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但另一方面,此时包括日本在内的欧美各国,他们确实监管太严,基本都是国家主持的资格考试,弄的像是医生律师等资格证书似的。可以想象,没有大批量的程序民工做基础,靠几个精英根本就没戏。因为计算机it技术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很快就脱离了单打独斗的低层次,未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个大型团队。
这也是为什么,未来发展比较好的反而是爱尔兰印度等国家,就是没有那么严,广种薄收,有了大批的民工人才。
说个笑话,欧洲日本等国家一开始的时候,某些技术很过硬的草根,工作了好几年,还是在打黑工,工资要比有资格证的低得多。而且去考资格证还很有可能通不过,就不说很高的学位要求和工作经验了,光试题就能让人傻眼,可能是淘汰好几年的内容。即没用,而且谁又会记得几年前的落后技术呢?要一直到后来,才逐渐改变这一情况。可是到那个时候,早就一切都晚了。
所以说,欧洲日本等国家的阶级固化相当严重。那些上了名牌大学,获得资格证的,为了自己拿到超高薪,就通过种种无形的限制挡住那些草根,根本就不顾本国行业的发展。
不过这问题荆建不会去关心,也关心不过来。回到这场讲座,目前那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在讲座的范围内。可是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歪楼。
布兰布尔教授,您所说的统一,那意思是否是支持欧洲各国组成统一的国家联盟?有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还有统一的政治诉求?
荆建心中在想,这歪楼还歪的真够远的。你们欧洲喜欢大一统,还是喜欢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管我屁事?
不过此时德国人心气正高,他们在两德统一后,正努力形成未来的欧盟呢。
第770章赚钱和兴趣
荆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习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任何政治话题,尤其是在国外:其实刚才我所说的网络,目的就是在未来打造地球村。到那个时候,也许人类的许多已有习惯都要改变,社会形态也肯定与现在不同。抱歉,我对社会科学没什么研究,所以具体会怎么样?我同样不能想象,只能说肯定能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那么教授,首先感谢您精彩的讲座,并且对您的成就表达敬意。我想请教,刚才您曾经提出地球村的概念,那是否认为,未来各国人民会自由的交流,并且不会被极权国家掩盖住真相?
荆建无视那名学生最后的那句话,那不是引战吗?他微微一笑:我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想做好眼前力所能及的事。让知识的传播更加便利,蓝星网准备新推出网络百科全书系统。只要你拥有一台终端,随时就能够查询各类知识。
果然,话题被吸引过去,一旁的霍费尔教授很感兴趣:博教授,编写百科全书?你准备投入多少?邀请多少专家编辑审核?
无论是哪个国家,百科全书都是个极其浩大的工程,要人要钱还需要很长的水磨时间。
荆建对霍费尔教授笑道:全开放系统。每个人都能创建条目,每个人都能编写,每个人都能查询,而且全免费。
荆建借用了以后维基百科的概念。反正事实上,维基百科在前世的名声极其响亮,而且能给蓝星网带来惊人的流量。至于以后是否独立经营?商业化还是非盈利?到时候再说。
果然,这个概念吸引住了在场所有的人。围绕着这个话题,众人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口中随口应答,荆建心中暗暗得意。今天的讲座是赶鸭子上架,对内容是否受欢迎?荆建没什么把握,但起码也不能出丑出到国外去吧?
而且在另一方面,荆建很怕出现什么喧宾夺主。如果是在美国,保证一大半感兴趣电影什么的,肯定全部对麦婷或者露米娜的绯闻感兴趣。这就有点不像话了,毕竟面对的不是什么狗仔队,而是在大学里做学术报告。
然而越不想来什么,就越来什么。突然间,站起一位卷发青年,他带着好奇的微笑:布兰布尔教授,听说您是英格兰足球俱乐部的老板?
在笑声和起哄声中,荆建点点头:是的。
您当时为什么想到买足球俱乐部?
其实并非欧洲人不八卦,无非是欧洲北美八卦的角度不同。此时媒体的影响力依然巨大,所以欧洲的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荆建的什么绯闻,也没兴趣了解电影里的某位导演,反而买下英格兰队许多人都知道,顺便了解到有个靠网络股成为一日首富的中国人。
荆建倒是无所谓闲聊几句:很简单啊?我是球迷,我当然希望能看到世界上最优秀的球星同场竞技。难道你们不喜欢吗?汉堡或者拜仁每年都和皇马或者ac 米兰较量个高下?
我们当然喜欢,可是那您不觉得过多的金钱可能玷污足球这项运动吗?那青年突然变得尖刻起来。不过这也是此时的风气,认为足球就应该让金钱离开,尤其这就是普通球迷的普遍观点。
荆建微微一笑,他知道根本不需要几年,那些球迷就会哭着喊着求土豪包养。荆建耸耸肩:你认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即将出场的梦之队玷污了篮球运动吗?你认为f 1玷污了赛车运动吗?你认为四大公开赛玷污了网球运动吗?反而足球作为第一运动显得很业余,根本没有充分发掘出它的商业价值。
这时又起立了一位文秀的女学生,可是她的话却咄咄逼人:也许我很冒昧,教授您真的来自红色中国吗?我发觉您很崇拜金钱。
全场一阵骚动,在欧洲大学中,可以说是左派当道,要不然,也不会酝酿出很极端的赤旗旅。当然,欧美的左派与中国人眼中的左派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根本的政治观点都是南辕北辙,但在反对资本家蔑视金钱和挑战权威方面还是相当接近的。
对于这样的中二问题,荆建在前世就耳中听出了老茧。和赵霞一起生活在华清园,又怎么会不遇到几个愤青呢?
金钱其实很有用,可以用作兴趣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用作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至于是否有益于社会发展?我可以作为参考,但主要就是——我喜欢!
呃?对荆建这个回答,那女学生很意外,抱歉,布兰布尔教授,你们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吗?还是您是个例外?
和你们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中国人之中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并非是贴了标签的面具人。荆建笑着解释说,不过在大的社会形态上很类似。学生以成绩作为成功的标志,商人以赚钱作为成功的标志。这并不丢脸,总不能我有能力赚钱不赚,有兴趣花钱不花,显示出那种莫名其妙的清高吧?
那位女学生点点头,若有所思的坐回原位。而她边上有位男青年立刻问道:那您对已经失败的苏联体制怎么看?难道人类社会就一定要金钱至上吗?
荆建露出笑容:我感觉有些偏题了,今天的讲座应该与社会科学无关。
在轻笑声中,荆建继续道:那好,我就最后说说我的观点。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留下了完整的历史文献。因此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几十年上百年根本就不算什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得失成败。至于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什么制度?我真的不知道。但已经犯过的错误,我们需要吸取教训,我们绝不能再犯
而在门口的位置,海因茨苏珊娜等几个赤旗旅成员默默的听着荆建的讲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771章领事馆
撤离后,海因茨几个正是躲藏在汉堡的大学城。他们也曾经看了电视新闻,知道自己的袭击目标居然是一个中国人,而且是一个曾经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
这就让海因茨等人来了兴趣。倒不是失败后有什么仇恨,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居然出了个大资本家?那不是下水道里蹦出个卫生球吗?于是在听说讲座后,他们就全体出动,就想听听究竟是什么内容?
当然,海因茨他们不会在大学里采取什么行动。而且看荆建身边的保安力量,就算行动也绝对讨不了好。毕竟不可能背着自动步枪在校园里晃荡,而且那些大学生都是自己人,他们也不愿意在混乱中出现什么伤亡。
然而不行动,并不代表不能提问。趁着空隙,海因茨突然问道:布兰布尔教授,听说您在计算机it行业的创业很成功。可是当老板就免不了剥削,您又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似乎与贵国的理念有很大不同。您是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还有,您的创业贵国支持吗?
荆建保持着微笑,心中却在摇头。真让人怀疑,自己不会是在国内大学的政治课上吗,怎么西方大学里的政治气氛那么浓厚呢?
抱歉,政治和哲学方面我并不擅长。我只能说,中国对我的创业持支持态度。并且欢迎各国企业家到我们中国投资。
呃?海因茨他们感觉相当惊讶。苏珊娜高声问道,难道你们中国欢迎资本家来剥削?
荆建微微一笑:社会在发展,就像我今天的主题一样,计算机it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改变,包括经济职业等等,甚至包括社会关系。因此未来会怎么样?我没有那个能力去预言。但我想让所有人生活的更好,这个目标总不会错。好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你们德国有很多经济和哲学方面的大师,我在这里就不献丑了。我只想说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预言未来,比如说,几十年上百年前的人是无法知晓我们时代的新科技发展的。那怎么办?多学习多思考,不要莽撞行动,尤其是不要走极端
幸好,政治话题仅仅是一个小花絮,后半段的提问又回归到了计算机it方面。而这些问题正是荆建所擅长,因此这场讲座算不上很精彩,但起码能够说是成功。
目送着荆建上车离去,海因茨苏珊娜他们同样并肩离开。苏珊娜低声询问:刚才你怎么了?怎么想拔出手枪?
海因茨用手抹了一把脸,对苏珊娜摇头笑道:我可能太敏感了,听到那句‘走极端’,还以为他认出我们了呢。
呵呵。苏珊娜轻笑了几声,没那么凑巧吧?不过那个中国人的话确实很让人误会。怎么?当时你想对他开枪吗?
海因茨笑着摇摇头:朝天开枪,制造混乱方便我们逃。我们和那个中国人无怨无仇。如果早知道他是中国人,当时的绑架计划都会取消。
嗯?苏珊娜奇怪的看了海因茨一眼,就因为他来自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说,他也是个大资本家吧?
海因茨若有所思,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头道:苏珊娜,我认为我们不该再像以前了,是时候做些改变,改变我们的斗争方法。
啊?苏珊娜惊讶的停下脚步,改变?你想放弃武装斗争吗?
不要误会。海因茨笑着解释说,刚才我受到启发,那个中国人的一些话是有道理的。时代已经改变,我们同样需要改变。哎——!
看到海因茨一声长叹,苏珊娜心里同样不是滋味。随着东欧剧变,尤其是民主德国犹如无条件投降般的全部合并入西德,赤旗旅同样处在一种思想迷茫期。他们以前的奋斗似乎变得毫无价值,甚至对自己的事业都产生了很强烈的怀疑。
那你准备怎么改变?苏珊娜嫣然一笑。
海因茨看了看天空:我准备
荆建并不知道自己很随意的一堂讲座,居然能让赤旗旅改变原有的政策?
而在离开后,荆建回到下榻的宾馆。然而刚一进入,迎面就走来一位年轻的东方人:是荆导吗?我们王领事找您。
荆建眉头微微一皱。居然说的是中文,那位郭领事肯定是汉堡领事馆的。可是领事馆又为了什么事找自己呢?也许看出荆建的疑问,那年轻人继续微笑道:是这样的,国内有事找您。
此时汉堡领事馆地处阿尔斯特湖畔,并不是后来易北河旁林荫大道的新领馆。相对来说,面积比较小,但湖光山色,风景特别优美。
当荆建到来的时候,领事王智很热情的在大门口迎接:我说荆导,到了德国都不过来坐坐,是不是怕我们招待不周啊?
王领事,我这不是怕打搅您吗?荆建客气道,您老千万别客气,就叫我小荆。
呵呵,小荆。到德国还习惯吗?俩人在会客室里坐下,王智为荆建点上烟,我还是从新闻里知道你来了德国。还差点儿遭遇危险。所以才通过交涉,让德国方面加强你的保护。
谢谢,谢谢王领事。荆建这才知道,为什么德国警方会派遣警察保护,原来背后有这位王智领事的帮忙。不过无事献殷勤,肯定是有求于人,荆建暗暗有些纳闷,这位王领事又有什么事呢?
不过王智似乎很有耐心,并没有直入主题,反而与荆建天南海北的开始闲聊。聊到了荆建留学经历,更聊到了在好莱坞拍电影。一直聊了十几分钟,他才好像很随意的问道:小荆,我才知道你在欧洲名声很响亮。我多少就有点奇怪,按理说,你从留学开始算,应该出国没几年吧?
说实话,这问题很难解释,荆建只能嘿嘿笑了几声,等着王智接下的话。
第772章顾红星
见荆建默不作声,王智也就没继续问,而是询问道:小荆,对两德统一,你个人有什么看法?
呃?荆建有点纳闷,怎么莫名其妙给自己出考题了呢?不提荆建对中国外交政策没有丝毫的影响力,就算有,中国对德国甚至整个西欧也是鞭长莫及啊?
也许看出了荆建的疑惑,王智笑着解释说:是这样的。我们想从各方面多了解一下情况。你对西方比较熟悉,与欧美高层打交道比较多,而且还是民间人士。所以就想听听你的见解。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经济方面,甚至文化方面电影行业的都行。随便点,绝不是正式谈话,就我们俩之间的闲聊。
荆建就更加奇怪。难道说,王智郑重其事的把自己叫到领事馆,就是为了喝杯茶闲聊吗?带着小心,荆建就反问道:王领事,是您想听呢?还是?
王智露出微笑,知道有些事根本无法隐瞒:小荆,可以说是我个人想了解,你就当作是我们俩私下的谈话吧。关键是方向路线问题,对我们中国有多大影响?
荆建若有所悟,其实这也是当时的普遍现象。此时不仅国外赤旗旅那样的左派团体陷入了迷茫期,国内思想界政界同样是一片迷茫。似乎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的出路。因此这位王智领事和他背后的人居然会问道于盲,这样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荆建微微一笑:不知王领事是否了解我在国外的一些见解?我一直在说,这个时代即是困难期,同样是机遇期,而这机遇期有三桩大事件——以计算机it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苏联和东欧的剧变,还有就是中国快速崛起。
哦?王智双眼一亮,暗暗的把荆建的话记下。这些话以后肯定会通过某些渠道去求证,原来这就是你在计算机行业创业的原因啊?
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荆建微笑着点点头,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正都知道。我们要做好最糟糕的准备,准备好最后的堡垒——苏联也同样变颜色。
啊?王智一声惊呼,接着紧锁着眉沉默了一会儿。他突然发觉,其实苏联变颜色的问题,倒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王智精神一振,这里面的文章实在太大,如果真的早作准备,甚至就领先一步,这对国家和自己个人都有极大的助益。于是王智一下子就期待起来:小荆,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荆建笑着摇摇头:这我就没法说了,最多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国内有那么多优秀的外交领域经济领域的同志,他们应该都比我擅长吧?本来就是给个启发,荆建绝不会越俎代庖。其实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启发,有了准备,整个国家总要比荆建个人的能量大许多吧?
说实话,当上级交代与荆建交流的时候,王智多少有点纳闷,与一位国际著名导演有什么好交流的呢?派一位文化参赞就已经足够,用得着自己亲自出面吧?然而随后通过搜集来的资料,让王智大吃一惊,荆建不仅是拍电影拿过奖,居然还拥有英国足球俱乐部(同样是欧洲媒体宣传的片面性),更让人意外的是,还拥有上市公司,并且曾经成为那个一日首富。话说,就凭借着首富这个著名企业家的名声,到哪个国家,该国的领导人都需要礼貌的接见一下吧?
因此在今天谈话之前,王智事实上相当好奇。没想到谈话以后,这份好奇就转变为了兴趣:小荆,我对你最后那句话很感兴趣。你究竟凭借什么理由,我们中国一定会崛起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