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郎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归正传
东路主将自然是杨戬自己,若周国起兵,那就是到了封神劫难的决战门前,他也不能继续偷懒了。
杨戬将这些大事都定下,接下来的事就是分属各司、各将领去执行了。
忙碌了半个月,杨戬也没怎么休息,又开始带着几个师弟钻研战阵之法。
只要得空,杨戬就会去搜寻吕岳元神的下落,不过想想都知道吕岳肯定跑回了自己老窝,甚至金鳌岛上,搜不到也没什么。
如此,自吕岳袭营之后过了一个月,杨戬总算有空休息半日。
喊来几位师弟在帐内饮酒,丝竹罄乐,相谈甚欢。
邓婵玉与姬倩华在旁斟酒端菜的侍奉,这也是杨戬才有的面子。
谈着谈着,话题不知为何就到了男女之情上,木吒笑着问了句:“婵玉将军可曾有瞧得上的军中将领”
“李二将军说笑了,”邓婵玉轻笑了声,“军务繁忙,无暇顾念。”
一旁的哪吒看了眼木吒,小声嘀咕了句:“二哥你该不会是对婵玉将军芳心暗许了吧”
杨戬笑骂了句:“什么叫芳心他那是芳心吗”
木吒尴尬的蹭蹭鼻尖,一旁的金吒却笑着打趣了句:“二弟若是真的有此心,就该和婵玉将军说明心意。婵玉将军若是看不上你,你就老老实实修道,说不得,婵玉将军对你感官还不错。”
邓婵玉含笑摇头,与姬倩华站在杨戬身后,用目光就回绝了此事。
“别扯我啊!我就这么一问!”木吒连忙分辨,又用筷子敲了下一旁韦护的酒杯,“韦护师弟你来说,像婵玉将军这般美貌聪慧的女子,哪个男人能不动心”
韦护笑着点点头,“婵玉将军之风采,三界少闻。”
哪吒:“大师兄呗,他就不动心。”
正要举杯的杨戬瞪了眼哪吒,哪吒‘天真无邪’的一笑,桌下踹了黄天化一脚。
“来来来,喝酒,”杨戬举杯邀约,七人同饮,又相视大笑。
杨戬、哪吒、雷震子、金吒、木吒、韦护、黄天化,阐教三代弟子中,这算是此时最为耀眼的七颗明珠,也是被阐教大力培养的七位弟子。
那土行孙本也可同席而坐,可惜没能管得住自己下半身,此时还在山中苦修,承受着前面十多年都未曾承受过的修道磨难。
阐教二代弟子最出色的便是十二金仙,可惜,到了他们第三代,这个数字比十二还要少了许多。
“大师兄,封神劫难大概还有多少年”黄天化在旁小声问了句。
“三五
第五百一十五章 雄关若鸡肋,夜会东斗星
‘周国丞相亲启:
罪臣苏护拜上。
得祖先荫庇,于冀州为侯,兢兢业业、朝奉朝歌,累建功勋,已求冀州苏氏德行兼备,福绵子孙。
未曾料得十数年前惊天变,帝辛倒荒淫无道、暴虐无边,强纳小女入宫为妃嫔。护愤而起兵,非不舍一女,实乃不愿屈从无道帝君,愿为忠义之瓦砾,不为昏君之贵亲!
后无奈兵败,护为保全家小之性命,只得将小女送入朝歌城,却不想酿造大祸,累及苍生。
护实愧对天下义士,亦毫无面目再见老友新朋,心中仍有惟愿,故苟延残喘至今。
小女于家中时,贤良淑德、德才兼备,却不曾想其入宫之后心肠毒恶,陷害良妃、炮制重刑,与那暴君残害忠骨良臣,令天下战火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生此女,苏某当遭五雷之刑;忠此君,苏某百年之后,又何以拜见列宗列祖!
今,昏君命苏护率数十万大军征伐西岐,苏护决然不愿助此昏君为虐,早有开城纳诚之意,只是身畔多有方外奇士,始终不得此行。
幸得丞相大发神威,屡战屡胜,如今城中仅剩郑伦与罪臣,郑伦仍有忠商之意,罪臣每每试图说服,却仍未将其说动。
为表罪臣之心,特将长子苏全忠之独子苏凌交于丞相照料,苏凌为我苏家仅有之血脉,苏护若心有旁术,丞相可自行定夺其性命去留。
罪臣今尚有二计,一为率冀州亲兵十数万投奔,二为开青龙关之城门,请大军入关。
此当由丞相定夺。
护之惟愿,乃手刃祸国殃民之妖妃,以全生养这般毒妇之憾;喝骂昏庸无道、致使天下大乱之昏君,以完此生之忠义,除此别无所求。
罪臣苏护,讫。’
……
将这封书信细细读了一遍,杨戬嘴角泛起少许笑意,将书信递给身后的邓婵玉,起身,走到那一老一少面前。
那老者一脸惶恐的跪在那,那少年却好奇的打量着杨戬。
“你叫苏凌”杨戬温声问了句。
“嗯,”这少年轻轻点头,对杨戬问了句,“丞相会杀我吗”
杨戬突然来了些许兴致,笑道:“那你说,我为何要杀你,又为何不杀你”
苏凌面色一黯,低声道:“丞相也要杀我,便是杀了妖妃的子侄,算是为天下除害。丞相若不杀我,便是看重我祖父与父亲手中兵马粮草,便宜周国伐商。”
韦护在旁笑道:“这小小年纪,倒也有几分见识。”
杨戬点点头,打量了苏凌几眼,道一句:“二位请起,苏小公子眼界不凡,胆识也不错,日后若有意报效大王,当为贤臣良将。”
言罢,杨戬看了眼哪吒,“师弟,麻烦你跑一趟,将这位小公子和管家送去都城,令其面见大王。记得用留影法宝把这些记下来,免得苏老爷子担心。”
“怎么不让他们去,”哪吒老大不情愿的起身,随手一点,用法力裹了这一老一少,招呼都不打就匆匆出了营帐。
这家伙,估计是想赶着回来喝酒。
杨戬目送他们消失在夜幕之中,想着后半夜时去青龙关走一趟,与苏护老爷子谈谈心。
“苏护想投诚”黄天化奇怪的问了句,“他不是那苏妲己的父亲吗在朝歌城也算是一人之下的权贵,为何打都不打就想着投诚”
邓婵玉思量少许,拿着布帛,轻声道了句:“此事可信,苏护与我父也为好友,父亲曾说苏护此人性情刚烈,家国忠义更是苏家家训,这字里行间,足可见苏护对苏妲己的不满,由此更为内疚。”
杨戬坐回主位,端着酒杯仰头喝了口,“此事应当错不了,苏护有意投奔,对咱们来说再好不过。”
木吒摇头晃脑的感慨了句,“之前在吕岳手中吃了大亏,现在立刻就在苏护这找补回来了,果然,天道运势是站在咱们这边。”
“那也不可肆意妄为,”杨戬板着脸训斥了句,几个师弟连忙点头称是。
继续喝酒,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杨戬掐着时间,在哪吒急匆匆赶回来之前散了场,让哪吒一阵跺脚呲牙。
“事办的如何?”
“给,”哪吒将一颗留影珠扔了过来,“我去睡了。”
“莫要怠慢修行。”
“是,是,大师兄教训的是,”哪吒一个白眼表达自己满腔怨气,本来喝酒聊天挺开心的,非要让他去跑这一遭,吃了一肚子西北风。
留影珠内,武王亲手将苏凌搀扶起来,温声安慰,并命人在城中打扫宅院,挂上苏府的牌匾,赏了一百奴仆、数百兵卫,颇为优待。
将珠子收起来,算是周国给苏护的少许回礼。
哪吒走后,侍卫将主帐打扫妥当,姬倩华与邓婵玉又在外求见,是来询问有关苏护之事。
杨戬也正有些犹豫,邓婵玉前来参谋,他自不会拒之门外。
两位女将刚入座,邓婵玉便道:“丞相,末将以为,应当借此时机,将青龙关纳入手中,省却后面诸多麻烦。”
“我也有这般想法,”杨戬手指敲了敲桌子,随手一挥,一旁的沙盘飘来。
青龙关,扼守在大军东进的咽喉之地,乃必争之所在。
其实想要攻下此关,动用仙将神通也不会太费事,杨戬甚至可以直接凭空将青龙关‘搬走’,让开后面的大路。
只要不用法术屠杀凡人,自然不会有业障,顶多只是损失一些让哪吒雷震子他们建功的机会罢了。
从这般来讲,何时攻下青龙关,其实对周军本身并无太大区分。
但……
邓婵玉道:“若此时拿下青龙关,大商必内乱加剧,也可刺激南、东两路数百镇诸侯,令他们起兵反商。”
“问题便在于,咱们要面对商军最后的反扑,”姬倩华也在旁开口,话语轻柔顺滑,令人颇感舒畅,“或许还会便宜了旁人。”
杨戬笑道:“如何便宜了旁人”
&
第五百一十六章 苏护降周,哼将归心
喊话的人是苏全忠,当年曾和崇侯虎大战的一员凡人猛将,也正是苏护长子、苏妲己长兄。
按理说,这凡人如此冲撞,杨戬脾气再好也该板起面色才对;但杨戬一想到被自己拐到了东海龙宫安置的少女妲己,就当自己还苏家一个人情,依然面带笑意的坐在那。
苏全忠举着长枪就冲了进来,苏护老当益壮,起身快走两步,劈手砸了过去。
“爹!”
啪!
苏全忠捂着额头,蹬蹬蹬后退三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见这位老侯爷是真的下了重手。
“爹你打我作甚!”苏全忠倒是脑壳够硬,坐在地上喊了句。
一旁的郑伦已冲到杨戬身前,但见杨戬只是在那坐着喝茶,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他在路上赶来时,心中想着无论如何要在杨戬手中救下苏护,可此情此景,并非是他想的那般……
“侯爷,”郑伦盯着杨戬,道了句,“你们先走,我拖住他一阵。”
“郑将军不必着慌,”苏护赶紧向前来,拉住了郑伦的胳膊,低声道,“丞相乃是我请来的贵客,事先未曾与将军知会,将军莫怪。”
郑伦竖眉瞪眼,低喝一声:“这是敌军主将,如何成了贵客!侯爷你莫非!莫非要通敌卖国!”
“郑将军何出此言”苏护松开郑伦的手臂,皱眉道一句,“关上大门!全忠你去门外守着,谁也不得入内!”
“爹”
“让你守着就守着,找揍吗!”
苏护挺着脖子吼了句,苏全忠缩缩脖子,一副你是老子你牛逼、我是儿子我怂蛋的表情,悻悻的出了前堂,开始呼喝跟着自己来的两队亲兵。
杨戬坐在旁边暗中琢磨,这苏全忠如此糙汉子,如何生的出苏凌那般清秀的少年
仔细想想,那苏凌与少女妲己,模样倒也有几分相近。
“郑将军,坐下说话吧,”杨戬开口道了句。
郑伦皱眉注视着杨戬,大有一言不合就立刻出手的架势。
杨戬笑了笑,左手对着前方一点,迅速刻下了一道繁复的符箓,轻轻前推,一股玄妙的道韵在各处流转,令人头清目明,呼吸顺畅。
旁边的郑伦却是面色一变,低声喝问:“这符箓你可是从李靖处学来的”
“并非学自李靖,”杨戬如实相告,“昔日南洲降下大劫,道门各贤能纷纷出山,于南洲走动。崇侯虎讨伐冀州时,我刚好也在,遇到了度厄师伯。师伯担心你,在旁护卫,与我相谈甚欢,送了我些许符箓之法。”
郑伦目光闪动,原本凌厉的气势和敌意顿时散去大半。
杨戬对他笑了笑,示意他坐下,郑伦目光有些迟疑,但还是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苏护对杨戬使了眼色,杨戬轻轻颔首,坐在那喝了两口茶,大有反客为主之意。
如此,前堂安静了片刻,杨戬总算开口。
“我有一问,不知郑伦将军如何评说忠义二字”
“臣对君尽忠,君不弃臣为义!”郑伦说的掷地有声,毫无阻碍。
杨戬赞道:“言简意赅,却也有另一番慧根在其中。那我想再问郑伦将军,商君帝辛可知有你这一号人物”
郑伦皱眉,坐在那想开口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郑伦将军,帝辛可曾赐下给将军的半点封赏”
郑伦依旧皱眉不言。
一旁苏护叹道:“大王给下的诸多封赏,其实都是送到我府上,我怕众将心中怨恨,再分发下去。”
“先不说帝辛如何如何暴虐昏庸,这般谁都会说的话,其实没什么太多意义。”
杨戬慢悠悠的说了句,“郑将军所忠之君,其实并非善类;他生在帝王之家,子承父业,做了数十年人皇。若他生在平民之家,也不过就是一个好高骛远、不务耕作又贪恋女色之徒罢了。这般人物,在城中怕是一抓一把,还都是左邻右舍所不耻的恶棍罢了。”
一旁的苏护和几位文士都被杨戬的话语吓的面色发白,而郑伦却皱眉沉思,虽然不愿承认,但心中还是轻轻一叹。
“这样的男人,忠他作甚”
杨戬轻哼了声,“忠义之士,当以明君为主,这才是忠义的前提。若忠昏君,不过是贼臣,若忠明君,方可成良相。”
“所谓义士,居庙堂之高,则心怀天下贫苦之士,为君分忧解难;处江湖之远,也要造福一方,行侠仗义、惩处豪强!”
“更何况,郑伦将军乃是名门修士,人教弟子;不思修道寻真,反而在此与我辩论忠义,多少有些舍本逐末。”
一旁的苏护对杨戬暗中钦佩,看着这面相不过二十多岁的青年,再想想自己那一根筋的长子,顿时觉得余生一片灰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