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闲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笑笑生1314
“明白。”
“蛋蛋你呢听到没”
水蛋终于抬起头来,憨憨地笑道:“大哥,我还用问吗别说这次突袭,就是这一生都永远在大哥身边,绝不离半步。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大哥身边。”
“说的什么玩意儿”水墨恒白了一眼,“你丫真不会说话,还是埋头吃你的饭去吧。”
“哦。”水蛋似乎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哪里说得不对,接着又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饭。
“看蛋蛋吃饭真是过瘾,感觉比山珍海味还好吃。”陈冰如打趣地笑了笑。
……
这顿饭,水蛋总共吃了六大碗,吃完后摸着自己肚子,憨憨地冲三位笑着。只是也没见他打一个饱嗝,看样子似乎还装下一大碗米饭仍不是问题。
而张简修吃了三大碗,对他来说,算是超常发挥了,平时也就两碗的饭量。今晚确实因为激动,这都还没出发哩,他整个人就已经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
水墨恒像往常一样,细嚼慢咽吃了两大碗。
陈冰如只吃了半碗,或许因为担心,比平常要吃得少一些。
饭后坐了一小会儿。
水墨恒站起来,冲水蛋和张简修摆手吩咐:“你们吃得太多,出去活动活动。顺便看看那一百个人吃完了没,让他们过来一趟。”
水蛋和张简修乐呵呵地去了。
过不多会儿,黄飞挑选的一百名死士来了。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交往,水墨恒大致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次突袭任务,不让他们去,他们肯定也要去。
但没打算全部带。
像挑选轻骑兵的方法一样,最后选出五十个人跟随;可与轻骑兵不同的是,另外五十个人不用参与围剿战。
死士们也都清楚,战争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来只是为了保护主人。所以,对水墨恒这
第八百八十五章、速把亥泰宁部
戌时已过半。
广宁城,无论是看还是听,都感觉十分安静。
也确实比平常要安静许多。
因为这里是总兵戍守的地方,可谓士兵云集战马扎堆儿,平常士兵喝酒时的打闹声、马儿的嘶鸣声随时随地可听。
但今晚,一小部分士兵即将出发进行一场远距离的突袭战,而大部分士兵将要参与明天锦州城的围剿战。
同理,战马也是。
而且,即将踏上征程的战马,全是钳马衔枚,无法发出嘶叫声,铁蹄也用粗布包裹起来。
所以,这种安静是爆发前的安静,也是为了大爆发。
……
广宁城下,黑魆魆的一片。
左边,以水墨恒为首。他腰悬龙渊宝剑,水蛋和张简修分居左右两侧,身后是五十位死士,再后是五千名轻骑兵。
右边,以李成梁为首,他的武器是一柄大弯刀。但这次随他出征的不是长子李如松,而是次子李如柏。
这对父子共率精兵两万,各领一半,以步兵为主。长途奔袭对他们似乎是更大的挑战。
蓟辽总督梁梦龙,辽东巡抚张学颜,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三位高官也来到了现场,准备目送一程。
陈冰如在五十名死士的护卫下,也现身广宁城上,只是远远地望着水墨恒而不能靠近。
虽然城下聚集了两万五千匹战马和将近三万名将士,可却极其的安静,一个个屏息敛神目视前方。加上朦胧的夜色,似乎没人愿意出声打破这种气氛。
……
亥时到了。
李成梁振臂一呼:“出发——”
两支队伍犹如两条长龙,咄嗟之间呼啸而去,只是仍然听不到奔驰的马蹄声。
“大哥。”
陈冰如站在城楼上大喊一声,还是没能忍住,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只可惜水墨恒一马当先,已经冲出数里之外。
前来送行不熟悉这对儿夫妻的士兵听了觉得很奇怪,心想不是应该叫“相公”才对吗为何还像未婚的甜蜜情侣那样称呼“大哥”呢
……
不过眨眼功夫,两支军队驰出人们的视野,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广宁城延续着刚才的安静。
送行的军官和士兵都一一离开了,最后只剩下陈冰如和那五十名护卫的死士,还在城上静静地目眺远望。
“夫人,夜已深,我们该回去了。”其中一名死士平静地说,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再看一会儿,回去也睡不着。”陈冰如表现得更加平静,只是她的平静源于她的低落情绪。
死士们也就不再言声,乖乖地侍立一旁陪伴着。
直到一个时辰后方回。
而此时的水墨恒,他们已行军一半路程。中途稍作休息,但也只停留一刻来钟,便继续奔驰。
……
过子时。
入丑时。
奔驰两个时辰后,逐渐逼近蒙古鞑子营寨。
这次突袭的目标是速把亥所在的部落,也即泰宁部落。
速把亥是该部落酋长。
泰宁部是当时土蛮部中最有威胁的游牧势力,经常纠集其他部落侵犯大明边境,且动辄数万骑兵出动。
前往前屯、锦州抢劫的正是这个部落。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次突袭可以看作是一次简单而粗暴的“还击与报复”行动。
……
丑时三刻,水墨恒一众逼近泰宁部落所在营地附近,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看见前方营寨里头的篝火。
为避免引起敌方警觉,李成梁下令放慢行军速度。
这样又行了一刻多钟。
终于抵达。
两支队伍像出发时那样,队形井然有序而没有丝毫混乱,只是马上的大多数人心情前后不大一样。
第八百八十六章、喧嚣无警觉 冷静出真知
战马嘶鸣。
人声鼎沸。
突袭战正式拉开帷幕。
泰宁部落的警号也随之鸣响,瞬间聒噪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只是听得出来他们惊慌失措,却听不懂他们在呐喊什么。
蒙语与汉语差别还是蛮大。毕竟属于不同的语系,一个属于阿尔泰语系,一个属于汉藏语系。
冲刺前,水墨恒还特意叮嘱水蛋和张简修不要分散。然而理想总是好的,一到现实似乎总要大打折扣。
由于杀敌可记功可领赏,加上他俩之间又有赌约,而且骑着可以肆意纵横的战马,本来就给人一种热血沸腾、拼命向前冲的感觉,所以他俩一进营便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见了蒙古鞑子就厮杀,哪还记得水墨恒的叮嘱
不仅张简修和水蛋两个是这样,其他五千轻骑兵和两万步兵个个如此,生怕自己杀得少了。
若说还有不狂躁的人,唯有水墨恒和他率领的五十名死士。
水墨恒不狂躁,是因为觉得蒙古鞑子虽然的确可恨,无论前朝还是本朝,他们一旦入侵,几乎都是采取野蛮屠杀的政策,甚至将屠杀当作一种乐趣,可打心里认为并非所有鞑子都该杀,因为政策与决断往往出自少数人。
而且,水墨恒他不像同时代的人,对蒙古鞑子抱有那么大的偏见,思想要先进好几百年哩。
五十名死士不狂躁,是因为他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敌,只为保护自己的主子,所以他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水墨恒身上,一刻不曾离开,不像水蛋和张简修喊都喊不住。
两万五千名将士,在“恨、功、钱”这三大刺激下,借着月色和篝火的光焰,在敌营横冲直撞。
虽然蒙古鞑子素以勇猛彪悍著称,可因为明军来得太过突然,让他们猝不及防毫无思想准备,一上来便慌了乱了,所以很快临近溃败的边缘,导致的结果就是死的死伤的伤……
如此一来,明军更是得心应手越战越勇,趁势一路扫荡。
惨叫声、声、惊吓声、刀枪的碰撞声、厮杀时的呐喊声、明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全都交织在一起。
现场不知有多乱!
鞑子不知有多惨!
明军不知有多嗨!
……
虽然张简修和水蛋有时脱离了水墨恒的视线,可他们两个还总是在一起,互相较着劲儿,比拼着。
“蛋兄,你杀了多少个鞑子”
“五个。”
“嘿,才五个我杀得比你多,六个。”
“可是,鞑子似乎不多呀,而且很不容易杀,他们都很顽强,时刻准备与咱拼命呢。”
“努力!不然,你可得要输了。”
“一个时辰呢,这才过了多久还早着咧。”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前冲。
只是,局势几乎呈现一边倒,大家都在抢着杀,而且营寨里的蒙古鞑子似乎并不是很多,现场又乱作一锅粥,加上大晚上的光线不是很好,实在估摸不准营寨里到底有多少人。
李成梁和李如柏率领的军队,也不知冲到哪个方向去了,反正四处都是惨叫声。
当然,也不全是蒙古鞑子,其中肯定有明军。局势无论向哪边倒,战争带来的伤亡永远不会是单方面的。
“蛋蛋。”
见水蛋一个劲儿地往前冲,水墨恒不得不跟上,还得时时刻刻留意着他俩。
“大哥,你杀了几个抓到头领人物了没”水蛋一边冲一边高声问,也没回头看一眼。
“头领人物”
水蛋不经意的一问,却让水墨恒神情不由得一紧:对呀,现场如此的乱,却没看见一个指挥号令的
正琢磨着,又听见张简修兴奋地喊道:“大哥,这就是所谓的蒙古骑兵吗我看也不过如此啊!”
水墨恒又是一紧,急促地喊了一声:“蛋蛋,你俩给我停下。”
“大哥,咋了”
&nb
第八百八十七章、果然情况有变
水墨恒却不这么认为,吩咐说:“去,你俩抓一个蒙古鞑子过来,别冲远了。”
张简修与水蛋应声而去,很快便抓来一个。
那蒙古人很有骨气,直挺挺地站着,死活不肯下跪,眼神里满是怒气,咬牙切齿地瞪着水墨恒。
水墨恒也不介意,冲五十名死士问:“你们谁懂得蒙语”
立即有一人出列:“主子,小的略懂一二。”
水墨恒认得他,叫作姜昌平,保定人,嘉靖年间生活在辽东一带,与蒙古人打过交道,后来因为战乱逃到北京。
“你问问他,为什么营寨里的蒙古兵这么少他们的主帅身在何处让他老实交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姜昌平得令,连续发问。
也不知道他怎么问的,问了什么,反正那蒙古人一个字儿都没说,瞪完姜昌平,接着瞪水墨恒。
姜昌平无奈地冲水墨恒摇了摇头,建议道:“主子,是否要给他点手段瞧瞧否则他丫嘴巴还挺硬。”
水墨恒没有吱声,等同于默认。
暴力——从来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但在某些时刻往往能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对付骨子里流淌着杀戮之血的蒙古鞑子。
像所有死士一样,姜昌平有忍,也有狠的一面,转过身去,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一把防身用的匕首。
只听“刺啦”一声。
伴随着一声惨叫,蒙古人左手小拇指应声而落。
姜昌平满眼杀气腾腾,慢悠悠地又问了一句。从表情上看,他应该是威胁“不说即死”之类的狠话。
那蒙古人虽然痛得呲牙咧嘴,仍一言不发。
姜昌平没有追问。
又听“刺啦”一声。
蒙古人左手无名指应声而落。他终于开口了,不过满眼怒火,恨恨地说了一句。
然而,姜昌平听了,脸色登时一变。
“他说了什么”
“主子,这个……”姜昌平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
“如实说。”
“他说今晚这里将会是我们的火葬场。”
“火葬场接着问。”
姜昌平在那蒙古人眼前晃动匕首,不知又问了一句什么话。
蒙古人突然狰狞大笑起来,张牙舞爪模样甚是恐怖,尽管被水蛋和张简修两个扣押着,可依然向前冲出了两步。
然后,愤怒地说了两句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