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我华年
崔十一见到嬷嬷也很高兴,只是她如今这种情形,实在没办法多说多做什么。
碧云看了眼柳福儿,悄悄拉了下嬷嬷,道:“嬷嬷,娘子受不得凉,还是进去再说吧。”
嬷嬷好似才想起来,忙不迭的道是,随着众人进屋。
奶娘忙抱着徐颖过来。
看到女儿,崔十一顿时按捺不住。
她用力的扯了脖颈,想要距离更近些。
担架因此受力不均。
嬷嬷们忙弯下腰,尽量稳定。
柳福儿按住崔十一,示意奶娘来到近前,道:“别急,以后她便与你住在一处。”
崔十一看了眼柳福儿,不好意思的笑。
柳福儿也是母亲,知晓她的心情,倒也没有在意。
还在她躺好之后,查看了下屋子的情况。
梁康眨巴着眼,小手紧握着柳福儿的手,两只眼睛倒是巴巴的看着睡得喷香,还在嘟着嘴的徐颖。
看了一圈,确认都还妥当,柳福儿便与崔十一告辞。
回到自己院子,梁康道:“阿娘,那个小孩是谁”
柳福儿微笑,道:“那是阿娘朋友的孩子,也是你的妹妹。”
梁康眨巴眨巴眼,看向柳福儿的肚子。
“是这次不小心捡来的吗”
柳福儿呆了呆,片刻反应过来。
顿时大笑。
早前,梁康曾问柳福儿,自己是哪儿来的。
柳福儿答是救他阿耶不小心捡的。
那会梁康还小,听了只瘪瘪嘴,便过去了。
没想到,这话他一直记得,并记到现在。
柳福儿抱着他,用力亲了两口道:“妹妹不是阿娘捡的,是你崔姨从水里捞出来的。”
&
第五百七十九章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重槿看着柳福儿没有动。
柳福儿微笑,示意重槿把鱼糕端出去。
梁康睁着大大的眼睛,小舌头舔了舔嘴唇,眼着看鱼糕的香味随着重槿飘出了屋,才把视线重又落回桌上。
柳福儿慢条斯理的吃着鱼糕,盯着儿子吃最不喜欢的时蔬。
梁康跟梁二一样,都不喜这些。
柳福儿便道:“重槿这时还没走远,不然去追她回来”
一瞬间,梁康真的意动了。
他嘴唇快速的动了动,小手似乍非乍。
柳福儿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眼里的挣扎。
半晌,他艰难的摇头,道:“不要。”
柳福儿心里很高兴。
做下决定,即便艰难,即便不舍,也还能坚持下去。
这种性情,这种坚定,可不是谁都具备的。
尤其儿子还这么小。
吃过饭,柳福儿便问起汪四郎和管静。
知道两人都吃过了饭,便把两人都叫过来喝浆消食。
几月不见,汪四郎明显拔高了许多。
与管静站在一起,也只矮了半头而已。
大约是终日与书籍典故作伴的缘故,他的周身已隐约沾染着读书人的儒雅与文静。
柳福儿笑着问了两句课业上的事。
汪四郎一一作答。
柳福儿对这些了解实在有限,只听了就算。
反正他是把这事全都交给崔大郎的。
用人不疑,她索性甩手不管。
喝了两杯浆,汪四郎便和梁康一道回去。
为了欢迎柳福儿回来,梁康逃了功课,汪四郎此番除了来看柳福儿外,也带着抓他回去做功课的任务。
两小只嘀嘀咕咕的出了门。
柳福儿让重槿做些甜糕,给两小只做宵夜。
管静含着笑,老实的坐着。
柳福儿招手,让她坐到近前,道:“你的事,可打算好了”
管静先是呆了呆,片刻脸如朝霞。
“什么打算”
她声音软软细细,好似含在嘴里一般。
柳福儿挑眉,不太满意的道:“你说呢”
她一早就与山小郎言明,管静去了衡州那么久,他都没闹腾,很明显是管静跟他打了招呼。
管静低着头,揉着衣角不肯做声。
“行吧,既然你没主意,那就以后再说,”柳福儿作势起身。
“姨姨,”管静大急,急忙低唤。
柳福儿停下,戏谑看她。
管静大窘,忙又低下头。
柳福儿低笑两声,也不逗她了,直接道:“谢大能让你回来,想来是你学的足够你用。”
“你年纪也不小了,且那边也不会给山小郎太多的时间。”
“我打算过了年便往复州去信。”
她道:“这件事该尽早定下来了。”
婚事真正上了议程,管静也顾不得害羞。
她鼓起勇气,抬起头道:“那边能答应吗”
“为什么不会”
柳福儿反问。
管静翕翕着嘴角,半晌没能说出一句整话,只面上显出些迟疑。
柳福儿微笑,道:“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官吏的女儿,家世上与山小郎不配”
柳福儿这话几乎是直击她最为介意的痛处。
她用力揪住衣角,提醒自己不要失态。
柳福儿含笑,道:“你美貌聪慧,品行极佳,性情又好。”
“更何况你不止有阿耶阿娘,还有我这个姨姨,还有姨丈。”
“他山家不过是占了个小小的复州而已,论地方,便是连江陵也及不上。”
“真说起来,还是他山家高攀了。”
管静目光盈盈的看着柳福儿。
柳福儿笑着揉她鬓角边的发髻道:“以后把腰杆挺起来,说话大声一点,硬气一千。”
管静下意识的挺腰。
柳福儿点头,道:“我们给你撑腰,怕什么”
管静用力点头。
“记没记住”
柳福儿重又重复。
管静眨巴了下眼,大声道:“记住了。”
柳福儿满意的笑了。
&n
第五百八十章 救还是不救
洪州城里,梁二最先接到柳福儿来信。
他反复看了两遍,还觉不够,又从头细看。
门边,兵士探头探脑了好几回,实在按捺不住,进了门里。
“司马,江陵来信。”
兵士小心翼翼的看他。
“又来了,”梁二眼冒精光,一个箭步从椅子上窜出来,一把把信夺过去道:“饭都吃哪儿去了,不能大点声”
兵士无语,心道他倒是想啊,可哪儿敢呀。
早前他一道守门的同袍就是因为没有眼色,在他看柳城主来信时说话大声了点,现在还在马鹏养马呢。
梁二捏碎了蜡封,把竹筒打开,一看到上面的字迹,一张脸拉得老长。
草草看完,梁二歪靠进椅子里,重又摊开柳福儿来信,有滋有味的看起来。
兵士等了会儿,见没有吩咐,便转头要走。
梁二叫住他,头也不抬的道:“叫兄弟们都操练起来,过两天有事要干。”
“要打仗了”
兵士顿时兴奋起来。
打仗就意味着有军功,军功就代表着金银土地,一家人安逸的生活。
梁二唔了声,重又把思绪投入到信里。
兵士嘿嘿一笑,也不需要梁二再做解释,更没想再问。
在梁家军里,但凡与兵事有关,不论是谁,就没有玩笑话。
兵士颠颠跑出去通报。
没出半个时辰,所有驻守洪州的兵士便都知晓要开拔的消息。
大家皆喜笑颜开,检查各自甲胄兵器,只待大展身手。
建州城里,久久未得回信的吴家父子从笃定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门外,兵士又送来侯泰传来的消息,粮草短缺,兵士短缺,继续后方补给。
吴节度使捏着来信,问吴大郎,“咱们还有多少粮”
吴大郎思忖片刻道:“两千石。”
“拨五百过去,”吴节度使忍了心疼道。
“阿耶,不可啊,”吴二忙道:“照咽下的情形来看,江南已经保不住了。”
“这些粮送过去也是便宜徐家,不如留下来,供给大军,或许还能再图他地。”
吴节度使眼球极快的偏移了下,似乎想要驳斥。
“阿耶,二弟说得不错。”
吴大郎道:“徐家来势太凶,咱们根本就敌不住,不如等梁家出手,将其拿下。”
吴节度使微微点头,想了想道:“送三百石。”
“阿耶,”吴二郎很是不舍。
今年收来的粮食已经损耗得就剩这么点,城里还有护卫他们的大军。
这些人的家眷还在江南。
如今江南战事频频,他们的情绪本就不稳,若再没有粮在手,只怕他们顷刻就会哗变。
到时还有谁来保护他呢。
“听我的,”吴节度使摆了摆手,道:“总要支持到梁家有回信。”
吴大郎出去交代人送粮。
吴二郎转了转眼珠,道:“阿耶,我听说柳氏去了淮南。”
“江陵那边一直没有回信,莫不是他们达成了什么协定”
吴节度使看他一眼,心里也思量开来。
吴大郎回转,见吴节度使面色阴沉,便看向弟弟。
吴二郎咧嘴,一脸无辜。
吴节度使转去书房,提笔又写了封信,道:“传去江陵。”
“阿耶,”吴大郎道:“这般频繁去信,只会让柳氏察觉我们的急迫。”
“没准他们会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大兄,”吴二郎窜过来道:“你不是说柳城主为人仗义吗”
“怎滴到了这会儿,又说这话”
吴大郎皱眉,道:“此一时彼一时,早前吴家与柳氏地位对等,甚至更高,自然可以平等结交。”
“但现在,我们什么情况,若失了该有的矜持,便等于丢了自身的地位。便是柳氏还如从前,她跟前的也不会答应”
吴大郎与谢大接触过,以他的了解,凭谢大的精明,定会提出对他们更加有利的条件。
“她可是城主,谁能指挥得了”
吴二郎撇嘴。
&
第五百八十一章 有功要早表
徐家军营里,巴幕僚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大篇。
中心目的便是赞扬徐大领兵有道,将吴家收拾得清洁溜溜,不日便会凯旋班师。
卢幕僚看完,摇头道:“虽说这是事实,但现在将话说出,实在有些过早。”
巴幕僚翻了下眼睛,道:“既是事实,自要早些说。”
他道:“你莫不是忘了,柳氏过去是谁接待的”
“那又如何”
柳氏到底是梁家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