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道问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杜醒

    荀观并不担心,微笑说出一个事实:“等你下次见到云渡,他一定已破了桃山的剑七笼,你连伤他都未必能做到。”

    女子道:“杀一个人,未必要比他强。”

    荀观笑着摇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望向夕阳西沉的尽头,轻声道:“七夕,走吧。”

    女子名七夕,无姓。

    七夕点点头,跟随着荀观一同向那个方向走去。

    ……

    勾玉阁是岳麓书院的重地。书院中有权限在任意时间进出的人很少,荀观与七夕是其中之二。

    但即使是他们也需要接引。因为四周遍布禁空阵法,勾玉阁却在天上。

    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浮空楼阁。

    荀观登上高台,面向虚空行了一礼,恭敬道:“虞先生。”

    七夕则道:“师尊。”

    无人出声回应,荀观二人却凭空消失在了原地。

    庞大的楼阁,并无牌匾;门是洞开的。荀观与七夕再行一礼,然后安静地走进去。

    勾玉,勾玉。

    空中悬挂着不计其数的玉牌,高低错落,疏密不一。高空风声凛冽,但无丝毫能刮得入阁内;玉牌只用细线与玉钩悬挂,却始终维持绝对的静止。

    勾玉排列乍看毫无规律可言,而熟悉其间奥妙的人,却能轻易将其与世界中的某个特定区域相匹配。比如荀观二人刚刚经过那一片,对应的便是西荒漠的地图;而其上悬挂着的玉牌之中,则记录着相应人或势力的最近

    (本章未完,请翻页)信息。

    勾玉阁知天下事。

    荀观走到中洲对应的地方。这里的玉牌明显比神域所属地区稀疏得多;而这些少得可怜的玉牌,实际上也大多是最近新加入的。神域的人们看不上中洲这类凡俗之地,岳麓书院也不例外。

    但现在情况不同。

    他停下,轻声道:“陆启明。”

    七夕点头,走上前去。

    勾玉阁中的每枚玉牌外形都一模一样,而七夕却毫不犹豫地取下了其中一枚,显然是有特殊的方式辨别。

    接下来是桃山。

    “谢云渡。”荀观说。

    路过凤族梧桐树时,他道:“承渊。”

    两人继续走,经过龙族龙宫时,荀观挑眉,停下:“龙安澜。”

    最后是一片整齐排列的玉牌林;这恰是代表着其中人物暂时无法确认其所属位置。

    荀观说出需要的最后一个名字:“帝启。”

    ……

    那个夜晚,荀观到桃山与谢云渡一谈后,意识到所有人——包括他——在九代这件事上,都存在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谁规定过九代只能有一个并没有人。

    第二,承渊真的就是九代吗并没有实证。

    真相绝对就藏匿在这两个误区的背后,非一即二,再没有别的可能。而无论是哪一种,最关键的名字就是“陆启明”。

    荀观一拂袖,五枚玉牌依次悬浮在空中。他对女子微笑道:“七夕,又劳了。”

    七夕一笑,将古琴从背后取下,抱琴跪坐。

    琴名“寒时”,玄冥蚕丝做弦,十三徽位以灵青石镶嵌于琴面外侧。

    七夕在取出寒时琴的一刹,神情便转为平和安宁,再不见丝毫悲喜。她眼帘微阖,右手轻轻一拨。

    人耳听不到实质的声音;而左边第一枚玉牌却敏锐与之呼应——同一时刻,玉牌霍然散作无数淡金色的文字漂浮着空中。原来这些“玉牌”也并非是真正的玉石。

    这是荀观第二次展开有关“陆启明”的信息,但他依旧从头开始读起。

    这一位“陆启明”与承渊不同,他在中洲的生活是非常连贯的,并没有所谓“回归凤族”而出现的四年空白期。

    有趣的是,这位陆启明正是在四年前——即承渊回归凤族、也是凤泠如失踪之后开始穿出身体不妥的消息,并长期隐居暮途山脉,少现于人前。而去年五月时更是被指认并非陆氏血脉。

    ——单从这些信息来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这一位陆启明很像是狸猫换太子,被承渊塞到中洲陆家充数的。

    但重头戏在后面。

    有关中洲陆启明的信息,其唯一的断层,恰好与“帝启”出现在黄金树秘境的时间重叠!

    荀观回头,轻声吩咐道:“帝启。”

    七夕微一点头,再次拨动琴弦,代表着“帝启”的玉牌也随之散为空悬的文字。

    ——帝启在野凉城用处的城池规则,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已经有人辨认出,那是中洲一座叫做“赤亭关”的要塞。

    知晓了具体所在后,荀观在地图上,自陆府广阳城起笔,与赤亭关两点一线相连——指向的正是道院设立在中洲的分院,中洲武院。而这一点,也恰好与陆启明后来在中洲武院现身相符合。

    原先确实仍有一处存疑——帝启是怎么突然在龙宫出现的。

    中洲并没有直通龙宫的传送,帝启若想到达,必然涉及空间规则;再以帝启当时被动的局面来看,帝启自身是被迫且没有掌握空间规则的。那么,其中必然涉及除帝启、谢云渡以外的第三人,且修为深不可测。

    再看目的地——龙宫。考虑凤族与龙族奇特的关系,荀观很容易推得,帝启与谢云渡定然是惹闹了那位神秘大能,但他必定是灵盟这一方,否则不会选择这个惩罚方式。

    荀观三日前得到消息,隐退、闭关已久的申屠策突然现身凤族,联合时间点——那人是谁,已经没有疑问了。

    重新梳理到这里,荀观出声道:“七夕,把‘神秘人’替换为‘申屠策’。”

    七夕随之再抚琴,空中文字转换。

    归结到现在,能绝对笃定的一点是——谢云渡在谈话中最初坚持的东西没有错,帝启才是真正凤族皇子,有秘境排行榜作为实证的、真正的九代!

    而中洲的这位陆启明,荀观现在还没有十足的证据,但在心中已有非常明显的偏向——他,才真正与秘境中“帝启”是一个人。

    至于承渊他说自己是“帝启”,他就真的是吗

    同一个道理,他说自己是十七岁的凤族皇子,是这个衍纪的九代,他就真的是吗

    直到帝启横空出世,点出了这些自相矛盾的疑处,荀观才恍然惊觉,过去的所有人对承渊的所有认知,居然都是由承渊本人一手操控!

    建立在假象之上的“铁证如山”吗

    荀观自嘲一笑。

    他眉宇间显露一抹倦意,继续道:“七夕,承渊。”

    (本章完)




第八十三章 一人即一方
    琴弦微颤;第三枚玉牌散开。

    像是金色的烟花在眼前绽放;不计其数的文字刹那间充斥了整个密闭的房间——这囊括着承渊自出现以来,能够收集到的一切信息及衍生的推测。

    文字散发着清浅的光华。荀观缓步走着,如同穿梭于星河之中。

    他从最初开始分析着,心中叹息。

    如果将“承渊是十七岁的凤族”这一点否定,那么承渊便可能是任何人。同时也只剩下一条能够确认了,即承渊确实有凤族血脉。

    然而这仅剩的一条也是异常的苍白无力——人为做出来根本不是难事。虽然名门正派不屑为之,但那些邪修多的是剥除他人血脉化为己用的法门。

    上次来勾玉阁的时候,荀观的第一个想法是——帝启即陆启明是真正的九代而承渊只是灵盟放在人前、吸引注目的障眼法

    ——不。

    荀观摇头。

    第一个否定一旦开始,便会有更多随之而来。

    无论承渊到底是谁,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能够确定的——但那些事情,称之为“有益灵盟”实在牵强。

    如今,荀观刻意忽略了承渊自称的诸多身份后,再来看承渊做过的事——他始终都未曾有考虑灵盟整体利益的倾向;偶尔对灵盟有利的结果,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凑巧而已。

    荀观甚至感觉到,承渊想要的结果,反倒更像是偏向于他们武宗!

    当然,如果承渊真的是武宗的人,那灵盟可就无作为得过分了。难以置信。

    所以荀观认为,需要将承渊独立看作一方。

    新的,第三方。

    ……

    勾玉阁沉寂如斯,唯有荀观平静叙述的声音在隔离的房间中回响。他每说一句,七夕都会以古琴“寒时”不断更改、添补着空中悬浮的文字。

    一切都是来自荀观一人的推论,却有资格即时作为最新的信息补充入勾玉阁。岳麓书院赋予荀观这样的权限。这是由无数事实佐证而得的信任。

    这世间确实没有人能够永远正确;荀观负责做的事情,是比其他人更接近真实。

    此刻他说道,应当以承渊一人,单独作为新的第三方。

    七夕耳朵微动,指尖暂时停滞。她忽道:“这个第三方,是与武、灵相持的第三方吗”

    荀观回身一拱手,恭敬又认真地道:“回先生,是的。”

    说话的是七夕,而她传达的却是她的师尊、勾玉阁守护者“虞”的询问。

    “大胆的设想。”七夕朱唇轻启,不带感**彩地平静转述道:“理由。”

    荀观点头,先总结道:“承渊身处灵盟内部,但针对他的一切作为,灵盟并没有展现出‘制止他’的能力。初期做到了‘限制’,但‘限制’的力度正在以显著的速度被削弱。”

    稍一停顿,荀观继续道:“承渊始终独自一人行事,但同时却他从不亲自出手。这种情况下他依旧能轻松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已知能够汇总出两大原因——”

    “一,承渊拥有极其高效的、控制他人行动的能力。”

    “二,承渊掌握着大多数人不知道的隐秘事实。”

    “这两个原因共存。”

    七夕抚动寒时琴,变幻了空中文字的一部分。

    然后她停下,道:“不够。”

    荀观本就没有准备到此为止。他继续道:“灵盟不可能比我们了解承渊更少,他们制止承渊失败,却依旧容忍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所以,灵盟有求于承渊,同时承渊必然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

    七夕垂眸不语,提腕又弹了几个音。

    荀观的声音添了几分凝重,道:“这种不可替代的程度恐怕极深极深。我有一个……猜想。”这是他第一次用上“猜想”这种极端不确定的字眼。

    荀观缓缓说道:“过去从一代到八代无法替代承渊,帝启这位当下的九代亦无法替代承渊,而以后可能出现的十代等等,依旧无法替代承渊。或许,有了承渊之后,灵盟再也不需要从异世界找寻新的灵魂。”

    良久的寂静之后,七夕再次开口:“你认为,灵盟‘那位’的封印,承渊能够破解。”

    经过七夕转述的话语调平稳一如既往,但通过之前异常的沉默,不难窥见“虞”的情绪波动。

    荀观叹息道:“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答案。”

    又是一阵压抑的死寂。

    女子蓦然八指齐动,寒时琴铮然一声响——这一瞬,荀观感到自己的心脏都随之剧烈一跳!

    空中所有关于承渊的文字一瞬间转为肃肃血色。

    “杀。”

    荀观平静点头,并无异议。以那个封印维持下去的重要性——倾整个大武宗之力必杀的决定,只要怀疑就够了。但是……

    “我将承渊独立作为第三方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有极大可能拥有破解封印的能力,但他与灵盟并不一心,也并不准备如灵盟之愿破解封印。”荀观道。

    七夕这一次回复的很快:“不破解,也要杀。原因之二呢”

    荀观微微一笑,欠身道:“原因之二,就在于先生这句话了。”

    七夕道:“哦”

    荀观道:“承渊自信,我们武宗做不到杀死他。否则他不会让我们知道这些事。”

    七夕指尖在琴弦上凝而不发,道:“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他主动让我们知道的”

    荀观点头,“没错,能够推出这些事的人是极少。但对我来说不难,甚至太过顺利了,与之前种种不符。”

    七夕再度变更了几句话,又道:“那么,你认为承渊为何用如此隐晦的方式”

    荀观一字一顿道:“筛选。”

    他神色有些复杂,“承渊在向有能力做出推断的势力发出邀请。其一,便是我们岳麓书院。”

    仅仅是岳麓书院,而非书院所属的武宗。

    荀观沉吟道:“一定还有后续。我等他便是。”

    话刚出口,他便是一怔,意识到自己这句话已然掉入了承渊画出的那个圈。但纵使意识到了又如何

    荀观摇头一笑,“不愧是承渊。我等他便是。”

    他说了两句相同的话,涵义却绝不相同。

    七夕对此没有回应,转而道:“再确认一处。你倾向于——承渊并非九代”
1...117118119120121...3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