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凤今
汴都城中置戍军万人,城楼上有强驽十二床,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射程数百大步,杀伤极厉!
两个亲卫继续使刀胁住城门司马,剩下十余人立即上前,绞车,张弦,安驽,锤动机牙,一箭发出,乘风而去,直扑官道上的城门郎!
这箭非同一般,说其是箭,实为带翎之枪矛,箭身极粗,箭羽为铁制,箭头是巨大的三棱刃,一箭击出,破风开月,北门戍军头顶上顿时有道黑风呼啸而过!弩箭比马蹄快,大风一路刮得人东倒西歪,噗的一声扎进官道的地面上,黄尘飞扬,碎石四溅,半截粗大的箭杆和铁羽露在地面上,似官道上忽然破土而出的刺马桩!
这一驽惊了战马,战马扬蹄长嘶,官道上人马乱转,堕马声充斥在耳边,城门郎死死地勒紧马缰,拼力踢夹马腹,战马受惊吃痛,发疯似的跃过拦路弩,冲出人群,疾奔而去。
身后箭风呼啸,血泼如雨,城门郎夹紧马腹,压低身子,只管死死地盯着前方!
他早就料到这样驰上官道会让北门戍军成为活靶子,但他别无他法,龙武卫中竟有反将,他不知城中还有没有,故而不敢回城求助。东门已失,江上有水师二十万众,能抵挡水师的唯有汴州军。
消息要传出去,唯有冒死突围!
唯有冒死突围!
却在此时,忽闻风声尖细,如哭如嚎,城门郎伏在马上扭头一看,只见身后漫天黑风,似有百箭齐发!
寒鸦箭!
城门郎的心一沉,回过头来夹紧马腹,暗自祈祷。
“发!”城楼上,何少楷盯着官道,寒声命令。
亲卫得令,往弦上装上箭兜,数十支箭顿时齐发而出!
“弩!”
寒鸦箭刚发,一支铁弩射出,大风泼得箭似乱棍,北门戍军被扫开一片,三两残余前方便是城门郎!泼风裹携着乱箭狂弩,城门郎难再听声辨位,引马躲避,只能策马飞驰。
这战马虽非名驹,所幸受惊之下一直在疯奔,脚程颇快,眼看着就要冲出强驽的射程,后头忽然扑来一阵血风!那铁弩扎入紧随城门郎的一匹战马身上,从后臀将马腹贯穿,巨力拖着马尸生生翻了个跟头!
马尸轰然倒下,横死于城门郎的马蹄后,本已受惊的战马发出一声长嘶,猛地一扬前蹄,城门郎被撩起,身后寒鸦箭至,一箭贯胸而过,他仍死死地抓着马缰,任战马带着他驰出十余丈,口吐鲜血,坠马而下,滚下了江堤。
箭风渐歇,城楼上静若死水。
城内的戍军并未目睹城楼下和官道上的惨烈,目睹了这一切的只有在城楼上值守的戍卫队,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从城门被夺、门侯被杀、龙武卫谋反到北门戍军遭遇伏杀,说是动若雷霆也不过如此。谁也不知道,明明是忠肝义胆的救国之举,为何要赶尽杀绝,惨烈至此。
有人双目发红,想要拔刀,但却不敢,因为城门司马还被挟持着。
何少楷负手回身,睨着城门司马,笑容令人望而生寒,问道:“不知城门司马大人可愿救国”
城门司马望着陈尸如山的官道,半晌,面色苍白地远眺大江。
只见月悬江心,战船声势浩荡,宛如延绵的黑山,正朝堤口驶来,已然在望。
今夜兵谏,何少楷显然做足了准备,他深知北门城墙之弊,故而率精兵自北登岸,先以假军情叩开城门,再猝然发难挟持门将,而后出言动摇军心。他应是料到控制城门不会太容易,为防有变,他事先在堤道下埋了伏兵。而且,自他举事起,所有人的心神都被他牵制住,没人留意江上,而此时,水师大军将至,就算汴州军大营得了消息前来救驾,也来不及了……
大局已定。
“少都督忠义,下官佩服,南兴若存,少都督当居首功。”城门司马面色苍白地笑了笑,随即闭上了眼。
他没有看到何少楷眼中的嘲弄之意,只听见寒啸的江风和何少楷凉薄的话音,“但能救国,不求功耳。”
……
这夜,何少楷假以禀奏军情之名率三千精兵夜登江堤,毒杀龙武卫弓兵队于堤下,刺杀监门、门侯于城下,随后伏杀北门戍军于官道,夺汴都城东、北二门。
这夜,汴都城的正东门开启了三次,第二次涌入了三千水师精兵。这三千早已换好了夜行衣的精兵在东门戍军的注目下散入了城中,埋伏在了东门要道附近。东门戍军动摇不安,城墙上的呼喝、开驽之声已然传了出去,初时前来察问的巡捕及龙武卫骁骑、虎骑皆遭伏杀,人马尸首被拖入暗巷,青石路上来不及擦拭的血却惊了后头来的人。
城门有变!
这三千水师精兵终究没能死死地封锁住消息,但当消息传了开来,当龙武卫分兵前往宫中和西南二门报信求援之时,谁都知道,已经迟了。
&n
第二十一章 瓮中捉鳖
时间稍向前去。
数万水师大军攻入都城,兵锋直指皇宫,不时有快马从军中驰出,经东门直奔堤口,登船奏报军情。
“报!西南二门戍军不敌我军,龙武卫已退至宫门口!”
“报!我军已兵围朝臣官邸!”
“报!午门已攻陷!”
“报!崇文门已攻陷!”
“报!崇武门已攻陷!”
辰时初刻,崇华门失守,一队快马从宫中驰出,直奔东门而去。天将破晓,街上漆黑如墨,斥候在中,前后护卫举火而行,风逐着细碎的火星飘进一条暗巷,巷子里隐约有道黑影乍现。
嗖!
一支短箭从巷中射出,箭声仿佛暗号,刹那之间,暗箭闻声四至!
暗箭从八方而来,巷子里、房顶上、铺子门后、庭树枝头……斥候一行猝不及防,几息之间纷纷坠马,死了个干净。几声沉闷的响动并未在兵谏的夜里引来谁的注意,只见斥候身亡坠马的一瞬,一道黑影掠上马背,打马回头,进了巷子。
待那人下马回身,斥候的尸体已被几个黑衣人拖进了巷口。
几人穿着夜行衣,身背单刀,袖藏毒箭,赫然是水师先遣精兵的打扮,只是脸上糊着血,谁的相貌也看不清。
几人迅速解去衣袍,换上了斥候小队的衣甲,随即奔出巷子,拾起火把,翻身上马。
“依计行事!”为首之人穿着斥候的衣袍,一声令下,率先向城门驰去。
城门处根本无人阻拦,一队人畅通无阻地驰出了东门,向北直奔江堤。
“报——”战马未到,报声已传至堤口,待一队人在柳林道外翻身下马,战船上的梯板已然放了下来。
江上浪高风寒,甲板上众将士拱卫之处坐着位老将,不待斥候禀报,便急声问道:“如何”
斥候高声跪禀道:“报!崇华门已攻陷!少都督率军逼至太极殿前,文武百官已候在午门外!”
“好!”老将抚掌而起,须发飞扬,目光炯亮,“宫门已破,大事将成!你等回去急告少都督,探子来报,汴州军中已得到消息,大军已动多时,估摸着不出半个时辰必到,望少都督速决,切勿拖延!”
“是!末将即刻就去!”斥候高声领命,抱拳一揖。
这一揖,斥候双拳向前,牵得袖中暗箭骤发!
这箭正是那三千水师先遣兵所配,箭上淬了毒,其光青幽,不易察觉,斥候又离老将只有丈许,这箭一发,可谓夺命!
老将大惊,暗道一声:我命休矣!
却不料江风突袭,白浪翻上甲板,那夺命之箭遭风浪一打,生生偏了半寸,本该一箭穿颌,却擦须坠入了江中!
铮!
几乎是在风浪袭来的一瞬,斥候便料到失手,毫不迟疑地拔刀一送!袖箭坠江,刀光已至!
老将刚刚死里逃生,转眼又遇杀机,不由空手阻刀,拼着被那刀削废一掌的机会,洒着血退至刀架旁,拔出虎刀应战!
这一切只发生在须臾之间,甲板上顿时大乱!停靠在堤口的其他大小战船听闻乱声,将领纷纷率弓手奔至船首,挽弓开弩,瞄了又瞄,却始终不敢放箭。只见江天混蒙,风浪呼号,二人在白浪里缠斗,谁也不敢保证放箭能不误伤老将军。
这时,主战船上的三千水师已向船首涌去,斥候的随行护卫只有六人,其中一人见斥候与老将缠斗,竟提刀助战,只将背后留给了余下五位同伴。
那五人生了熊心虎胆似的,面对着潮水般涌来的三千水师兵勇,竟不胆颤,反而攻守之间颇得章法!只见这五人所使刀的手法大有古怪,非但不是军中教头惯于教授的刀法,而且毫无路数可言,出刀刁钻,下手狠准!五人似乎早就做好了鏖战的准备,他们却并不像死士那般不惜性命壮烈杀敌,他们不仅惜命,还很惜气力,不求杀敌千百,只求废敌战力!他们伤敌手脚必挑腕肘筋脉,伤敌脏腑必刺要害穴路,一人失手,必有一人补刀,列阵配合,协作杀敌,绝不肯多出一刀,多费一分气力。区区五人,短短片刻,竟杀得甲板上残兵遍地,使得补上来的水师兵勇无处落脚,更被惊得心颤胆裂。
老将鏖战之间留意到这情形,也是心惊不已。相比那五人,与他缠斗的这两个刺客武艺也不差,看斥候的身法路数似乎并不擅使单刀,却胜在进退敏捷,而后来助战之人却是个使刀的好手,刀法大开大合,勇猛时如虎,刁钻时如狼,专攻人下三路,甚是卑鄙!
一个不擅使刀的刺客竟是刺客首领,一个护从的刀法竟像是身经百战的狠辣老将,区区五人竟将三千水师杀得吓破了胆!
这些人究竟是何来路
老将知道刺客的目的是救驾,而那五人不肯费力杀敌,八成是想拖延时间,掩护这二人擒住他,亦或杀了他。
老将心中冷笑,他年轻时乃是一员猛将,曾数次剿过匪帮,在江上也是有名号的,岂有枉死于后生刀下之理今日这二人欺他年迈,他就教教这两个后生,何谓宝刀未老!
拆开胸前一刀,老将往桅杆后一转,作势登杆,俯刺而下,刀尖儿往甲板上一杵,火花乍起,势如裂地,人随刀走,泼风般朝着斥候斩去!这一招老到精妙,斥候不擅刀法,难以拆当,直被逼得连连后退!后方便是同他一道儿弃生死上敌船的将士,避则伤及战友,乱及阵型,且一旦敌将借机冲杀出去,有三千水师相护,他们很难再杀入敌军之中,今夜必定事败!可若不避,死伤之人便是他。
如何抉择,显而易见。
这留给斥候抉择的时间不过须臾,须臾之间,他在战友背后站定,迎战刺来的虎刀。
须臾之间,刀风扑面,浪声灌耳,他的耳边响起的却是那晚尚书府里的夜话声。
“都城有北城墙之弊,江南水师若反,不论使何种计策攻城,只要战船靠岸,就是搭人梯,大军都能翻进城去!但他们绝不敢全军皆动,何少楷激进,但跟随他祖父半生的副将冯老将军性情稳重,他一定会为何家留出后路,所以水师能动之军至多十万!战船靠岸之后,冯老将军八成会留在主战船上镇守,察望战况,临机调兵,故而靠岸的大军也不会全动,至少会留两三万人在大小战船上,以作临机调遣之用。他们一定会防着江北水师大营,所以江北水师不能动,至少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时不能明着动。”
“那要如何制敌”
“章兄可还记得当年皇后娘娘练兵之初,火烧军侯大帐的事”
“嘶!你是说……”
“没错!想必章兄明白,江北水师若与江南水师开战,且不论兵策兵力,一旦战船多有损毁,将士多有死伤,那便是自毁江防,无异于是在给北燕机会,故而不到万不得已,两军不可交战!章兄能做的唯有秘密行事,上敌船,擒敌将!只要擒住敌将,便可扼住水师,号令战船,解都城之兵险!此计艰险,不同于当年练兵之时,皇后娘娘烧的是自家将领的大帐,章兄上的是敌船,败则身死。江南水师军中虽有圣上的暗子,但动不得,圣上要防着未动的大军得知事败后投奔北岸的可能,所以章兄只能孤军奋战。我虽已有全策在胸,却还是想问一句,龙潭虎穴,性命之险,章兄敢冒否”
章同嘲弄地一笑,在虎刀刺来的一刻,猛地将身体往刀上一送!
噗!
刀尖儿已在甲板上擦得通红,入肉如削泥,斜穿左肩而出,火光下冒着热气,江风一吹,说不出是腥味儿还是焦糊味儿。
章同双腿如铁,站得笔直,吭都没吭一声,只是双目爆睁,死死地按住刀背——龙潭虎穴,性命之险,他敢冒否他当然敢冒!但他还没打算死在这儿!他发过誓,要守着她,自从接过江北水师的那一天起,他就将当初的特训营改成了特战营,挑选精锐兵勇,意图锤炼一支尖兵营。她当初的练兵之法,她所教授的搏击之术,他并没有使其荒废,而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扬改良,融入了阵法,使单兵作战提升至了全军协作作战,不论酷暑严冬,军中始终保持着每日下水晨练的习惯,夏炼水性,冬炼体魄,军纪严明,不曾有一日懒慢。
他记得她曾说过,希望能将这五万儿郎练成一支铁军,而今她不能再带兵,这个心愿就由他来完成。
如今心愿未了,死在这儿还太早了些。
章同按着刀,这一刻,眼里竟有淡淡的笑意。这笑意在冯老将军眼里无异于将死之人的疯癫之态,他力灌刀身,正打算将刀抽出,忽听章同大喝一声:“几位将军还等什么!莫要管我,下令放箭!”
这话一出,闻者无不变色!
放箭什么放箭莫非船上有将领是圣上的人
冯老将军暗嘶一声,抬眼一扫,只见船上的弓将驽手皆面露慌态,一息之间难以看出端倪。他本想杀了这假扮斥候的刺客,而后一鼓作气冲出去,此刻却忽然迟疑了。
不料就在这迟疑的一瞬,身后忽有异风扑来!
这异风夹杂在江风里,本不易察觉,但冯老将军在船上半生,太熟悉江风,一察觉风声有异,不由暗叫一声:不好!
他登时便要拔刀,却发现刀背被按得死死的,章同任虎刀绞着血肉,硬是一动不动,只将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两人离得太近,这一口鲜血正喷在老将脸上,糊了双目。
老将吃痛闭眼之时,身后刀风已至!
侯天的刀法是在西北戍边时练出来的,狠辣夺命,扬刀狠狠劈下,一刀破甲,一刀穿胸!
老将喷出口血来,脚下踉跄了一步,虎盔便被人挑落,下一刻,染血的长刀便从他背后抽出,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都他娘的给老子把兵刃放下!谁敢妄动,老子先宰了姓冯的!”侯天扯着嗓子高喝一声,战船上顿时静得只闻风浪之声。
“都督!”两名特战营的将士回过身来欲扶章同。
“戒备!”章同喝止二人,从怀中取出一道密旨,高声道,“圣上有旨!江南水师兴兵谋反,朕念及兵丁皆听将令行事,多有身不由己,故赦其罪!凡弃兵甲者,赦!擒拿反将者,赏!抗旨不降者,诛!”
明黄的密旨上绣有金龙,龙身已然染血,三道旨意传罢,章同已然力竭,他扶着插在身上的虎刀,迎着江风往船首一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