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而我们的电影学院,培养的是各方面的人才。如果有学生毕业后,愿意去追求艺术电影的梦想,那肯定很好。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有好几百,全国艺术类院校毕业的有好几千,再加上那些老艺术家,全都是些艺术电影?剩下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商业化,大力发展商业电影。

    我个人认为,好莱坞的成功就是在商业电影。而欧洲其他各国追求的艺术电影,已经被好莱坞打得落花流水。扪心自问,这样的获奖又有什么意义呢?连欧洲的明星都在往好莱坞跑?所以中国电影绝不能走欧洲艺术电影的老路!另外,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商业化娱乐化技术化!关键就是技术化,就是计算机数字化特效在电影中的运用,我个人感觉,这必将引起电影行业的崭新革命!

    底下已经是一片哗然,没想到荆建的想法是如此的激进。立刻就有人在底下提问:荆老师,您认为,电影的表演艺术摄影艺术以及其他的艺术表现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吗?

    不不!荆建立刻笑着解释,反而是更加重要。举个例,默片时代,表演艺术只需要形体表演,而到了有声电影时代,就需要音效配音。到了彩色电影时代,服装化妆道具等艺术就变得同等重要。但你们能够说,最初始的形体表演就不重要了吗?




第504章又一个棘手问题
    荆建心知肚明,自己的那一番话肯定会引起不小的非议。在京影这种学院派的大本营鼓吹商业化?说好听点,那叫不自量力;说难听点,那就是胆大妄为,自找麻烦。

    然而作为一个很成功的人士,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荆建的三观都相当成熟,有着自己的坚持,很难被旁人左右。他认为自己是对的,想做就会去做,所以现在的荆建——知其不可而为之!

    而且荆建知道,在未来这十几年中,中国电影为了国外的那些电影大奖,一窝蜂的去拍那些猎奇向荒诞向甚至色情向的所谓艺术电影。说实话,拍些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倒没什么,一种艺术电影的类型罢了。但就这一种类型?不是自杀性的进入到死胡同吗?

    导致的恶果,整整十几年几乎没什么成功的作品,除了那位坚持商业贺岁片,挖掘出葛优躺的那位。说的再尖刻些,最早那几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世界名导,后来有几部成功的电影?

    荆建倒也没那么高尚,有着挽救中国电影的雄心。但让他视而不见,昧着良心说好话?那也绝对做不到。未来的那十几年,正是底下那些学生的艺术黄金期,在前世,这批学生基本都荒废了,如果能在今生,受自己的启发,开窍某几位,那也算是达到了这番话的目的。

    底下依然是嘈杂的议论声,沈院长和一些教授老师紧锁着眉,若有所思,而某些三观同样成熟的老师和三观很不成熟的激进学生显得义愤填膺,就差挽袖子要和荆建辩个明白了。夏昕然俏脸紧张,眼中带着一丝担心。而邹海心中却在暗暗窃喜

    荆建没理会纷乱的嘈杂声,拿起纸条,继续下一个问题:荆老师,您能再详细介绍一下好莱坞演员挑选标准吗?

    好莱坞的演员挑选,一般采用的是经纪人制

    请问,国外电影行业,怎么解决同类型影片的抄袭问题。

    呵呵,我觉得这里有个误解。无论是好莱坞,还是香港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只要有大卖的影片出现,必定会有同类型影片的模仿,直到把这个类型拍烂

    荆老师,听您的介绍,好莱坞一年还盛产不少独立电影,那他们的上映是什么流程?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其实,好莱坞独立电影的概念很广泛。一般来说

    随后几个问题都属于技术性的,荆建知无不言,为在座的师生们详细介绍。讲座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直到新的问题出现:刚才听您的介绍,国外电影都会严控资本,对影片的超支相当敏感,这无疑限制住了导演和演员的发挥,又怎么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性呢?

    荆建露出笑容:这个问题很好,问到了关键的地方。这里涉及到国外和国内的电影管理制度的不同。国内基本是导演负责制,而国外基本都是制片负责制。从拍摄经典追求艺术的角度来说,拍摄资金肯定是越多越好,最好没有上限,明星云集,连个龙套也最好是著名艺术家。但从电影整体的发展来说,这样的非常态是不值得提倡的。导演的工作是艺术追求,制片的成本管理难道就不是工作了吗?投资人或者国家的钱,同样不是大风刮来的。

    轰——!底下又是一片喧哗。这个在几年后就被电影圈接受的概念,搁现在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立刻就有人站起提问:荆老师,您的意思电影是赚钱第一,艺术第二吗?

    又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过对荆建来说,可能引发的麻烦,完全就是忽略不计:这里讨论的不是特例,而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个比方:刚拍摄完的《红楼梦,这阵容可谓是梦之队,我可以保证,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一代经典。可是电视剧的拍摄过程呢?在这里,我不怕得罪人,甚至我还知道,有不少京影的师生同样参演了这部电视剧。

    底下的沈松生院长已经在苦笑摇头,没想到普普通通的一场讲座,荆建的言辞会如此激烈。而大礼堂里已经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到目瞪口呆之中。

    从投资角度看,680万元,多少红学大师作为义工成为顾问,多少艺术家拿个死工资和津贴等于白干活,还用了680万人民币!

    我这里并不是说,该用的艺术投资需要盲目的节省,而是剧组成本管理和经营制度极其糟糕,导致大量的浪费。83年选拔演员,一年后的84年才正式开机,拍摄之前根本没有详细的统筹,拍摄了足足三年之久,走遍全国取景?我有个疑问,拍摄前的那整整一年,导演组难道还没确定取景地吗?这并不是严谨的艺术追求,而是想到哪里是哪里!

    另外,觉得京城大观园不够用,临时到正定建造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早干嘛去了呢?还有,既然有轰动全国的演员海选,为什么不寻求商业赞助?为什么拍摄完,道具服装堆仓库白白浪费?不能卖给影迷朋友们吗?

    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如果是一位好莱坞优秀的制片人,这样的资源,在保证电视剧艺术质量的同时,在不影响央视和各大电视台播放的同时,这680万扔出去,起码收入不少于1000万。而这就是一个好制片的作用!

    荆建当然是站在商业投资的角度,希望中国影视行业早日进入到盈利——投资——再盈利的良性循环。不要像未来,先是港台再日剧再美剧,甚至韩流横行。堂堂一个文化大国,居然变成了一个文化倾销地?这绝对是整个影视圈的最大耻辱!

    不过,荆建同样是把整个影视圈和文化圈得罪狠了。虽然是现状,但何必露出峥嵘呢?那批老艺术家确实艺术造诣精湛,但说到商业运作?真的不是故意如此,绝对是——臣妾做不到啊!



第505章不怎么成功
    大礼堂中,一道声音打破了平静:荆老师!我这人比较喜欢联系实际,不知您是否知道,现在我们京影正在筹备一部实验电影,想要做商业化和艺术化完美结合的探索。真心请教,您对这部电影有什么建议?或者说,我们该向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学习些什么?

    说话的是导演系系主任顾熙教授。应该说,京影并不缺乏有识之士,也并非不知道目前中国影视圈存在的问题。

    而在那天荆建建议后,李琴馆长果然向校领导作了汇报,于是就拿到了这部实验电影的批号。当然,美其名曰商业化和艺术化完美结合的探索,反正事实如何?全都心知肚明。创收嘛!不商业化赚钱?那还搞个蔡国庆?

    而为了这部实验电影,校领导几乎全体挂帅,当然,具体主持编剧拍摄的,是顾熙教授等组成的导演组,并且已经准备在师生中挑选演员。而这一切,就完全与荆建无关。他们全都是专业人士,总不会让个图书管理员加盟吧?

    荆建对顾熙笑着点点头:顾教授,你这可是为难我呀。我个人认为,喜剧类电影比较适合,受众广,而且适合京影的实际情况。就是比较考验编剧和演员的功力。不过嘛,这不是我们京影的强项吗?

    在一阵笑声中,顾熙笑道:那我们抽时间交流,荆老师,你可别弊帚自珍哦?

    哪里哪里。荆建连忙笑道,既然有幸能到京影工作,正想向您这样的艺术家们多多学习呢。

    气氛一下子变得融洽许多,底下的夏昕然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如果仅仅是学术之争,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大学本来就是讲究学术上的百花齐放,实话实说,哪个大拿不是撕逼无数呢?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就有人问:荆支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不仅有着娱乐的作用,更有着宣传教育的作用,您这样的‘向钱看’,似乎有违于方针政策吧?

    说话的是邹海,他暗中得意,终于被他抓住了把柄。涉及到政治上的路线,无论荆建怎么样回答,都很容易被他人歪曲做文章。

    看到是邹海,荆建微微皱眉。在之前的工作中,对邹海的小心思和隐隐的敌意,荆建又怎么会看不出呢?无非是荆建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那个副处岗位,不想与邹海这样的蝼蚁计较罢了。

    微微一笑,荆建答道:这里有个误区,似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不重视宣传教育。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说在前几年那部《壮志凌云,应该咱们京影的电影资料库里就有吧?这就是一部标准披着商业电影的皮,进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和拥军思想的宣传片。为此,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免费租借飞机机场和军人等给剧组使用。由此可见,好莱坞也是相当重视电影的宣传作用。但要注意——电影一定要好看!话说,都没观众看,哪儿来的宣传教育呢?在这里,我记忆中的《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等等影片,哪一部不好看呢?美好的儿时回忆,到现在都能记忆犹新。

    邹海的脸色有点难看,没想到荆建举重若轻的避开了这个敏感点。幸好,他还有其它的准备,眼神对某位校工示意了一下,而那位校工立刻提问:荆支书,听您的介绍,您并不是电影专业的,留学时学习的又是理工科,那你刚才介绍的情况,又怎么证明是正确的呢?

    大礼堂里再次是一片喧哗声。这个问题相当刁钻,几乎直指荆建是外行对内行指手画脚。果然,相当一部分的师生被动摇了,甚至有些反对派也大胆的开始提问:请问,刚才你说要严格控制电影的拍摄周期,这是不是在鼓励粗制滥造?

    你提到的打造偶像,那学习表演不是没作用了吗?会不会是舍本逐末呢?

    你说要时刻注意成本控制,也要关心宣传发行,那不是文化部门关心的事吗?我们创作出好电影,不就足够了吗?

    对这种种保守观念,荆建简直是无心辩驳,反正根本不需要几年,市场就会让他们焦作人。不过,此时的荆建确实很被动,一来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二来根本对付不了底下的七嘴八舌,幸好,沈松生院长及时站了起来:静一静,学校觉得这样的讲座很有必要,起码开阔了师生们的眼界。感谢小荆支书的发言,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

    轰——!虽然大多数人感觉意犹未尽,但院长发话,只能无奈的散场。很显然,沈院长代表了校领导的态度,对荆建还是比较保护的。

    散场后,荆建陪同着几位校领导。如果从结果来看,这场讲座应该算是不怎么成功:谢谢沈校长,谢谢孙书记和各位领导。对校领导的关心,荆建还是表示了感谢。

    沈松生笑着安慰:别有思想包袱,有许多事还是需要实践。

    而孙月芝书记心直口快:确实有种不良的风气,花国家的钱拍电影铺张浪费。不过小荆,你就是心急了点。

    荆建笑笑,说明明白人其实有许多,无非就是屁股问题。反正他已经尽过力,也不怕惹上什么麻烦,又没想过混迹中国的电影圈?相对而言,他感兴趣的还是控制住国际院线,成为电影圈里的幕后大佬。

    而且这次讲座,多少也有收获。在聊起《红楼梦的时候,荆建就想到要修建影视城,抢先一步创造出横店模式。这对中国影视业的未来发展也好,自己的产业布局也好,都是很重要的一环。至于中国电影未来会如何发展?管他呢,荆建又不是上帝!

    告辞了校领导后,荆建就匆匆的赶往吴衡在京城的新家。回京城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这是荆建首次与同宿舍的好友聚会



第506章撒狗粮
    小方桌上,除了几瓶黄的白的,简简单单一盘油爆花生一盘凉拌猪耳一碗白切牛肉一碗酱鸭。又看了看方桌四角,吴衡俞海穆光中加自己,就四个光棍,荆建就决定了原谅,顺便刺激他们一下,笑着端起酒杯:咱弟兄干杯!天天被一群软妹子包围,生不如死啊!还是和大老爷们喝酒爽快!哈哈哈!

    笑骂声中,一杯饮尽。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吴衡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把一个姑娘迎进门:介绍一下,额女朋友蔡蔓,中学教书的。等会儿让她露两手,你们都尝尝。见俞海和穆光中已经是成吨伤害,而且还是加倍的,荆建都快要笑疯了。

    不提吴衡那欠揍般的撒狗粮,反正他的女友蔡蔓表现的很贤惠,到厨房准备热菜去了。而穆光中突然对荆建道:我爸新带了个学生,说以前是你的同桌。

    谁?荆建大感意外,接着迅速的反应过来,方娅?

    对对。她还说了你不少糗事呢!穆光中那个表情,就差说快点贿赂贿赂我了。

    还没等荆建说话,俞海就成了好奇宝宝:这名字好像是女的呀?

    比这夸张多啦!穆光中这张大嘴巴实在是堵不住,同学间早恋算什么?厉害的是小建,他和他的班主任爱的死去活来。

    卧槽!吴衡大为佩服,额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小建倒是啥都敢做呀?

    去去去!荆建连忙否认,那时候我是县里干部,和一个女教师谈谈恋爱,又有啥?就像吴老大现在一样,就盼着那个教书的育人。

    噗!其他三位全都喷了,感觉毁了一个成语。恰好蔡蔓端着清炒虾仁走出厨房,一脸疑惑:啥女教师?谁呀?

    咳咳咳。几人连忙转移话题。吴衡开始了愤愤不平:就没想通,小建那个道德败坏的家伙,咋会进大学工作?还进的是美女如云的艺术类大学?

    呃?蔡蔓奇怪的看了看荆建,小建怎么啦?他看上去挺老实的呀?

    嫂子,我在学校的那几年呢,简直水深火热,吴老大一直欺负俺,这伤心泪呢。总算是盼到您了,终于有人能管管他了。

    屋里已经笑成一团,与老同学在一起,荆建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然而几个大男人在一起,话题往往会不由自主的跑到国家大事,渐渐的,就谈论起中美贸易问题。

    这每年一次最惠国待遇谈判,感觉就像是被美国揪着要害,忒难受。

    小建,你美国刚回来,那边的人怎么看?会不会爆发贸易战?

    此时美国一年一度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国会审批,仿佛像是一道紧箍咒。为了让美国国会通过,年年中国出让不少利益,忍气吞声的承受这样的敲诈。因为中国知道,万一失去了最惠国待遇,对中国经济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荆建微微一笑,虽然他知道未来的历史,但也不会随便当神棍:每年头疼那是肯定的,贸易战倒是不见得。

    为啥?吴衡问道。

    对苏联的恐惧呗。美国还需要中国这个不靠谱的盟友。不过想根本解决中美贸易问题,还是要尽快加入世贸组织。荆建笑答道。

    这样的闲聊,话题转换的极快。穆光中突然说道:苏联东欧那边怎么了?政局那么乱?

    乱的还在后头呢。荆建不紧不慢的吃着菜,可能华约将不复存在,变成历史名词。荆建实在不敢说苏联将会解体,怕吓坏了穆光中几人。

    没想到穆光中他们已经吓坏了:华约会没有?靠!那不是北约一家独大?

    呵呵,也许吧。反正国家大事,要靠20年以后的你们啦!荆建笑道。

    小建这态度不端正啊?吴衡不满意了,你不也是领导干部?我们千辛万苦才弄了个副科,你出国镀镀金,居然就混成了副处?

    荆建明白这是吴衡在开玩笑。于是笑道:我那是文艺工作,不像你们是部委的栋梁。答应你们了,以后就为你们组织一支拉拉队,为你们来个专场晚会。哈哈。
1...184185186187188...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