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南昌城虽然解围,但是清军还有七八万人尚存,这些人在得知水师覆灭后在谭泰的带领下沿江北撤。
可是七八万人哪那么容易撤走,进攻的时候势如破竹,退兵的时候可就是兵败如山倒了。
广东新军在解决了南昌城外的清军后,在马昆的带领下,以一团二团为先导,尾随清军而去。
明代鄱阳湖水域面积比后世要大,昌邑这里已经是湖边,谭泰到了这里发现已经无路可退,心中后悔,早知道如此不如当时在昌邑这里留下几艘小船,最起码能护送十王逃跑。可是当时因为要收刮乡民,害怕湖边的渔民逃入湖中,已经将所有渔船都烧毁,没想到现在碰到入地无门的情况。
正在谭泰着急的时候,后队掩护撤退的正白旗佐领巴彦追了上来。
大将军,后面明军追上来了,距离咱们还有十里路程!
巴彦,你带上两万人,一定要阻击明军前进,给大军留出时间渡江!其实谭泰这是痴人说梦,哪还有船只渡江,这个时候的赣江水量充沛,长江里的船能从长江口直达赣州,江面足有五里宽阔,就算有船只,七八万人没个三天根本渡不过去。
就在谭泰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亲兵来找谭泰。
大将军,十王醒了,让你赶快过去!
听到多铎醒了,谭泰放心不少,在他们心中多铎总会找到办法,现在有了主心骨一切都会过去的。
谭泰来到乱军中的一个牛车上,这是在路上找的,用来拉昏迷不醒的多铎。
谭泰看到多铎坐在牛车上,借着火把的光亮看到多铎气色很好,正在和边上的几个将领说话。
看到多铎这样谭泰心中一片死灰,他知道多铎的病不会好的这么快,现在这个样子是回光返照。
十王,你怎么样?你终于醒了!
看到谭泰过来多铎笑了一下,说道:谭泰,我自己知道我自己身体,本王怕是不行了!
十王,你不会有事的,我们还要在你的带领下占领大明呢!还有很多的美女等着咱们去抢,还有很多城池等着咱们去杀!
呵呵,我多铎纵横关外关内十多年,一生杀人无数,我还不知道我自己的状况吗?谭泰,你是副帅,我死后你一定要保证,把剩下的一万五千两白旗精锐平安带过长江,知道吗!这是咱们两白旗最后的希望!
看到多铎临死前还在为两白旗担心,谭泰哭道:十王放心,我就算自己不走,也要让兄弟们回到北京!
多铎听谭泰这么说,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回去和十四弟说,让他小心广东那只新军,他们不是咱们能打得动的,如果没百倍的兵力,绝对不要招惹他们!
谭泰听多铎这么说问道:十王,那我们以后怎么办?
当年入关之时我就和十四弟说过,中原人口亿万,根本不是我们满洲人能统治了的,不如抢一把就跑,回到关外过咱们的太平日子,可是十四弟不听啊。谭泰,你对十四弟说,如果事不可为,何不退回关外,那里才是咱们的家啊!
多铎说到这将谭泰拉到身边,小声说道:你和十四弟说,让他接到消息不要声张,立刻杀死代善和济尔哈朗,这样我们的家人才能保住性命啊!
多铎的话语越说越慢,最后低沉的几不可闻,慢慢的多铎的脸色灰败下去,头一歪,满清战功第一的十王死在了鄱阳湖畔。
多铎一死大家哭声一片,谭泰擦了擦眼泪,站起来叫道:大家不要哭了,现在摆在面前的是如何让兄弟们安全回家!
何洛会在上午的血战中肩头被火枪打了一枪,现在吊着膀子说道:大将军,十王说听你的,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好,大家听我号令,让两白旗的兄弟集中到江边,何洛会,你带上两千人在湖边收集船只,不行门板房梁也行,只要能浮在水面上的都要;伊里布扎克丹,你们二人带上所有的蒙古人和汉军旗,去找巴彦,一定要阻击明军,确保两白旗过江!
谭泰这是孤注一掷了,为了保证一万五千两白旗精锐,竟然让蒙古人去当炮灰。
谭泰命令一下,各个将领开始四处准备。
伊里布在乱军中终于把蒙古人和汉军旗集合起来,还有个不到三万人,带着这些残兵败将来到前边巴彦的阻击阵地。
巴彦,怎么样,对面的明军有什么动向!
巴彦回头看见是伊里布和扎克丹过来,赶紧行礼道:两位佐领也来了,明军在对面的河边停了下来,大概是在等待天亮!
这个时候已经快亮天了,东方已经发白,伊里布站起来看了看对面,隐约能看到对面那些穿着红上衣的明军,好像正在吃饭。
扎克丹看看周围都是自己人,低声说道:巴彦,十王不在了,现在是谭泰大将军主事,大将军命令咱们三个带领所有的蒙古人和汉军旗在这阻击明军,一定要争取时间让咱们剩下的兄弟渡江!
巴彦是镶黄旗人,也算是多铎的家奴,按理应该装模作样哭两声,但是这个危难的时候也顾不得了。
两位佐领,现在蒙古人被明军的火炮打破了胆,估计不敢上了!
不敢也要上,一会儿天亮组织督战队,那个不去就地斩杀!
这三个家伙在这商量如何用蒙古人和汉人当炮灰不提,对面的新军也累的够呛。
广东新军从昨天早上就下船开始战斗,在南昌城外击破清军的骑兵,并且清理了南昌外围。昨天晚上还在马昆的带领下急行军五十里,终于在昌邑这里堵住清军大队。
马昆看到自己的兄弟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也十分心疼,但是他知道如果不把这伙清军彻底歼灭,让他们回到长江以北缓过气来,江西在无宁日。
马昆看了看不远处的鄱阳湖,现在太阳刚要初升,映的鄱阳湖红彤彤一片,站在远处远眺十分好看。
如风,通知下去,让兄弟们在坚持坚持,一鼓作气将清军撵入湖里淹死他们,打胜此仗后,我给兄弟们放三天假,在南昌城里好好乐乐!
马如风点头,命令传令兵下去传令。所有士兵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战,在基层军官的鼓动下挣扎的站了起来。
基层军官让所有士兵拿出配给的白糖,一整包倒入口中,用水送了下去。白糖不仅是新军的福利,更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因为大量摄入白糖会增加血液里的血糖,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可以让人在一定时间里减少疲劳,精神亢奋。
所有士兵吃了白糖后,感觉也不太累了,精神头也上来了,纷纷在军官的组织下列队。
对面的清军看到明军又站起来列队,就知道进攻要开始了。巴彦自家事自己知道,自己这边看着人多,蒙古人和汉人快有五万人了,可是大部分都没有马,骑兵只有不到三千人,并且弓箭缺少,粮草辎重全都丢在南昌,昨天赶了一夜的路到现在饭都没吃一口,只是趴在河沟里喝了几口水。有的士兵只顾的逃命,自己的兵器都扔了,现在空手站在那里,这种军队你指望他们能坚持多长时间?
巴彦看到对面明军整理队伍,赶紧命令自己手下站起来,准备迎战。但是清军可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明军,经过昨天一晚上的亡命早已经没了体力,一个个或躺或坐,就是不起来。
巴彦和扎克丹气的,亲自抄起鞭子,一个个又打又骂,好容易才整理好队伍。
巴彦骑着马站在最前面叫道:各位蒙古人的好汉,对面就是明军,咱们一会儿和他们决一死战,杀一个明军赏银一百两,抓一个活的赏银二百两,如果临阵脱逃,你们看看后面,老子督战队的刀可不认得你!
巴彦将三个人的三百亲兵组织一起,弄了一个督战队,不过有多大功效他自己也不知道,聊胜于无吧!
清军所在这地方已经是鄱阳湖的滩涂,水网密集,清军右边是赣江,左边是一条几丈宽的小河,小河和赣江之间只有不到两里地的间距,这里面挤了五万清军,队形都展不开。
但是巴彦那里还管蒙古人的死活,他的命令就是用人命填,只要能挡住明军一会儿,后边两白旗的兄弟又能多一分逃命的把握。
巴彦看到自己的队伍终于组织起来了,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在这等着明军打上来。现在清军士气极差,如果等着明军上来不用别的,那种大炮轰上两下整个军队就要彻底崩溃,现在只能硬着头皮首先冲锋。
巴彦叫道:骑兵和我冲锋,步兵在后跟随,如果有人逃跑,督战队会砍了他的脑袋!说完巴彦带着仅有三千骑兵,开始对着明军走去。
第四百五十章 投降
南昌会战的最后一战并没有历史上记载的那么惊天动地,这个时候清军已经处于强弩之末,在三千骑兵被霰弹打死后,后面的步兵立刻兵败如山倒一样退了下来,后面巴彦的三百人督战队根本一点用处没有,很多蒙古兵和汉军旗的人把刀对准这些不久前的战友。毕竟和明军的大炮相比,督战队的刀枪并不让人感到害怕。
谭泰派来的三个满洲将领,巴彦死在了骑兵冲锋那里,扎克丹带领督战队被自己人杀个稀里哗啦,扎克丹也死在乱军中。
而伊里布脑袋要灵活不少,看到事不可为孤身一人就跑了,当然他也不看好谭泰,所以也没回到两白旗阵地,而是偷摸换了一身汉人的衣服,悄悄地往南跑了。
距离前线十里的谭泰,原本还以为就是蒙古人再不济也能坚持一个时辰,可是哪想到一刻钟也没坚持到。
一个浑身伤痕的正白旗白牙喇来到谭泰面前,大将军,蒙古人被明军杀败了,巴彦将军扎克丹将军阵亡,伊里布将军下落不明!
谭泰咬牙骂道:伊里布这个王八蛋,肯定是跑了!明军还有多远!
那个亲兵刚要回话,在昌邑镇外面突然冲进来大批的蒙古败兵,不用问了,明军已经杀到眼前。
清军最后的三千骑兵被霰弹打成了肉泥,没了唯一的威胁马昆更加肆无忌惮,命令所有新军排开进攻队形,驱赶清军到江边。就这样清军最后的几万人被压缩在以昌邑镇为中心的方圆不到五里的地域内。
等到丁海的内河舰队赶到昌邑的时候,清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动力。
在何洛会的卖力收集下,清军弄了几首小渔船,再加上用门板和房梁制作的木排,一共二十多艘渡船正在努力地将两白旗的人送过赣江。可是渡船实在太少,这些改装的渡船冒着沉没的风险每次也只能送过去二百多个士兵,不过虽然少,还是给一万多名士兵一点逃命的希望。
可是随着丁海的船队到来,这点希望也破灭了。
丁海看到清军竟然找到船了,赶紧命令五艘炮艇冲上去,一一将这二十多艘渡江工具击沉,上面的清军也当了赣江里的鱼食。
接下来丁海看到江边还聚集了大量的清军,立刻开始对岸上的清军开炮射击。刚才为了消灭渡船,有几门大炮已经装上了链弹,现在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打了出去。
链弹对付密集人群就是丧心病狂的屠杀,大批清军被链弹的铁链绞断,趴在江边惨叫的死去。
剩下的清军看到明军炮船来了,赶紧退出霰弹的射击范围,虽然还在实心弹的射程内,虽然死在实心弹下还是挺惨,但是实心弹毕竟没有霰弹那种恐怖的杀伤力,清军还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新军陆军的火炮投入战斗后清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决心,处在外围的汉军旗和蒙古八旗开始陆续有人投降。新军在包围圈开了个口子,让这些投降的家伙放下刀枪,脱去盔甲,光溜溜的出来到一个的地方集中。
看到投降可以保命,大批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清军开始放下刀枪,最后就剩下盘踞在昌邑镇周围的一万多名两白旗满洲人还没投降。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看到大势已去,明军的包围圈已经到了昌邑镇外围,那种杀人不眨眼的火炮已经打到了镇子里,谭泰知道自己还是没完成多铎交给的任务,两白旗最后的战士都要战死在这里。想到这谭泰二话不说,拔出腰刀横刀自刎,算是战场上阵亡的最高级别清军将领,多铎是病死的,不算战死。
谭泰一死,何洛会就成了最高指挥官,他看了看自己周围还剩五六千的两白旗战士,看到他们被明军大炮吓傻的眼神,知道打不下去了,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何洛会看看周围的将士,起身来到一个高处说道:各位两白旗的战士,雄鹰只有留下翅膀才可飞越高山,咱们只有活着才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我决定,全军放下武器,投降!
现在清军的高级将领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低级将领,看到何洛会这么说也没办法,只好丢下刀枪脱去衣服,双手抱头跪倒,等候自己的命运。
马昆看到最后的清军停止抵抗,知道这帮家伙要投降,对身边的马如风说道:这帮满清鞑子终于投降了,如风你说怎么办?全都杀了?
马如风听马昆要杀俘,赶紧制止道:师长,千万不要这样,当年开平王常遇春就嗜杀战俘,最后多次被太祖皇帝斥责,咱们的仗打完了,这些家伙的死活还是让皇帝做主为好!
听马如风劝自己,马昆骂道:你们这帮读书人弯弯道就是多,也好,留着这帮家伙一命吧!其实马昆深知自己昨天指挥失误,让三团和四团伤亡惨重,死亡的就有一千多人,这实在是新军组建以来最大的败仗。马昆害怕朱宏三责罚自己,心想还是别再俘虏的事上犯错误了,这才留下这些清军的性命。
随着清军两白旗放下刀枪,南昌会战结束。这场双方投入三十多万人马,历时一个多月的大会战以清军的全军覆灭告终,清军经此一役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满清本来人口就少,这次的清军十五万人马基本上是多尔衮能调动的所有机动兵力了,现在全部丢在江西南昌。而广东新军凭借着两万人击败十五万清军的战功,彻底成为天下第一强军。
满清这次为了扑灭江西金声桓反正,抽掉了整个长江流域的所有机动兵力。现在长江沿线几个重镇只有武昌九江安庆南京还在满清手上,而这几个地方军队加到一起还没有五万人,江南重地南京只有两万人把守。江西战场的胜利让接下来南明神武政权发动的南直隶会战事半功倍,在南直隶各地势如破竹,这些都是江西战场之功啊。
前方大胜的消息传到南昌,姜曰广大喜,这全是自己运筹帷幄之功啊。当然,南昌会战的胜利都是广东新军打的,但是这不妨碍作为江西名义上最高指挥官的姜曰广,将这次胜利的战功悄悄的划给自己一部分。
新任江西巡抚刘思赉是姜曰广的学生,看到老师高兴赶紧过来捧臭脚。
老师,这次能消灭鞑虏十余万,正是老师运筹帷幄之功啊!这可是我大明与满清交战数十年,仅次于袁崇焕在宁远城外一炮轰死老奴之功啊!
明朝和满清自努尔哈赤从万历四十六年发布七大恨正式反叛以来,历经大战无数,除了袁崇焕和孙承宗昙花一现外,其他时间都是守势。而自从崇祯十七年以后,满清更是借着中原内乱之际,杀入中原,现在还占了半个中国。而现在一战消灭清军十五万,其中还有三万两白旗精锐,并且努尔哈赤的儿子,满清中最能打的多铎也死在军中,其他战死的大将军总督巡抚无数,这怎能不让以匡复大明天下为己任的姜曰广兴奋呢!
姜曰广兴奋的满脸通红,赶紧站起来对着南方深深一躬,说道:这次大捷主要是神武皇帝陛下领导有方,将士用命,各位大人运筹有功,可不是姜某一人之功!
张家玉在边上看着姜曰广几个互相吹捧,心中好笑,如果不是自己带着新军赶来救援,也许现在南昌已经被攻破了,姜老头不知道是投水自杀呢还是上吊自杀?
张家玉在这腹谤,但是面子上的功夫可是做的足足的。张家玉站起来说道:姜大人不要谦虚了,将士用命故为重要,但是几位大人能不动声色的坐镇南昌,这才是让下官佩服的!
其他几个人都好说,姜曰广见多识广,余应桂以前就是陕西总督,见过打仗什么样。可是刘思赉表现的并不好,刘思赉以前就是一个科道御史,当搅屎棍是特长,打仗实在没经历过。当他见到守城战的惨烈后,也起过偷偷逃跑的心思,现在听张家玉这么说以为是讥讽自己,不禁心中恼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