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这样说着,他还做了个拿宣德炉的手势。
只是这两样古董,就已经让他小小地惊艳了一把,对宣炉也就更加期待了!
“当然可以拿出来了!”
刘子夏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既然把它拿过来,就是让几位专家帮我鉴定一下的,如果不拿出来看的话,怎么鉴定?”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贾文仲搓了搓手,然后伸手把宣德炉给取了出来。
可能贾文仲手上的力气用地小了一些,在宣德炉刚刚入手的一刹那,突然往下沉了一下,要不是他及时握住的话,说不定就掉下去了。
“好沉的宣德炉!”贾文仲脸色微微一变,说道:“小小的炉身,竟然这么沉!”
刘子夏笑了笑,没有说话。
按照苏沐尘和马未平同他说的,在铸造宣德炉的材质里面,除了黄铜之外,还加入了从暹罗国进口的红铜,以及金、银等贵重的金属材料。
再加上多达12炼的精炼次数,宣德炉的质量能变重,当然也算正常了!
所以,贾文仲的这个表现,并没有引起刘子夏的意外的表情来。
找了个电子秤,先是把宣德炉放在上面,测了一下重量,然后又拿起强光手电,比对着宣德炉在各种强度光线下的色泽变化,在之后又是上下翻转,用倍数放大镜来查看……
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贾文仲的脸色越来越惊,到后来的时候已经转成了凝重。
又过了那名几分钟的时间,贾文仲站起身来,对另外几位专家招了招手。
除了马未平之外,孟长空、牛译以及金炳昶全都围了上来,几个人脑袋顶在一起,一起观察起了这尊宣德炉。
几位专家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周围观众以及网友们的好奇心:
“哎,你们说这几位专家是怎么了?难道这件宣德炉,是难得一件的精品?”
“我看是,要不然这几位专家们也不会这么激动了,毕竟宣德炉精品也很少见!”
“拉倒吧,刚刚那副几百万的唐伯虎真迹,都只是一位嘉宾确认而已,现在……”
现场的观众以及网友们,对刘子夏拿上来鉴定的这件宣德炉更加好奇了。
这件宣德炉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怎么能引得这几位专家们这么激动?
难道真像他们猜测的那样,这尊宣德炉是宣德年间铸造的‘宣德炉’?
几个人观察了好半晌,结果每个人的脸上,都带上了抑制不住的惊叹和震撼。
最后,还是由贾文仲作为解说专家,说道:
“这尊香炉,拎起来很重,大概有20多斤,乍一看上去呈淡金色,可实际上这层光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将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就好像现在,从这边打光过去看,呈现樱桃红,从这个角度打光,呈现淡蓝色……每一种观看的角度,都会产生奇异的色泽,充满了趣味性。”
贾文仲一边说着,一边用强光手电筒,不停地变换位置,照射着这尊宣德炉。
而现场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也是累坏了,跑东跑西地,找到合适的位置,拍摄不同光照角度下,宣德炉所显现出来的色泽。
“看完了颜色,咱们再来看看这个器形!”
贾文仲把宣德炉拿在手上慢慢转动着,展示给摄像头看,嘴上说道:
“敞口、圆唇、矮颈、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口沿上置,两只炉耳呈现象首的形状,看这象首……粗眉杏目,长鼻直竖,表情相当细腻。
这器形是典型的兽耳炉,大家都知道,大明宣德年间曾经生产了一种炉,这种炉开创了咱们华夏铜炉的先河,这种炉就是‘宣德炉’!
这尊炉,非常符合宣德炉的定义!
而且你们看,除了炉耳的设计之外,炉身上还雕着龙和凤,龙、凤细节刻画繁复,看起来就像真的在腾飞一样,栩栩如生,肯定是出自大师的手笔。
这种类型的图案,如果是放在古代的时候,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
随着贾文仲的话,摄像头把这些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了下来,而且还配合着他的文字说明,给予了正确的实物战士。
“贾老师,您都说了半天了,这尊宣德炉,究竟是什么时期的仿品啊?”
围观的人群里面,突然传来了一句话,让现场一瞎子沸腾起来。
甭管是观众还是那些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已经看清楚了宣德炉的内外,他们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这件东西的真假,还有价值几何!
“看来,大家伙都着急了啊!”
贾文仲现实看了众人一眼,随后不紧不慢地翻转宣德炉,把炉底露给了摄像头:
“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
一十六个字,而且还是规规矩矩的隶书字体!
“哎,我去没从没见过16个字作为底款的宣德炉,这怕是个假的吧?”
“就是啊,那个什么吴邦佐又是谁,哪位大官吗?”
“不清楚,不过我记得宣德炉好像底款,有好多款吧……”
看到这16个字,观众和网友们凌乱了,这特喵地是什么情况啊?
专家们奇特的表现也就算了,现在又出现了这么长的底款,怎么着,创新啊?
看着现场又要乱起来,贾文仲就抢先说道:
“吴邦佐,是明宣德年间的铸铜工艺名匠,同时也是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他还是宣德炉的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
在贾文仲话音落地之后,马未平站了起来,说道: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各位,在咱们京华故宫博物院里,藏有吴邦佐款‘象耳三足铜炉’,那铜炉光彩照人,铸作精工。
这尊铜炉的器形,和这尊‘象耳三足铜炉’简直一模一样,就连同比的造型都没有出现丝毫的偏差。
除此之外,再加上色彩、材质以及上面的龙雕凤刻,结合铜炉下面的底款……
哦,宣德五年,正是那3000尊宣德炉铸造的时间段,根据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判定,这尊宣德炉正是宣德五年铸造的,那3000尊真品宣德炉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
马未平这句话,在观众以及网友们短暂的沉默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真品宣德炉,竟然是宣德五年的真品宣德炉啊!
那些刚刚踏入古玩圈的小白,对宣德炉仅仅是有个两个概念:很漂亮、很昂贵!
但是那些古玩老手们,可不这样认为,他们知道宣德炉真品的珍稀程度,说它们是国宝,都丝毫不为过!
“卧槽,我是不是听错了,竟然是真品宣德炉!”
“这要是在收藏圈子里宣传开来的话,恐怕会引来很多古玩圈里的大咖吧?”
“5位专家的联盟认证,这样看来,这物件八成错不了……”
喜欢收藏古玩的观众以及网友们,一个个脸上带着震撼的表情,但是嘴上的议论声却是一刻不停,每一个人都想要凑到小广场里头去,仔细看看这尊真品宣德炉!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甭管他们怎么努力地往前挤,最终都会被守在警戒线位置上的特警战士们给挡回去。
“贾老师,您确定我这是真品宣德炉?”
刘子夏眨了眨眼睛,说道:“我可是听说了,目前国内还没找到任何一件真品宣德炉,您就能这么肯定?”
“如果是我一个人的话,你问到这个问题的话,我有九成九会说不肯定!”
贾文仲似乎猜到了刘子夏会问这个问题,索性就继续说道:“当然了,如果有那么几位专家、嘉宾,跟我一起作出鉴定的话,我当然能肯定了!”
“贾老师,这尊炉子价值多少钱啊?”
人群里,再次喊了一句观众和网友们想问,但是有不敢问的话。
贾文仲沉默了一会,说道:“这些都是咱们华夏的国宝,没有谁是傻子,会把这么好的物件给卖出去!如果想让我估个价的话,抱歉,我估不了这个价!”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逆天的运气
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让负责鉴定的专家……
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着爱国心、有良知的古玩鉴定专家去进行估值,这简直就是对这件国宝,对这位专家的侮辱!
听到贾文仲的这句话,现场的观众们陷入了沉寂之中。
不是真正喜欢古玩收藏的人,绝对不会理解贾文仲此刻的心情!
因为对真正的藏友来说,一件古玩,特别是一件不管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金钱价值,特别高的古玩,对他们来说,简直比生命还要重要。
就算出再多的钱,他们也不会卖的。
至于那些是为了钱而走进古玩圈子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收藏古玩,甚至倒卖古玩,就只是为了钱而已!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为他们获取利益,就算是国宝,买了又怎么样?
“贾老师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大家就不要为难他了,还是让我这个俗人来说吧!”
牛译作为专业的拍卖行老总,他做的就是拍卖的生意,既然贾文仲说不出口,那就由他来说出口,反正在古玩圈子里混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的名声已经成了‘死要钱’。
就算再有其他的说法,他也是虱子多了不怕痒!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牛译就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古玩商人,他还是很喜欢古玩收藏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干这一行了!
牛译的出现正好解了贾文仲的尴尬,他说道:
“两个月前,有一尊炉底中央开框,框内满铺珍珠,内铸‘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的冲耳炉,在京华保利秋拍‘禹贡’专场上,拍出了276万的价格。
和那尊被拍卖出去的冲耳炉相比,这尊宣德炉,不论是铸造工艺、品相、底款……各方面来看,都要精良地多。
再加上,它是咱们华夏乃至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尊真品宣德炉,极具历史以及研究价值。
所以,如果这尊宣德炉上我们拍卖会的话,我会为它定2700万的起拍价格!
以目前情况来看,如果宣传到位的话,这尊宣德炉的成交价格,至少要1个亿!”
牛译为众人举了一个例子,然后紧接着就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猜测。
2700万的起拍价格,和那只冲耳炉地价格,相差地也太多了一点吧?
而且至少1个亿的成交价格……这个定位也有点高了。
如果不是那些超级富豪,或者国家出手的话,谁有这么多钱来买它?
听到牛译的一番话之后,现场的观众们在一瞬间的呆楞之后,议论纷纷:
“卧槽,你听到没有,这尊宣德炉至少价值一个亿啊?”
“不知道这玩意是我夏花多少钱买到的,看装它的盒子,应该价值不菲。”
“要不说,古玩也就只有这些有钱人才能玩得起,咱们这些人都是干赔……”
现场的观众以及正在看直播的网友们,对于这件宣德炉的价格,表示惊叹!
别说1个亿了,就是那个2700万的价格,都足以让他们感到震撼了。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辈子又能赚多少钱呢?
“好了,好了,经过专家鉴定,这尊宣德炉是真品宣德炉无疑!”
见宣德炉已经鉴定出来了,李刚站了出来,笑着说道:“让我们恭喜子夏!”
啪啪啪!
一边说着,李刚率先鼓起了掌,他看着刘子夏说道:
“子夏,其实我们特别好奇,你刚刚说这尊宣德炉是在今天早晨潘家园的鬼市上淘到的,能不能给我们说点具体的?”
“这个嘛,就只能说是运气了。”
刘子夏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笑着说道:“如果我说,它地外面其实是套着一层厚厚的铁仿铜锈的话,各位朋友们会不会相信?”
“铁仿铜?”
听到这个名字,李刚先是笑了起来,他说道:
“子夏,你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呢吗?不说这件真品宣德炉,就是那些仿品宣德炉,如果制作工艺够好、保存地好的话,都很少会出现铜锈的,更何况是铁仿铜锈!”
“我估计,应该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真品宣德炉吧!”
马未平这个时候接过了话茬儿,道:“当时,子夏这尊宣德炉外面是真的有很多的铁仿铜锈,如果不是沐尘看出来的话,我还真不会注意到。”
“马老师,您之前见过这尊宣德炉?”牛译好奇地问道。
“见过!”马未平说道:“不过也是子夏带过来的!他跟我说,今天早晨……”
接下来,马未平把刘子夏早晨在潘家园买到这尊宣德炉的经历,说了一通。
对刘子夏只是花了1100块钱,就买到这尊宣德炉的事情,甭管是观众还是网友们,都感到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