾,犹豫了很久,才踏进了他的家中。

    他本来不想来,掺和皇家的事,本来就是很容易惹一身嫌疑,尤其他现在是大齐内阁大学士阁老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误解。

    但不来,很多事情就搞不清楚。

    齐星辰倒是十分热情,让人将他请入内室,沏茶后,道:“刘阁老,这是南方云雾茶中的极品,味道怎样?”

    刘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股清香缭绕在唇齿之间。

    “好茶,当得起云雾极品的称呼。”

    “刘阁老你是茶中圣手,有你的品评,此茶以后身价倍增。”

    齐星辰的面前也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

    闲聊了几句茶水之事,齐星辰道:“刘阁老,今日来看本王,有何要事?”

    “闲王爷,最近太上皇身子骨可还硬朗?”刘预慢悠悠的道。

    这话本不该问的,但皇家无私事,皇家事就是国事。

    “太上皇最近身子好多了,每日里召集一些诗人词人,吟诗作赋,好不快活。”齐星辰笑道。

    “如此,便好,太上皇身子骨好,也是臣子的服气。”
1...37503751375237533754...38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