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喂,那你的电影产业也是这样的吗?曹海燕已经动情,身子已经慢慢变烫。
这倒真没有,主要是不甘心中国电影产业变得落花流水。荆建笑道。这确实是他真实的想法。
我还以为嘻嘻,你嘻嘻嘻,选妃呢。
卧靠!荆建大怒,一个公主抱抱起曹海燕,我让你再胡思乱想!
小建,你对这次的事真有把握?
想听真话?真没把握。
啊?
就是没闹明白,科威尔那个老狐狸为啥充满恶意?其实恶意啥的我并不怕,就是不知道有啥情况发生,才令人担心。所以这次也就是五五开。
目前荆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茫然未知那才是最可怕的。然而从可能的方向去打探科威尔,却没有发现丝毫的蛛丝马迹。说实话,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荆建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你总得给个理由吧?不可能就是因为看荆建不顺眼吧?
小建,那明天听证会有麻烦吗?曹海燕悠悠问道。
荆建笑了:你还在想这事?放心,听证会没问题。那些议员绝不会把我怎么样。
啊?这是曹海燕第二次大吃一惊。在她心目中,那些议员才应该是最可怕的,怎么荆建反而最不重视这群大人物呢?
8月2日清晨,随着叫醒电话,宾馆按时把早餐和晨报送入房间。荆建和曹海燕不约而同翻阅到昨天听证会的新闻,接着荆建眉头微皱,就见新闻的内容充满了对那些议员的嘲讽,并且还有布兰布尔把国会山当成了课堂,议员们被他耍的团团转
居然有人在为自己拉嘲讽拉仇恨?荆建相当不快,明白这又是科威尔的手段。
小建。曹海燕又开始为荆建担心,那些记者怎么就能编造呢?他们还讲不讲新闻道德?
倒还真没有编造,无非是夸大事实,给人一种荆建很狡诈的印象,也让今天的听证会难度剧增。
荆建想了想,给了曹海燕一个让她放心的微笑:走一步看一步,他们的手段再多,比得过天机吗?
第725章表现失常
当荆建来到国会山的时候,来的记者人数比昨天的还要多。在保安们的护送下,荆建埋头突破了记者们的包围圈,可就在这时,他眼角扫到挤进人群的贝里塞给了史密斯一张小纸条,忍不住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
坐在听证席上,荆建依然在琢磨着那张小纸条上的内容。直到听证会准时开始,像昨天那样的开场陈述结束,很快进入到了提问环节。
首先提问的是位黑人议员:布兰布尔先生,能否请问您,您的信仰是什么?
果然,来者不善。这个问题有个很大的陷阱,一般不熟悉西方社会的中国人很容易就中招。我们都知道,欧美讲究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然而这个信仰自由与中国社会的信仰自由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社会有不信仰的自由,也就是无神论的自由。子不乱语鬼神,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
而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自由是随便你去信仰哪一个宗教,反正信什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无神论!注意,这不是法律上的规定,而是整个社会的习俗。如果某人公开自己无神论的观点,往往会被社会上的民众认为居然连信仰都没有?这人肯定道德败坏。
这里不做什么无神论方面的讨论,仅仅就是介绍一个客观社会现象,有时候社会习俗就是那么的不讲道理。因此荆建就陷入到某种困境,如果承认自己是无神论,那么就等同于就有了个道德败坏的负面标签;如果不承认的话,那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党员的身份,又变成了自己撒谎。
略微一考虑,荆建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先生,我是无神论者。
其实这就是听证会的缺点之一。如果在法庭上,这样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就可以由律师提出抗议后拒绝回答。然而现在就变得无法逃避。果然,听到荆建是无神论者,使得到来的一百多名众议员和旁听席上的记者民众们都是一阵骚动,而主持的议长不断敲响小锤,让会场保持安静。
听到荆建这样回答,那位议员微微一笑,并没有穷追猛打。因为目的已经达到,给今天所有的人留有了印象:布兰布尔先生,我们都知道当时你放弃蓝星网经营权的那个协议。不过我仔细看了这个协议后,就有了几个疑问。你所说的放弃,是否仅仅是放弃你私人拥有的205左右的股权?
是的。
随着你承诺放弃。注意,我这里特指的是你私人的那部分。你拥有的冰山网络作为蓝星网的第一大股东,拥有了董事会的两个席位以及ceo一职?
抱歉,先生,冰山网络是家合股公司,我仅仅是其中的大股东,同样没有担任该公司的如何职务。
好吧,你不否认你拥有冰山网络70的绝对控股权吧?
是的。
那么能否这样认为,你虽然承诺放弃了蓝星网的经营权,但通过冰山网络间接控制了蓝星网的经营活动呢?
抱歉,先生,当时协议里就是这样签署的。
我没说你违反协议,布兰布尔先生。我需要的是你直接回答,你是否通过冰山网络间接的控制蓝星网?是?还是不是?
那些议员显然是有备而来,根本不与荆建纠缠在其他方面,紧盯着冰山网络的间接控制。显而易见,他们想釜底抽薪,利用荆建放弃经营权的承诺,不仅想要之前的私人股权的放弃投票权,而且想直接剥夺冰山网络的投票权,丝毫不给荆建插手的机会。
看到荆建陷入了被动,左右支绌的面对着一个个询问,底下史密斯这些律师都是眉头紧锁,生怕荆建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而曹海燕更是俏脸紧张,紧握着双手,在为荆建而担心
尤其是今天荆建的表现有些失常,面对着一些很明显的语言陷阱,他似乎都浑然未决的一脚踏入,导致逼问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甚至己方安插的几位议员都无法插手帮忙。
布兰布尔先生,我们都已经知道,你具有中国预备官员的身份,而且你本人没有信仰,而蓝星网又是一家本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就很让人怀疑
就在几位议员向荆建发动猛攻的时候,突然,有位国会工作人员急匆匆的跑到议长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随后的场面更加凌乱,不断有议员的助手出现在听证会,向自己的议员递送了小纸条。很显然出现了意外的重大事件,甚至连旁观席上的记者们都交头接耳起来
肃静!肃静!议长维持着秩序,他似乎已经无心继续这场听证会,面向荆建,布兰布尔先生,您还有最后的陈述吗?
谢谢议长阁下,谢谢诸位先生女士。荆建打量着听证会里发生的这一切,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终于等到了这一时刻,众所周知,我出生成长在中国,求学创业在美国,对中美两国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并且希望中美两国能一直维持着友好关系。而蓝星网作为一个能让世界上所有人交流思想的平台,本身就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很费解对我个人身份的质疑,在这个公开共享和自由的平台上,居然掺杂进了不该有的政治意义?而我在这里希望,诸位先生女士
听到荆建最后的陈述终于恢复正常,曹海燕史密斯等人同样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人发觉到这最后陈述中的异样,怎么荆建就紧扣住中美友好在陈述呢?虽然能博取一些同情分,但作用应该不怎么大吧?
然而此时,只有荆建与一些议员知道,相对世界上出现的一件大事,这场听证会其实已经变的无关紧要。因为在中东,伊拉克刚刚入侵了科威特!
第726章特使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大量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就有140亿美元。因此在战后,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反而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由于在冷战期间,几乎所有的地区性冲突中,都能看到美苏两国的身影,保持着一种恐怖平衡。然而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这一下失去平衡,中东这个火药桶就变得一点就燃了。
在1990年整个上半年,科伊两国都在进行着边境谈判。可到了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谈判破裂。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在十几小时之内,很快占领全境,并且宣布科威特成为了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如此漠视国际法和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立刻遭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尤其是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其中美国进口石油的近三分之一来自海湾地区,西欧的一半,日本的三分之二全都来自海湾地区。
石油对世界经济有多重要?这已经是众所周知。做个假设,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画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一句话,欧美各国对这次入侵不可能视而不见。入侵消息一传出,美国总统布什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艾森豪威尔号和独立号两个航母战斗群立刻转向海湾战区。
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就以14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同日,阿拉伯联盟发表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并要求伊拉克撤兵。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还要求在阿拉伯内部解决这场冲突,并警告外部干涉。
可以说,伊拉克无脑的行为惹了众怒。入侵当天,国际油价瞬间从14美元上涨到超过30美元,荆建的那批盟友是一片欢腾,之前在期货市场上的布局,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
面对着身穿全黑阿拉伯长袍的客人,荆建表情沉重的与他握手:特使先生,请允许我表达对法赫德亲王为国捐躯的沉重哀悼。
非常感谢,布兰布尔先生。那位科威特特使脸带哀色,同样感谢您在蓝星网上的仗义执言,您永远是我们科威特的朋友。
历史没有改变,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后,法赫德亲王依然奋力抵抗入侵者,最后壮烈牺牲。随后科威特派遣出大量特使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在美国,想要敦促联合国和美国帮助收复国土。
而今天的这位就是其中的一位特使,也许是病急乱投医吧!居然找到了荆建。而荆建无非就是在入侵发生以后,出于同情和一面之缘,在蓝星网上发表了法赫德亲王英勇事迹的一篇纪念专栏。
落座后,荆建首先承诺道:特使先生,请放心,我与贵国之前的合同依然有效。我可以修改合同,等到贵国能够履行合同的时候再继续执行。
在入侵事件发生之前,荆建已经派人到科威特签订了那五亿btu的合同,并且支付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订金。而在此时,科威特流亡政府人心惶惶,到处是终止履行的合同,又到处是花钱的地方,所以荆建的态度就是一种雪中送炭。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很显然,那位特使有些感动,布兰布尔先生,这次来,我带来了亲王阁下生前为您准备的礼物。没想到物是人非,已经再也见不到殿下了。
荆建并没有在意特使的话,无非找个理由送礼罢了。陪着这位特使唏嘘了几句,那特使终于道出来意:布兰布尔先生,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您是否对石油感兴趣?等到我国光复,需要大量的重建工程和石油出口,我们想把这些都留给我们的老朋友。
哦?
看着那位特使期待的眼神,荆建明白这又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这个时候,复国什么的八字还没一撇呢,谈什么重建工程?又哪里来的石油出口?
然而荆建心知肚明,只要等到明年二月,海湾战争以伊拉克无条件投降结束,这些承诺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唯一该考虑的是,自己应不应该插一手呢?
考虑了一会儿,荆建还是觉得机会难得:特使先生,贵国有何想法,如果方便的话,我会尽可能满足。
见有希望,那位特使眼一亮:我们希望能签订石油或者天然气的预售合同,先支付10的订金,等到我们光复后立即履行。现在掌握在科威特流亡政府手中的钱是捉襟见肘,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是什么都肯卖。
如果是现在的价格,那实在有些高了。
当然是战争之前的价格。请您放心,我们绝不会让朋友吃亏。
第727章见面
这次那位科威特特使算是满意而归,带走了一张巨额合同以及一张五千万美元的支票。尤其让那位特使满意的是,合同里的条款相当优惠:以战前的95折计算交易价;可以在十年内,等科威特方便的时候提供;如果石油出口紧张的话,可以协商改为天然气;并且对油田股份不作要求;对重建工程待复国后协商解决
谁都知道,想要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帮忙,肯定需要科威特承担大量军费,而且在战后,也肯定需要给欧美各国相当部分的战争红利,也就是石油优先出口油田股份和重建工程项目等等。
如果荆建在这里趁火打劫,那就让那位特使很难办了。他确实想要在荆建这里空手套白狼,但也绝不会得罪美国等西方国家。因此荆建的优惠,就解决了科威特方面最大一块心病。
还有一点同样很重要。虽说最重视的应该是欧美各国,但中国同样也很重要。起码中国是五常之一吧?在联合国的决议中,中国就有特别重要的一票。别忘了,现在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中,仅仅是谴责伊拉克的侵略,并且让伊拉克无条件撤军。
然而这样的口头声明会有多大效果?几乎就等于一张废纸。因此一定要出兵的联合国决议。而其中,中国那一票就变得至为关键,如果动用了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那就缺少了出兵的国际法法理。
师出有名,有时候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这个时候,没人想节外生枝去得罪中国。当然,对中国著名人士布兰布尔先生也不会去随便得罪。谁知道他在中国国内的能量会有多大呢?
另一方面,对荆建来说,这样的一个合同同样是相当合算。白菜价拿到了大笔石油天然气合同,为自己的石化厂保证了充足的原料供应。而且卖了科威特一个很大的人情,又不会得罪那些有庞大势力的欧美石油公司。
唯一让荆建意外的是,当拿到法赫德亲王的礼物,才惊讶的发现,这礼物真的是他生前留给自己的。除了一对放在他美国庄园内的纯种阿拉伯马小马驹,还有一封信:我的朋友,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回归真主的怀抱。然而有些事并不能逃避,也许愧对你的关心,但
放下信,荆建一声叹息。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不得不真心佩服,亲王殿下真的是个汉子!
此时的纽约阴雨朦胧,科威尔捧着热咖啡,当着办公室里的助手们在感叹:真见鬼,难道布兰布尔出生时真的被圣母玛利亚吻过屁股吗?
同样道理,大势所趋,那些议员们再怎么帮忙,也不会刺激到此时的中美关系。虽然听证会的结果还没公布,但可以预见,百分百是不了了之。
老板,下面我们该怎么办?科威尔首席助理询问道。
没什么大的影响。科威尔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召开股东大会,投票获胜,以力破巧,像莽夫那样获得胜利。其实我喜欢赢的漂亮,那才有艺术性。你们这些年轻人呀,怎么就不理解一个老者的追求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