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且因为材质是木头,其耐用程度也很不理想,不说日常磨损,潮湿雨雪风吹,甚至是太阳暴晒都有可能导致车辆受损,乃至报废,碰上个放火暴力破坏,更是一来一个准。
出了材料,还有制作工艺问题,人工再怎么精细,也比不上机器准确,哪怕工人用心,这又是制造零件,又是组装,一连串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乃至时间都非常大。
成本高,耗时大,而且成品还一大推毛病,这么推出去卖,怕是赔死还得被人骂。
眼下,马晋要是想按照后世的要求做出来飞马牌自行车车,起码车身要采用钢材为,而以大乾目前的钢材供应,还得做出改良优化炼钢法,加大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得提炼橡胶,制造轮胎,优化工业,制造流水线,培养熟练工人等等举措,才能勉强弄出来个大乾版三轮车。
马晋看着正说的滔滔不绝的鲁光,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后悔了,当个混吃等死的咸鱼不好吗,闲的没事操这心干啥。
炼钢制橡胶弄流水线培养工人
这一大堆破事,马晋光是想想都头疼的厉害。
其实咳咳骑马也挺好的,潇洒奔放,自由自在,弄个自行车又慢又累,不值当的,马晋开始给自己找补,浑然忘了一天之前,某人还喊着要当大乾的工业之父。
当然,抱怨归抱怨,马晋还没有这么容易就放弃,实业哪有这么好干的,任何一样划时代的产品,不是经过无数的实验和研究才出来的。
再说了,他徒弟都收了,不使唤白拿米养啊,所以反正自家钱多,随便鼓捣呗,哪怕是不成,也算是积攒经验,为后人趟路了。
炼钢和提炼橡胶虽难,但马晋不信华夏能人无数,他几千几万两银子砸下去还找不出一个炼钢的人才,
一会他就去工部请人,年底之前就在京郊盖出一个巧工阁,专门收集天下的能工巧匠,负责制造自行车事宜。
马晋还不信这个邪了,他马大户身家百万,还造不出来个自行车了
收起图纸,马晋温声交代鲁光不要心急,慢慢打磨研究,又吩咐祝虎去账房去取一千两银子过来,交给鲁光。
让他先做出个样品出来,然后再在其过程中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进行改进和优化。
马晋准备让鲁光先行对自行车进行初步的了解,找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巧工阁那边召来专业人才,然后再针对性的研究补足。
鲁光性子直,不像郭同嘴甜会说话,接过图纸和银票,只期期艾艾的道了一句,自己不会让师父失望。
话虽不多,鲁光的眼神中却满是决心,马晋心中一暖,拍了拍其肩膀:放心做,有什么困难就来找师父。
鲁光使劲的点点头,然后抱着图纸回去研究了,马晋也不闲着,让人收拾了一下,就摊开纸,写起了《三国。
只是今日合该马晋不得安静,马晋动笔写了才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祝虎来报——他的两个舅子来了。
得,又来活了
书房
马晋领着颜易和颜元去颜妍那转悠了一圈后,互诉一番兄妹姐弟之情。
虽然马晋不明白颜妍这种,三天两头就跑去宫里和肃王府一趟,见颜易比自己见的都多的主儿,有什么兄妹之情非得现在倾述。
不过既然人家兄妹他们喜欢这么玩,马晋也只能陪着。
待颜易兄弟和颜妍寒暄了一阵之后,马晋带着颜易两人回到私密性较好的书房,不出马晋所料,颜易此番来果然又找他有事。
子升,我来问策了。大舅子神情恳切。
马晋暗自默然,自从群臣举荐和庆王案这两件事,自己露了把脸后,颜易算是盯上了自己,把自己当成狗头咳咳首席智囊了。
啧啧,张平快没饭吃了
可是庆王案那边出了什么差错。马晋凝眉问道。
不是。
颜易摇了摇头,说道:庆王那边牵扯甚广,眼下黑衣卫和大理寺还在收集案证,一时半会儿还用不着我出面。
昨日我去两个衙门逛了逛,对负责此案的官员交代了一番,然后派了几个人跟着盯紧进度。
马晋微微颌首,笑道:这样就对了,殿下只要表明态度,然后时不时问一下案情进展,不随便插手。
具体如何审理由大理寺他们自己定,殿下只要总体把好关,此案的功劳就少不了您一份,父皇那里也好交代。
颜易点点头:我明白,不过今天找你是为了另一件事。
殿下请讲。马晋道。
是这样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 《杂志》举办武林大会(二合一)
公主府,书房
等颜易把事情大致说完,然后端起茶杯喝水喘口气时,马晋摸着颌下越来越浓密黑须,若有所思。
方才颜易说的之事,出乎马晋的预料,竟然不是朝中之事,反而是涉及到江湖绿林。
前段时间,江苏治下的一个小县城,其县令因为在审理一件杀人案时,处置有些偏颇嗯就是钱权交易,制造了一场冤案。
结果没想到,人家苦主不是忍气吞声的小老百姓,和江苏省内的一个什么金刀大侠有交情,没几日大侠就杀到县衙,将那县令的脑袋剁了,悬于城门之上,并留字杀贪官金刀侠的字样,震惊整个江苏。
江苏巡抚暴怒,下令各府城张榜重金悬赏缉拿金刀侠,甚至不顾官场忌讳,请求江苏驻军出手帮忙。
一省军/政全力以赴之下,没有任何意外的,不足两日,那位威风凛凛的金刀大侠就在一个小树林伏了诛,听说连全尸被没保住,连带着那家请他的苦主也没好下场,主事的砍头,其余充军发配,家产充公。
不过江苏这个金刀大侠,虽然刚出场就领了盒饭,但其还是给朝廷造成了不小的风波。
从此事消息传出,朝中就不断有人上奏,请朝廷下令镇压江湖人士,肃清这些不安份人士,并列举这些江湖知名的大侠和魔头身上条条光辉事迹。
单以朝廷角度来看,这群江湖人士,杀人放火投毒灭门偷盗抢劫聚众斗殴强抢民女逃取赋税官民勾结,那是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堪比大乾之蛀虫
当然,这里面不是没有忠心朝廷的义士,但跟大环境比起来,简直少的可怜。
也正是在众官员一同上奏之下,朝廷将弹劾汇总后才蓦然发现,这些不受朝廷约束的江湖人士,竟然已经成了朝廷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毒瘤。
眼下虽不对大局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但若还是置之不理,迟早会成尾大不掉之势,一经爆发,后患无穷。
因此,朝廷决定借着金刀大侠之事,一举将江湖人士这个隐患铲除,而这个任务,景康帝就交给了颜易。
听颜易说完前因后果,马晋的心情还真有点复杂。
像他这种深受后世武侠小说熏陶出来人来说,其实从内心里,对这些飞檐走壁,快意恩仇,一剑一人纵横江湖的大侠,是很羡慕和向往的。
但是,屁股决定脑袋,马晋既然身为朝廷官员,皇家驸马,他就必须得站在朝廷这一方,对于这些表示朝廷威严,屡屡生事的匪类,马晋只有一个如同对待阶级敌人的明确态度。
通通剿灭!
其实除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外,已经重生大乾三年,对大乾江湖有一定了解的马晋,对这些江湖人士的观感还真算不上多好。
而且不要以为这位金刀侠,杀了两个贪官就是好人了。
据江苏那边的调查,这家伙黑白通吃,虽然杀贪官,但平时抢掠老百姓钱财的缺德事也没少干,甚至还有侮辱民女的劣迹,其除了金刀侠这个称谓,在当地还有一个金刀大盗的匪号。
说到底,大乾是个太平盛世,百姓们对官府虽然偶有微词,但整体上还是很拥戴的,所以这个大侠们这个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套路,在大乾市场很小。
除了个别风评极好的真侠士,其余大部分,老百姓多是持厌恶态度的,毕竟官府再黑,有时还拿遮羞布挡挡呢,可这群大侠不同。
那是一个穷凶极恶啊,直接明抢豪夺,一言不合就掏刀子捅人,你想还个价都来不及
说白了,侠以武犯禁,官府和百姓太平日子过得很好,所以对这群动不动就生些事端的异类好感度极低。
而马晋也是如此,没有人喜欢有一天一群陌生人突然跑到你家,嘴里喊的劫富济贫,然后把你杀了,把你辛辛苦苦赚的的银子抢走,除留下一点点给穷人外,剩下的大部分互相分了,花光了再去抢另一个。
看热闹还不觉得什么,但等事情代入到自己身上,恨不得把这群大侠全部弄死,一个不留。
颜易此番上门问计,马晋难得没有谦让推辞,反而兴致勃勃的帮着参谋
其实,严格来说,这件事算不上什么大事,这群江湖人士武功再高,也敌不过装备齐全的军队,别管是什么武林大派,还是什么江湖魔门,来上几阵箭雨,再几千万把的士兵往上一冲。
什么武林盟主还是魔教魁首,都得跪
只不过,事不是那么干的,发兵围剿说的容易,如果颜易真的如此,且不论动用大军劳民伤财,所费军饷粮草器具甚巨,有些不值当。
光是朝廷一旦整军出兵,动静之大,定会惊动那些江湖人士,恐怕大军未至,这些人便早早藏了起来。
到时候,天下之大,这群江湖人士又是个顶个的腿脚灵活,滑不溜手,颜易纵有雄兵数万,又哪里去寻找敌人踪迹。
运气好,很快碰上了,颜易凯旋还朝,立功受赏咱们暂且不表,运气不好的话,恐怕几年下来寸功未立不说,这夺储最关键的时候,颜易离京几年,储位还有他的份吗。
大军出征不切实际,而让地方驻军围剿这事虽然可行,但颜易只是个皇子,没那么大权力,得景康帝亲自下令才行。
而且就算景康帝同意颜易调遣驻军,山高水远,颜易无法统一指挥,底下人尽不尽力他也不清楚,时间过个一年半载,此事迟迟不见成效,景康帝面前背锅的还是颜易。
其实除了大军围剿,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封官加上重金,收买一批人,让他们分化瓦解,互相狗咬狗;再例如建立一个专门和江湖人士打交道的衙门,负责清剿江湖人士;甚至可以联合刑部黑衣卫统发缉捕令到各地方官府,以政绩为奖励,促使各地官府出力。
这些办法都是张平的幕僚献上的,可行度不低,但颜易觉得这些办法耗时长,出效慢,不能立竿见影。
毕竟景康帝在庆王等人被革职圈禁的节骨眼上,将此事交与他办,既是信任也可以说是考验,所以颜易恨不得立刻就能出成果,然后在景康帝面前出彩露脸,稳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于是,颜易就想到了上两次计出良策的妹夫马晋,屁颠屁颠的来公主府求助了。
刚开始,马晋和张平他们想的差不多,也是建议颜易弄个什么六扇门出来,然后联合其他衙门及各地官府,共同打压江湖人士。
但颜易将自己想快速见到成效的意愿道出,马晋便苦笑一声,闭上嘴巴,就当这个计策没说过。
这不是大鱼小猫三两只,而是数千乃至上万的江湖大侠,就算里面成器的不多,但三五百个还是有的,且武力值俱都不俗。
想妥善解决都是个大难题,更何况还要立竿见影,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面上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马晋心里却在吐槽大舅子的不切实际,而就在这时,马晋突然瞥到书桌上有关《杂志金球奖的稿件时,脑子突然灵光一闪。
能能不能弄出一个武林大会出来
对,武林大会!
马晋的眼睛越来越亮,武侠小说不都这么写吗,反派要是有什么阴谋,就弄个武林大会出来,胜者封为武林盟主,那些江湖侠客便一个个跟闻着腥的猫似的,一窝蜂的全来了,然后被反派一网打尽。
自己也可以照猫画虎,以《杂志的名义召开大乾第一届武林大会,胜者封为江湖第一高手,赏金千两,甚至可以谋求景康帝的准许,封官许愿。
名利禄!
三者都有了,他不信这群江湖人士不上钩,而只要这些人来了京城,还不任由颜易拿捏。
到时候劣迹多的不听话的直接悄悄弄死,听话识时务的就地收编,等这些冒头的或弄死或收编后,剩下的喽啰就更不足为虑。
暹罗那边不是有点不老实吗,到时以国家大义相压,逼的这些人去上阵杀敌报国,到了战场,就更好操作了。
如此,马晋估计这一届武林大会要是弄好了,就能直接废了江湖的大半元气,而且大会比武嘛,难免有些死伤,到时候在煽点风点些火,其亲友过去寻仇,又能死一批。
若是朝廷对此还不满意,那明年就再办一届武林大会,不行再办
三五届下来,朝廷不用费什么力气,这个刀风血雨的江湖也就随之而散
马晋兴奋的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迎来的不是大舅子的大加赞赏,而是颜易兄弟的满脸复杂看着他。
良久,颜元才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些许郁闷道:怪不得父皇让我没事往五姐这多跑跑,说有空向你学习学习,当时我还不服气,现在想想姜还是老的辣。
杀人不过头点地,姐夫,你们读书人都这么阴吗?
马晋:
我就当你是夸我的_
颜易也是苦笑一声,上前拍了拍马晋的肩膀:子升,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当初你看上的不是五妹而是三妹,如今圈禁在王府的是不是就是我了。
马晋大惊,忙开口:殿下
说笑而已。
颜易止住了马晋的解释,露出欢笑道:先前我说本王得子升如文王得姜尚,刘邦遇张良,其他人还有不服。
如今看来,我还是说小了,太公留侯之合,也比不过子升你一人之智
颜易这下吹的,连马晋这个厚脸皮都不好意思了,轻咳两声,转移了话题。
殿下觉得这武林大会如何,您要觉得可行,我就着手筹备了。
如此妙计,我岂有不同意的道理,你放手去做,有什么困难我给你担着。
马晋点点头,也不和颜易客气,直接把自己几个要他出手帮忙的事情说出,颜易一一应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