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特种国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包子
“陛下,臣看还是先交上去,让那些酸腐们看一看。”老程还是不甘心,想要早些交了诗文上去,让那些文人们品评一番。
虽说
陛下文采也好,但毕竟没办法和那些大儒们相作比较,还是由专业人士品评,他才能安心。
“给给给!”李二瞅老程一个劲儿的磨叽,凑到他身边直转圈,知道若是不遂了这老小子的愿,他定是要没完没了的烦自己,只能不耐烦的将诗文塞进老程怀里。
“多谢陛下。”老程也不介意李二不耐烦的态度,只要能够达成目的他才不管那么多!
这次骗了阿朗来就是为了让这小子给自己涨把脸,等诗文刊印成册卖出去之时,自己好拿着诗册出去吹嘘一番。
心满意足的拿着诗文直接挤进了大儒们的桌边,气势汹汹的将手中的纸张往桌子上一拍说道:“看看!这才是诗!”
围着圆桌坐着的大儒被老程的动作惊得一愣,回过神来便是大怒:“程咬金,让你来已经是给你面子了,怎么还敢来此处捣乱?”
“就是,你这个滚刀肉,老老实实坐在一旁看看热闹就是了,跑这边来做什么?难不成你还做出诗来了?”
“若不是看在……的面子上,定要将你这蛮夫撵出去!”
“吵吵什么!吵吵什么!先看看这首诗再说!”老程不屑的扫了一眼这些大儒,脸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做一首
“什么陛下!”程咬金翻了翻白眼,手指朝着秦朗点了点:“是他!”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面容俊美的少年郎君冲着他们微笑。
“他是……”虞世南疑惑的看着秦朗道:“那少年是谁?年纪如此之轻,此诗果真是他所作吗?”
“那还有假?”程咬金不乐意了:“有志不在年高!这诗可是我和陛下看着他做出来的!”
虞世南和孔颖达面面相觑,欧阳询却不管那么多,看程咬金指出了人来,径自拿了一张纸朝着秦朗冲了过去,一把将纸拍在他面前的桌案上:“写!”
像他们这种大儒,沉浸在一件事物里是十分专心的,他眼中此时只有秦朗一人,连坐在一旁隐隐有些黑脸的李二都被他忽视了。
秦朗才看到老程遥遥的指向他,只来得及给他回了一个笑容,就看到一个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头气势汹汹的朝自己冲过来,还没来得及见礼,就被老头的动作给惊了一下。
站起身,朝老头施了一礼才问道:“不知老丈要小子写什么?”
“写字!写诗!”欧阳询眨了眨眼:“老夫不信你小小年纪已是书法大家,所以你写!”
“可有限制?”秦朗无奈的问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老头是个真正的学者!在学问面前无视一切地位权势,只看眼中自己愿意看到的,心无旁骛,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既是看雪赏梅,当以梅花为题!”欧阳询想了想说道。
秦朗略一思考,提笔沾上墨,在欧阳询拿来的那张纸上写了起来。
之前在远处的虞世南和孔颖达二人也急忙奔了过来,屏住呼吸围在秦朗身边,他写出一句,两人便念出一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体依旧是之前的柳体,这次却是在他们的见证下写的,至此,几人心中再无怀疑!
“好字!好诗!”虞世南与孔颖达二人抚掌赞叹。
秦琼在一旁一直像个隐形人一般,听到两人的夸赞脸上浮出得意。
自家的孩子就是好!要能力有能力,要才华有才华!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就悲天悯人,心性也不浮夸,成熟稳重的不似少年人!
今日得了这两位大儒的夸赞,自家阿郎在文人圈中的地位算是定下来了!
谁说将门出不了读书人?将阿郎拉倒他们面前,定能狠狠地给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果真是你写的!这字可是你所创?”欧阳询最在意的还是字体:“这字体可有命名?”
“并非是小子所创,而是师傅传授与我。师傅说这字是由一位姓柳的书法宗师所创,是以师傅称之为柳体。”
“你师尊是哪位大儒?可否与老夫引荐引荐?”欧阳询眼中满是期待的看着秦朗问道,就连虞世南和孔颖达二人也是如此。
秦
朗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是小子不愿意为几位长者引荐,而是师傅无法与长者们相见。”
“这是为何?难道你师尊……”虞世南满脸惊讶后恍然大悟,一脸可惜。
这般大儒竟无缘一见,实是人间一大憾事!
“长者误会了。”秦朗满脸无奈的躬身施礼:“小子秦朗,见过诸位长者。”
“秦朗?”孔颖达皱了皱眉头:“这名字好生熟悉……”
“能不熟悉么!”欧阳询满脸惊讶的看着秦朗:“我等竟是不知,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秦仙人竟然还有如此才华!”
“秦仙人?秦朗!”虞世南与孔颖达这才恍然大悟。
可不是么!怪不得听着名字这般耳熟!
难怪这小子说不时不愿意帮他们引荐他师傅,却是根本没法引荐!
谁能有那个仙缘与始祖见上一面?
再说了,仙人本就通天彻地无所不知,想要教导弟子一种从未见过的字体还不是轻而易举?
虽说他们不怎么上朝,可却不少听自家下人与小辈念叨这位秦仙人的事迹,哪怕就是在市井中,这总能听到关于这少年的传闻。
&n
第一百九十九章 究竟是谁所作?
“好”虞世南朝李二拱了拱手:“陛下,臣等失陪一会儿。”
“去吧。”李二无谓的挥了挥手道。
虞世南、孔颖达和欧阳询三人朝李世民施了一礼,转身带着中年文士离开。
有了秦朗的诗作打底,再看这些士子们做的诗眼光不免就挑剔了起来。
“若无秦朗的诗,这些倒也称得上是佳作,只是现在……”孔颖达摇着头看向虞世南:“两厢一对比,我选秦朗为本届诗会魁首。”
“我也选秦朗为诗会魁首。”欧阳询手里还攥着秦朗写的两首诗不愿放下,随意的瞄了两眼被虞世南跳出来的几首不错的诗文,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嗯,老夫也是如此认为,既如此,算是一致通过秦朗为本届诗会魁首!”看两人都无异议,虞世南也点头拍板。
“虞老,不知是何大作,竟然让三位这般一直推崇?”中年文士有些好奇的问道。
外间士子们的诗作,都是由他一一过目挑选,中间也看了不少觉得甚是不错的诗文,可是三位大儒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便被三位大儒眼睛都不眨的淘汰掉,不由得他不好奇。
“你看看。”虞世南从欧阳询手中抢过两首诗递给中年文士:“老夫还从未见过这般的好诗,魁首当之无愧!”
中年文士接过来只看了一眼,便是满脸惊色,本有些散漫的态度顿时端正起来,细细的将两首诗读了一遍,仔细品味了一下:“大才!果真是上上之作!”
“只是……”中年文士脸上露出难色:“虞老,这诗会魁首向来都是从外间士子中挑选,咱们内厅中只是评判而不参加诗会魁首争夺。”
“这两首虽好,却也不能坏了规矩啊!”
孔颖达摇头笑道:“文远你想错了!这两首诗可不是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做出来的,而是一个少年郎君所作。”
“他不是评判之人,自然可以参加诗会的选拔。”欧阳询在一旁也不甘寂寞的插了一句。
“不是大儒所作?”中年文士一脸震惊。
他看着两首诗,第一个念头就是内厅中哪位大儒的得意之作,却没想到居然是位少年郎君!
“你看那里。”虞世南说着朝正一脸微笑听着老程夸赞话语的秦朗指了一下:“就是那个一袭紫袍的年轻人。”
“这少年看着眼生,应是从未来过诗会吧?”中年文士疑惑的问道,随即又满脸赞叹的看向虞世南三人:“不知三位何时收得如此佳徒,竟然一点口风都没露出来!”
“我等可没这等福气能收得如此徒儿。”虞世南三人皆是摇头苦笑:“那少年名叫秦朗,师从始祖。”
“什么?”中年文士惊叫:“就是那位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秦仙人?”
“不错,正是他!”孔颖达含笑点头:“我等也未想到,这少年居然有如此大才!”
“我记得梅园似乎并未
给他发请柬啊。”中年文士脸上的惊色蓦然转为疑惑:“这少年是怎么进来的?”
“别提了!”虞世南提起这事就一脸不快:“还不是程咬金那老货,死缠着我要了两张请柬,应该就是给那少年要的。”
“哈哈,虞老这请柬算是给对了!”孔颖达和欧阳询二人哈哈大笑:“若不然,怎能在诗会中见得如此佳作!”
“这倒也是!”虞世南想了想,脸上终是露出笑容:“程老匹夫如此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此话一出,几人又是哈哈大笑。
中年文士看向秦朗的目光十分感兴趣:“这诗真是这少年所作?”
“那还有假?”欧阳询满脸赞叹:“起初老
第二百章 你还能扭转乾坤吗?
梅园内士子三三两两齐聚一团,等待诗文甄选后的结果,看一看本届到底是谁会夺得魁首。
没多长时间,就看到中年文士带着两名梅园下人,捧着托盘过来,众士子不由疑惑起来。
往年甄选诗文,用时都是比较长的,可是今年怎么这般快就选出魁首了,实在令人费解。
“文远先生,可是结果出来了?”岑之信因为祖父岑文本的关系,自小熟读四书五经,年纪轻轻便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与这些大儒也十分熟悉,所以此时便开口问道。
这位中年文士,姓杨名奕字文远,不过而立之年便已跻身大儒,在文坛之中是赫赫有名,虽说不如虞老和孔老那般,却也不容小视。
文远先生点了点头:“不错,今次梅园诗会第三名——裴承先,第二名——岑之信。”
众士子哗然。
往年梅园诗会,岑之信与孔颖达之孙孔惠元之间产生,二人不分高下。
不过今年孔惠元据说外出游历,不在长安,是以不能参加此次梅园诗会,他们便想着,这第一名定时岑之信,却不料居然会排名第二!
第三名是裴承先,也是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今年排名靠前的几名士子都与孔惠元一般外出游历。
此届梅园诗会不像以往那般前三名差不多都被几人预定了一般,他们也起了争夺的心思,更是绞尽脑汁,提前便准备好诗文,却没料到今年已然是落榜。
“敢问文远先生,魁首是哪位士子?”众士子对中了诗会魁首之人十分好奇,纷纷出言催促问道。
“本届梅园诗会魁首——蓝田县候秦朗!”文远先生扫视了一眼面露焦急之色的众士子,这才微微一笑说了出来。
“蓝田县候?”众士子面面相觑。
虽说这位蓝田县候名声在长安流传甚广,可流传的却是他仙人子弟的身份而已,从不曾听说这位秦侯什么时候有才名传出,也不曾听过他有什么大作,真的这般突然夺了魁首?
“文远先生,可是弄错了?”有不忿的士子从人群中站出向他抱了抱拳问道:“秦侯虽说是仙人子弟,可作诗一道却不是仙法可以成就的吧?”
“就是啊文远先生,这位秦侯从未有才名传出,更无大作流传出来,怎的这般突兀的夺了魁首呢?”
“文远先生,这魁首可是虞老和孔老选出的?”
“这是自然!”文远先生眼中露出一丝笑意:“诗会魁首向来就是虞老、孔老和欧阳先生一起选定,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
岑之信往年也是在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徘徊,他的才名早已流传出去,并不像那些士子,需要用诗会为自己锦上添花。
裴承先对自己得了第三名一事十分欢喜,不过却也在预料之中。
今年的梅园诗会,他早已算过,真正有才名的士子们都不在京中,更是早早就做了充
足的准备,自己的名次大概就是在第二第三之间。
岑之信与裴承先二人相视一眼,也是十分意外,不过两人都是十分谨慎稳重之人,虽说有些疑惑,却不像普通士子那般不忿。
“不知秦侯做的什么诗,可否让我等一观?”站在人群后中的崔子锋走了出来,对文远先生施了一礼后十分恭谨的问道。
文远先生摆了摆手,身后的下人拿出秦朗所写的诗文朗读了起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首诗均是秦侯所作,并且第二首更是顷
第二百零一章 你想如何?
虞世南、孔颖达和欧阳询三人并几名大儒,围在圆桌边讨论秦朗的两首诗。
秦朗被一群须发皆白的老者围在中间,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住声的称赞让他十分不自在,只是老程跟义父两人满面笑容脸带骄傲,让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承受赞美。
忽然间,外间传来一阵喧哗声,让这帮老头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何人高声喧哗?”虞世南满脸不喜的问向门口侍立的下人。
下人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便进来了。
“老爷,是外间的士子们,说对秦侯得了魁首一事不服,在外声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