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仙道炼心(情色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强

    方孝孺厉声道:「便灭我十族,我也不怕。」说到这里,拾笔大书四字,掷

    予燕王道:「这便是你的草诏。」

    燕王不瞧犹可,瞧着纸上,乃是「燕贼篡位」四字,触目惊心,不由大怒道:

    「你敢呼我为贼吗?」喝令左右用刀抉方孝孺口,直至耳旁,再驱使到狱中。下

    令收方孝孺九族,并及朋友门生作为十族,每收一人,便给方孝孺看。方孝孺毫

    不一顾,于是一律杀死最后将方孝孺牵出聚宝门外,加以极刑。方孝孺慷慨就戮,

    赋绝命词道:「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

    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方孝孺的方孝友,也被逮就戮,与方孝孺同死于聚宝门外。临刑时,方

    孝孺对他泪下,方孝友口占一诗道:「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

    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这就是成语难兄难的来历。

    方孝孺妻郑氏,及二子中宪、中愈,皆自刭。二女年未及笄,被逮过淮河,

    俱投河溺死。宗族亲友及门下士连坐被诛,共八七十三人,廖镛、廖铭等俱坐

    死。

    道衍提起往事,见逼得朱棣亲口答允他了,当下勉力坐起。朱棣见了,惊道:

    「少师但有心事,说出来就是,不必如此!」

    道衍咳道:「陛下,和尚最后求您一事,请您下令宽恕建文帝录僧,令他

    们自由吧!」

    道衍的话一出口,朱棣一下作声不得,抚须沉思起来。

    道衍说的事大有来历,朱棣打败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攻进京师应天。建文

    帝朱允炆听闻之后,便欲拔刀自尽。少监王钺在侧,忙跪下道:「陛下不可轻生,

    从前高皇帝升遐时,曾有一箧,付与掌宫太监,并遗嘱道:」子孙若有大难,可

    开箧一视,自有方法。「

    程济插口道:「箧

    度??◢?

    在何处?」

    王钺道:「藏在奉先殿左侧。」

    左右闻了此言,都说大难已到,快取遗箧开视。建文帝忙命王钺取箧,一会

    儿,有四个太监扛一红箧入殿,这箧很沉重,四围都用铁皮包裹,连锁心内也灌

    生铁。

    王钺取了铁锥,将箧敲开,大家注视箧中,都以为有什么秘缄可以退敌。谁

    知箧中藏着度牒三张,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连袈裟僧帽僧鞋等物无

    不具备,并有薙刀一柄,白银十锭,朱书一纸,纸中写着:「允炆从鬼门出,余

    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会集神乐观西房。」

    建文帝叹息道:「命该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程济取出薙刀,与建文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因名符度牒,与建文帝一起

    落发。

    监察御史叶希贤道:「臣名希贤,宜以应贤度牒属臣。」也剃了头发。

    三人脱了衣冠,披着袈裟,藏好度牒,整备出走,一面命令纵火焚宫。顿时

    火光熊熊,把金碧辉煌的大内尽行毁去。皇后马氏,投火自尽,妃嫔等除出走外,

    多半焚死。

    建文帝痛哭一场,便欲动身。在殿尚有五六十人,都伏地大恸,愿随出亡。

    建文帝道:「人多不便出走,你们各请自便。」

    鬼门在太平门内,系内城一矮扉,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伛偻先

    出,其余几人也鱼贯出门。门外适有小舟待着,舟中有一道装老人招呼建文帝乘

    舟,并叩首口称万岁。

    建文帝问他姓名,他道:「姓王名升,就是神乐观住持。

    ??

    昨夜梦见高皇帝命

    臣来此,所以舣舟守候。」

    帝与九人登舟,舟随风驶,历时已至神乐观,由王升导入观中。时已薄暮,

    俄见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共计得二十二人。

    建文帝道:「我已为僧,此后应以师相称,不必行君臣礼了。」诸臣涕泣

    应诺。

    廖平道:「大家随师出走,原是一片诚心,但随行不必多人,更不可多人,

    就其中无家室牵累,并有膂力可以护卫者,方可随师左右,至多不过五人,余俱

    遥为应援,可好么?」

    建文帝点头称是。于是席地环坐,由王升呈进夜膳,草草食毕。约定杨应能、

    叶希贤、程济三人,陪伴在建文帝身边。应能、希贤称比邱,济称道人,郭节、

    宋和、赵天泰、牛景先、王之臣数人,往来道路,给衣运食。彼等俱隐姓埋名,

    改号称呼。余十数人分住各处。建文帝又与诸人计议道:「我留此不便,不如远

    去滇南,依西平侯沐晟。」

    史彬道:「大家人太多了,敌人耳目众多,而且不知动向,倘或有人告密,

    反生滋害,不如往来天下,东西南北,皆可为家,何必定去云南?」

    建文帝觉得大有道理,是夜便寄宿馆中。天将晓,建文帝足痛不能行走,便

    由史彬、牛景先二人,步至中河桥,觅舟往载。

    正好有一艇到来,船夫是吴江人,与史彬同籍。史彬和他相识,问明来意,

    才知是史彬家人差遣来探消息的。史彬大喜,去报告建文帝,建文帝便到了史

    彬家,同行为叶、杨、程、牛、冯、宋、史七人,其余的都告别各自家,只是

    订了后会之期。建文帝在史彬家,居室西偏曰清远轩,建文帝改名水月观,亲笔

    用篆文书写。

    等到燕王即位,削夺逃亡诸臣官衔,并命礼部行文,追缴先时诰敕。苏州府

    遣吴江邑丞巩德,到史彬家取诰敕等件,史彬和他相见,巩德道:「建文皇帝

    听说在你家,是否属实?」

    史彬惊道:「这是没有的事!」巩德不信而去。

    建文帝闻着此信,知道难再住了,于是与杨、叶两比邱,及程道人,别了史

    彬,不知去向。

    建文帝好文章,善作诗歌,曾经过贵州,题诗壁间,留有二律云:风尘一夕

    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沈。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乌早晚朝。

    朱棣知晓建文帝当了和尚,便命给事中胡潆等人专管此事,遍天下,在和

    尚中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得,都已经十余年了。

    道衍见朱棣想了良久仍是犹豫不决,就又道:「相传先帝高皇帝襄助他,陛

    下何必赶尽杀绝,日后在地下怎么见先帝?」

    朱棣听了,震惊不已,咬牙道:「好,明日我就下令宽恕天下所有和尚!」

    </front>




仙道炼心(情色版)(32)中
    第十章蛊惑皇帝

    朱棣离开庆寿寺,走到半路,忽然下令摆驾寺,到了寺里,见照顾道衍的

    和尚道:「陛下请进,少师在等候呢!」

    朱棣也不多言,疾步来到禅房,走到道衍榻前。见道衍似乎沉沉睡去,朱棣

    不敢打扰,等了许久,见道衍仍不醒来,便轻声道:「少师,快快醒来,朕还有

    一事没有相教呢!」

    过了良久,朱棣见道衍的嘴唇微微抖动,连忙伏耳过去倾听,那声音微不可

    闻,朱棣听了良久,才听道衍道:「二王争位,不必理会,自有十八子相助!」

    朱棣不明所以,还欲再问,见道衍再无声音了,只好无奈宫。

    夜半,朱棣霍地惊起,不及穿衣,便往外闯。侍候的太监连忙披衣上前,朱

    棣怒道:「外面出什么事了?」

    这时,一个太监跌了进来,泣道:「少师……少师仙去了!」

    朱棣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倒地昏迷不醒。

    朱棣迷迷糊糊之中,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便信步乱走,也不知去往

    什么所在。不觉间来到了湖畔,见残月在天,参横斗转,湖上浩浩波光,清风欲

    动,一副清幽美景。而湖边绿萝翠蔓,丹桂苍筠,繁荫幽香,扑鼻而来。

    朱棣见此景色,不由迷醉,忘了内心的惶恐,观赏起景物来。正观赏间,忽

    见湖中摇来一叶小舟,小舟慢慢靠岸,舟上下来一个童子,弯腰施礼道:「累陛

    下久候了,请陛下登舟吧!」

    朱棣吃了一惊,正要开口询问,抬头见舟上笑呵呵走出一人,红光满面,意

    气风发,正是道衍。

    朱棣惊道:「少师?你……这是何地?」

    道衍和那童子搀扶着朱棣上舟,道衍笑道:「陛下在红尘中时间太久了,难

    道不厌倦吗?请随和尚去鄙处一观。」

    朱棣忽然遇到道衍,心中的欢喜真是难以形容,初时还有些难以置信,这时

    见道衍神清气爽,好端端地陪他泛舟游湖,不禁大喜,喃喃道:「少师,我还以

    为红尘一别,再也见不到你了呢!」

    道衍笑道:「红尘浊世,我和陛下的缘分尽了,可是仙缘未了。我和陛下创

    建了万世不朽的基业,如今大功告成,陛下也该为身后之事打算了。」

    朱棣听了,知道道衍有点化他成仙的意思,不禁高兴,心情放松起来,不由

    浑身舒泰。但见小舟在湖面上划过,清波荡漾,月明当空,好风如水,真是心情

    舒畅到了极点。

    小舟到了一处岸边,系舟登岸,经过芳香的鲜花丛,忽见一石门洞开,里面

    路径平坦,欣然前往,但觉风日暄妍,天气清淑,竟然别有洞天。

    朱棣知道到了异境,更是高兴,再往前走,过了里许,只见桥林佳树,华屋

    林立,流水飞花,云窗雾阁,非复人间,瑶树琼林,自同天上。

    朱棣年高六十,虽雄心不减,但越来越见衰老,不免有成仙的念头,可是他

    一直深信的道法深厚的高僧突然离他而去了,不由心里大是悲哀。没料及峰路

    转,不想他突然归来,又带他来到了宛如仙境般的地方,心里怎能不高兴?

    道衍引朱棣来到一个轩房,但见石枕竹床,清芙纱帐,一副清凉景象。道衍

    命手下童子进茶,那茶清冽可口,朱棣以九五之尊,都未曾见过。一会儿但见窗

    外降飞鹅毛大雪,下个不停,童子拿上了一个火炉和一些食物,道衍亲自拿了鹿

    脯烤了起来,一会儿肉香扑鼻,道衍请朱棣食用。

    朱棣奇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可以吃肉吗?」

    道衍大笑道:「这里离天庭最近了,人间仙界有何不同?陛下但放开怀抱,

    尽管用膳就是了。」

    朱棣也觉得饿了,就吃了起来。一会儿,忽然来了一队仙女,环佩叮当,个

    个美貌异常,都是凡间里少有的,朱棣看得呆了。

    那些仙女展歌喉,弄仙姿,歌舞曼妙,朱棣看得如醉如痴。此时道衍指着一

    个仙女,笑道:「陛下,请您慢慢享受吧!如果您得到这个仙女的仙气,那么您
1...138139140141142...2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