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吕布有扇穿越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诸葛亮听闻高定带着两万余人前来投奔,不由得大喜。

    连忙将高定迎入帅帐之内,当即封赏高定校尉之职。

    诸葛亮意味深长地对高定说道:高将军,你带着两万多士兵归顺我大华,本军师封赏你为校尉,千万不要觉得职务太低。

    你刚刚归顺过来,寸功为立,本军师也不好一下封赏太高,以免众将领不服。不过不要紧,接下来平定反叛,高将军还愁没有军功可立吗?

    只要在接下来的平叛中,高将军多立战功,本军师必定重重有赏!如果军功高的话,就算封赏一个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听到诸葛亮的话,高定不由大喜过望,单膝跪地,沉声说道:末将定然严遵军师吩咐,在平叛中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勇往直前,定然不负军师期望!

    好!

    诸葛亮拍了拍高定的肩膀,将高定从地上拉了起来。

    接下来,诸葛亮开始安顿高定的兵马。

    安顿好之后,又派人前往雍闿和朱褒的山寨,将他们的物资全部转移出来。

    至于高定山寨之中的物资,自然是由他们自己掌控。

    到了晚上,陈到来到诸葛亮的帅帐之中,对诸葛亮说道:军师,本将以为,高定刚刚归顺,也不知忠心与否。以本将之间,应当将高定的军队打乱,全部编入我们的军队之中,这样一来,到时候高定就算想反叛,也没有机会了。

    陈到的主意,就是要架空高定,夺了他的兵权。

    听完陈到的主意之后,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叔至啊,你的办法是最稳妥的办法。只不过,如果想将高定的两万多兵马全部吃掉,并且能够和咱们的队伍磨合好,形成战斗力,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功夫。但是咱们消耗不起啊!

    听完诸葛亮的分析,陈到不由沉默下来。

    陈到所说的办法,固然是个好办法。

    但是不是说,你把高定的兵马大乱,然后编入人民子弟兵之中就行了,马上就有战斗力了。

    人民子弟兵中加入新人,无论在执行力还是队列转换上,肯定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并且这两只队伍的士兵,单兵素质存在不小的差异,这样捏合起来,恐怕会让人民子弟兵的战斗力降低一个档次。

    果然,还是军师考虑事情更加周全啊。

    陈到不由问道:军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

    诸葛亮说道: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依本军师之间,就提高他们的赏赐,给他们丰厚的军功奖赏。在接下来的平反过程中,以他们为主力来战斗!

    军师高见,末将不及也!

    诸葛亮一说完,陈到马上就明白了军师的意思。

    原来军师是用的驱虎逐狼之计,重点用高定的队伍来杀敌,减少人民子弟兵的伤亡。

    高定的队伍伤亡过多的话,只能被迫取消编制,编入各军之中。

    到时候,高定的队伍中,战斗力弱的士兵,基本上都战死了。

    剩下的,无不是经过战争洗礼的,素质好的士兵。

    这样,和人民子弟兵融合起来也更加的容易。

    只不过,军师的这个计策太毒,陈到在心里为高定的士兵默哀。

    雍闿和朱褒被杀,高定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到祝融夫人耳中。

    祝融夫人不由得大怒!

    当下命令三洞洞主,联合起来,前来攻打大华军队。

    第一洞洞主乃金环三结元帅,第二动洞主乃董荼那元帅,第三洞乃阿会喃元帅。

    这三洞元帅,金环三结取中路,董荼那取左路,阿会喃取右路,每洞引三万蛮兵,进攻大华国平反大军。

    这三路兵马攻来,诸葛亮早就得到消息。

    听到这三路兵马的人数,诸葛亮心里不由微微一惊。

    看起来,他们事先分析的南中反叛的人数,还是太过保守了啊!

    现在单单这三路反叛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九万。

    恐怕祝融夫人汇集起来的南蛮人数,不下于二十万之众。

    而自己这次前来,只带领了十万人马前往!

    不过就算如此,诸葛亮也有信心用十万人马,剿灭二十万反叛大军。

    南蛮人数虽然众多,但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不懂阵势变化,如同一盘散沙。

    而人民子弟兵乃是整个三国稍有的精锐部队,以一敌二,绝不在话下。

    诸葛亮命令众将领在帐中议事。




第七百四十二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高定率先请命道:军师,高定请战!请军师下令,高定必定能够斩敌头颅,旗开得胜!

    诸葛亮不由对高定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军师就将董荼那的左路大军交给高将军,嗯,你们的人数要比董荼那的左路大军少一万兵马,这样——

    诸葛亮还没说完,就听高定大声说道:军师,毋须再多派人手,我两万本部军马足以!

    诸葛亮当即沉声说道:好!既然高将军如此有信心,那本军师就提前预祝高将军旗开得胜!

    高定当下领命,带领本部人马,直接应战董荼那的三万大军。

    而诸葛亮则是派出陈到到中路迎敌,派前锋申屠到右路迎敌,并且命令他们许败不许胜。

    陈到带领三万人马应战金环三结元帅,申屠带领三万人马迎战阿会喃元帅。

    两人带领兵马冲杀一阵,结果不论是金环三结的兵马,还是阿会喃的兵马,都不怎么抗杀,险些被他们给冲乱阵型。

    这时候,两人想起军师许败不许胜的吩咐,连忙佯作不敌,匆忙撤了回去。

    金环三结和阿会喃见状大喜,带领本部人马,从后面一路袭杀。

    不过最终他们无奈地发现,这些大华士兵虽然在战场上实力不怎么样,但是跑的贼快,他们根本就追不上。

    最终,硬生生被他们跑回营房之中。

    金环三结和阿会喃只好无奈地各自带兵返回。

    返回之后,金环三结和阿会喃商议了一下。

    两人决定,到第二日都各自到营前叫阵,只要大华士兵胆敢出战,必定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计议已定,两人各自返回营房,大吃大喝一番,倒头便睡。

    两人心里都认定大华士兵不过如此,心里存了轻视之意,就连营防,都没怎么安排。

    而陈到还有申屠,半夜点齐兵马,悄悄将金环三结还有阿会喃的军营团团包围起来。

    然后趁夜攻入他们的大营之中,来了个杀人放火,东莞一条龙服务。

    金环三结还有阿会喃的军队,对大华国的袭营,根本就没有丝毫的防备。

    被大华国人民子弟兵杀了个措手不及。

    好多两洞的蛮兵,刚从睡梦中惊醒,就发现帐篷着火了。

    不少蛮兵甚至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兵器还没摸着,就被熏得匆忙跑出帐篷。

    结果刚一露头,脑袋就被一刀咔嚓掉了,稀里糊涂的做了个糊涂鬼。

    这一番袭营,从头到尾,蛮兵都没能阻止起像样的抵抗。

    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最终,金环三结被杀,整个中路,几乎无人逃脱。

    而右路的阿会喃,集合起一队亲兵,死战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功突围而去。

    不过阿会喃的所有三万大军,就只逃脱出他身边的那些亲兵,总数不超过一百人。

    这一战,可谓是一战而定!

    一个夜袭,就将金环三结还有阿会喃的南蛮,一网打尽。

    第二天一早,陈到和申屠各自归队,向军师汇报军情。

    这时候,高定也浑身浴血地前来回报军情。

    诸葛亮将三人请进帅帐之中。

    高定首先对诸葛亮说道:禀报军师,我左边一路,在末将带领之下,全军将士上下一心,浴血奋战,即心协力,击垮了左路的董荼那一路。

    听到高定的汇报,诸葛亮不由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问道:高将军,不知你们伤亡如何啊?

    高定沉声说道:末将军中伤亡八千余人,杀敌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三人,董荼那带兵逃走。

    说完之后,高定脸上露出傲然之色。

    他们用两万士兵和三万蛮人对战,然后他们只阵亡了八千余人,杀敌足有一万八千多人。

    战损率一比二还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傲人的战绩了!

    听完高定的战绩之后,诸葛亮不由满意地说道:不错不错,高将军立了一大功啊!这份军功,本军师会给你记上厚厚一笔的!另外,所有幸存的士兵,都按军功行赏。

    高定不由抱拳大声说道:多谢军师!

    然后,诸葛亮又漫不经心地向陈到还有申屠问道:你们两路,情况如何呢?

    听到诸葛亮询问另外两路的情况,高定不由竖起了耳朵。

    人都有攀比之心,更不要说他们这些武将了。

    人民子弟兵的名头好生响亮,陈到的名气更是名扬天下。

    但是高定心里其实是不怎么服气的,高定觉得,他们只是运气好,打了几场胜仗而已。

    关键其实还在宣传。

    如果他有这种机会的话,他也能够名扬天下。

    因此,高定心里存了一脚高下之心,倒是想听听,另外两路的战绩到底如何。

    就听申屠说道:启禀军师,我军阵亡七十八人,斩杀敌人两万九千九百零三人,不过被阿会喃逃脱,末将惶恐!

    什么?

    听了申屠的战报,高定心里如同平静的一片湖水同投入一个原子弹一般,一下子掀起惊涛骇浪。

    他们居然只阵亡七十八人,斩杀敌人两万九千九百零三人!这近乎是全灭的战绩啊!

    虽然申屠带领了三万人前往,在人数上比他们足足多了一万人。

    但是高定心里很清楚,就算也给他们三万人,不哪怕给他们五万人,他们都不可能打出这样的战绩来!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高定终于明白,两军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就在此时,诸葛亮向陈到问道:陈将军,你中路的战况如何?

    陈到淡淡地说道:启禀军师,我中路轻伤百三十六人,斩敌三万,无人逃脱!

    嘶!

    本来以为申屠就够牛逼的了,没想到这个陈到居然比他还牛逼。

    高定不由问道:陈将军,不知你们阵亡多少人啊?

    高定估计,陈到的队伍,应该是阵亡的人数多一些,刚才他并没有听到陈到说阵亡数字。

    陈到淡淡地说道:我军伤亡人数,零!

    嘶!

    听到这个数字,高定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们怎么可以强到这种程度?

    这还仅仅是一个陈到啊!

    要知道,在大华国,陈到能不能排进前十都还不一定呢!

    大华国的战力,真的这么强吗?



第七百四十三章:第一个锦囊妙计
    其实,高定这是走入误区了。

    大华国战斗力是强。

    但是现在就算换成吕布来打,换成他手下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打出陈到的战绩。

    因为吕布注重进攻,一往无前,但是不可能每次都能保证零伤亡。

    而诸葛亮呢?

    他更注重稳,注重计谋,注重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受益。

    这一战,如果吕布来指挥的话,白天一战直接就把他们给全面击溃了,哪里还需要佯败,然后再跑去大晚上的袭营?

    不过诸葛亮的计策,看起来虽然没有这么热血,但是效果其实比吕布指挥要更好。

    也算是错有错着吧,高定误会之下,心里对人民子弟兵已经产生了一种宛如神迹一般的敬畏感。

    却说祝融夫人自从失了三洞洞主之后,深感忧惧。

    她感觉,自己虽然聚集了二十万蛮军,虽然背后还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是大华国的对手。

    尤其是这一次大华国的主帅,还是上一次大破自己丈夫的诸葛匹夫!

    这一次,三洞洞主前往,更是让诸葛匹夫杀了个落花流水。

    三洞人马几乎被全歼,如果在加上投降的高定带领得兵马的话,她南蛮这边,已经损折了十多万人了!

    已经接近他们总兵力的一半了!

    于是,在祝融夫人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种诸葛匹夫不可战胜的感慨。

    于是,祝融夫人决定利用泸水之险,把船和筏子都在南岸收起,在河岸筑起土城,深沟高垒。
1...386387388389390...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