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啊”老杨头张了张嘴,一脸茫然。

    显然,杨华忠具体多大岁数,老汉并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会子从一个外人口中听到,他才愣了下。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啊,你爹走了都好多年了哦好像是十几年前闹瘟疫的时候走的”老杨头又问。

    余兴奎点头,提到十几年前,由一场洪水引发的瘟疫时,他整个人都神色落寞下来。

    “是啊,我爹就是那会子走的,他命苦,一辈子就没享过几天福,走的时候身边都没个人……”

    不仅爹是那场瘟疫走的,自己的原配妻子还有一双儿女也都死于那一场瘟疫。

    那一年大瘟疫,余家村是重灾区,后来官府派了官兵过来是打算先隔离,接着再焚村的。

    幸好当时还没成为护国大将军的骆风棠和杨若晴勇闯余家村,研制出治疗瘟疫的解药来,不然,现在自己和娘也都死了。

    “过去的事儿就不提了,人活于世,总有走的那一天,你瞧瞧我,这不也快了嘛,我家那些不孝的儿孙把我关在这儿,这是坐牢啊!”老杨头抬手拍了拍床板,一脸自嘲。

    余兴奎回过神来,突然想起自己今日站在这里的目的,可不是真的过来陪这老汉回忆那些不好的往事的,而是过来哄他开心的,好让他接受自己来伺候他。

    “老杨伯,您千万别这么说,不管咋样至少您老吃穿不愁,儿孙们不敢有半点短缺了您,而我娘,比起您来,我娘就受苦了……”

    “你娘还在世”老杨头惊讶的问,眼中掠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余兴奎点头,“我娘一直在呢。”

    老杨头来了兴趣,又问:“那你娘今年六十有一了吧”

    这回,换余兴奎惊愕了,这老汉先前可是连自家亲儿子多少岁都不记得,咋别人家一个老太太的年纪却记得这么清楚呢

    “是啊,老杨伯您咋记得这么清楚啊”余兴奎忍不住问。

    老杨头哈哈一笑,这笑声听起来仿佛让他年轻了十来岁。

    老杨头笑得眉眼弯弯,两个月都没有打理过的胡须早已遮住了嘴巴,但一点儿都不妨碍他说话。

    “我当然记得清楚啊,先前不是说了么,你爹和你娘当初还是我给拉的红线呢,你娘啊,是我在别的村子里一个朋友的妹子,”

    “因为我跟那个朋友要好,所以顺便帮她妹子拉了一条红线。”

    有些事情,老杨头不方便跟余兴奎说。

    想当年他第一回看到余兴奎的娘赵嫦娥时,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那是几十年前了,那会子谭氏刚刚生下老三正在坐月子,他已经是三个儿子的父亲了。

    谭氏坐月子没有鸡蛋吃,他去找那个要好的朋友借,当时自己已经二十八,快要三十岁了。

    朋友家的小妹一直寄样在别人家,那天刚好回家来,十四岁的女孩子,亭亭玉立,好看得就跟那花骨朵似的。

    一问名字,说叫嫦娥。

    他当时就想着这个名字取的可真好,人如其名,长得真的跟月亮上的那个嫦娥仙子似的。

    虽然他从没见过月亮上的嫦娥仙子长啥样,可在他看来,赵嫦娥的气质就跟那仙子差不多。

    当时他就生出一股冲动,要是自个有钱,他宁可给谭氏一笔钱,让她带着三个儿子离开老杨家,把正妻的位置腾出来给赵嫦娥。

    可惜




第5372章 最惨的那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杨头原本是打算等赵嫦娥嫁去了自己的朋友余茂和家,往后自己也能有事没事往余家村去走走,指不定……

    可没想到,赵嫦娥嫁给余茂和之后,也不知道跟余茂和那说了些啥,余茂和都不咋跟他走动了。

    老杨头去过余家两回,赵嫦娥都躲在屋里不出来,余茂和招待的也心不在焉,态度不冷不热。

    再过了一年,赵嫦娥便给余茂和生了个儿子。

    那天他拿着好多东西去送礼,余茂和碍于面子拒绝不得,便招呼他进屋吃了顿饭,还客气的让他给孩子名字取个字,这才有了余兴奎这个名儿。

    可自那以后,余茂和便再次恢复了那种不冷不淡的态度,老杨头也就没多大兴趣再去了,加之谭氏很快又生了老四杨华明,接着又是老五杨华洲。

    家里的儿子越来越多,大儿子杨华安又在念书,各方面压力都来了,自己身为一家之主也没有那些花花心思了,跟余家便彻底的断了来往。

    十多年前那场大瘟疫,余茂和死在瘟疫里,这事儿老杨头其实是知道的。

    可那会子,老杨家正当蒸蒸日上,儿孙满堂,永仙又考取了秀才,一家子歪不得。

    所以老杨头便再次按捺住了自己的念头,一门心思的跟谭氏过日子,做好这老杨家的一家之主。

    “哎,这日子过得真是太快啦,一晃眼,我和你娘都老咯。”老杨头再次发出感慨。

    “对了,你娘如今过得咋样啊身子可还康健”

    余兴奎赶紧道:“多谢老杨伯惦记,我娘身子骨还不错,只是生了我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家里日子紧吧,不能让她老人家享福。”

    老杨头便叹口气,“那你娘是自己一个人住在小屋子里呢,还是跟你们一块儿过”

    余兴奎又道:“我家没有分家,虽说日子清苦,可一家子还是凑在一块儿,图个穷热闹呗!”

    这话可算是说到老杨头的心窝窝里去了,他忍不住朝余兴奎竖起大拇指来:“你小子,好样的,是这个!”

    余兴奎咧嘴笑,说了几句谦虚的话,就这样,余兴奎破例被老杨头留下了。

    老杨头还很关照余兴奎,提醒了他啥东西放在哪,平时要做些啥,老杨头甚至还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旱烟来邀请余兴奎一块儿抽。

    ……

    村口杨华忠家。

    杨华忠回到家的时候,身上全湿了,孙氏赶紧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计,把事先就找好的衣裳拿出来让杨华忠替换上。

    “咋这会子才回来找到合适的人了么”孙氏边帮杨华忠用帕子擦头发,边询问情况。

    杨华忠点头:“找到了,余家村的余兴奎,比我小两岁,晌午就是在他家吃的饭,余老娘烧的火。”

    “余兴奎这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听过。”孙氏道。

    杨华忠道:“当然熟悉了,十多年前大瘟疫,余家村最惨的那户。”

    “一场瘟疫,余兴奎他爹,余兴奎的婆娘,还有一双儿女全没了,就剩下他和他老娘相依为命,那会子他自个都三十出点头,而立之年啊!”

    孙氏突然就想起来了,当初晴儿回来说过这户人家的事儿,太惨了。

    一场瘟疫,真的是家破人亡。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余兴奎娘俩熬不过来呢,没想到后来余兴奎竟然还娶了个媳妇,媳妇比他小了整整十岁,前几年还给他生了个儿子,那孩子跟咱峰儿差不多大,六七岁的样子。”杨华忠接着又道,说话的当口,衣裳全都换好了,头发也擦干了。

    孙氏的热茶端到他手里,他喝了一口,感觉这大半天来的寒冷和潮湿便全都被驱散



第5373章 疯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华忠木屐都顾不上穿,随手抓了一把斗笠往头上一罩就出了门。

    “三哥你等等我啊!”杨华明喊着追了上去。

    孙氏不放心,撑起一把油纸伞也跟在后面去了老宅。

    老杨家老宅,杨华忠兄弟两个刚赶到堂屋门口刚好跟从里面出来的福伯父子兜面相遇。

    “福伯,永仙情况咋样了”杨华忠问。

    福伯抬手朝杨华忠和杨华明兄弟拱了拱:“福大命大,一切无恙。”

    杨华忠和杨华明兄弟对视了一眼,一切无恙

    “又能活蹦乱跳了吗”杨华明问。

    福伯道:“因为在床上躺了两三个月,这初醒来身体四肢难免有些僵硬以及不协调,所以不能径直就起来,要一步步,先从靠坐,再到慢慢的练习走路,抬手,永仙年轻,这中间大概一个多月的功夫就能恢复如常。”

    杨华忠又问:“之前他是脑袋受伤才变成这样的,那他的脑袋……还能接着念书不”

    福伯迟疑了下,“人的脑袋是个最复杂也是最精密的中枢之处,也是最拿捏不准的,所以我没法预测,这个得看后续的恢复情况。”

    杨华忠点点头,一条牛一路草,只要走正道,勤劳肯吃苦,饿不死。

    就怕他到时候继续想些旁门左道,那饿死也是活该。

    “需要开药不”杨华明自此问。

    福伯摇头:“不用不用,他躺着的这段时日还长胖了呢,压根就用不着吃药。”

    杨华明咧了咧嘴,不需要开药就好,他还不想给这个大侄子掏药钱呢,三十开外的年纪了,做事稀里糊涂的。

    昏迷不醒,是个负担,醒了,也让人焦忧。

    杨华明心里想了一堆乱糟糟的东西,以至于福伯跟杨华忠那说完了话离开了他才回过神来。

    “三哥,你说永仙这醒过来了,廖家那边……”

    “先进去看看永仙,其他话回头再说。”杨华忠沉声道,随即抬步进了屋子。

    而这耽误的当口,孙氏也已经赶到了,收了伞跟在他们身后一块儿进了门。

    杨永仙的屋子里,他躺在床上,床边或站或坐已经围拢了很多人。

    有金氏,杨永青,三丫头,杨华梅,王洪全……

    看到杨华忠和杨华明兄弟进来,大家伙儿赶紧让开一个口子好让他们兄弟来到床前跟杨永仙说话。

    “永仙,你醒了这会子感觉咋样”杨华忠在床前站定后,问躺在那睁着一双眼睛,面色苍白,但却躺出了双下巴的杨永仙。

    杨永仙看到杨华忠和杨华明过来,挣扎着要起身,奈何刚刚像乌龟似的抬起个脑袋,眼前突然就阵阵发黑,脑袋连着身体也再次往后跌下去。

    杨华忠赶紧道:“你躺着就好,刚醒来别乱动。”

    杨永仙闭上眼做了几个深呼吸,方才回过气儿来。

    “三叔,四叔,我方才听姑姑和永青他们说,我竟然昏睡了将近三个月,这段时日给大家伙儿添麻烦了,永仙心里惭愧……”

    杨华忠摆摆手,“别说那种话,醒了就好……”

    杨华明也道:“你要是真心想说这种话就跟你娘那说,你昏睡的这段时日一直是她寸步不离的服侍你呢,不然你早睡过去了。”

    杨华忠扭头看了眼杨华明,杨华梅也是轻咳了一声,朝杨华明使眼色,示意他别这么跟永仙说话,毕竟才刚刚醒过来。

    杨华明咧嘴一笑:“我说的是实在话嘛,本来就是大嫂服侍啊,咱们都有咱自个的事儿要做,还要伺候俩个闹腾不休的老的,哪里腾得出功夫来照顾永仙啊”

    &nbs



第5375章 心寒
    “平身,张阁老坐着说。”

    背立着的男人转过身来,果然就是齐星云,他迈步坐在顶头的太师椅上,伸手示意张廷玉坐下。

    “谢陛下。”

    张廷玉站起身,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但只坐了半个身子,恭敬的望着齐星云。

    这就是臣子的智慧了,随时随地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细节上做起,这也是他能从众多大臣中脱颖而出,最终位极人臣的缘由之一。

    “陛下,最近谣言四起,是陛下之策”张廷玉开门见山道。

    除了注重细节以外,他还是有名的刚直之臣,这两种行并不冲突。

    “张阁老,实在是不得不出此策,京城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这一次朕希望能一打尽乱臣贼子。”齐星云淡淡道。

    “老臣明白了,现在老臣做些什么”

    用不着齐星云细说,张廷玉就已经弄清楚了他的意思,还有最近京城那么多谣言,以及最近皇帝不见后宫,不见大臣的缘由。

    原来是金蝉脱壳,引蛇出洞之策。

    想要真正用好这一策太不容易了,这其中的消息一环都不能走漏。

    “接引一部分护进京,化整为零。”齐星云道。

    “陛下,这,这护进京是否不妥”在这一点上,张廷玉却疑虑起来。

    这不仅仅是信不信任在外掌兵大将的问题,而是朝廷法度规矩的问题……

    护这样的地方军队,往往经过激烈的厮杀,比京城的军队要强的多,外来军队入京,那就大隐患,往往那些地方军队只认主将,不认皇室,万一要是弄个黄袍加身,那可怎么办

    所以,大齐从制度上就不允许地方军队大规模的入京,有限制的数百上千人倒是没什么,但万人以上,那就太可怕了,很是犯忌讳。

    “朕已经决定了,唯有护可以信任,难道不信护,去信南召军不成。”齐星云冷笑一声道。

    “南召军是万不可信的。”张廷玉也立即摇头。

    南召军已经坐大了,纯粹是将门的把戏,在西南方向打着平叛的名头一直滞留着,说白了,本质上就是养寇自重。

    南召军和护面临的局势大不相同。

    护是真正面对着汉军的威胁,汉军的秦汉卿,那实力是真的强大,本来都有一统天下的气势,硬是被护给阻挡住了,如今能阻止汉军无法南下,便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1...35803581358235833584...38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