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1942年8月,一位名叫西奥多·h·怀特的美国记者,以白修德的名字,在美国的《时代》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中原大饥荒的详细情况的文章,在美国引起了渲染大波……

    而接到流云授意的犹太人,趁机煽风点火:美国人有支持华夏抗战的义务,但没有将全部援助都交给常凯申,让他去胡作非为的权力……

    看到《时代(华夏中原大饥荒专版)》的蒋瑞元,火冒三丈,将还在酝酿中的《华夏之命运》初稿,撕得粉碎……

    而同一时间,流云正躲在西宁的别墅里,过着安静祥和的中秋佳节。

    而刘家的中秋家宴规模,比以往都要大:就连身在北平的刘瑾承,也被刘玄恭拉到了清海;而且,在外地执行任务的,也都回到了家里。

    这时候,看着满满当当的一客厅家人,流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那缺德的外挂,不会现在就把自己给带走吧?

    流云赶紧深呼吸了几下,将“邪念”赶出自己的脑海:“难道真是苦日子过久了,一过好日子就觉得浑身难受?”

    所幸,流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吃过饭,马玄忠见老头子兴致缺缺,将刘玄笑叫到一边,了解了一下流云在八路军根据地的表现。

    在听到自家老头子将宝贝得不行的手术器械送了人后,马玄忠两眼一亮,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看着自家老头子书房里熟悉的陈设,刘玄信的心提了起来:要是自家老头子单独找人谈话,一般没有好事,这是自己总结的规律。

    见刘玄信一进书房脸色就有些难看,郑苹如握住了刘玄信的手:“信哥,怎么了?”

    刘玄信苦笑着叹了口气:“违规操作,汪兆明的刺杀过程,有保密年限。”

    “啊!”郑苹如捂住了嘴巴。

    “而且,”刘玄信皱起了眉头,“如果陈宝骅将我们刺杀汪兆明的消息上报,所有人就都危险了,可是……”

    “陈宝骅是我的人。”

    听见自家老头子那熟悉的声音,刘玄信一愣。

    流云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下,看了一眼刘玄信和郑苹如:“都坐吧!”

    刘玄信不太敢坐下:“爹……”

    流云叹了口气:“坐下吧,没有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已经很好了。回头将检讨书交给玄智。”

    刘玄信有些意外: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解决一下!”流云扫了一眼刘玄信,“玄孝调到大后方去了,现在西安情报站需要一个负责人,现在人选有两个,你和玄恭……”

    刘玄信小声地问了一句:“爹,有其他的选择吗?”

    “有,”流云打量了一下刘玄信,“因为思齐主动调到重庆,情报管理科有空缺。”

    刘玄信点了点头:“这个适合我。”

    “你确定?”

    “确定!”

    “那好吧,”流云叹了口气,看了看刘玄信和郑苹如,“你们先去玩吧,别忘了把玄恭小两口叫过来。”

    “好的!”

    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刘玄信长长地松了口气。

    郑苹如好奇地盯着刘玄信:“阿信,怎么了?难道西安站有问题?”

    刘玄信叹了口气:“西安要比情报管理科要舒服得多。”

    “那你……”

    刘玄信意味深长地看着郑苹如:“许馨嫂子是调到西安后才怀孕,玄孝哥也是因为嫂子怀孕才调离西安的。”

    “啊?”郑苹如的脸一下子红了。

    刘玄信苦笑着叹了口气:“所以,这是老头子的催生之计。只能委屈玄恭了。”

    刘玄恭一进书房,就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然后笑眯眯地拉着郑玉彤坐下。

    见刘玄恭没个正形,流云也懒得理会了,只是没好气地白了刘玄恭一眼:“酒井现在已经回到满铁总部了吧?”

    刘玄恭点了点头:“应该很快就会回国了。按照您的要求,满铁内部情报员的联络方式交给了大师兄。只是……”

    “只是什么?”

    “咱家老宅要是交给大师兄,我怕您那些锦鲤……”

    流云瞪了刘玄恭一眼:“你大师兄的厨艺水平我很清楚,倒是你,没少捞池子里的锦鲤打牙祭吧?”

    郑玉彤噗呲笑了出来。

    得了,猪队友一个。刘玄恭低下了头:“我认罪,只是,有好几次是师兄撺掇我捞的。”

    “哦!”流云点了点头,“作为惩罚,调你到西安情报站,接替玄孝的工作,你觉得如何?”

    (iishu)是,,,,!




第165章 大学
    【】(iishu),

    “爹,还有这好事?”

    见刘玄恭一脸惊喜,流云一脸无奈:“希望你们能体谅一下,老头子我希望抱孙子的迫切心情,你七个姐姐,我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

    刘玄恭懵圈了:就知道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可这陷阱的坑,挖得也太大了点吧?

    还没等刘玄恭开口,郑玉彤一口应下了:“爹,我们答应了。”

    见郑玉彤朝自己使眼色,刘玄恭赶紧点头:“对,这件事我同意了。”

    流云点了点头:“你们先回去吧。”

    回到房间,刘玄恭将门关上,一脸不解地看着郑玉彤:“媳妇儿,你怎么就应下了?”

    “有个小孩子,不挺好的吗?”郑玉彤白了自家老公一眼,“再说,你看咱爹每天闲着没事干,都闲出毛病来了,有个小孩子守着,多少也能解解闷。”

    刘玄恭点了点头:“也对。”

    过完中秋,房子里又开始变得空荡荡的……

    不过,流云却闲不下来了,一众儿女、徒弟觉得他似乎是太闲了,就给他安排了新的工作:将酒泉的一系列技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酒泉工业大学;将酒泉医院扩建为酒泉医科大学;将酒泉的农业技术学院,扩建为大学规模。

    看着本来已经推给别人的工作,又回到了自己头上,流云叹了口气,领着自己的小跟班刘玄笑、孙光英和许擎,乘飞机赶到了酒泉。

    随着金昌、克拉玛依、和田等工业基地的开建或者扩建,酒泉的部分钢铁产能,也开始逐渐扩散,只剩下了与汽车、电力、航空航天相关的研究院和加工厂。

    充分吸取了“国外经验和教训”的流云,大手一挥,将酒泉跟嘉峪关连线往北的将近三百公顷的三角形地带,划为了酒泉工业、农业、医科大学的校园。

    圈好了地,流云开始调集西北的各大设计院,下了发校园总体方案设计要求:高端、大气、上档次。

    接到“太上皇”方案征集要求的各大设计院,迅速地开动脑洞,开始脑补各种带有科幻风格的方案。

    而西北实力最雄厚的清海大学建筑学院里,杨庭宝看着“简单”的总体的设计要求,直摇头,因为他深知:越是简单的要求,做做起具体方案来越麻烦。

    建筑学院的另外一位大拿——童寯,看完方案的要求后,却是跃跃欲试:能让设计师尽情发挥想象的要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看着兴奋的童寯,杨庭宝笑着问:“伯潜兄,可是有腹稿了?”

    童寯笑了笑:“仁辉兄,腹稿倒是没有,不过,能够让咱们放开想象自由设计的机会可不多呀!”

    杨庭宝苦笑着摇了摇头:“可越简单的要求,越难切合任务的要求,而且这次的方案的终审人是刘乾云老先生,这可就难办了。”

    “仁辉兄,你把事情想复杂了。”童寯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刘老头挺好说话的,而且,要想挠到刘老头的痒痒肉,其实也很简单。”

    看着胸有成竹的童寯,杨庭宝来了兴趣:“伯潜兄,此话怎讲?”

    童寯笑了笑:“刘老头对于建筑可不是一无所知,而且,老头子对于西方的绘画,也颇有造诣,最关键的是,老头子的手工制作不错,有把自己的想象转化为实物的能力。”

    说着,童寯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杨庭宝:“咱们只需要问刘老头,要个他中意的建筑模型就成了,我这主意如何,仁辉兄?”

    杨庭宝叹了口气,笑着看了看童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跟国内的用户交流习惯了,竟然忘了,刘老头子,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了。”

    两天后,童寯从流云的办公室里抱回了一箱建筑模型,放到了设计室的大桌子上。

    “童老师,快拿出来让我们看一下。”

    “伯潜兄,怎么了?”杨庭宝见童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有些好奇。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童寯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杨庭宝。

    杨廷接过纸张,看了一眼,然后愣在了那里。

    旁边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伸头看了一眼纸上的数据,然后就没敢再看第二眼。

    “怎么了?”

    杨廷宝叹了口气,看了看满脸都是好奇地学生:“我们要设计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座城市;我们的设计周期,可能不是几个月、几年,而是一辈子……”

    设计室里的学生都沸腾了起来……

    童寯默默地走到桌子前,将箱子里的模型倒出来……

    看着桌面上等比例的银灰色模型,杨廷宝看了看童寯:“要不咱们跟铁路设计院联合设计吧?这么大的校园,需要专门设计公共交通系统,咱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童寯点了点头。

    一个月后,一份被戏称为“三分天下,辐射全球”的初稿设计方案出炉了。

    初审时,流云觉得从学校中心辐射出来的三条道路有些太直了,没有艺术感,于是就有了后来被戏称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二稿。

    二审时,评委之一的马玄忠觉得要搞就要搞大点,提出了将工业、农业、医学合并的提议。

    提议一出,大家纷纷附和。

    于是,铁路设计院在三稿方案里,加上了环城轨道交通系统。

    三审定稿,方案进入设计细化阶段。

    十月份,被戏称为“天大、地大、酒最大”的“酒大”——酒泉大学正式开工建设。

    于此同时,流云组建的大学筹建委员会,开始细化专业设置,组织人员编写教材。

    医学方面的教材倒是简单,刘玄心组织医院里的医学生,将自己贡献出来的手抄版教材录取电脑就成了。

    工学与理学方面的教材编写,也很简单:酒泉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学科的人员。

    可负责农业学教材编写的李济民,就痛苦了,自己也有珍藏版教材,可人手不足;流云只得从建设兵团抽调了一批农学方面的学生,填充进农学教材编写组。

    教材编写完成,通过审核,就进入了印刷流程。而于此同时,提前开学的预科生,则是在酒泉城里的旧校舍里,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旅程……

    1943年1月初,马玄忠收到了一个署着自家老头子名字的包裹,而且是由其他人转寄的,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只有一束青丝。

    1943年1月25日,马玄忠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代才女吕碧城郁郁而终的消息。

    两天后,马玄忠从报纸上见到了署着“刘乾云”的文章,标题也符合自家老头子的风格:泱泱华夏,竟然容不得一个惊才绝艳的女人!

    文章也很简单,只有一首诗:独擎天阴未有惜,才满八荒愁为妻;青丝已斩恨无绝,碧波万顷绕城泣……

    (iishu)是,,,,!



第166章 预科
    【】(iishu),

    新年期间,马玄忠一直小心翼翼地盯着自家老头子,希望发掘一些蛛丝马迹,可自家老头子似乎藏得跟严实……

    新年过了,一家人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元宵刚过,给延州方面发过招生启事的流云,收到了华共方面的回复:第一批两千多名学生,已经在路上了……

    这时候,流云才想起来:历史上这一年,华共不久之后就开始实行“精兵简政”方针;现在有了自己这只大蝴蝶,华共的人员更多了。

    三天后,流云在酒泉火车站见到了华共方面的学生队伍。

    只是在见到华共方面的带队干部时,流云有些意外:华共方面带队的是聂双全和任培国,两人都是华共方面的元老。

    一番寒暄后,流云安排学生住下,然后跟华共方面的干部开了个碰头会。

    因为年前在延州混过相当一段时间,华共方面的主要干部,流云都认识,开会时,流云也就没客气,单刀直入:“咱们也都是熟人了,问候之类的话,也就不说了。”

    流云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继续讲道:“首先,我们这边没有政工人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由你们自己来。”

    任培国看了看聂双全,然后点了点头:“谢谢刘老的体谅。”

    流云笑了笑:“客气了都是熟人,未来还会是一家人,这么说就有些见外了。”

    “那您接着说。”

    “那好,第二点,有一些专业的学生,你们必须保证学生对于华共的绝对忠诚。”流云叹了口气,“我们这边的一些研究,是领先于全世界十几乃至几十年的,我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便宜了其他人。”

    聂双全点了点头:“这个我们理解也必须理解。”

    “那就好,在专业分配完毕之后,我会提供一份有保密规定的专业清单。”流云叹了口气,继续讲道,“而且,有一点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有些保密专业的附近,我们安排有反间谍人员。”
1...5455565758...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