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云舞月扬】完整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强
    ……

    ***    ***    ***    ***

    平夏城西夏大营之内至远处的山路上,大队大队西夏兵马浩浩荡荡离开营地,

    在夜色的掩护下,没入远方的山麓之间。

    整整四万的仁多氏精兵,每人裹五日之粮,前往鎮戌军。这是仁多保忠真正

    的老本,这也是仁多氏在西夏国内赖以称雄的最大资本。鎮戌军离平夏城并不远,

    便是绕道熙宁寨,也不过三十多里路,仁多族的精兵都受过夜间行军的严格训练,

    便是晚上黑暗环境内也能走的速度很快,天亮便能到达。

    为了隐蔽,每个人都不打火把。而且每个人都是牵着马走,为了节省马力。

    仁多保忠站在路旁的高坡之上,看着自己的族人行进的?a href='/youliang' target='_bnk'>游椋谥泄虐孜?br />

    冷气。夜晚的寒风很冷,刮在脸上都觉得麻木。

    他身边站着一个汉子,身形为黑暗所隐蔽。

    「任得敬。」

    「小人在。」

    「事情办得如何?」

    「如统军所料,宋朝红娘子已经入陕西,小人已将消息发给何灌,只待统军

    到时候做一场好戏,红娘子与何灌必然上当。可笑这些宋人以为行事机密,却皆

    在统军鼓掌之中,待到太后大败威信尽丧,北方乱起,宋人无暇西顾,统军若得

    拥立之功,皇帝必以重赏酬之,国内又有何人能有资格与统军争相位?」

    「你何以料得太后必败?」

    「小人游历宋朝,去过江南,到过大海,见过一些大夏国内不曾有也永远不

    会有的东西,正因为我大夏没有这等见识,明日大风若起,则必败无疑。」

    仁多保忠皱眉:「你说明白些。」说着一挥手。

    旁边亲卫得令退到两人听不见说话的距离,却见那汉子不知说了些什么。仁

    多保忠却做惊讶状,道了句:「原来如此,想不到大千世界,竟还有这等事物。

    如此一来,嵬名阿埋这老匹夫必败。如此大败,若找个替罪羊便是他了。本帅先

    离开这是非之地,反倒没有责任。哈哈哈。」

    笑完说道:「任得敬,你这些年化名宋江在东朝行走,为本帅出力甚多,本

    帅不会亏待与你。大事若成,便入军中讨个出身吧。」

    「谢统军,小人愿为大人效力。」黑夜之中,化名宋江的男子任得敬毕恭毕

    敬,但是眼底的深沉黑暗却没人能看得清……




【云舞月扬】17
    字数:4585

    ***********************************

    编者话:平夏城之战终于写完了,云舞月扬也终于步入尾声。从下一章开始,

    就是结束的开始。

    ***********************************

    辽寿昌四年十月辛庚,西京道,朔州。朔州乃是南朝口中的「燕云十六州」

    之一,也是地理上辽国最靠南最接近宋朝的州。因为处于太行山脉范围内,境内

    多山地,耕种不易,故此地广人稀。而他面对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雄关,雁

    门天险。

    海内名关属雁门,巍巍叠嶂壮乾坤。

    北临云朔空胡幕,南耸灵台护晋阍。

    凤石岩岩休雁塔,龙泉涌涌抱寒湓。

    雄哉天造金汤险,势压匈奴气欲吞。

    宋初之时,此地乃是宋辽交锋的最前线,能来这里做官的都是武勇一时之选。

    如名将杨业,就曾长期镇守雁代,屡败辽军。

    当年宋太祖、太宗两朝,宋辽两国相争,朔州都是战火殃及的重灾。每次

    宋朝北伐,皆在河东方面集结精兵猛将由雁门出兵,折家军则从火山军出兵东西

    夹击,朔州是首当其冲,爆发过无数激战,杨业便是战死在朔州境内的陈家谷。

    而宋辽檀渊之盟后,两国罢兵休战已达年,渐渐的朔州作为军事州的地位

    有所降低,当地驻军兵备废弛,军心涣散自不必言。其任务也由防备宋军变成了

    维护地方治安,清剿盗贼。军营里有相当的士卒自打从军之日起,就从来没见过

    宋兵长什麽样子,也从来没打过一仗,甚至都极少操练。

    整个朔州从上到下,不论官吏姓,从来都不认为南朝是自己的敌人,毕竟

    自打出生两国就一直是和平相处的。反倒是这几年上京道草原上的阻卜蛮夷们闹

    腾得挺凶,朝廷连年用兵,四处征调兵马镇压,却是累剿不灭,反而连连损兵折

    将。没办法,上京道实在太庞大了,其他四道的土地加起来也没有上京道广阔,

    叛军有足够的空间和官兵捉迷藏。

    便是因为官兵如此无能,西京道所有州县的居民们才没有安全感。这些年上

    京道的战事早被各种谣言传的面目全非,直是让人心惊肉跳。西京道诸州县以北,

    设有朝廷重兵屯驻的倒塌岭节度使司,就是专门防备上京道那些阻卜野蛮人的。

    但是叛军发难之后,前后数次大掠倒塌岭,官兵屡战屡败,叛军出入西京道

    如入无人之境,很是令朔州的吏民坐立不安,好像下一刻那些蛮夷叛匪就会立刻

    出现在他们的家门口。尽管阻卜叛军想要入朔州,最有可能的道路是通过倒塌岭

    白达旦部落的地盘,过天德军南下,但是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天险,黄河以南还

    有东胜州、还有西南招讨司,但是这并不能给他们增加一丁点的安全感。

    倒塌岭节度使司的官兵好歹也是经历过战阵杀伐的契丹精骑,连他们都不是

    叛军对手,指望西南招讨司那些只会打架斗殴打草谷的饭桶,简直就是个笑话。

    然而,自打皇帝准备亲临朔州的消息传来,朔州吏民们突然发觉久违的安全感又

    来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宫卫骑军的到来,朔州所辖鄯阳、马邑、神武、平鲁、宁武

    关、五寨关、偏关、宁远镇等县镇都驻满了官兵,所有交通要道上都有拦子马巡

    查,大片大片的营盘拔地而起,而城内所修建的行宫让人切实的感到某些熟悉的

    陈旧的东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直到今日,大辽皇帝的御驾亲临朔州。

    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的皮室御帐亲军,那数以十万计的战马,那雄壮的军

    容,直至朔州城门口。漆水郡王耶律翰特剌率领文武官员数人以及一万多宫卫

    精兵,早就出迎余里。而朔州本地的官员们,却是轮不到这资格。他们绝大多

    数人根本没见过契丹皇帝长啥样,也不知道皇帝为啥突然跑来朔州,只有和满城

    姓跪倒迎接圣驾的份儿。

    辽耶律洪基的御驾是巨大的毡车,使用十八匹雄健白马拉着,毡帐之上描

    金画银,遍镶玉翠,珠光宝气奢华无比,整个大辽只有皇帝可以使用这样的毡车。

    周围的御帐侍卫各个虎背熊腰披挂铁甲,神态彪悍,一看便知是武艺绝伦的战

    勇士。而他稍后则是皇太孙的撵驾,是一个稍小一号的毡车,周围也尽是铁甲武

    士簇拥着。

    此刻御驾毡车之内,辽耶律洪基正和萧燕六以及耶律翰特剌饮宴,耶律洪

    基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此刻身体依旧硬朗,大说大笑。酒盏一口一盏,满桌佳

    肴吃喝的好生痛快。而萧燕六和耶律翰特剌两个臣子则是尽力陪着小心,不时对

    视一眼,各自苦笑。

    萧燕六爵封陈王,官拜西京留守,这里是他的地头,自然要向他奏禀西京民

    生军情,同时辽此次南巡要是为了摸清宋夏虚实,西京道与两国同时接壤,

    这自然也是他萧燕六的责任。不过他说一句,辽便要打断他两句,还不时大笑

    高呼赐酒,弄得他不停谢恩,喝得多了,胃里实在不舒服。

    而耶律翰特剌则是被从上京道前线给调来的,执掌御帐亲军,也算是委以

    重任。他自然是要向耶律洪基禀报前线交战的情况,这可说是目前辽国最紧迫的

    事情了。同时还有行宫督造的旨意要缴还,同时领取御帐军的军符关防。

    另外他也知道此次南巡皇帝是有意对宋夏其中一国施压以讹诈好处。要是

    看此次战争的胜负情况而定。但是他对此很不以为然,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国

    内的叛乱还未削平,如何对外发力?再说宋夏两国也并非阻卜叛部可比,上次遣

    使对宋朝恐吓就碰了一鼻子灰,足见南朝君臣已经今非昔比,试图以力服人只会

    两败俱伤。而西夏则是牵制南朝的一枚棋子,决不能看着它消亡。倘若辽国还要

    趁火打劫,那西夏只有亡国。

    在他看来,辽国在处理好自己的内部的烂摊子之前,实在不宜卷入宋夏之间

    的冲突。静观其变就好,任谁输谁赢,辽国还是稳坐天下第一的宝座。

    但是他也知道,劝谏是没用的,如今这位辽,在辽国历史上也是数得上的

    荒唐之,随心所欲惯了。聪明是真聪明,但是昏庸起来也让人发指。他认定的

    事,是不会理会任何反对意见的。

    如今十余万大军聚集在朔州,宋朝如何能不紧张?远探拦子马最远已经探到

    了雁门关前,就在宋军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活动,甚至前些日还有数千兵马开

    到了雁门关下耀武扬威,距离关寨不过数里之遥。这种公然的挑衅,在耶律翰特

    剌看来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完全没有任何用处。好在宋军除了严守关隘之外没

    有出寨应战,否则真不知该如何收场。此等愚行着实该杀,本来他今天就准备弹

    劾一两个带兵将领,但是皇帝没等他开口却大赞辽国勇士的威风,真让他不知道

    该说什麽好。

    「陈王,朕听说南朝在雁代一线增兵了?」耶律洪基痛饮一盏,接着大吃一

    口烤得很嫩的羊羔肉,显得兴致很高。

    「禀陛下,据探子报,自宫卫御帐诸军陆续进驻朔、应、蔚诸州之后,

    南朝也征募边兵修战备。沿边诸镇皆有增兵的迹象,雁门乃是河东重镇,增兵亦

    是意料中事。」萧燕六赶紧禀。

    「哈哈哈,翰特剌,你说说眼下南朝正和西夏倾国之兵相持,河东之兵会不

    会调往陕西助战?」

    「陛下,南朝河东兵素来强悍善战,老于战阵,此次宋夏相争,不会不用河

    东兵。」

    「既如此,河东必然空虚。我大军若是趁机取河东,岂非易如反掌?」

    萧燕六和耶律翰特剌听得都呆了,取河东,这不是公然背盟失信于天下各国

    吗?大辽乃是自命中华正朔的皇朝,以大唐遗臣自居,可不是那些草原上反复无

    常的蛮夷。便是真要背盟,也需有个好的借口。如今什麽借口都没有,就撕毁盟

    约兴兵南犯,这和那些阻卜蛮夷有何别?

    况且,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赢。从宋辽之间发生的战事来看就能总结出来一个

    规律,先挑战的一方最后将吞下失败的苦果,难道耶律洪基就能避免这个规律?

    这可不是虚张声势的讹诈可比,现在的宋朝内,也充满了野心勃勃的强硬派。

    当年太宗皇帝耶律德光何等英明神武,那时候的契丹铁骑何等骁勇善战,一

    举击溃后晋直入汴京,在汴京城内登基称帝,建立大辽国号。这是中原王朝心中

    永远的耻辱,也是契丹人心中永远的耻辱,因为之后伟大的太宗说了句话:吾不

    知中原人难治若此!

    当时处于军阀割据的中原,并无统一的指挥,只是靠各地蜂起的汉人义军,
1...110111112113114...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