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哦,抱歉,没什么,没什么。荆建很快恢复过来,那就去京大。

    此时荆建的心中,简直是难以形容他的心情。对华清人来说,中国其他的大学都很不错,除了那个京大。然而现在?他算叛徒投敌了吗?




第490章京影门口
    谈话在继续,张处长笑道:京大好啊!给你安排是朱国良朱老,他是你的博士生导师。

    嗯?荆建又被意外惊喜给刺激了一次。朱国良朱老当然知道,老先生是学部委员(就是以后的科学院院士),学术泰斗,有这样的导师当然很满意。但那个博士生是什么鬼?荆建连忙笑着请教,张处长!我硕士学位都没拿,咋会读博士呢?

    张处长露出笑容:加州大学是名校,你又师从查克利教授,回去准备篇论文,就算你毕业,直接博士研究生。不过宽进严出,以后更要努力学习啊?

    呃谢谢,谢谢张处长和领导们的关心。

    荆建算是明白了,这就是国家送给自己的福利,跳过硕士,直接读博士。荆建这人其实在意的是自己的学位,并不在乎什么走捷径开后门。所以在这点上,和他的那仨学霸女人相比,提鞋都不配。因此当年查克利教授说的很对,如果荆建想在科研领域发展,至多就是个三流大学的教授,学术平庸,教学上偶尔出几个栋梁,绝大多数都是在误人子弟。也没办法,本性如此罢了!

    荆建正咧着大嘴在做美梦呢,没想到还没完,张处长继续问道:小荆同志,你是干部身份上的大学吧?

    对呀?

    那就好,你的工作已经分配,行政级别定为副处级,安排到京城电影学院。你算是在职研究生,具体工作由京影校委会安排。已经快要开学,希望你这几天就去报到。

    嗯?荆建大感意外,咋还安排工作呢?

    现阶段当然以学习为主。张处长笑着解释,你这样品学兼优报效祖国的年轻干部,国家很需要啊!哈哈!

    荆建没去理会后面的那几句废话。他倒不在意在职不在职,反正能安心把书念完,怎么样都无所谓。问题的关键是另一方面。于是荆建问道:张处长,我倒不是那意思。就是有些纳闷,读在职为啥不能安排在一所学校?还得两头跑?还有,我是读化学理工科的,咋到艺术类院校工作?说句难听的,您千万别在意,这风马牛不相及嘛?

    其实拿到结果后,张处长同样纳闷到现在。然而想到领导当时反复交代,这结果绝不容更改,张处长就挤出个微笑:到哪里工作,那都是组织上的考虑。你反应的问题嘛?我帮你再说说。不过在这之前,你要保证安心工作!

    明白了。我服从组织分配。

    拿着交接的资料,荆建走出了高教局的大门。通过试探,他已经知道,那位张处长基本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奇葩的结果,无非是上面通过这位张处长,发给自己的信号——你究竟听不听话?

    其实设身处地的想想,荆建能理解这样的做法,并且也没什么反感情绪。一个能量很大,又难以控制,而且是同一个官员体系,表面上没有犯错没有任何把柄。实际上嘛就不说那些实际了。你说说看,这样的人该怎么用呢?还是先含蓄的问问,荆建你的真实想法吧!

    而且这样的安排同样是天衣无缝。在职读博级别副处,那是给你回国的奖赏。到京影工作?你还是头一个拿到奥斯卡奖的中国人呢。能说不专业对口吗?当然,里面的种种奥妙,就要看荆建自己是否领会了。

    荆建当然能够领会其中的奥妙,所以他的回答也很明确——我很老实!反正近期也没想过闹什么破事,就安安静静做个美博士吧!有整个国家做后盾其实也挺好,要不然,吃饱了撑的中断学业回国,还在香港大闹一场?

    至于京影?咳咳美女如云?光过过眼瘾,就已经很不错了嘛?

    给京大的朱国良老教授去了个电话,约好明天见面,荆建索性雷厉风行,坐上等候在外面苗春民的车,直接就去京影报到。

    远远的停下,步行走往京影的校大门,荆建就有了个有趣的发现,一路上已经被俊男美女包围,他们在父母的陪同下,拎着行李,带着那种梦想憧憬的喜悦,同样向着校大门走去。荆建这才想起,高校报名的时间都已经到来了。

    夏昕然满头大汗的靠在墙角,为难的看着自己断裂的行李箱把柄。头一次独身出门,还不好意思开口求助,正着急着呢,就见一位白衬衫,空着一只手的男青年微笑经过。终于鼓起勇气:这位学长!能帮帮忙吗?

    嗯?荆建停下脚步,打量了夏昕然一眼,又是位未来当红的影坛花旦。这一路上,都已经见到不少未来的明星。扫了一眼那个坏了的行李箱,荆建恍然大悟,露出笑容,是报名吧?那跟我走!说完后,就抱起了那个行李箱。

    太感谢您了。夏昕然展颜一笑,青稚笑容中,带着迷人的青春活力,学长您是什么系的?我是今年表演系的新生,叫夏昕然。

    荆建。荆建并没有祸害京影的想法,至多带有那种欣赏美好的目光,所以态度很平和,我不是什么学长,也是今天来报到的。

    哇,你也是新生呀?

    荆建微微一笑,并没有纠正这样的误会。看得出,夏昕然根本就是涉世未深,可能是她在京影相识的头一个人,所以就显得相当亲热:荆同学。

    呵呵,叫我小荆小建都成。

    家里人都叫我然然。刚才那些人都带着行李,我不怎么好意思。幸亏有你,嘻嘻。

    对夏昕然微笑的眨眨眼,荆建玩笑道:明白了,我长的比较安全。

    安全?夏昕然眨着眼,歪着脑袋咬着手指,似乎没理解荆建的意思。琢磨了好一会儿,她终于明白过来,咯咯咯笑个不停,安全?小建,嘻嘻,你这人挺有意思的。嘻嘻嘻!

    荆建耸耸肩,这个反射弧还真够长的



第491章京城安家
    当帮忙把行李背向女生宿舍的时候,夏昕然已经对荆建很熟络:小建,今年军训延长时间,这么毒的太阳,都要晒黑了。

    嘿嘿。荆建这才想起,各大高校加强军训,甚至京大华清更夸张,军训足足一年。想到这些新生的倒霉,荆建就忍不住乐。

    你还笑?夏昕然对荆建做了个鬼脸,十分的不满意,反正你嘻嘻,安全,咱们女生该怎么办呀?

    防晒霜。就当是体验生活。荆建笑道,万一以后演个村姑呢?哈哈哈!

    讨厌,不理你了。终于来到宿舍楼前,夏昕然兴奋的看了看周围,那么多人呀!努力!以后争取主角!我一定能行!夏昕然为自己打着气。

    呵呵。

    你是在嘲笑我。夏昕然毫不犹豫的给了荆建一个白眼,知道吗?我们中国人已经拿到奥斯卡奖啦!听说那人叫布兰布尔,应该是起的外国名,电影周刊上都已经登了。所以你要有信心,配角也需要演技的。那个布兰布尔就是我的偶像,我以后也要和他一样拿大奖!小建,嘻嘻,不会认为我在吹牛吧?

    咳咳咳,没没,保证没有!我看好你!真的很看好你!

    切,嘴花花!讨厌!

    真是一个很愉快的花絮。与夏昕然道别后,荆建就来到了学校办公楼。沈松生院长恰好外出,接待荆建的是党高官孙月芝,一位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艺术家,相当和蔼可亲的老大妈。

    欢迎,欢迎,小荆同志。这么年轻?多大岁数啦?

    孙书记,虚岁24。荆建欠过身,接过泡好的茶。

    真是年轻有为,听说留学回来,还准备在职读博?成家了吗?

    有媳妇了,她还在美国读书呢。荆建连忙回答,看这架势,似乎有介绍对象的趋势。

    这么早?果然,孙月芝流露出一丝惋惜,啥时候结的婚?在留学的时候吗?

    16岁那年,当时在部队,准备上安南战场。家里定下的,就这么办事了。

    哈,你可违反政策呀?哈哈哈!这开场白倒是轻松,这位老大妈居然聊起了家常。

    也许是还没有开学,事务并不繁忙,俩人聊的相当愉快,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谈起了正事:小荆,对你的安排,校委会已经有决定,图书馆支部书记,协助李馆长的工作。那边清闲些,不耽搁你在职念书。有没有意见?

    荆建好悬没把一口茶喷的天女散花。居然是那个神秘隐藏职业的图书管理员,而且自己京大读博,京影图书管理员?那个京大图书管理员的梦想,居然在前后加一加后,出乎意料的实现了吗?

    咳咳,没意见,没意见。请孙书记放心。

    那就好。孙月芝叫来了校办齐主任,吩咐道,你陪着小荆同志去一次图书馆,与李馆长见个面。再安排好小荆同志的生活住宿,就按上次决议的标准。小荆同志,你的手续就留着吧!我会吩咐组织部给你办妥关系。

    谢谢孙书记!

    图书馆的李琴馆长是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女人,书香气很浓,态度也挺和蔼。简单聊了几句,为荆建安排了办公室,荆建就跟随着齐生福齐主任去了教职员工宿舍的方向。

    齐生福倒是挺健谈,拿着一窜钥匙,眼带羡慕:荆书记

    客气了。您就叫我小荆,我叫你老齐咋样?

    那敢情好,呵呵。齐生福笑道,小荆,来得早不如赶的巧,正好新建的住宅楼多了套两居室的,学校决定分配给你了。

    哦?荆建有点奇怪。现在京城机关院校的住房相当紧张,一般来说,应该分配给自己集体宿舍。怎么自己一到,就能拿到间独立单位呢?

    齐生福笑着解释:本来应该分配给位副教授,没想到他全家移民出国,就多出了这一套。

    可我刚来,资历不够啊?荆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任何地方,都讲究论资排辈,虽然荆建并不在乎这样一套房,但也没必要搞特殊,做那个出头鸟。

    诶。齐生福一摆手,继续笑道,你级别副处,16岁当兵,工龄7年,立过一等功,硕士学位在职读博,就算是分房打分公示,你还是排最前面的。就安心拿着吧!

    荆建这么一听,觉得自己还真是够资格。体制内就这点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没必要虚情假意的推辞,反而会得罪一大批人,就你知道高风亮节吗?最多拿了以后,不在乎这套房,那就以后卖掉捐了呗。再说,这房子就在学校边上,在三环附近,地段确实很不错。

    没多久,荆建就来到了自己的那间两居室。房间并不大,地处四楼,简单装修过,煤卫齐全。不过小区的环境挺不错,荆建感觉挺满意。毕竟是前世今生中,国家白送的第二套房(第一套是前世中,秦冈市给荆建一等功奖励的一套)。

    小荆,如果想住下,还需要买些家具。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安排在集体宿舍对付几晚。

    不用不用,真不行,我招待所晚几天退房。

    那也成。诺,这里是一百的饭菜票,算我先借你的,等发工资慢慢还。单身不想开伙的,可以去食堂。

    谢您了。

    诶,小荆,其实你这条件,现在有没有对象?我

    荆建一身庐山瀑布汗,怎么自己突然变成了唐僧肉了呢?不用不用,我实岁才23,还没到晚婚的标准呢。

    那不能先处着吗?

    呃再说吧!谢您了,老齐!

    等到齐生福离开,荆建满意的看着这套房,自己在京城总算是安了家。暂时不需要特立独行,能住这里也挺好。过了一阵,荆建寻找到苗春民他们,干脆的吩咐道:走,给我去买家具被褥,今天就住新家。怎么也得弄好空调,这京城的夏天还真受不了



第492章开胃菜都算不上
    此时的欧洲,威廉正接待几位来自波兰的重要客人:部长先生,我们是老朋友了,恕我冒昧,虽然你们团结工会获得选举的胜利,但接手的是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下台的那些政客正准备看你们的笑话呢。

    那位波兰副部长点点头:确实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各方朋友的帮助。也十分感谢白莲花对我国的捐赠和物资供应。不想隐瞒,这些生活必需品,对现在稳定波兰社会相当的重要。

    威廉笑着点点头。其他那些欧洲厂商只认硬通货,虽然波兰市场一片空白,依然是商品寥寥。只有白莲花大胆的同意用东德马克结算。可以说在已经开放的波兰和匈牙利市场上是一马平川

    1989年的波兰,经济形势严峻,商品极度匮乏,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居然高达200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外债高达490亿美元,国家几乎丧失支付能力。1989年初在波兰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9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形势极差,85的家庭经济状况极度恶化。

    1989年6月4日举行议会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府。团结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也像是多米诺骨牌那样,导致了前苏联东欧华约体系崩溃的开始。

    与此同时,匈牙利经济自70年代开始,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卡达尔政府为了保持在国民中的良好印象,不惜大举借债,到1987年,外债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人均负债2000美元,居东欧各国的首位。经济的停滞也导致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民怨渐起。

    1988年年底,卡达尔政府已经被事实的推翻。而1989年5月,匈牙利边防军宣布拆除华沙条约组织设在匈奥边界上的电子报警系统。当时为防止公民向西方叛逃,匈方沿着这条边界线设立了一套特殊的电子报警系统:偷渡者一旦触及密密麻麻地布满通有低压电流的铁丝网,报警系统就会发出信号,边防军立即出动。如今,铁幕废除,匈牙利以及包括东德在内的大批东欧民众偷偷越过了边境,在奥地利进行永久性旅游。而柏林墙在事实上已经变得形同虚设。

    当时东欧的人们围聚在泥水中,看边境的铁丝网被匈牙利官兵们拿着大剪刀剪断水泥柱子被吊车连根拔起。在场的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事件引发的结果远远超出他们的想像。

    渐渐地,聚集在匈牙利大街上的机动车越来越多,他们被当作房车使用,然后被遗弃在荒郊野外和多瑙河畔,东德人不断涌来一批又很快消失一批,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到奥地利去,到西德去。

    有些人有签证,有些人则总能想到办法,找蛇头,或者用珍藏了几年的西德马克收买边防关口的人。这一年,由数百东德人的穿越行为,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跨欧洲野餐事件,随后,数以万计的东德公民蜂拥从这里走向西方。

    面对着这位波兰副部长,威廉笑问道:我的朋友,您的条件我能答应。但我的条件呢?

    这?那位副部长陷入了犹豫,我们之前还没先例。私有化肯定是目标,但如何办?不瞒您,谁也没有经验。

    威廉露出微笑:你们国家养着三万多职员,每年补贴折合美元达几百万?就为了放映那些政治宣传电影吗?而且你们现在的状况,肯定不会继续补贴,难道让那些职员全部失业吗?

    我的朋友,我这里有个方案

    您想想,你们政府能获得那么多的好处,还丢掉一个大包袱。并且我们保证,绝不会让这三万多职员失业,而且会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生活。这就像你们政府市场经济改革上试点,你们想做好,我们同样也想做好。再说,电影院根本就不是什么核心产业,对国民经济没有丝毫的影响。还有

    说到最后,威廉在副部长的耳边轻声说了个数字
1...179180181182183...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