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有扇穿越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曹操揽着身边的美姬,色迷迷地说道:来,美人儿,和本丞相来个皮杯儿。
美姬娇嗔地横了曹操一眼,然后纤纤玉手拿起酒杯,将酒倒入口中。
然后,一双玉臂环住曹操的脖子,樱唇微翘,向曹操迎来。
原来,所谓的皮杯儿,就是用美人的嘴巴当作酒杯,然后将酒喂给客人。
这酒不止是有酒香,还混杂了美人儿的香味儿,别提有多香艳了。
皮杯儿,历来是士大夫的最爱。
作为色中饿鬼的曹操,自然也不会例外。
看着美人儿递过来的皮杯儿,曹操色与神授地伸出厚厚的大嘴唇子,来了个对接。
接下来,曹操将酒液一饮而尽之后,还觉得不过瘾,仍然兴致勃勃地不知在索取着什么东西。
报,报,丞相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就在曹操和美姬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忽然有侍卫屁滚尿流地,大呼小叫地跑到高台上来。
跑到高台上也就罢了,好死不死地,还被绊了一跤,一个狗抢屎重重地摔倒在台上。
摔倒的时候,胳膊一哗啦,顿时桌子上的酒菜,全部都撒到曹操身上。
卧槽尼玛!
曹操当时就怒了!
一把推开身边的美姬,当头一脚,直接将这个侍卫从高台上踹了下去。
这时候,美姬清醒过来,慌忙上前给曹操擦拭身体,换上一件簇新的袍子。
半晌之后,侍卫才从高台下一瘸一拐地爬了上来。
曹操黑着脸问道:刚才你大呼小叫的,到底有什么紧急军情?如果被本丞相发现你是谎报军情的话,小心你的脑袋!
侍卫赶紧说道:启禀丞相,紧急军情,在青州之东北,辽东之南附近的海域,发现大量的大华国战舰!
嗯?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的酒意,一下子被吓跑了七八分,当时就清醒起来。
大华国的战舰,出现在辽东还有青州附近的海域,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曹操顿时沉声说道:将消息拿过来,给本丞相瞧瞧。
是!
很快,侍卫就将详细的消息双手呈递上来。
接过消息之后,曹操仔细看了一番,脸色不由更加凝重起来。
这个消息,是青州的一个出海打鱼的渔民最早发现的。
然后这个渔民将这个消息报官,当地官府不敢怠慢,连忙出海打探到详细情况,然后将消息传递回来。
其实,大华国的舰队出现的地方,无论是和青州还是和辽东之地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和这两个地方的距离也是相差无几。
那一片海域,已经不能说是蜀汉的海域了。
但是,这一支舰队的数量实在是有些多,大小有三四百嗖船只,大概有几万水军上下。
大华国聚集这么庞大的一个舰队,出现在青州还有辽东附近的海域,到底想要干什么?
看到这一情况,曹操不由得也是头疼起来。
不由对属下人说道:去将几位军师请来。
作为丞相,曹操开府,单独有他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
而曹操丞相府上的领导班子,实际上就是大汉朝的真正权利核心。
皇上那边的领导班子,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目前曹操的谋士,主要有许攸,蒋干,司马懿逢纪和审配。
将这些谋士全部都叫来之后,曹操将大华海军出现的消息让众人一一看过。
曹操不由问道:不知你们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许攸率先说道:主公,定然是大华国想从海上出击,想要进攻我大汉青州或者辽东,万幸被我们率先发觉。属下以为,我们必须要严防死守!
逢纪则是皱眉说道:我的看法,却是和许公不同。属下认为,大华的舰队出现在这片海域,恐怕是大华国的疑兵之计。
大华国如果想要进攻的话,恐怕根本不等我们反应过来,早就开始发动攻击。此时,只怕我辽东或者青州,已经生民涂炭,数座城池已经被攻破了。
而事实上,大华舰队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属下认为,这只不过是大华国的疑兵之计罢了,他们的目标,很有可能另有所在。
因为,无论是青州还是辽东,毕竟距离大华国本土太远。远离本土作战,他们就算偷袭得手,也很难守的住。所以,属下因为,他们理应不会攻击青州或者辽东。
听完逢纪的分析,曹操不由沉思起来。
其实曹操心里,也这么想过。
不过曹操生性多疑,至今还未确定大华的用意。
曹操不由看向司马懿问道:司马先生,不知你怎么看呢?
司马懿是曹操新收的一位军师,虽然年轻,但是谋略过人,曹操深为器重。
当然了,器重的同时,隐隐还有一些忌惮。
不过现在大业未成,正是用人之时,曹操也不会对司马懿怎么样。
听到曹操的询问,司马懿不由说道:丞相,属下认为,逢纪军师所言有理,但是也不可不防大华国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如果我们不加防备的话,大华国未尝不会虚则实之,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另外,逢纪军师所说的一点,属下有一点异议。
那就是逢纪先生所说的,此地远离大华本土。其实,瀛洲岛也是大华国的一部分。如果从瀛洲岛出发的话,无论是距离辽东还是距离青州,距离都不算太远!
这句话一出,曹操的脸上,不由变色。
第七百七十六章:两国摩擦
司马懿说完,曹操脸色马上大变。
对啊,奉先那厮,最是阴险狡诈不过。
他的战舰出现在辽东和青州海域附近,怎么能等闲视之?
如果自己对辽东的战舰视若不见,将防御的重心放到其他地方。
到时候大华国的战舰来一个虚则实之,则辽东还有青州危矣!
尤其是辽东之地,一旦丢失之后,大华国后面还有一个瀛洲啊。
只要他们以瀛洲为依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调集兵马过来。
到时候,自己真的能夺得回来吗?
而一旦丢掉辽东,他大汉朝的局面就会变得更加危机重重。
到时候,大华国可以从三面肆意进攻。
而他们,只能被动防守。
当曹操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不敢怠慢,当即命令手下大将曹虎带领五万大军镇守辽东。
命令手下大将夏侯光带领五万大军镇守青州。
这十万大军只是先头的防守部队,一旦大华国敢于进攻的话,后面还有五万预备军,随时可以支援。
为了防守住辽东还有青州,曹操在这里埋伏下十五万大军,足见他对辽东还有青州的看中。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庐江郡九江郡等地,大华百姓纷纷牵出耕牛,辛勤地耕耘着土地。
往往好几家百姓合在一处,共用耕牛。
因为现在大华国已经数度改进农耕器具,现在已经推出大型的耙耕,至少需要两到三头牛耕地。
不过耕田的效率也是大大提升,一天至少可以耕二三十亩地。
这种效率,比以前提升了好几倍的效率。
因此,庐江郡和九江郡的百姓,早早就耕完地,已经准备开始春播了。
百姓有句谚语叫:春雨贵如油。
今年的春雨真的贵如油,因为第一场春雨还没有落下来。
不下雨,春耕就没办法播种,百姓心里焦急似火。
耽搁了播种,今年的粮食就要欠收,就很难过的下去。
别看现在曹操志得意满,认为他曹汉已经兵强马壮了。
其实在曹汉,大多数的百姓,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而已。
如果春耕欠收的话,那么好多百姓就要挨饿。
如果是大面积的欠收的话,整个曹汉,日子都不会好过。
所以,老百姓心里急啊,恨不得把老天通个窟窿,好让老天下雨。
而反观大华百姓,不急不躁的,一点都没放到心上。
一来,大华百姓真的富裕。
他们稳定发展好多年了,哪家家里还没有点家底啊?
别说是一季粮食,就算是全年都没有收成,就凭他们的家底,也根本饿不着。
其实就算在庐江郡还有九江郡两郡之地,都有部分百姓,已经有些看不起地里的粮食收入了。
有些百姓已经将地租了出去,只收一些租子,他们自己却是跑去经商。
当然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就算家里再有钱,一季粮食没有收成,心里也高兴不起来。
但是大华国有完善的水利设施啊,不就是没下雨么?不要紧,直接开阀放水。
水可以直接流到百姓的地头,每家地头都有蓄水池,水可以直接放进蓄水池里面。
蓄水池是用水泥建造的,不耗水。
百姓直接在地头的蓄水池里取水,就地耕种,别提多方便了。
曹汉的百姓,就只能从很远的地方取水。
来回取水很艰辛不说,效率还极为底下。
对大部分百姓来说,如果靠跳水耕种的话,会延续很长时间,会错过节令,他们的收成会大大降低。
再看看大华百姓这边呢,人家很悠闲地,直接在自家地头取水。
甚至懒一些的,再挖条地沟,直接从地沟流过去,种道那流到那,连提水都省了。
看到这一幕,曹汉的百姓彻底眼红了。
向前十年,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都属于穷的穿不起裤子的那种。
可是现在呢?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勉强穿的起裤子了。
但是看看人家呢?人家现在隔三差五的都能吃上肉了!
人家在地里出的力比自己少的多,但是人家的收成年年都要比自己过的多。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尤其是,大家以前都在一起穷过,凭什么现在你们说富就富起来了?
凭什么啊?
好多曹汉的百姓,开始眼红了。
眼一红,他们就开始想歪招。
夜里偷偷来到大华这边,将他们的水道掘开,把水放到他们地里。
这些两国交界的地方,历来矛盾重重。
当然了,其实也都是些小矛盾。
无非是谁偷了谁地里的几块地瓜,谁又偷了谁地里的几块土豆而已。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曹汉的百姓投大华百姓。
大华百姓,还真看不上这几块地瓜,几块土豆。
基本上,都是曹汉百姓在占大华百姓的便宜。
大华百姓养猪,曹汉百姓也养猪。
养猪家里粮食不够怎么办?
没关系,晚上偷偷跑到大华百姓这边,掐他们的地瓜秧来喂猪。
等喂到猪出栏了,有时候他们曹汉价格太低,他们还会偷偷跑到大华这边来卖。
这几年的时间,他们占大华百姓的便宜已经占习惯了。
不过以前的时候,他们也就是趁着夜里偷偷的过来挑几桶水,还没拔过人家的水渠。
这一次,是真的急眼了,心急之下,也没想过后果,直接掘开了大华国这边的水道。
到了第二天,大华百姓到地里继续播种。
这几日,他们播种的已经差不多了。
再有三五天的时间,就能播种完毕,他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悦的。
不过,来到地里之后才发现,我了个大槽,居然没水了!
水渠居然被人给掘开了。
顺着被掘开的水渠一看,就是曹汉那边的百姓掘开的。
这会子,曹汉的百姓还在哪里抢水呢!
当大华百姓对着曹汉的百姓怒目而视的时候,曹汉百姓还横眉竖眼的嚷嚷:看什么看?再看,信不信老子把你的狗眼给挖出来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