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张家玉在三月初一终于出了难走的大庾岭山脉,出了大庾岭也就是进入中国腹地,再往北一马平川,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山脉,所以赣州是朱宏三必须拿下的要地。
金声桓在赣州城外等了三天,终于把这些奇怪的明军等来了。这几天也有陆续被打散的清军回来,带来了光怪陆离的消息,什么明军大炮威力巨大,明军都会祭飞剑,千里外取人首级等等。这些金声桓当然不信,不过也增加了他的好奇心,想要看看这只明军是什么样子。
三月初六这天下午,对面的明军终于赶来。当斥候把情报送到金声桓手中的时候,金声桓大喜,他等的就是这个时机。明军都是步兵,刚从对面大山里出来,自己的军队在这休息多日,正是以逸待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金声桓赶紧组织人,带着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出营,准备趁明军立足未稳打他一下子。
张家玉虽然只会纸上谈兵,但是兵书还是看过几本的,他就害怕被清军打个措手不及,赶路的时候并没有让部队加紧赶路,所以只有三十里的道路走了足足有三天。
看着对面的清军大营出来大批兵马,准备冲向自己,张家玉说道:二位将军,我的事完了,现在部队体力还有,怎么打就是你们的事情,本官在后面给二位将军压阵!
马良一拱手,说道:好说,请大人看我们怎么破敌!
现在距离清军还有五里,还有时间布置队形。马良布置队形就是最简单的横队,火枪手站成四排,射击的时候两排一起射击,第一百蹲下射击,第二排站立射击,这样可以保证火力密度。火枪横队前面就是炮兵阵地,现在新军每个团有九十门野战炮,两个团就是一百八十门,相隔三米排在火枪兵前面,他们是第一波攻击火力。
这个时候清军已经距离新军三里,已经能看的很清楚,金声桓边上的金道明(为啥金道铭不能发,没法改名字吧,叫金道明了)突然看到对面的火炮有些熟悉,突然想起当年打的自己落荒而逃的朱宏三。
爹!我看这些火炮这么熟悉,很像当年那个朱宏三弄出来的火炮!
朱宏三?那个朱宏三?
爹,你忘了?就是那个在武昌县的宗室,你忘了还让儿子带人去弄他的火药方子了!
这时金声桓才想起来。原来是那个心狠手辣的小家伙!他不是跑了吗?难道去了广东?金声恒在湖广消息闭塞,不知道朱宏三到了广东,更被封为楚王。
不管他,现在大军已经出来,先打一下看看,我就不信我现在有四万大军,还有一万是骑兵,还打不过他们不到一万人的明军!来人,命令骑兵冲阵!
金声桓的命令传下,全军开始行动,一万骑兵在前,三万步兵在后,进入二里处骑兵开始冲锋,冲入敌阵后步兵跟上扩大战果,这就是金声桓的战术。
在进入二里处骑兵开始加速,没想到对面明军的火炮也开始发射。金声桓一惊,明军的大炮射程这么远,二里射程已经和五千斤的红夷大炮一样了。
第一批的实心弹打到骑兵的队列里,这些实心弹对排着松散队形的骑兵效果有限,只有几个倒霉鬼被打中,当然死的非常惨。
进入一里处炮兵换上了榴弹,这种能在半空爆炸的炮弹。但是现在没有延时引信,引信的设置全靠炮兵的经验,有的炮弹落地才炸,还有的刚出膛就炸了,完全失去效果。不过一百八十颗出去还是有三分之一在骑兵头上爆炸,十八个核桃大的弹丸形成扇形杀伤面威力还是很大的。
带队的骑兵将领看到伤亡加大,赶紧催动马匹,准备加快速度,尽快冲进敌阵。
在进入五百米处,炮兵换上了霰弹,这种杀人利器。每个霰弹里面有六十八颗子弹药,一百八十门火炮第一时间发射出去一万两千两百四十颗子弹药,在清军一万骑兵面前形成一道高三米,长一千五百米的弹药带。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胜
在第一排的骑兵都身穿三层重甲,按理说明军的什么三眼铳鸟铳是打不穿的。但是什么甲在初速度足有二百米的霰弹前都薄的如同纸片一样。
第一排的骑兵只看到对面的火炮发出一阵白烟,然后自己感觉就像被重锤击中一样,接下来就完全不知道了。
当骑兵接触到霰弹后,大批的战马骑手被打倒,第一批霰弹就打死一千多骑兵,在骑兵冲阵的时候受伤落马基本上和死了一样,后边的骑兵不会为了你而躲避的,只会把你踩成肉泥。
在后面的金道明看到自己的骑兵纷纷倒地,大声叫道:爹!就是这种大炮!当年就是他们打死儿子的一千亲兵!
金声桓挥起马鞭给了金道明一鞭子,骂道:你给我滚回去,不要在这乱我军心!
打完儿子金声桓和亲兵说道:传令,命令步兵冲锋!现在骑兵距离他们炮兵不到五百步,我就不信他们能把骑兵都杀光!
金声桓说得对,朱宏三的火炮装填速度为每分钟一发,而现在清军骑兵距离新军还有不到四百米,而根据马的冲刺速度每小时三十公里来算,四百米只要五十秒就能冲到。所以新军的火炮还能打出一轮霰弹。
但是让金声桓绝望的是,在骑兵顶着第二波霰弹冲进二百米的时候,对面的火枪开火了。
新军的火枪最远射程在三百米,二百米正是有效射程,这个距离能打穿重甲。
这个时候清军骑兵已经伤亡两千多人,也到了强弩之末,在新军四排火枪的连射下,被阻挡在新军阵地前一百五十米处。
马如风的团还是新兵,在经过前期的慌乱后,这些新兵已经进入状态,在排长的号令下,准确无误的装填火药铅弹,然后用通条压实,在等待信号射击,这些新兵现在已经能打出每分钟三发的最高射速。
对面的骑兵已经完全被抵挡住,后面的骑兵看到前队被大量的杀死,吓得调转马头四散奔逃。
这个时候后面清军的步兵已经进入二里范围,火炮又换上实心弹,开始进行远距离射击。步兵排的可是紧密队形,每发实心弹都能打出一道血胡同。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对面是明军的话已经崩溃了,但是金声桓的队伍毕竟都是老兵,还在顶着实心弹往前跑。
马良看到骑兵被打退了,后面的步兵又上来,命令道:全体火枪兵,跟着鼓点,前进!
马良命令下来,每连的鼓手开始击鼓,火枪兵跟着鼓点开始整齐的向前走去。
很快双方队伍接近,火枪兵停下脚步开始射击。
清军有三万人,新军火枪兵一共六千人,也就是每人打出五发子弹就能消灭全部清军。但是这是理想情况,毕竟不能每一发子弹都能打中敌人。不过清军也没有多强的战斗力,他们的角弓射程都在五六十米之间,完全够不到新军,只能在二百米外挨打,还有这种面对面的屠杀太考验士兵的意志。朱宏三的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用忠君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而对面的清军字都不认得,当兵只是为了吃口饭。所以在坚持了几分钟后开始后退。
本来只是有组织的后退,但是因为士兵素质不高,长官下令后退立刻变成大溃败。在中国古代每次战斗真正死在刀剑之下的人没多少,大部分都是溃败以后被踩踏而死的。
马良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上万人的大战役,完全没想到对面清军这么快就败了,要知道在新军演习中达到死亡一半以上才准许撤退,没想到清军这么不禁打。
清军溃败中被自己人踩死的数量比死在火枪下的还要多。这时后面金声桓也没想到还没进入肉搏阶段就败了,现在大势已去,金声桓知道大营也不能去了,下一步败军就会冲击自己的大营,营中还剩下五万士兵也会被败军裹挟,回到大营也是个死。现在只有进入赣州城,在收拢乱军,依托赣州高大的城墙才能抵抗住明军的火炮。
事情也正像金声桓预料的一样,失败的清军那里人多就往那里跑,现在人最多的当然是大营,三万败军全部冲到大营里面,马良带领六千火枪兵随后杀到。本来大营里面的将领还准备组织抵抗,没想到被乱军一冲,大营中的五万清军也跟着败退出去。马良完全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用六千人撵着八万人到处跑。
清军大营依托赣州城和贡水而建,大批的清军如同无头苍蝇般乱跑,一部分想跳水逃跑,纷纷被淹死在江中,还有大批清军想要入城,但是城门狭窄,那里能同时容下几万人进出,共有三万多人集中在赣州镇南门外,进也进不得出了出不去。
这时后面的炮兵连杀到,首先赶到赣州城下的有二十门火炮,在距离镇南门外一里处开始发射实心弹。要知道现在镇南门外挤得全是人,这二十发实心弹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其实新军的炮兵连只有不到二百人,以城外上万兵力,如果有人组织完全可以回头吃下这二百人的新军,但是清军已经被火炮吓破了胆子,那敢回头反击,纷纷跪地投降。这个炮兵连用二百人俘虏了将近二万人。
最后是马良看到距离赣州城太近,害怕被城上的火炮攻击,在距离城墙一里外停下追击的脚步。赣州城外战役算是正式结束。这场战斗新军以伤亡不到一百人为代价,全歼了清军城外的将近十万大军,俘虏了五万人,还有一万多人跳入江中被淹死,只有不到三千人游过江去逃出生天。还有三万多人逃入赣州城里,继续苟然残喘。
可能有很多人觉着不应该有这么悬殊的战斗,大家可以查一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战役,僧格林沁带领四万人马,其中还有一万骁勇善战的蒙古马队,在北京城外的八里桥和英法联军的六千人大战。结果四万清军全部战死,而英法联军只死亡十二人,还有两个是拉肚子拉死的。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术。而八旗军是以冷兵器装备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与英法联军有一代的代差。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时,鲜有不是压倒性胜利的。八里桥之战,四万多清军全部阵亡,而六千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朱宏三的新军装备训练人数还在英法联军之上,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也就没什么不可信的了。
后面观战的张家玉刚开始差点没被吓死,一万骑兵冲阵还是很是惊人的,距离近了都能感觉到地面在颤抖。接下来的战斗就更让张家玉吃惊,战斗完全是一边倒,没想到威风凛凛的骑兵完全被炮兵吊打。马良竟敢率领几千人追击上万人的清军,并且还打赢了,最后马良占领清军大营时张家玉已经无语了。以六千破十万在史书上本根没有记载,只有评书演义里才有。
张家玉看到胜利后赶紧带着人过去帮助马良收拢俘虏,这次可是大功一件,俘虏就抓了五万多人。
清军的大营正好还在,就用来关押战俘。都忙完后张家玉才看到马良和马如风二人。
哈哈!二位将军正是立下不世奇功啊!我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奏报给皇帝陛下!
马良也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的新军战斗力极强,但也没想到能这样,能吊打十万清军,虽然这些清军几年前都是明军。但是马良相信,自己的一个团对上一万满洲八旗应该没问题。
大人过奖了,属下取得的功劳都是大人指挥有方,属下二人只是听命行事而已!边上马如风谦虚的说道。马良听马如风这么说很是惊讶,这和张家玉有个屁关系?
马如风用脚轻轻碰了下马良,打断了马良的疑问。马如风可不是马良一样的武夫,他在马济远身边见多了这些臭老九坏事的本事,什么事到他们手中,好的能变成坏的,坏的也能变成好的。这次把功劳分给张家玉一半没什么,只要张家玉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那什么都有了。
其实马如风太小看朱宏三了,朱宏三也算一个开国君主,在军队里自然有自己的秘密情报管道,这里的情况第一时间就会被士兵里的锦衣卫密探传到广州。
不过张家玉很爱听这话,现在他的心情也十分好,现在看面前这二人也没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态度,很有些礼贤下士,最起码他自己认为是礼贤下士。
马将军言重了,这次大功咱们全都有份,全军都有份!哈哈!!!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攻城
就在马良带领部队在外面收拢战俘的时候,逃回城里的金声桓已经缓过气来。他的儿子金道明来到他身边。
爹,我看他们就是那个朱宏三的人马,没想到那个家伙能弄出这么厉害的军队。
金声桓看着外面的清军被收拢,押到原来的大营里关押。虽然明军人数少,但是有条不絮,在收拢清军的时候还有两千人在离城二里外严阵以待,防止城里的人冲出来趁火打劫。
儿子,你和那个小子是连襟,有机会你和他们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放过咱们!
金道明点了点头,心中合计,对面这么能打,能放过自己吗?
就是金家父子二人谈话的时候,马良已经带人收押好俘虏。清军败的太快,大营里面的辎重粮草全部归了新军,还弄到五千多匹战马,这个是好东西。广东缺畜力,拉火炮的马匹都是云南的滇马,个子太小。耐力倒是不错,但是想要组建骑兵完全不行。朱宏三当时准备让佛郎机商人运来阿拉伯马,这可是骑兵的完美配置,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航海手段还不行,运来十匹二十匹倒没问题,大批量完全不可能。所以运来的十几匹阿拉伯马只有当种马,完全过上了幸福的种马生活,不过这样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批量组建骑兵近期算是不可能了。
张家玉以前在军机处待过,知道皇帝殿下对战马的渴求,现在一下弄到这么多,虽然蒙古马没有阿拉伯马好,但是这也是战马啊,所以在得知有五千匹的时候立刻就给广东的朱宏三去了封报捷书。
收拢完清军,下一步就要攻城。当天晚上张家玉就把二马找来,商量怎么攻城。
说道攻城二马就不行了,在他们的训练中都是野战,完全没有攻城的手段,再加上他们的火炮为了讲究机动性,都是小口径的。看看赣州那高达六七米的城墙,自己这小炮要轰多少次才能轰塌城墙。
马如风低头想了想,说道:大人,要不挖掘地道,然后在城墙下面埋设火药!
不行,赣州三面邻水,地下不到二米就是水脉,没等到挖到城墙下就被灌满了!
马良说道:不行让水师顺着赣江过来,他们的火炮口径大,应该能行!
张家玉想了想,最近的水师还远在南直隶。江西和广东边境的大庾岭属于五岭之一,是南方几大分水岭之一。大庾岭以南的水系全部注入珠江,以北的水系全部注入长江,完全是两个系统。想要请求水师支援就要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鄱阳湖,在进入赣江,才能到赣州。费时费力不说,沿途全是满清的地盘,很容易发生意外。
张家玉左思右想实在没有好办法,只有明天先打一仗看看再说。
第二天新军吃罢早饭,开始在赣州城外列阵,准备攻城。
赣州城里看到明军开始要攻城,一个个吓得要死,昨天刚被打的大败,还没缓过神来呢!
看到手下一个个担惊受怕的样子,金声桓气的大骂:你们这帮废物,怕什么?没看到咱们有城墙吗!我就不信他们明军的火炮再厉害能轰塌城墙!
金声桓正说话的时候,城外的明军开始开炮攻城。
赣州因为三面临水,只有一面连接陆地,所以靠着陆地这面城墙修的极其厚,城墙上部足足有三米厚,根部足有七米厚。连接陆地这边有两个城门,分别为镇南门和百胜门,这两个城门都是三重瓮城,在两个城门之间还有一个炮台,上面布置有十几门小炮。现在城里的清军为了壮胆,也不管射程够不够,十几门小炮全部开火,对着城外的明军开始还击,虽然打不到,主要是听个响儿壮壮胆。
马良命令炮兵连找准一段城墙先来个三连射看看怎么样,没想到新军的六磅野战炮打到城墙完全没有什么作用,几百发实心弹打上去只是打掉几块外面的城砖,对城墙主体完全没影响。
张家玉在后看到也很着急,要不用士兵蚁附攻城?没想到这个想法刚和马良一提就被拒绝。马良怎么能用自己的士兵去攻城?要知道每个新军士兵从训练到装备朱宏三都要花上上百两银子,再加上阵亡后的抚恤,家人的安抚,新军只要死上一千人,朱宏三完全能把张家玉切片卖了换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