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完美主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昊弟
好!
当有第一个人喊出好之后,全场都是叫好的声音,陈可辛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是真正的放下,偷偷的长出一口气,迈步带领大家走上小小的舞台,走到幕布之下,直面现场几百名观众,共同给大家鞠躬,感谢大家来观影,感谢此时此刻他们给予的掌声,感谢他们送给自己和所有演职人员的那一声好。
掌声是经久不息,叫好声是此起彼伏,这在香江,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就是一部影片能够大火的标识,在香江这样的首映,不会如华夏那些首映礼,到场的多数都是朋友,哪怕你影片他们不认可,也会礼貌的给予热烈掌声,弄得你自己都自信心爆棚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几何。
在这里,没人会惯着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简单到无以复加,你好大家就真的给你赞声,你不好大家也不会对你客气。
这个厅的掌声,传递到外面,几个同样播放这部影片的厅内,包括退场的走廊之内,很多观众也都愿意跟着这掌声,一起鼓掌,因为他们欣赏到了一部好的电影,而这些声音也随之传到了候场区,那些买了票和没买票的,都对接下来的观影,产生了更充足的期待值。
第七百六十一章 让你二次观影
如果非要给《投名状做一个准确的定位,至少现在刚刚观影完的人,还没有办法从脑海中抽离一个他觉得合适的词汇,这部电影的主线清晰脉络单一,看似信息量不大,实则拥有着非常大的信息量,那个时代大背景下的缩影,都在一部电影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这样的影片,能够让观众看得过瘾,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这就是成功,还能让观众为演员的表演频频叫好,那就更是成功之上的叫好又叫座。
第二场的观众,最好的时间段,晚上十点多,能统计的院线售票情况,几乎看不到还有空票的放映厅,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全部以排队检票的方式,形成难得一见的观影长龙。
第三场零点后的观众,得到了首映场观众的反馈,有的是当时决定等待到零点后观看,有的则是在外面或是家中得到消息,充满期待的赶到影院来购买电影片,等待零点之后,观赏这一部短短时间就好评如潮的电影。
主创人员跟随陈可辛站在荧幕前的小舞台上,现场的掌声和叫好声就是给他们最真实的答案,在香江,这样的一幕是神圣的,尤其是陈可辛这一次邀请了很多言辞犀利的影评人和记者,就是为了要重现当年**十年代香江电影首映的效果,好就是好,敷衍这种事还是不要发生了,那样你尴尬我也尴尬。
谢谢,谢谢大家。
该说的话都说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就是简单的感谢,各路来捧场的明星,纷纷上前跟陈可辛以及主创人员握手告别,熟悉的还拥抱一下,祝贺这部影片即将迎来的成功,而这其中,所有人跟陈昊面对面的时候,都会竖起大拇指。
最后一段凌迟的表演太精彩了,能以这样的独角戏来展示角色的,那在大家认知的标配之中就是来拿影帝影后的,像是这样长达几分钟的独角戏,一个长镜头锁定在面部特写,没有声音的辅助,没有别的演员衬托,没有别的故事发生,就只是这一幕,平衡推进,靠着陈昊的表演支撑起所有,最后镜头拉开,揭开谜底的时候大家不是恍然大悟,而是有一种莫名的悲凉,姜午阳,就是那个时代牺牲品的最大写照,他身上的性格和特质,就是那个时代非常具有标示性的一群人。
如此年轻人,怪不得陈可辛敢于在配角身上将这场戏给呈现出来,固然有喧宾夺主的意思,可纵观整个影片,陈昊始终表演的格外得体,成功对两位哥哥进行了辅助,不管戏份多少,不管表演如何出众,姜午阳整个角色,就算是从赵二虎和庞青云身上挣脱融合出来的,所以无论他怎么出彩,任何人都不会觉得他是这部戏的主角,只会认为他是两个男主角的衍生品配角。
现场的影评人,电影人,媒体记者,还有那些资深的电影观众,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说,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拿起笔或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敲敲打打,将自己观影后的观感,一股脑的全部吐出来。
这是一部难得精彩的影片,演员表演到位,整个故事的吸引力反倒是其次了,让专业人士很舒服的是大家都看得懂,没有因为这部影片有海外发行的概念就故意迎合海外观众的口味,在该有的历史厚重面前,影片虽说只是一城一地的小范围去演绎,却没有丢失历史该有的厚重,这样的改变大家是最认可的,对于剧组中途出现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和更改,外界也传得有鼻子有眼,现在看来,还是导演演员这一群体获得了胜利,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坚持,让这部影片,以历史该有的厚重和史实的真实去呈现一切。
其实在另外一个影院,发行方投资方还专门邀请了一批外国观众来观看这部影片的英文版本,当初拍摄方式和内容的改变,让这边承担了巨大压力,投资三个多亿,到最后要靠着国内票房支撑,没太大的赚头,毕竟十几二十亿票房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你也不能期待着它上来就给自己定位目标十几亿乃至更高。
海外市场,一直是这部影片未来盈利体系里的战略层面,故事没有迎合海外市场,本身就让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生怕这部影片最终没能在海外市场得到应有的价值。
首映场就安排了外国观众的专场,看的过程中,就有人在暗中观察,发现他们看的非常认真,动作题材向来都是华夏的专长,这一次三位主角和所有战争里面的动作场面,全都是简洁力量速度爆发力,这种方式也比较符合西方人的欣赏口味,看得非常过瘾,尤其是几种兵器的展现,每一种的感觉都不相同,看得外国观众是大呼过瘾,整个剧情的推进也没有让他们觉得乏味,虽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但那不要紧,不懂历史,也一样只看三兄弟的故事,对国内观众而言这个故事是翻拍,剧情全部都知道,主线也清楚。可在外国观众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看起来非常过瘾。
到影片结束,掌声也非常热烈,兄弟之间一个女人,杀了嫂子,杀了兄弟,这些故事对外国观众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在他们看来觉得很新奇,尤其是最后陈昊的表演,让他们也觉得震撼,陈昊他们是认识的,刚刚在格莱美闪耀舞台,拿到了最佳流行歌手和最佳年度歌曲两项大奖,没想到他演戏还可以这么好。
对凌迟,他们不是很熟悉,在国外版本中,专门在预告了姜午阳会被凌迟之后,加入了一段字幕和旁边,解释了什么是凌迟处死。
即便有了解释,外国观众也没想到,陈昊会有那么大段的独白表演,在他们认知中,血腥的画面分级就好了,完全可以很残酷的拍摄,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这里没有那么选择,就只是面部的特写几分钟,没有了语言,没有故事,没有了东西方文化的障碍,单纯就是表演传递,说实话,反倒是这段表演带给外国观众的印象最深,他们能够产生的共鸣也最为强烈,到镜头拉开,结合之前的解释和画面中冰山一角的展示,揭开谜底的震撼,在外国观众的面前要比本国观众更为震撼,全场都是惊呼声和赞叹声,觉得太过不可思议了,脑海中都浮现出刚刚陈昊的表演,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我要重新再看一遍,我知道了答案之后,再去好好细致看一看刚刚陈昊的表演,肯定会特别过瘾。
原来,他那个眼神是要表达那个意思啊,我还误会了。
他哭,我还没理解为何要哭,原来真的只是单纯疼到无法忍受之后身体自然反应出现的泪水,我说当时他的眼神怎么那么冷漠。哭,并非他的本意。
外国观众对这部影片是认可的,且他们对陈昊的表演给予的赞誉更多。
第一场国外的一些数据尽管没有,但剧组方面造诣派了人到北美市场去观察,这一次全球首映也算是有里有面了,在北美也上了二百块的荧幕,虽说在大城市的cbd区域影院没有这部电影的荧幕,但在华人区和一些普通城市,都有放映厅去播放,售票情况如果不算华人也有个三成,算上华人,能达到八成,成绩斐然,现在就看后面的口碑了。
国内方面是原子弹级别的轰炸电影市场,几位主角的表演全部都爆了,尤其是陈昊的表演,以他的年纪和资历,有这番表演大家对他的认知度一下子提升了数个档次,如果说之前大家只知道他在音乐方面天赋太高跑来弄电影是浪费人才了,当这部影片出来之后,就没人这么说了。
之前陈可辛在金像奖的采访也被拿了出来,几人在机场的采访也被拿了出来,那时候大家对陈昊的赞许,还让人摸不到头脑,现在则不一样了,看过了陈昊最后的表演,真的是让无数观众都升起了我要再一次观看的念头,不然真的对不起昊子那几分钟的表演,尤其是那些没有看出来陈昊几分钟表演是在承受凌迟酷刑的人,就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眼拙,前后都交代清楚了,昊子的演技也那么好,还是自己养成了看爆米花电影的习惯,看电影不认真,人家这一次可没有深奥到你看不懂,是你根本没有认真去看。
当天晚上四个小时,内地票房票房六千万,香江票房二百万。
第二天,第一个全天二十四小时的票房日,内地票房票房一亿两千万。香江票房八百万。
第三天,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内地票房一亿一千万。香江票房八百三十万。
第二天的时候,从制作发行到投资最后到剧组的所有人员,都不再去着急等待来自海外的票房数据,我们自己,内部消化,这部影片就有可能得到让各方都满意的票房数据。
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十亿
《投名状虽说没有《战狼2的辉煌,却依旧在创造着属于它的历史,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口碑越来越好,豆瓣评分达到了八点五,各路影评人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媒体方面也多数都是对这部影片的认可。
对电影的赞誉,大半集中在演员的表演,陈可辛自己也坦然,这部影片的成功,演员们不止贡献了好的表演,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是大家的群策群力,让这部影片有了今日的成绩。
周一,上映第四天,也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投名状的票房强势突破两个亿,高歌猛进,成为今年第一部拥有着横扫之势的大制作电影。
第二,上映第五天,也是工作日的第一天,一个亿的票房让所有人都喜笑颜开,这个数据足以让大家对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有了更大胆的猜测和期待。
上映第二个周末到来,十个亿的票房突破,且在周六周日两天,票房都冲上了两个亿,成为《战狼2之后,华夏又一部疯狂的口碑票房双丰收影片。
各路活动的邀请如约而至。
各路电视台各路节目都要对剧组的主创人员进行采访。
在电影上映之前,邀请到全剧组的人难,在影片上映之后,你想要邀请到两名主创一起出席节目都很难。
陈可辛还好,徐静蕾也还好她只是懒却不会放过宣传,到三兄弟这,那就真的只能是打感情牌了,刘德华还是最好说话的,劳模啊,频繁出席活动在他这些年的艺人生涯里早已经是习以为常,剩下李连杰有自己的姿态,陈昊这里是不爱参加过多的访问,三个人直接就形成了一个小的统一战线,与其疯狂的都给面子都去参加,然后去回答近乎相同的问题,不如就直接找一个节目,我们一起去,好好聊一聊,让影响力最集中的释放出去。
他们几个都知道,如果这是一部稍微靠近主旋律的影片,那焦点访谈就会成为他们的首选,现在,几大卫视都打出了所有的牌,邀请他们参加节目,不说电影,这明星的级别做一期节目都能够拿到疯狂的收视结果。
刘德华和李连杰两个人在陈昊眼中非常‘无耻’的做了一个决定,陈可辛徐静蕾等人也很‘无耻’的配合了他们。
让昊子决定吧,我要回去再看看他那段几分钟的表演了。
用他们私底下开玩笑的话说:反正你昊子得罪人都习惯了,你不参加各路活动拒绝人也都习惯了,我们这些人都好说话,要不然我们就都去,要不然你替我们大家选一个?
大家也比较熟了,平日里一些玩笑也可以开了,遂陈昊在几个人组的微信群里面,给大家送上了一个愤怒的表情,随后跟着一把滴血的菜刀,以示你们这帮大哥的无耻。
好啊,你们不是让我选吗?
没问题,各大卫视,我与其得罪一大帮选了一个,不如我谁都不选反倒谁也不得罪了,我就任性的找一个我喜欢的节目。
矮大紧同学
陈昊给高晓松打了一个电话,自从在欧洲认识之后,就没断了联系,既然要玩,我就玩个大的,有好事,当然是送给自己的朋友,你们不是各大卫视争吗?我选择网络,我也没选乐乐你不能说我假公济私,我选了《晓说这个节目,让高晓松跟我们聊聊这部电影,也让财大气粗的网站砸出足够多的酬劳。
高晓松听到之后,那叫一个高兴,录播的《晓说节目直接直播都行,这可是全国电视台都在追的组合,天上掉馅饼砸了下来,他直接跟自己节目所在的网站联系,直接找大老板,所有的赞助商电话都要打,这一期节目的赞助费用要单独计算了。
一期节目,网站开出了一千万的通告费,并且有隐性的承诺,以后麾下网站,对参加的五个人新闻要有区别对待,好的新闻要大肆宣传,负面新闻要压着。
高晓松选择了在自己的杂书馆进行这一期节目,专门布置了一下,他自己独立的椅子,一个双人的沙发椅,是给陈可辛和徐静蕾的,一个三人的沙发椅,是给三兄弟的,光是摆放的角度,制作团队就设计了足足几个小时。
从来不准备台本的矮大紧,这一次专门复习了很多资料,包括几位主创的履历,包括《投名状那个时代一些资料的详细数据,对这部影片,他是赞许有加,还专门在节目里面大肆赞许过,尤其是对陈昊那一段表演,按照他的说法,绝对是超越一般影帝的表演水准。
大家好,新的一期节目又来了,这是《晓说节目第一次做直播,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谁,不用我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让我们欢迎《投名状剧组,陈可辛导演,李连杰刘德华徐静蕾陈昊。
今天准备了茶,也准备了红酒,我们前半场喝茶,后半场喝酒,好不容易做一次直播的节目,我还挺紧张的,还好在座的都不是陌生人,我这心里也有底一些,首先我要祝贺一下《投名状大卖,叫好又叫座,北美票房单块荧幕上个星期的票房也达到了一万美元,常看我们节目的观众都知道,在单块荧幕单周万元票房就是北美衡量一部影片的标准之一,恭喜陈导,一部影片就达到了一线导演的级别。
节目是以全网站然后全网全渠道的宣传四十八小时,给这期节目做了预热,以直播的方式,节目开播,不到五分钟,实时在线观看人数就突破三千万,点击量几分钟之内破亿。
高晓松:节目一下子来了怎么多人,我还真有些不太习惯,不过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镜头要稍微拉远一些,我的脸也显得小一些。
跟他最熟的就是陈昊,在剧组里也不是客套的论资排辈,所以他也没什么忌讳的开口打镲:我一会儿搬把椅子,坐在你身边,不然你一个人占三分之一镜头的位置,我们太吃亏了。
开场,气氛就轻松了下来,再聊电影,以一个即便不算太成功却也是职业导演作为主持人的角度去聊天去问问题,至少不会出现那些大众化的无聊问题,聊到一些电影内里的东西,大家之间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明白彼此的意思,尤其是高晓松还算是资深的圈内人,大家曾经在各个场合都有过接触,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熟悉,这样聊起来本身就让大家舒坦很多。
几个问题过后,高晓松就将话题变得轻松一些:我去看过两遍,这在我的观影经历之中是很少的,我记得金像奖的时候陈导说过,陈昊必然会拿最佳男配角,今年没拿到,明年也会拿到。现在,我也不怕得罪人了,做一下预告,我这个是借着陈导的话再去升级一下,明年国内所有电影类奖项,《投名状都将会其中最可怕的航母级别对手。
李连杰笑着没什么恶意只是开玩笑的说道:你是看到我们坐在这里不好意思说实话吗?明年所有奖项里的最佳男配角,是不是现在就提前锁定了。
高晓松尴尬了一下,陈昊顺势举起茶杯:来,那我就提前接受你们的祝贺了。
谈笑风生。
这就是这一期节目的主题,大家都很轻松,不需要去顾忌什么,该开玩笑就开玩笑,该调侃就调侃,也不能算是采访,就是一种朋友间关于一个命题的聊天,聊着聊着大家就会互相挤兑起来。
已经眼看着奔着三十亿票房去了,谁不轻松?在世界范围内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还差一些,但在亚洲,却是航母级别,日韩两国凭借着好口碑,排片量硬压着不去增加也没用,每个放映厅都是排起长队观影。
最开始,是演员们的粉丝撑着观影人数,随后是口碑起来之后,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就连金城武都被看到走进电影院,最后只是没有接受采访而已,有很多人就拿陈昊最后那段表演去衡量金城武,当初如果你接演了,你能有陈昊表现的好吗?这对于一个老牌偶像大帅哥也算是亚洲巨星而言,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说还没得说,只能是悄无声息的离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