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
言语之间的胜负,只在讲道理的人身上才能体现作用。
而对于李扶摇和李雁回这般不讲道理的人,似乎还是动手更为简单直接一点。
夜色里的剑光和刀光交相辉映。
无数磅礴的刀气和剑气在城头纠缠。
青铜刀上的符文一次又一次的绽放,将剑气破开,在城头某处形成一个真空区。
这柄青铜刀是道门不多的几样兵刃之一,其实论出名程度,和那柄桃木剑一般,也是当年道门想要挑战剑士一脉杀力的产物。
只是和桃木剑一样,最后都没有能成。
可不管怎么说,既然是道门花费许多精力弄出来的东西,都不是一般术法能够比拟的。
城头的刀气如同海水涨潮。
东海有潮,起时便是滔天巨浪,天地无拘束。
很显然李雁回没有去过东海,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刀气有如此的势。
势这个东西,和境界有关,和心境有关,和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关联。
李扶摇以手指抹过剑身,手指在锋利的剑锋上掠过一道血痕,有些鲜血落在剑身上。
那些鲜血尤为鲜艳。
李扶摇养剑是用的极为笨的法子,日复一日用这种笨法子养着剑,进展很慢,但很是稳。
这好像是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想得多,有时候会有些别的东西出现。
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有些好处。
李扶摇养剑便是如此,虽然是进展缓慢,但效果极好。
慢工出细活这句话,一点都不差。
现在李扶摇手指抹过剑锋之后,青丝剑上的剑气大作。
这柄剑的威势比之前胜过太多。
剑士们都知道一道不算是太过高深的秘法,那便是以血祭剑。
血要本命精血,剑要通灵本命剑。
两者缺一不可。
青丝剑是李扶摇的本命剑,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与他心灵相通的地步,但也差不离了。
他的手指抹过剑锋之后,脸色瞬间煞白,整个人变得有些虚弱。
这门秘法不是什么好功法,但有一个作用,便是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发挥出极大的威力。
要求不算是太苛刻,太清之下,不可用。
李扶摇之前在白鱼镇并不敢用这门秘法,是因为这秘法只能维持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人便会极为虚弱,几乎再无战力。
所以李扶摇便不敢如此做。
因为敌手远不是只有三两人而已。
至于在别的什么情况下,李扶摇也用不着用这门秘法,因为在同境之中,他还没有遇上什么实在难缠的对手,李雁回是第一个。
李扶摇能够想到,他并不是世间最强的太清境,但从未想过会有一位三教修士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够胜过他。
李扶摇脸色凝重
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的故事(一)
夜色极美。
然后在夜里传来了一阵重物跌倒的声音。
李扶摇收剑还鞘,走进远处的大帐里,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再走出来的时候,提着一壶酒。
喝着酒,李扶摇坐在城头,看着远处的夜幕。
李雁回是他遇到的同境敌手里最为可怕的一位,这一战一点都不轻松。
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和他其实没有什么非要不死不休的事情,只是站在河岸的两边,非要敌对而已。
李扶摇不介意杀些持有恶意的人,但总不想杀这般有非杀不可的理由,却无非杀不可的心的人。
想来真是惆怅不已。
李扶摇喝了口酒,眼神惆怅。
远处传来一道声音,“有酒独饮,不算是什么好行径。”
李扶摇没有转头,自然便能听出这道声音是谁。
温白楼高大的身躯很快便来到李扶摇身旁,他手里提着一坛酒,拿着两个酒碗。
李扶摇接过一个,说道:“我原本以为你怎么也得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之后才能来,还是我有些小看咱们的那位皇帝陛下了。”
温白楼以前是楚国名将,楚国亡了之后,便成了孤魂野鬼,现如今既然在延陵为将,便自然能说得上一句咱们。
温白楼喝了口酒,爽朗笑道:“你不杀许雁便是我杀,陛下故意不告诉你一些事情,这是明摆着的东西,想来你也看得出来,若是陛下故意为之,那便是帝王心术,还是不那么隐晦的帝王心术,大抵还是提点和试探你的心思在多数,当然,你自己也看得出来,陛下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总之人情味,没丢。”
李扶摇仰头喝着酒,点头说道:“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这一趟我走的心甘情愿,只是你来万劫关做主将,是自己要求的”
温白楼作为一位名将,不论是领兵还是别的什么,都是世间第一等,可是才入延陵,一无人脉,二无根基,一来便做苍鹭军府的主将,实际上会有一些进展太快。
最为稳妥的办法,还是得从边军里慢慢打磨。
依着温白楼的能力,不出十年,便一定会成为一位边军里握有权柄的大将军,只是温白楼是做过一国主将的人,让他再从头开始,并不太现实。
温白楼即便愿意,只怕延陵皇帝都不太愿意。
像是温白楼这样的人物,一定是要放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温白楼笑道:“山上神仙要斗法,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山下的世俗王朝,也不会闲着,延陵和梁溪都看上了大余,近期便有动作。”
李扶摇问道:“要开战”
延陵由儒教把控,梁溪则是道门的天下,过往的几千年里,因为两教都想让大余成为自己治下的王朝,因此一直有些明里暗里的争端。
只是成为儒教治下,道门便会有雷霆之怒,成为道门治下,这边的读书人也不会开心,才让大余一直处于中立,从而成了野修的好地方。
可是即便如此,儒道两边都没有忘了向着大余渗透。
这一次白鱼镇一战之后,儒教和道门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协议,有些修士离开白鱼镇之后,只是回到各自的书院道观小憩片刻,便到了大余,看来是山上修士,要在大余进行又一次交锋。
至于分别属于儒教和道门治下的延陵和梁溪呢,自然也要借助这一次机会兴兵。
没有哪一个帝王想着让自己的疆域一成不变,也没有哪一个帝王不想着一统山河。
有儒教和道门两座大山,让一统山河有些困难。
于是这大余便成为这最好吃的一块肥肉。
一旦有机会,谁会放弃呢
温白楼没有正面回答李扶摇的问题,只是说道:“接任苍鹭军府主将之后,我很快便要领军前往边疆,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凝聚军心。”
李扶摇微笑道:“自己小心。”
他举起酒碗,和温白楼碰了碰。
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温白楼以后能不能成为那种名垂青史的无双将领,便要看他在这接下来的这些战事里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上的那些无双将领,没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
温白楼一口饮尽杯中酒,看着李扶摇已经站起身,身旁的明月高悬,看来便是要御剑离去。
万劫关一事,其实并不复杂,延陵皇帝本来自己能做,只是想看看李扶摇而已。
这个看看,到底不只是简单地额看看。
温白楼问道:“不回洛阳城”
李扶摇摇摇头,“去剑山。”
温白楼不是一般的沙场武夫,他自然知道了那场天底下的修士都传得沸沸扬扬的白鱼镇一战,儒教和道门联手,终究是抵不过朝青秋的一剑,之后的剑士,一剑之后的剑士们,比起之前的苟延残喘要好出太多。
这些杀力世间无双的剑士,当他们有足够数量,且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实在是太过骇人了。
温白楼问道:“这世间又会迎来一个白衣胜雪的年代”
李扶摇没有回话,他只是踏上明月,化作一道白虹离去。
雪白如月光。
又如同一袭白衣。
——
大余的春天总是要比延陵或者是梁溪更暖和一些,当延陵的春天还带着淡淡寒意的时候,大余便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这座坐落在延陵和梁溪之间的王朝,屹立了六千年,在这六千年里,经历了许多风雨,终究是没有倒下,也没有彻底沦为儒教和道门哪一方的附庸。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延陵和梁溪,还都有些羡慕大余。
头上无人。
虽说有些混乱,但并不影响什么。
延陵的都城叫做洛阳,梁溪的则是叫做朝歌。
大余的都城叫做太平。
名字有些简单,但实际上很有意思。
太平城是大余境内,最为安稳的城。
因为没有儒教和道门的插手,或者说,就是有儒教和道门暗中插手,让大余的整体上下都有些混乱,有野修的宗门占据一座城池的事情比比皆是,大余王朝管不了,也没有那个精力去管。
但是太平城绝对是那些城池当中,最为安稳的一座。
不是因为那位大余皇帝将整整十万甲士驻扎在这座城中,反倒是因为这城中有着一位无敌大余差不多百年的绝世野修,无人知道这位野修的姓名和来历,只是知道,这位野修的修为,一定是在登楼。
而且还是站在登楼最前面的那一撮人。
为何如此说
那是因为这位的战力,是硬生生从一拳一拳的打出来的。
据大余朝的史书记载,这位登楼野修进入太平城之后,死在这位手上的登楼修士已经超过了三人,这三人中,最先一位,是纵横大余百年无人胆敢招惹的魔道巨擘周海青,这位开创了一座魔教的魔道巨擘,在野修里的声名狼藉,若说他是天底下一等一的魔道巨擘,好似又是不把林红烛这位魔教教主放在眼里。
因此这位一直都有林红烛第二的说法。
可就是这样一位魔道巨擘,几乎在大余横着走的人物,有朝一日入了太平城。
好似是惹下了些祸端,引出了那位坐镇太平城的野修出手,两人当即大战,并无要多长时间,这位魔道巨擘便生生被那人打死,这一次真的是横着出了太平城。
有这位魔道巨擘的前车之鉴,想来之后谁想着要在太平城撒野便要好好的掂量一下那位守城人的手段。
可是在短暂的数年之后,便又有一位登楼入太平城。
这一位,比起来那位魔道巨擘来说,不逞多让,是大余赫赫有名的天镜宗的老宗主,多年之前让出宗主之位之后,便不曾显露身形,传言这位老宗主堪得了一丝进入沧海的契机,要不了多久,是一位有望沧海的绝世修士,那这般说,便是那位沉斜山的观主遇上这位老宗主,只怕都不一定是能胜。
不过传言便是传言,或许真的当不得真。
天镜宗的老宗主入太平城邀战守城人。
很快便让整座大余的修士们大惊,要是此事当真,这便是大余百年难遇的精彩战事。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胜面极大的老宗主竟然在入城之后,很快便被那位守城人在城中击杀,尸首当天便被扔出太平城。
这不仅让整个大余的修士们都又被一惊。
还让天镜宗上下都骇然不已。
老宗主好斗,这一辈子不知道结下了多少梁子,但好在是有一身修为保命,也无人胆敢对天镜宗做些什么,可等到老宗主归天之后,没要多久,整个天镜宗便开始衰败,这数年之后,便已经从当年大余一等一的宗门成了现在的二流门派。
完美诠释了如何叫做一人之力便足以撑得起一座宗门。
前面两人都是主动进入太平城挑衅守城人而死的,第三位则是被那位守城人主动走出太平城击杀的,那人是一位境界高深的登楼修士,一直小心,从不结怨。
却是做过一桩人神共愤的恶事,是在少年之时残害一门修士一家三十口人。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再少数,只是随着他的境界越发高妙之后,便再无人敢对做些什么,这也让他渐渐忘了这件事。
有一年这位修士路过太平城。
太平城正在下雪。
在那般风雪大作的天气里,那位守城人站在远处,沉默着向他出手。
 
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们的故事(二)
梁药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然后落了一子。
落子之后,梁药平静说道:“一看我就没有什么发迹的命,老实做个小衙役,也不糟心,怎么不好,要是老哥见了咱们的那位皇帝陛下,提了一嘴,到时候我真要是到了皇城里当差,哪天陛下一个看我不顺眼,便让我下了牢都算是好的,要是直接便要了我的脑袋,这谁受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