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听到德胜门大街发现成建制的鞑子,王景知道这些是驻防八旗到了。王景作为南昌城里的驻军,当然知道城里有一千八旗和两千汉军旗,也知道只要把这三千人击败,那北城也就没什么抵抗了。所以现在听士兵这么说,王景自然大喜,赶紧带上自己手下三千人,准备去德胜门大街一举消灭满清的军队。

    出了新建县衙,经过邱家巷就是德胜门大街。王景到这一看,火光冲天,大街两边的商铺都着了起来。大街上都是满洲兵,正在救各家的商铺。

    看到对面军队队列不整,王景大喜。他是一个军人,知道整齐划一的队列对军队的重要性,现在看到满清军队只顾着救火,这可是个消灭他们的好机会。

    王景抽出军刀,叫道:兄弟们,对面就是满清鞑子,给我杀!杀了一个鞑子大帅奖赏十两银子!

    王景的三千人被银子刺激的红了眼睛,再加上被火烤的昏头涨脑,纷纷怪叫着抽出刀剑冲了上去。

    王景估计的很对,鞑子这时只顾着救火,完全被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王景忘了他的手下可不是以前跟随金声桓纵横半个中国的老兵。南昌城的这五千士兵是金声桓逃回来又新招的士兵,以前的老兵都在赣州被明军消灭光了。这五千人在半年前还是农民小商贩流民,让他们去剿匪也许还差不多,对上最强时期的八旗劲旅还是不够看。

    满清八旗刚开始措手不及,被砍倒十几个人,但是接下来的战事完全是一边倒。在岱山反应过来后,立刻组织满洲八旗为核心汉军八旗为两翼包抄,一个冲锋就把王景的三千人杀伤大半。王景一看不好,赶紧带着剩下的人逃跑了。不过满洲八旗现在主要是救火抢救财产,看到明军退了也就不追了,这才让王景逃出生天。

    王景打了个大败仗,赶紧赶到总兵衙门禀告金声桓知道。

    这个时候金声桓正在和王得仁分银子,听到王景损失一千多人,气的刚培养起来的好心情完全没了。

    金声桓大骂道:王景啊王景,你这个笨蛋!金二不都是和你说了让你放火吗?你为什么又去招惹成建制的清军!

    大帅,我不是想为大帅分忧吗?

    我他娘的用你分忧?你手下都什么货色你不是不知道,咱们现在要拖住清军,等到咱们瑞州和抚州的援军到了才和清军决战。现在你倒好,上来就损失两千多人,一会儿怎么阻止清军?

    王得仁看到金声桓发火,他和王景关系也不错,赶紧站起来打圆场。

    大哥,王景兄弟也是好心。你看这样行不,既然已经放火了,不如把整个南昌城都点着,就算烧不死这帮鞑子也能阻止他们追击咱们。到时候咱们占住南门,只要等到援军到了,借着火势消灭这些鞑子还不是简单的事?

    金声桓想了想也没好办法了,只好用王得仁这个主意。

    金声桓对王景说道:你听到了吧!还不带人去放火!

    王景心中暗道王得仁真够狠的,南昌城里足足四十多万人口,这要全都点了要死多少人?

    大帅,是全城都点着吗?

    金声桓骂道:王景,你刚才没听到王将军说的吗?全城!先西城,在东城,最后是南城!

    既然是金声桓的将令,王景不敢不遵守,出去带着剩下的几千人开始满城放火!

    看到王景出去,王得仁说道:大哥,咱们只要守住惠民门即可,那里是水关,大火轻易烧不过来!

    金声桓点点头,命令自己的亲兵开始搬家,把自己弄来的银子全都搬到城外军营。他自己和王得仁来到惠民门城楼上,观看城里战斗怎么样。

    其实城里那有什么战斗,王景带着几千人开始放火,沿着章江门大街和棋盘大街开始。最开始西城和东城的居民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是知道城里出现了兵灾。可是发现有兵丁沿着大街开始乱丢火把,南昌城里的居民才发现不妙,开始有人出逃。

    金声桓站在城头上看着城里,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南昌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形形色色。有的人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被埋在瓦砾堆中。站在城上极目远望,根本不见南昌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金声桓看得很清楚,有那么一条街却没有放火,逃难的人群就象流水归了槽的一样都涌向这儿。人们便立地陷入了重围,只能进,不能退。进,也是象蜗牛一样,慢慢在地面上梭动着。

    看着半个南昌城都烧了起来,金声桓脸色发白,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有点玩出格了,这场大火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金声桓偷眼看了看王得仁,这家伙看的津津有味。也是,王得仁流寇出身,在武昌洛阳南阳,这帮流寇那个不是烧成白地,杀的人都上百万,南昌这次大火和以前的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金声桓心中暗想还是和王得仁这家伙划清界线为好,自己怎么说都是官军出身,身份比他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金声桓眼珠转了转说道:二弟这个计策太妙了,不费吹灰之力就阻止了清军的追击,咱们现在只要等待援军到来就好了!

    王得仁哈哈大笑道:那里,这次夺下南昌城大哥应该居首功!

    金声桓连连摇手,笑道:咱们兄弟还客气干什么,你的功劳大哥不会抢,你的就是你的!

    听金声桓这么说,王得仁说道:既然大哥这么说那小弟就不矫情了!

    金声桓心中说道:最好全是你的功劳,这个焚城的罪过我可担待不起。

    虽然放火烧城很残忍,但是客观上阻止了清军的进攻。整个南昌都是逃难的人群,清军想要从北城杀到南城根本不可能。就这样大火一直着了一天一夜,在第二天中午,南昌大火在烧掉了半个南昌后开始减弱。这个时候瑞州的八千人和抚州的五千人终于赶到了南昌城。

    金声桓和王得仁看到援军来了大喜过望,立刻带领军队入城清剿满清残存势力。

    清军救了一天的火,再加上没吃没喝,城里的大火在烤着,那里是新入城的这些生力军的对手,自然被打的节节败退。城守尉岱山带着两千浑身烧伤的士兵被明军消灭在棋盘大街,巡抚章于天也化装成难民跟着逃难的人逃出南昌城。当官的死的死跑的跑,可苦了留下来的几千八旗老弱,这些人被金声桓杀得精光,算是为在扬州死难的上百万汉族人报了仇。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一步怎么办
    就在金声桓和王得仁放火烧城的时候,远在临江府的姜曰广正在赶路。

    姜曰广在六月二十一日离开的赣州府,在赣州的时候那个该死的张家玉以种种理由不让姜曰广提前出发。不是粮草没准备好就是兵器没准备好,再不就是没有船只。最后姜曰广没办法拿出江西巡抚的官威硬压张家玉,这才在六月二十日准备停当。

    张家玉本来还要领着赣州的文武官员欢送抚台大人,可是姜曰广那有喝酒吃饭的心思,以时间紧急为由推掉了张家玉的宴请,第二天就带着部队上路。

    这三万人都是姜曰广选拔的青壮,年纪都是二十岁到三十五之间,正是绝对的主力。领兵大将是金声桓的中军官宋奎光,他在赣州之战中被俘,这次是受金声桓的命令来统领这支军队。

    由于有姜曰广的督促,张家玉在武器上没有动什么手脚,毕竟让这些炮灰去南昌也是可以消耗满清的实力的,张家玉只是在运输工具上限制了姜曰广。

    本来金声桓这十万人马是有将近两万匹战马的,除去战场上受伤的还有一万多匹。姜曰广也和张家玉索要了,但是张家玉以没有皇帝的旨意为由拒绝了。并且和姜曰广说,如果想要战马必须要行文到广州军机处,再让皇帝定夺,然后命令下来才能拨给姜曰广战马。

    姜曰广一想赣州这里距离广州千山万水,等到皇帝的命令下来什么都晚了,等到自己拿到战马在赶到南昌,金声桓的坟头草都能有一人高了。为了赶时间姜曰广也就没再马匹上做文章,但是船一定要给够数。

    赣州到南昌当然是水路最快,三万人行军需要五百艘大船。张家玉听到需要五百艘船马上表示不同意,赣州这里只能准备一百艘,五百艘实在没有。

    姜曰广看到张家玉这么说也不好拿出巡抚的身份强压他,虽然张家玉是江西按察使,归巡抚姜曰广管辖。但是张家玉是皇帝的心腹,老油条姜曰广当然不能和张家玉弄得太僵。

    就这样二个三品大员就像小贩一样开始讨价还价,最后死说活说张家玉答应给三百艘船。姜曰广算了一下每船要装一百人将将够用,挤点就挤点吧。

    可是等到出发的时候姜曰广傻了眼,张家玉给他的船数目对,可是只有一百艘大船,其他二百艘都是各种各样的小船。

    宋奎光在边上问道:抚台大人,这船太小装不下多少人啊!

    姜曰广叹了口气,现在时间紧迫哪里还能回去找张家玉晦气,只有问道:最多能装多少?

    回抚台大人,顶多能装一万七八千人,再多就有翻船的危险!

    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姜曰广说道:你挑选精锐一万七千人坐船先走,我带着剩下的人走陆路。

    宋奎光也没办法,只有领命下去安排。

    从赣州顺流而下,到南昌只需要五天的行程,但是那是客船。军队出行可慢的许多,要保持队型,每天还要上岸安营扎寨,宋奎光估计一下需要十天左右,其实比走陆路少不了多长时间。

    姜曰广走到临江府的时候接到了金声桓的求援信,姜曰广看后大惊,没想到金王二人这么早就动手了。当然,金声桓在信中没说是因为王得仁和董学成争风吃醋才提前反正的,而是在信中述说巡抚章于天准备提前动手,自己和王得仁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动手。现在自己手中只有七千多人,希望姜大人快些将三万援军带来。

    姜曰广看完信后立刻命令船队上的宋奎光不用等自己,全速赶往南昌增援金声桓,他自己也催促军队加紧赶路。

    宋奎光的一万七千人是七月初一赶到南昌的,姜曰广在七月初五也赶到了南昌。

    看着南昌城墙,姜曰广松了口气,终于赶到了,有了这三万人,金声桓应该能撑一阵子。

    越靠近南昌姜曰广越发现不对,道路两边都是逃难出来的流民。这些人和北方来的流民不同,北方来的长途跋涉,基本都是面黄肌瘦。可是这些流民没有挨饿的情况,一个个倒是灰头土脸,就像受了火气一样。

    距离南昌二里,姜曰广看到前面道路边站了一排人,正是金声桓王得仁,还有先期赶来的宋奎光。

    金声桓看到姜曰广来了,赶紧打马上前,拱手道:督师大人辛苦了,末将等人欢迎大人回来!王得仁等人也上前拱手欢迎。

    姜曰广急于了解情况,拉住金声桓问道:金将军!你给我来信说南昌危机,现在怎么样?战局如何?

    金声桓老脸一红,说道:督师大人放心,末将已经将鞑子巡抚章于天赶出城去,满城上万鞑子全部杀光,布政使迟变龙巡按董学成被诛杀,现在南昌全城都在咱们手中!

    姜曰广一听行啊,这个金声桓真有两下,仅凭手中七八千人马就能打败上万鞑子,看来大明中兴有望啊!

    听金声桓这么说,姜曰广心情大好,笑道:金将军!王将军!你们果然都是勇武之人!

    听到姜曰广这么说,金声桓也不好说什么,看来只有进城再说了。

    督师大人车马劳顿,快请进城休息!

    姜曰广带领的一万三千人马有人安排在城外大营安置,姜曰广和金声桓等一干将领入城。

    姜曰广从赣州而来,自然要走南面的惠民门。刚进城姜曰广就发现不对,城里怎么这么多灰头土脸的流民。经过南城进入西城,到处是残砖断壁,一些人们在倒塌的房屋上翻找着什么,失去父母的小孩坐在大街边上嚎啕大哭。城里巡检司组织了收尸队,一车车的把死尸拉出城外,防止出现瘟疫。

    本来十分高兴的姜曰广看到这个惨样,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低声问道:金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金声环斯斯艾艾的说道:督师大人,是这么回事,北城的鞑子看到打不过我们,就放火焚城,西城这里还算好的,北城那边都成了白地,一栋完整的房子都没有!

    金声桓在这把屎盆子都扣在满清头上,反正死无对证。但是金声桓的小心思哪能瞒了姜曰广,姜曰广纵横官场二十多年,那还能看不出来金声桓的小心思。按照金声桓说的,满清鞑子最后鱼死网破焚城,可是南昌城里水网密集,现在大半个南昌城被毁,这可不是鞑子危难之际能干出来的。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只有有组织有计划的多头放火才行,看来金声桓所说消灭上万鞑子靠的火攻。

    姜曰广不愧是老官僚,情况猜的**不离十,不过他不准备深究。现在是战时,就要用非常之法,如果惩处金声桓岂不自毁长城。

    想到这姜曰广强压怒气,装出恍然大悟的神态说道:原来如此,这满清鞑子太也狠毒!金将军杀得好!不过现在请金将军调集军队协助地方救灾!

    看到姜曰广放过自己,金声桓和王得仁大喜。王得仁在边上说道:督师大人请放心!我已经命令五千人进城收尸,绝对不会发生瘟疫的。

    姜曰广叹了口气,心中想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乱世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北城各衙门被烧成白地,水沟里到处都是死尸,根本不是落脚的地点。金声桓只有把姜曰广迎到自己家中,他的家在东城,挨着东湖,还算保存完整。

    进入客厅,姜曰广看到屋中已有几个人坐着,这些人看到姜曰广来了赶紧起身,说道:欢迎督师大人回来!

    姜曰广一看屋中这几个人,自己认识几个,坐在上手的是南昌人刘思赉,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还有余应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这二人算是南昌的士绅了,还有其他二个人姜曰广不认得。

    姜曰广向刘思赉余应桂拱拱手,说道:二位先生也出山了?

    这里面余应桂资历最老,拱手笑道:燕及贤弟都出山了,我等怎么落后啊!

    姜曰广笑道:本官奉神武皇帝诏书,督师湖广江西!既然二位先生出山,那江西布政使就烦劳刘老弟了,湖广巡抚就烦劳孟玉兄了!

    虽然二人资历不次于姜曰广,但是现在姜曰广官职大于他们二人,所以刘思赉余应桂赶紧站起身来整理衣冠躬身领命。

    姜曰广看向其他二人,问道:这二位是?

    金声桓赶紧说道:这位是我的书记官陈芳,那位是王将军的幕府吴尊周。此二人在这次反正中出了很大的力,请督师大人嘉奖!

    姜曰广点点头,打胜仗不给好处是不行的。

    陈芳可为南昌知府,吴尊周为江西巡按,二位将军看这么安排可好?

    知府可是四品,巡按手中权力很重,金声桓和王得仁都很满意,连连点头说好。

    姜曰广看到分果果完毕,接着说道:几位大人,现在大家商量一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第三百七十七章 扯皮
    屋中几个人听姜曰广这么说,纷纷发表意见。

    余应桂首先站起来说道:各位大人,二位将军,本官认为应该先打湖广,现在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正带领人马围攻长沙,咱们如果沿江而上占领武昌,那谭泰的十几万大军完全没了退路,可以全歼他们!

    刘思赉摇头说道:余大人说的不妥,本官认为应该东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如果光复旧都立刻全国震动,整体反清形势就会发生逆转!
1...202203204205206...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