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这家香港公司当然就是一个幌子,反正在香港注册公司相当的便捷。

    然而谁都不知道,荆建已经为这家空壳准备了十亿资金的巨款,如果不够的话,还能继续增加。无非就是“悄悄的进村”,在表面上装低调罢了。

    而现在的内地,一部普通影片拍摄的成本在五十万到一百万。电视剧一集的成本在五到十万。这已经算了演员的片酬!由此可见,荆建的雄心有多么的大。

    之所以会投入那么大,当然是看好国内娱乐行业的市场。

    首先就说电影。南巡以后,国内的电影业就将改革,将结束统购统销,实行票房分成。虽然还需要耐心等待几年,但变通的方法并非没有。比如说,京影的“实验电影”,最后不就下拨奖励,变相的拿到分成吗又比如说,银都合资的项目开了10的口子吗




第1024章对策方略
    实际上,统购统销也有其固有的优点,那就是旱涝保收,毕竟电影投资是个高投入高风险项目,能保本的可能连三成都不到,更不用说,盈利的可能一成都没有。普通观众可能对大卖影片印象深刻,认为这行当很赚钱,实际上根本不是,至于有多少人血本无归呢已经是数不胜数,早已经是血流成河了。

    别以为这时期国内娱乐生活少,影片产量低,观众就好糊弄。不买账的大烂片照样一大堆。甚至连电影院都不愿意去,也就不说什么票房了。

    而且还有那个x因子。综观影业历史,有多少卡司强大、故事流畅、演员出色、投资浩大。宣发得力的影片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扑了又有多少公认的大烂片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红了所以连荆建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的投资就能部部大卖所以说,统购统销基本就有了个让人安心的保底数。

    另外就是种子传媒的渠道强大。区区三、五十万的差额很容易补上。只要质量能过得去,光国内正版vcd碟片的授权就能收回。别以为国内盗版泛滥,正版就没有市场,这些版权费还是很容易挣的。毕竟国内基数太过庞大,只要有很少量有版权意识的人,就能养活一部这样小投资的电影。

    此外,海外的发行渠道和院线同样能带来不少收益。百万、千万不嫌多,三万、五万不嫌少,而且还都是美元。

    尤其还有着未来长期的版权运作。以后可以网络点播,再偏僻的影片,每年都绝不会少于几百点击。毕竟千奇百怪口味的人都有。也许有些烂片就是撮中了某些人的g点呢也许是某些业内人士和影视学院学生“学习”怎么避免拍烂片呢以前录像带的租售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根本就没那么大的店铺和仓库。因此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些版权就真正体现出了价值。

    因此根本就不可能亏本,而且还票房可期。

    同样是因为娱乐生活少、影片产量过低,所以这年代的观众有好影片看就行,根本不在乎是几刷。像《少林寺》这样上亿票房的神片,一方面上映周期够长,另一方面就是有众多几刷的观众。毫不夸张,十刷以上的都不怎么罕见,观众的那种痴迷,要比后来那艘大船夸张多了。

    至于合拍电视剧,采用的是免费赠送,广告分成的方法。央妈、京视会店大欺客,可众多地方电视台不挑剔啊除了那三十几家省市电视台,还有几百家地级市电视台呢。他们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国内广告市场也根本没完全开发,连广告资源都相当稀缺。更不用说什么节目内容了。

    而种子传媒旗下的广告公司,恰好能作为国外厂商与各大电视台之间的桥梁,丰富的广告资源。再加上荆建旗下公司的众多广告,给哪家电视台不是给因此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非就是企业获得折价广告时段,对于荆建来说,这就是自家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转。

    另外还有衍生收入。虽说内地影视业的周边一直未形成规模,但有着实体书、漫画、歌曲、演唱会等等的市场。而且还有艺人的商演活动。这时期已经有商演,有个专门名词叫“走穴”,千万别想污了,就是商演的意思。如果汇聚了一大批的艺人,聚沙成塔的收入可真的不少。

    中国好就好在国家够大、人口够多!大一点的企业厂庆、底下的一个县文化活动,他们都喜欢邀请几个明星。国外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许多过气的女明星没嫁入豪门的话,根本就寻找不到表演收入。甚至沦落到了连普通人都不如的境地。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再加上根本不需要多久,香港电影就将没落,韩流即将崛起,为什么内地就不能填补这个空白期,作为东亚东南亚文化圈的领头羊呢

    至于前世那长达二十年的低潮期,如果荆建没能力的话,他可能还会顺势而为,不敢与大势对抗。可现在他的腰杆子已经变得比电线杆还粗,那为什么不出手扭转这局面呢

    至于盗版荆建本身就是盗版业的地下王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也通过小苗等人间接控制住了。而这时期盗版的利润极高。一张vcd的零卖价就要20块!而成本才3块多。由此可见,其中的暴利有多么的惊人!

    当然,荆建也是充分估计到了未来的困难,毕竟盗版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极大。首先就是加强院线的建设。其实之所以未来票房不利,除了影片质量和盗版等原因外,主要是院线建设有着很大的漏洞,除了一、二线城市外,三线以下城市几乎都改成了舞厅录像厅,乡镇级别的根本就是改建的荡然无存。十几亿的市场起码被废了十亿左右。

    这确实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许很少人注意到,未来的票房大爆,伴随着就是疯狂的院线建设,从一万块荧幕都不到,直到超过了四万多块。可就算如此,相当多的乡镇依然没有电影院,放映网络依然有着巨大的缺口。

    真的很可笑,中国哪个乡镇人口不有好几万换做国外,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型城市了。怎么连一家电影院都没有呢

    另外就是尽量控制好成本,主要控制的就是演员的片酬。而在这一点上,基本没什么完美的办法,演员和投资人的博弈是长期化的拉锯战。没人会甘心被压低片酬。

    当然,目前国内演员的片酬十分廉价,还暂时考虑不到那么长远。不过香港演员的片酬已经炒作上去了,未来可能用的较少,就是因为成本问题。

    最后就是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完全抛弃了国内一直以来的导演制。而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的有制片人制、导演制和主编制这三种形式。当然各有优劣,但制片人制就是其中最好控制成本的制度。



第1025章视察
    种子(中国)传媒虽然暂时是空壳公司,荆建那个艺术总监也仅仅就是挂名,但他还是抽空上门一次。并不是荆建实在太悠闲,而是曹海燕纠缠了他整整几个晚上。

    女人就是有那种文青倾向,对于“艺术”有种盲目的热情。未来网络时代,信息将完全公开化,而娱乐圈呈现在大众面前,照样是撕逼、恶斗、八卦、炒作玩下限,人民群众早已经是百毒不侵。

    然而现在总觉得是那种高大上的殿堂,仿佛一进入,就能脱胎换骨般的成仙因此曹海燕就死缠烂打着荆建,甚至放下话,就算不做管理,光跑腿也行。就是为了多认识几位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人民艺术家倒不能打引号,这时期还是有不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不像后来就变成滥竽充数,演艺圈演变成了全娱乐化。

    被缠的实在脑瓜子疼,荆建就顺口答应了。所以在那一日,荆建就领着曹海燕和她的小跟班贾红一起,来到了那间简陋的办公室。

    内心里,别看这次准备的资金相当庞大,但传媒集团并不是荆建最为重视的部分。由于前世的经历,对华清羡慕嫉妒恨的那种复杂感情,因此在今生,他喜欢的是那种实体化企业、科技化企业、前瞻性行业,甚至隐隐抗拒前世发家时的国企改制和房地产业。

    当然,彻底割裂也完全不可能。比如与不少国企成立了合资企业,产业的扩张也购入不少不动产,甚至囤积的地皮已经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数目。但荆建会尽可能的减少其中的弊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尽量不裁员,并且为了分流多余人员,兴办了不少非营利性的附属产业。

    所以说,男人其实同样有文青倾向,就是荆建的梦想与其他人不怎么一样。

    因此荆建心里就在暗笑,既然曹海燕喜欢,以后种子(中国)就交给她管理。如果再加上贾红辅助,只要不偏离自己规划的方向,未来肯定就是国内的娱乐巨头之一。

    就是想到“种子”那个名字,多少有点苦笑懵比。当时就是想玩个梗,以为就是个用过就弃的小娱乐公司,没想到现在居然成长为大传媒集团,“种子”也成为的著名品牌,根本就不可能更改。只能对不起以后的那些网络“艺术片爱好者”了,抢注了他们一个心爱名词。

    ……

    来到公司后,发现门口刚挂牌,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并没有几个。会客室里倒有客人,隔音条件很差,里面隐隐传来了很粗的男人嗓门。于是荆建笑问临时前来帮忙的丁升“阿升,情况怎么样”

    丁升摇头苦笑“不习惯你们内地的做法。消息放出去后,问的人多,真正开展的项目少。主要是听话的编剧难找,你说的那几个类型的电影电视剧,有名的那些国内编剧根本就不肯写。给钱都不得。荆少,要不要我去香港找几个”

    “你们香港的好编剧都去当导演啦!”荆建开了句玩笑。香港的好编剧本来就不多,尤其是现在港片风行的时候,千军万马都在当导演,连大卖片的编剧都没有放过。

    而且荆建曾经见识过好莱坞的编剧组,香港的编剧实在是活太糙。两张纸就敢开拍,台词由拍摄现场现编。真佩服那些香港电影人,居然还能拍出不少经典不得不承认,当年的这批人确实有天赋、有追求,在压力困境中,闯出一片天地。

    当然,随着同样这批人大举北上圈钱,他们已经完全忘记初心。除了追求钱,在电影上根本就堕落到毫无追求,带来的是一次次的大烂片、一次次的票房惨败,除了被港资侵入的媒体,一次次的吹嘘什么香港新天王、新天后,实际上在内地观众心里已经与小鲜肉是一个等级。

    别说这里写的愤青,港台电影人起码要有个敬业态度吧都回归那么多年了,难道连个普通话都说不好好莱坞电影中,同样有着英伦口音、澳大利亚口音、纽约口音等等,为了扮演角色,那里的演员都会主动找培训班学习,你们港台演员学个普通话就那么难吗所以别怪内地观众,你们的演技就算飙上天,一开牙就是股港台味,让人特别的出戏,又怎么能让观众买账呢

    当然,这时期国内编辑的专业水平比较高,但同样清高的可以。坚决拒绝定制文,更拒绝那些偶像剧、搞笑剧、肥皂剧等等,一定要带入思想性,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感动

    好吧!文人就喜欢玩性格,就是一群神经病!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不怕花钱的话,早晚也能找到。

    然而想到这里,荆建就有了想法“阿升,海燕,你们听好。在好莱坞的时候,我和caa闹过不愉快,但他们的经营方式却有着可取之处。以后独立的经纪公司,不仅要签下导演、演员等艺人,还要签下编剧、灯光、道具、服装等幕后。如果人不够的话,我们可以自己开培训学校培养。不是演员那种培训学校,而是幕后技术工种的培训学校。幕后的提成不需要太高,就是收个管理费。目前就先找找那些新手,剧本根本不需要文采,学校刚毕业,没经验的都行。先把那几个剧组尽快组建起来,如果做事的过程中新发现什么问题,咱们再一个个来解决。”

    荆建的那十多亿并不是全部花在拍摄上。否则国内那么低的拍摄成本,难道一下子拍出上百部的影视剧吗就算有那么多的剧本和演员,也没那么多的专业人员,更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难道一窝蜂的上映,自己与自己打擂台吗

    因此除了新剧组的启动资金以外,其他的投资有三项,一项就是影视基地的建设。除了魔都影视基地,荆建还准备在京城远郊新建一座,毕竟京城是未来娱乐业的中心。

    另一个就是未来种子(中心)的总部大楼。不过这要等到明年政策开放以后。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培训学校。荆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一次采访可以改变艺术院校的教育方向。所以有些问题就自行先解决了。



第1026章原来都是文青
    荆建他们正在外面商量,可突然听到会客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里面什么人”荆建好奇问丁升道。他不满意的是工作人员的接待态度,怎么能和客人争吵呢

    “咳咳。都是新人,以后会加强培训。”丁升给了个歉意的眼神,“现在内地挖人都不好挖,满意的人都不愿意跳槽,这次来的都是朋友介绍的。”

    荆建理解了丁升的说法,这时期的人还留恋着铁饭碗。至于那些“朋友”,应该就是些关系户。他们介绍的都是亲朋好友,而且是关系较远的那种,关系近的也不愿意来,基本都是社会闲杂的待业人员,相对素质就比较低。这也怪荆建一开始太过低调了。

    对于来的是关系户,荆建并不怎么在意。就是管理还需要跟上,于是荆建吩咐贾红“阿杰在忙些啥让他过来帮忙。不懂的要学,别忙着在家里生娃”

    荆建第一时间就想起自己的“红棍”韩杰,他唱黑脸是把好手。就是不知道陷入温柔乡以后,还有没有前世的那种“手艺”不过也不要紧,先到这里来练练手吧

    荆建在吩咐贾红,而丁升就往会客室走去。恰好走到门口,门却被猛的打开。里面气冲冲的出来几个大汉,都是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那种,身上倒是穿着不怎么合身的西装,配合在一起,怎么看都像是,怎么看都像是一群混道上的。

    荆建一愣,难道自己误会了吗新中国难道还有人敢到合资企业来收保护费是想找死还怎么滴然而他又一眼看到其中的双胞胎,又是一愣,居然还是熟人,差点儿就一口老血喷出,这不是齐家双响炮那俩王八蛋吗

    “龙哥、虎哥,你俩咋来这儿呢”荆建笑着主动招呼。

    “嘿小建,哈哈”首先看到荆建的是老大齐文龙,原先满脸的怒气立刻变成了欣喜,立刻向着身后其他人炫耀,“看看,看看,咱兄弟没吹牛吧这就是奥斯卡大导演小建,他就是俺老乡、俺兄弟咱们的交情可深着呢。”

    “别听那对姓齐的混蛋瞎吹,我可不认识他们啊除非请我喝酒。”荆建开着玩笑,气氛顿时轻松,嘻嘻哈哈的相互介绍后,也不留在公司里了,荆建和曹海燕与他们一起,就在附近找了家饭店。

    从刚才的介绍中得知,这几个都是在京城相互认识的,身份都差不多,全都是矿老板,都属于标准的土豪。当然,目前政策还未开放,那些矿并不属于他们私人,有的是挂靠,有的是承包。但不管怎么样,都属于国内富得流油的一群人。

    就在前几天,他们几个在京城相遇,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喝酒吹逼。于是齐家双响炮开火,开始吹嘘与大导演的深厚友情。立刻就有人挖苦嘲笑“做梦吧你们胡吹也要讲基本法的,你们这对矿黑子还有文艺界的朋友”

    一来二去,双方就打赌上了。恰好新公司在小范围做了一波宣传,就是“艺术总监”那个宣传。其中一人正好听说过这个消息,于是找朋友打听了一下,这几人就主动找上了门。

    只能说,挖矿的土豪都闲的太空,就是群吃饱了撑的混球。

    不过这些人并不是纯粹把荆建当成消遣,不是空手而来,而是提出要投资一部电影,他们这些人一人出十万,钱不够还能继续加还真够壕的。

    一听之后,荆建差点儿就闪了腰,这文青病居然还能传染你们这群土包子还有颗文艺心吗

    然而更闪腰的还在后头,当在酒桌上,齐家兄弟就介绍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投资一不求回报,;二也没有其他条件,什么女演员作陪、安排角色等等,乱七八糟的全都没有。只求以后电影字幕上的出品人能打上他们的名字,能在电影院上映,证明他们玩过文艺了

    这完全就是白送钱的节奏嘛荆建顿时无语,真想扒开他们的脑子看了看,你们脑子里难道都塞满了肌肉记得后来起码要个小明星到酒店客房讨论一番演技难道这群色胚一下子变得纯洁起来了吗

    没想到详细了解以后,才明白,能成为第一代壕的人绝不缺自己的智慧,真以为他们是人傻钱多吗

    首先就是国内的消费水平极低,他们又不是生活在京城魔都这样的城市,根本找不到高端的奢侈品。说实话,就算这些人满身名牌,身边的人也不认识啊总不见得逮到一个人就立马翻出自己的领口“瞧见没有,俺这件西服是姓范的外国人做的够俺们矿买一个月的窝头”那不是神经病吗

    因此根本没有消费的地方,夜夜笙歌都花不了那么多钱。那还不如去买个高兴,怎么说,投资电影也能沾染了文化人的一丝气息。
1...352353354355356...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