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不过以前没了盐场,但是淮安作为运河中枢,还要负责往北方运粮的职责,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朱宏三占领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各省,为北方输血的大动脉运河彻底停摆。朱宏三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那里还能无偿的支援满清,所以在去年十二月最后一次漕粮经过淮安后,这条繁忙了几百年的大运河彻底停了下来。
朱宏三占领扬州后,并不想过分的刺激满清,所以命令军队不要北进,所以明军只占领了扬州城外二十里邵伯镇,在这里构建阵地,作为抵御满清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扬州北方的高邮州还在满清的统治下。
佟图昌一行经过高邮的时候,高邮的守将根本没敢开门,看着这大队明军绕城而去,发现明军走远后才开城门派出信使赶往淮安报急。
淮安这里现在成了洪承畴的临时大本营,洪承畴在被马得功救出来后逃往淮安,本打算在这里休息一下就逃到济宁。那里想到明军占了扬州不在北上,而是就地驻扎在扬州,这实在让洪承畴搞不清明军到底想的什么。
守江必守淮讲的是两淮之地,现在明军只占了扬州,这是为什么?
最后还是江宁巡抚周伯达分析的到位,是不是明军进攻乏力,后勤补给跟不上了!
周伯达这句话惊醒梦中人,洪承畴才发现明军并不是从浙江出发占领南京,而是从广东开始,横扫半个中国,到扬州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没有力气往北发展。
想开后洪承畴松了口气,赶紧在淮安这里准备防线,同时给京师里的多尔衮再去一封信,说明自己奋战多时,终于在淮安城下打退明军进攻,将明军阻止在黄河南岸,同时请摄政王赶紧调来援兵云云。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洪承畴接到高州守将的消息,明军足有上千人经过高邮,走运河奔着淮安而来。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淮安
扬州城中的洪承畴接到高邮的快马军报好悬没吓死,本来他就被明军打的成了惊弓之鸟,现在看到明军开始准备进攻淮安,如何能不心惊肉跳?再加上高邮的守将夸大其词,什么明军人数众多,军势极盛,运河上运兵的船只漫天无边等等,洪承畴看到这封军报心中很后悔几个月前不如撤到济宁好了。
洪承畴边上坐着满清江宁巡抚周伯达,周伯达是崇祯十年进士,当过陕西平凉道佥事,算是洪承畴的故吏,和领军的马得功都是洪承畴的心腹。今天周伯达看到洪承畴接到军报后眉头紧皱,赶紧问道:制台大人,高邮那边有紧急军情?
洪承畴什么话没说,将军报递给周伯达观看。周伯达一看也吓了一跳,自己这边在淮安立足未稳,如果明军攻过来完全守不住。现在整个两淮地方的军队都损失在扬州,淮安城中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老弱残兵,难道真要退到山东吗?
周伯达自己是江宁巡抚,是江南省的文官之首,满清向来讲究的地方官守土有责,自己因为是江宁巡抚,在淮安这里还能算得上守土,可是退到山东那可麻烦了,自己可不是山东巡抚。
其实洪承畴也有这个顾虑,他是江南六省总督,现在南六省只剩淮安这么一个府了,如果再丢了朝中那些政敌一定抓住自己这个痛脚大做文章,要知道满清朝中各势力的斗争一点不比南京朱宏三的小朝廷差。
满清由于接受了崇祯的基本盘,所以从万历年就开始的阉党和东林党之争也遗传下来,到了满清这里变成了南党和北党之争。北党以当年魏忠贤的干儿子内阁大学士冯诠为首,南党以吏部尚书陈名夏为首,这两派基本沿袭了崇祯朝的政治生态,一定要斗出个大小王来。
洪承畴虽然是福建人,但是可不是东林党一脉,自然不受东林党那些正人待见,所以洪承畴是冯诠在背后支持。而东林党等人也视洪承畴为死敌,一定要整倒他这个冯诠最大的外援。
周伯达看了看军报,上面含糊其辞,并没有说有多少人。
制台大人,这份军报上并没有说有多少人,可能高邮守将看错了,将小股部队当成了明军的主力!
洪承畴也不敢打保票,万一是明军的主力呢?
洱如,现在我等已经退无可退,如果在退到山东,朝中那些南党能放过我们吗?
听洪承畴这么说周伯达也十分着急,他不是东林党,再加上身为洪承畴的心腹,自然十分害怕主子倒霉。
大人,要不这样,咱们看看那支明军到底来干什么,到时候决定怎么办可好?
洪承畴没办法点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佟图昌那支小小的船队就来到淮安城外。洪承畴接到消息后带着手下仅有的几个将领来到城头,看看明军要干什么。
不过洪承畴登上城头一看放下心来,城外这只明军数量十分少,士兵只有五百多人,其他大部分是身穿明朝官服的文官,最主要的是明军并没有带来那种威力巨大的大炮,洪承畴在扬州被那种射程惊人的大炮打出了恐惧症。
周伯达也十分高兴,指着船头持节的那个文官说道:制台大人,看样子是明军来和谈的!
洪承畴点点头,派出一个亲兵下城去问问怎么回事。
那个清兵战战兢兢的从城头坐着竹篮下城,来到码头上立刻被明军抓个正着。
佟图昌分开人群,来到那个清兵面前问道:你可是洪承畴的人?
那个清兵抱着不吃眼前亏的心态,赶紧跪倒说道:回禀大人,小人是洪大人的亲兵!洪大人派小人来询问各位大人来干什么?
你回去告诉洪承畴,我们是奉神武大皇帝的圣旨,来和你们满清小皇帝和谈的!让洪承畴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并且还要派兵保护我们北上!
那个清兵听面前这个大官这么说放下心来,看来自己不用死了。
这位大人,小人嘴拙,可否请一位大人和我回城面见洪大人?
让自己派人去?佟图昌心中有些害怕,现在和满清还没接上话,万一那个洪承畴狂性大发将自己杀了怎么办?
不过佟图昌一看身边的方逢年心中有数,这个方老头平常骄傲的很,不如让他去送死。
佟图昌笑着对方逢年说道:书田兄,可否劳动大驾进城去分说一二?
方逢年知道佟图昌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方逢年姜桂之性老而弥坚,那里能被佟图昌吓住。
方逢年冷笑一声说道:佟大人既然怕死不去老夫自然前往!说完一个人没带,孤身一人和那个清兵来到淮安城下。
看到方逢年的德行佟图昌在心中大骂:这个老王八蛋,祝愿你被洪承畴一刀砍了!
不过愿望和现实都是有差距的,佟图昌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方逢年作为天启二年进士,当年中进士时洪承畴还在邢部当员外郎,算是有一面之缘。
洪承畴看到竹篮上来的一个小老头,一细看这个人认得,正是方逢年。
洪承畴拱手道:书田,怎么是你来了?
哪知道方逢年并没有和洪承畴叙旧,而是一拱手说道:这位可是满清六省总督洪大人,本官大明礼部郎中方逢年!本官奉大明神武大皇帝圣旨,北上与大清皇帝修好,请洪总督放我们进城,并派出卫兵保护我们北上!
洪承畴被方逢年抢白几句,满脸通红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边上的周伯达看到主子吃瘪,站出来讥笑道:哦?你是大明的使节?不知道是那个大明啊,听说南方的明朝有两个皇帝,到底那个是正统啊!
方逢年看了看周伯达问道:你是何人?
本官大清江宁巡抚,崇祯十年进士!
哼哼!崇祯十年进士,老夫天启二年庶吉士,你老师没教你尊师重道吗?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讲资历的社会,方逢年这个庶吉士可不简单,周伯达就不行了,当年他只是三甲进士,要不也不能去陕西当个地方官,现在周伯达被方逢年几句话怼的无话可说。
方逢年看到周伯达不说话,大声说道:我大明神武大皇帝是太祖高皇帝血脉,并且身负夺回旧都大功,在南京拜祭孝陵,自然身为正统,那里是桂王能比了的?
周伯达看到方逢年在这大放厥词,心中不忿,你那个神武皇帝谁不知道,当年就是武昌城里的小混混,现在成了事了跑这里装的人五人六。
周伯达刚要反讥方逢年,哪知道洪承畴拦住周伯达说道:既然你们想要北上,那就让你们的士兵退回去,你们的平安有我们保护!
洪承畴害怕的是自己一打开城门,城外那五百明军趁势攻进来。虽然明军数量不多,但是洪承畴知道明军战斗力极强,自己城里都是老弱,和五百明军动起手来真不好说能不能打赢。
方逢年作为老油条,听洪承畴这么说就知道怎么回事,冷笑道:洪总督放心,我明军是正义之师,不会使用那种龌蹉手段!
周伯达听方逢年这么说心中大骂:你们的皇帝还能算仁义?谁不知道神武皇帝坑蒙拐骗什么都干!
但是没等周伯达说出口,方逢年一转身已经下了城墙,回到自己的队伍中。
过了一会儿洪承畴看到大队明军坐上船只离开淮安,等到这些明军走远了洪承畴才敢让手下人打开城门,放明朝使团入城。
淮安城没经过战火的蹂躏,城中百姓还是挺多的。这些人遵守满清的剃发令,都已经将头发剃成金钱鼠尾辫,衣服也已经换上箭袖马褂。现在城中军民看到故国衣冠,很多人都偷偷的留下了眼泪,不过这些人不敢上前问长问短,沿路上有很多满清的衙役监视,被他们抓到轻则坐牢重则杀头。
佟图昌并没想在淮安多待,进城后用半个时辰拜会洪承畴,拿上通行文书就准备离城而去,这里实在是是非之地。
明朝使团离开淮安后,出了城的方逢年看了看城头上的洪承畴,对佟图昌说道:佟大人,请等一下,老夫还有话和洪承畴说一下!
佟图昌心中大骂:这种时候你还要去和洪汉奸说什么?但是没办法,方逢年已经离队而去,不等他就走不了。
方逢年来到城下喊道:享九兄,可否下来和小弟说几句话?
洪承畴知道方逢年想要说什么,无非就是说一些让自己看清形势,不要在反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洪承畴那敢下城和方逢年单独密谈,要知道他虽然是城中最大的官,可是并不能一手遮天,城里还是有满清的其他将领,如果自己和明朝使臣密探的消息传到京师,可够自己喝一壶的!
方逢年看到洪承畴不下城,知道他心中有顾忌,没办法只有喊道:享九,你的老母和弟弟都在南安老家,神武皇帝并没有难为他们!
方逢年说完后转身回到自己的队伍远行,洪承畴站在城头看着远去的明朝使团若有所思。
第六百一十八章 山东
(谢谢书友灯下书虫的月票!)
佟图昌选的路线是沿着大运河北上,毕竟自己带了许多大车。
明代大运河在淮安段就进入黄河,然后在宿迁进入骆马湖,可是到了宿迁佟图昌才发现自己想的有点简单了。
明末因为小冰河气候,北方持续低温少雨,黄河还差一点,在下游水量还不错。可是进入宿迁运河段,运河中完全没了水量,大部分运河露出了河底石头,再加上连年战乱,地方政府也没钱整修运河,所以山东地界的运河基本上都荒废了。
佟图昌看到这样,没办法只有命人弃舟改走陆路。好在离开淮安时洪承畴派了一个守备带着二百清军随行保护,有他们帮助倒是很快的弄到了骡马。
陆路就没有水路好走了,佟图昌一行在五月份才进入山东地界。
进入山东后清军护送的那个守备一改散漫的性子,日夜戒备。
佟图昌看到很奇怪,问道:这位守备,为何在南直隶时没这么紧张,难道山东地面不安全吗?
那个守备经过半个月的陪伴,和佟图昌等人混的很熟了,叹了口气说道:大人久在南方不知道,山东现在全是土匪,咱们要走的中路还算太平,如果走的是挨着河南的西路更是不安全,那里都是河南来的流民,他们什么都吃,像蝗虫一样!前两年山东地面的土匪还要对付,毕竟他们没什么兵器,用的都是菜刀粪叉之类的武器,可是这几年不知道从那里搞来的武器,比我们用的刀枪都要锋利!
佟图昌听完后看了看边上的赵孟关,他知道这都是这帮锦衣卫在后边提供武器钱粮。
佟图昌打算从峄县进入山东,然后经过兖州府,走济南府进入北直隶,经过塘沽在到顺天府,也就是北京。可是现在听那个守备说的凶险,吓得对赵孟关说道:赵大人,要不咱们走沂州府吧!
走沂州府就要经过青州府武定府然后进入北直隶,足足要多走上千里的路程,按照现在的脚程要多出两个月来。
赵孟关拱手说道:佟大人,放心,有我们锦衣卫在这能保护大人的安全!因为边上有满清的守备在,赵孟关没法说已经和山东的几路土匪沟通完了,安全上完全没问题。
佟图昌看到赵孟关说的肯定,没办法只好按照原定计划去兖州府。
刚进入山东时倒没什么,毕竟峄县这里紧挨着两淮,虽然也很困难,但是好在能吃上饭。可是经过峄县就不同了,越往北走情况越恶劣。经过滕县后沿途所有的河流都已经断流,现在正是五月份的天气,可是道路两边的土地完全没有人在耕作,大片的土地荒芜,地面上因为缺少水源裂开了深深的口子。
同时佟图昌发现,经过滕县后周围敌情开始增多。远处总有人数不等的人马在观望自己这只队伍,就是随行的清军守备派人去驱赶后,也远远的吊着自己不离开。
佟图昌知道那些人是踩盘子的土匪,现在看着人少,越往北走就会人越多,等到人数够了就是自己一行人遭殃的时候。
佟图昌找来赵孟关着急的问道:赵大人,你安排的人呢?为何现在还没来?
赵孟关也急的满头是汗,锦衣卫的人马靠近河南,本来准备走的运河,那些人早已经去运河边上等候,哪想到运河不通,自己这边走的陆路。
大人,下官已经派人去济宁那边通知他们来了,这两天就能赶到!
佟图昌看了看远处的土匪探子,叹了口气说道:但愿你的人马能来得及!
佟图昌一行过了邹县后,自己一方的援兵没到,土匪可是到了。
这时土匪终于聚集起上万人,在几个头领的带领下远远的跟在使团队后面。
随队的清军守备看到对面足有上万人,自己才有二百兵丁,吓得脸都白了。
他找到佟图昌说道:大人,对面这帮土匪实在太多了,末将带着大人先走吧!前年就是兖州府,到哪里请求援兵再回来救援不迟!
佟图昌本来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听那守备这么说心中大喜,对身边的两个副使方逢年和赵孟关说道:李守备说的甚是,本官就去兖州府求援,你们带着剩下的人在这坚守!
哪知道方逢年冷笑说道:佟大人怎么贪生怕死吗?好!本官只要能活着回到京师,就会上书弹劾佟大人,作为正使丢弃属下独自逃跑!
方逢年这句话气的佟图昌牙根痒痒,但是他也么办法,实在不敢拿方逢年怎么办!
佟图昌对赵孟关说道:赵大人,你要为本官作证,本官不是逃跑而是去求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