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洪荒二郎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归正传

    而周国通常所说的五关,则是青龙关之后的汜水关、界牌关、穿云关、潼关、临潼关,皆为防备周国而近百年而起的雄关。

    如今商国近半的兵力囤积在这西北五关中,自闻仲死后,朝歌城一片风声鹤唳,五关虽陈列百万甲兵,却依然让帝辛昼夜难寐。

    是已,帝辛问询众大臣应对周国之法,有大臣举荐苏护,那苏妲己也趁机言说自己父亲如何如何擅领兵作战。

    逢此时机,申公豹入朝歌城,拜官之后为帝辛引荐吕岳、马元两位奇人,帝辛故此信心大涨,命各部调拨人马,以苏护为将,讨伐西岐。

    杨戬得到消息时,苏护刚从朝歌城出发,故而,杨戬前来青龙关打探,却是毫无所得。

    释放神识,杨戬朝着朝歌城方向飞去,在潼关发现了正在集结的商军,也察觉到了一股惊人的气息。

    远远看去,潼关仿若在夜幕中化作了一直凶兽,杨戬双眼绽放神光,看到了潼关上空萦绕的血煞,循着血煞看向城中,却发现这些血煞似乎都是出自一人身上。

    “又是什么厉害人物”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帝降空旨,殷洪出太华
    杨戬客客气气将太白金星迎进军营,送入主帐之中,分宾主落座。

    “太白前辈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太白金星扫了扫拂尘,“此话不可入六耳,此言不可与三人。”

    杨戬会意,抬手摆了摆,姬倩华和一干兵卫躬身退了出去,杨戬用玄气将大帐包裹,端着茶杯敬了下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也端起茶杯相迎,笑呵呵的品了一口茶水,“些许时日不见,真君风采更胜往昔,实为可贵。”

    “你我也别客套了,有事说就是了,”杨戬手指敲了下太师椅的扶手,“前辈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又有玉帝陛下的旨意。”

    “真君果然聪慧。”

    杨戬额头挂了几道黑线,总感觉这老神仙是在哄孩童一般。

    太白金星在袖子中拿了一卷布帛,上面蕴含着淡淡的天道威压,必然是出自玉帝之手。

    但他并未宣读,而是将这个布帛送到杨戬面前,示意杨戬打开。

    杨戬摊开看了一眼,顿时满肚子疑惑不解。

    无字天书上面倒是有玉帝的印玺,但并无半个字样。

    “陛下这是何意”

    太白金星笑道:“此事且听我细细说来,真君此事执掌封神,封神榜中已有不少仙人入榜,天庭自生感应,已自行衍出对应仙府。”

    “比如那赵公明,虽不知为何天道如此安排,但天庭前些时日多了一个财司,其中摆着‘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的神位,统管招财进宝之事,今后则是天庭中的财神爷。”

    “这便是天庭与天道相合之处,封神榜中有了元神,就已是定数。”

    杨戬点点头,曾听师父说起过,天庭乃是道祖鸿钧炼制的一件法宝,为天道至宝,此事应当是错不了了。

    “这又如何”杨戬还是没搞明白这无字天书是何用意。

    “真君还不明白”太白金星扶须轻笑,“若是入了封神榜,便逃不开被天道役使之事。真君先前曾借混元金斗,顾忌道门元气,此事陛下颇为赞赏,但真君有所不知……”

    杨戬也不由全神贯注听着,太白所说之事,可能正是他所忽略的方面。

    就听得一句:“肉身不死被封神,确实不会损道基;肉身陨落入封神,虽能恢复修为,却不会再进一步。但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差别,一旦封神榜上有名,便被天道所拘,其道行若要增进,与自身官职、功绩、所受香火,甚至积累的功德相关。”

    “还有这事”杨戬顿时有些头疼。

    太白金星点点头,“神仙二字,自封神之后便会有所差别,神是神,仙是仙,神以天道赋予之力维恒三界,仙逍遥朝野之外,修道寻真。真君明否”

    “大体明白了,”杨戬点点头,看着面前的这张布帛,也知这是自家娘舅给他、给道门的一份人情。

    最简单的例子,以三霄娘娘为例,琼霄、碧霄身死入封神榜,封神之后可恢复原本的修为,但想增进半分,则是不用多想了,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再进一步,无法成为顶尖大能。

    而云霄身未死,但一样封神榜上有名,封神过后,云霄想修行提升道行、冲入更高境界,除了自身悟道、道性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香火、功德、天庭官职支撑。

    反过来说,就算云霄不去悟道,给她一个仅次于玉帝的天庭官职,或许她就能被天道赐下修为境界,道行更进一步……

    神,身不由己是为神,这是逼着天庭正神为天庭、为天道卖命。

    玉帝让太白金星送来这则旨意,同样是天道认可的玉帝旨意。

    杨戬只需用这张旨,在封神之前提前写上些名字,比如哪吒、黄天化、李靖等人,封他们做个天庭将军,他们就能跟杨戬一样,不被封神榜所影响,也可入天庭。

    原来,所谓‘肉身成圣’,竟是这般来的。

    看这旨意上的空白区域,杨戬估摸着,最多也就能写十几个名字上去。

    杨戬问:“人数可有限制”

    “七八人足以,不可太多,免被天道反噬,”太白金星善意的提醒一声,杨戬点点头,拿出笔墨,站起身,思前想后,提笔写下了一行简短的诏令。

    简短到毫无废话,只有两个字:

    ‘今封’

    “这样行不行”

    “自然可以,”太白金星笑着点点头,“但真君写上第一个名字后,最迟半个时辰,这道旨意便会自行纳入天道运转。”

    杨戬顿时停下笔,他可还没想好送谁先上天。

    自己的几位师弟自然是要的,但还有几位师弟未曾出山,与自己也不熟,日后若混熟了……“

    把这道玉帝旨意卷好,郑重的放在玄龟带最深处,靠着自己的小铁牌。

    杨戬正色道:“此事本应去天庭觐见陛下,亲自道谢,只是我这军务缠身,行去不便,还请前辈代为转告。”

    太白金星顿时笑着点头。

    玉帝从杨戬救了瑶姬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杨戬诸多好处,栽培之意再明显不过。

    “我来便是为此事,事已了,这便回天庭复命了。”

    太白金星起身告辞,杨戬连忙相送,毕竟对方是来给自己好处的,自己总不能拿了颗大枣,还给对方臭脸看。

    他又不是不明事理,这点礼数还是有的。

    将太白金星送到军营辕门,目送这老神仙驾云西去,杨戬负手而立,心间遐思满溢。

    要是玉帝娘舅知道他这么多投入,到头来只是换得自己封神之后解甲归田,会不会吐血……

    前方原野之上,些许微风吹过,杨戬衣袍长发轻轻晃动,仿佛在对他说一个道理。

    树欲静,当问风止否。

    那张无字天书上写谁的名字杨戬又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圣贤’,自然是选几位和自己关系不错却封神榜榜上有名之人。

    &n



第五百章 道性之悟,商军抵关
    任杨戬如何神通广大,赤精子师伯没提前给他打个招呼,他也不知一位师弟、三件先天灵宝,被某位道长正拐去了对面的雄关。

    若赤精子提前给杨戬一枚玉符、托人捎个口信,或许事情还能有些变化。

    帐,杨戬面带笑意坐在那,正忙着巩固己方阵营的战力,发挥大师兄的光与热。

    “师兄找我,是有何事”

    金吒面色如常的在旁问询,他虽穿着战甲,却依然难掩那般质彬彬的模样,对杨戬也算颇为恭敬。“

    杨戬问:“你在军可还顺意”

    金吒笑道:“有师兄坐镇,众将和睦、将士一心,自是顺意。”

    “顺意好,”杨戬像是有些满意的点点头,低头看着眼前的书简,像是随口话家常,但问出的话语,却让金吒有些心惊胆战。

    “土行孙那晚醉酒之后凑巧遇到了姬倩华,此事是你做的”

    杨戬突然这般发问,金吒当真有些措手不及,想开口,但话到嘴边,金吒又不知该如何去说,该说些什么,一时间竟张嘴愣在了那。

    “师兄,我……”

    “不必担心,若要追究,我不会今日才问你,”杨戬头也不抬,“你对土行孙看不过眼,想些办法惩治他,这是情理之,毕竟先前阵前厮杀,也是接下了仇怨。但你为何要将姬倩华牵连其”

    金吒默然,低头轻叹:“是我心胸狭隘,出此下策……师兄若要责罚,金吒不敢有半句怨言。”

    杨戬总算抬头看了他一眼,金吒心一惊,因杨戬的目光满是冷漠,仿若自己站在这里并不是活物一般。

    像杨戬这般,肉身强横、战力无匹,随意一个念头,都能对身周乾坤产生压迫感。

    简单来说,这是气势。

    “我问的是,你为何要将一个凡人女将牵扯在内,心可有几分惭愧”

    金吒不敢与杨戬对视,低头沉吟几声,道了句:“有……”

    “但不多,是吗”

    杨戬轻笑了声,那股气势悄然消散,金吒如释重负。

    “师兄,我并未有轻视凡人之心,”金吒忙道,“咱们都是人族出身,凡人、仙人,不都是同根生灵只是,那夜我只是想让土行孙出糗,师兄现身时我并不知晓,也急忙赶了过去。”

    “此事过去便过去了,”杨戬恢复了笑意,淡然道:“修为越深,道性越深,性情总会越发淡薄。金吒你一家四将,李家今后必是兴旺一族,有些事我不说你也能明白,今后若遇抉择,多思量几番,若走错一步,便是谁都救不得了。”“

    “师兄所言极是,金吒受教。”

    “回去吧,好好领军,击退这次的商军,不日咱们便要起兵讨伐商国,机会在于人把握,但也莫要失了本心。”

    “嗯,”金吒躬身做了个道揖,向后退了两步,转身走出了大帐。

    杨戬话之意,怕只有他自己能明白。

    ‘这位大师兄,当真不是能糊弄的,’金吒心底叹了口气。

    风一吹,金吒这才发觉自己战甲之的衣衫后背已经湿透……

    低头快步离开此地,不敢多有逗留。

    杨戬其实没有问他,杨戬带土行孙去朝歌城时,是不是他向惧留孙师伯告的密,已然是给他留了退路。

    金吒明白,杨戬对此事应当是心知肚明的……

    李家兴旺……抉择……

    金吒心也有些迷糊,只能将杨戬的话语记在心,不知杨戬所说究竟是何意。

    敲打了金吒,杨戬又吩咐了几道命令下去,便在军营各处巡视,大战之前慰问几番营将士。

    杨戬此时在天庭也好,周国也罢,都是将士们推崇至极的人物,阵前杀敌、冲锋陷阵,杨戬已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渐渐有了军神战神之名。

    对这些虚名,杨戬也没怎么在意,毕竟虚名给不了他多少好处,有时候反而还是拖累。

    与金吒相谈时,杨戬提到了‘道性’二字,这两个字便一直缠绕在杨戬心头,让他接下来这几日总是忍不住会愣神思索。

    何为道性

    玉鼎为杨戬讲过,修道寻道,自身会去悟道,也会被道沾染道性。

    道性至公,乃道对修士的‘同化’,若一人道心只有道性,毫无私欲,言行举止皆是‘道’之本意。

    这并非是什么美好的境界,若修士被大道同化,也算是走火入魔的一种,严重者还可能‘化道’。

    修士修道,本意是为超脱自身,若自身都被舍弃,化作了道的‘一截’,那还如何修道

    元神道最讲究修身养性,这个‘性’是指道性,又并非全指道性。准确来说,元神道修的是元神,追求的是道心圆满无缺,性情不怒不燥、不急不怠,道性在其,却并非是全部。

    但修士又不能全无道性,不然连最基础的悟道都做不到,谈何修道。

    道性……

    自己所认识的修士,谁的道性最重

    除却圣人之外,应该属师父了吧……

    圣人并非全为道性所驱使,相反,他们在这片天地间,已跳出了道则之海,屹立于彼岸之,完成了自身的超脱,言行举止自成道蕴,已超过了道性可解释的范畴。

    当然,前提是六位圣人在洪荒之内,而非洪荒之外,他们都是依靠功德成圣,跳的出‘道海’,却离不开‘天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杨戬渐渐体会到,这句话并非是在讲天地残酷,阻碍万灵修道;反而是在说天地没有半点七情六欲,至公无私,只存道性,对万物一视同仁,都视作草狗一般,不会对谁另眼相待,也不会刻意为难谁。

    道性,天地;

    道法,玄功;

    元神,肉身;

    杨戬心回荡着这些想法,神魂仿若离体一般,在天地间遨游,探寻此间真意。

    不知不觉,杨戬站在军营不远的山坡,注视着远处的青龙关,心泛起了重重涟漪,身周被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包裹了起来。

    最初时,杨戬站在那边半日,并未惊动谁。

    &nbs




第五百零一章 哪吒断臂马元凶!阴阳镜出叛殷洪!
1...218219220221222...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