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而来的曙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裤衩狙击手

    被那墩丁这么一提醒,老刘头忽然看明白了,这些拉着绳子跑来跑去的蓝色制服的士兵们此刻并不是没有规则的乱跑,而是按照一条宽足有五十丈宽的道路在向着自己的方向行进着,大概每行走一丈多的距离时,那些士兵就会在冰盖上做一个记号。手里拿着长条铁棍的士兵就拿着铁棍开始在冰盖上打孔留下一个记号。

    远处那条同时喷着黑烟和白烟的船向着这边开了过来,它在靠近冰盖的时候将速度减得很慢并且将船体侧了过来。这时墩台上的人才看明白这条船原来不止很宽,而且也很长,至少长度超过了二十丈。这条船是由一条大型的广船改装而成的,但是她的改装不同于普通的广船福船一般只是进行小范围的改装,这艘广船本身就是一艘在建造中被放大的船,排水量原本就已经达到了五百吨左右,而造船厂将其拖上船台之后,首先加高了船只的干舷,然后又进行了近乎脱胎换骨的加宽,然后在船体舯部的位置安装了一台蒸汽机,驱动安装于船体两侧的螺旋推进器。这条广船有着将近十五个不同的封闭隔舱,在经过元老院造船厂辣手摧花的改进之后,她的桅杆基本上都被砍断,在蒸汽机动力舱上部增加了一座高达六米的船桥,并且将全船的机械操作全部用传动设备引入位于船桥第三层的驾驶舱中。

    结科地仇情后术所冷所战独

    船桥旁原来的桅杆位置已经被一座中型吊车所替代,这台吊车全部是由钢铁制成,为了让它能够正常工作,吊车在安装时也颇费了设计部门一番苦心,在依靠船体的位置安装了一整套的梁架基座用以降低重心,确保在进行起吊工作时不至于折断。船体尾部的三个舱室分别被作为了煤仓、燃烧室与水仓,前面的舱室则主要都是货舱,用以进行运载可以快速吊装的货物。

    这艘改进版蒸汽动力广船属于元老院原本打算大型推广的大发艇改造项目,但是在进行改装与生产了两艘同型大发艇之后技术部门封存了这项计划。原因很简单,这种大发艇的改造实在是太过于繁琐。广船原本就是风力推进的船只,船体本身也没有舯部的船桥,通过这种大发艇项目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彻底干掉船体甲板以上的全部东西,帆缆什么的一点都不能剩,然后把甲板整个地掀起,在里面进行蒸汽机锅炉等大规模的安装,同时船尾两侧还要外挂螺旋推进器与传动机构。在作出这些改造之后,船体还必须加宽与加高,然后再搭建吊车,最后还要完成铺设驾驶机械传动机构才能安装船桥,不仅工序复杂,对于机械设备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这两艘大发艇的改进中错漏百出,不少设备甚至是舱体拆了建建了拆,反反复复好几次这才完成,原本这些打算用于珠江口附近的内河运输船,与两艘自由轮同时上的船台。结果从零开始的自由轮都完成了下水仪式,这两艘大发艇还才完成舾装。经过技术部门与工业部门权衡之后,最终这种广船大发艇改造项目被封存,除了已经下水的两艘之外,其他的广船暂时还是继续采用风力作为动力。

    这两艘大发艇此刻都随着北上大队的进发来到了青岛,这艘“大发-甲”号已经烧热了锅炉,并且开始工作,而“大发-乙”则还在东方港号的另一侧装载货物,同时还在等着锅炉升温。

    甲号船的吊车开始发出了金属扭曲的声音,驾驶员穿着厚厚的棉衣,手中戴着棉手套,眼睛上还戴着风镜,驾驶着吊臂在吊车顶部工作着,将一个又一个的仓板从货舱里吊运了出来,放置在冰层上士兵们指示的放置地点。

    结远远远鬼艘学所月考闹早

    这些仓板上搭着隔板,一看就是运载散货的,士兵们等吊车将仓板放好,便涌了上去,从第一个仓板上取出很多的工具,其中就包括有小推车,这些小推车上没有轮子,有的只是雪橇,用以快速在冰面上运输货物。

    “左一点!左一点!”在冰层上负责指挥的士兵大力地挥动着手,同时扯开嗓门大声喊着,“好了!放!放!慢点放!”吊臂前的钢缆缓缓地被放开,吊钩上吊着的下一个仓板也被缓缓放置在了冰盖上。士兵们上前,首先在隔板的门前铺设好木板,然后将隔板门打开,只见一大堆黑漆漆的东西翻滚而出。一个墩丁眯着眼睛看了好一阵,这才有些犹豫地说道,“里面好像是煤。”

    这仓板中装的的确是煤,但是海军工程大队并不是打算在冰面上烧煤来化冻的,很快负责测量的士兵大声喊着,“五十米测量完毕!这一段到海水位置全部用人工破冰!”旁边等着的士兵们连忙冲上去,在之前用彩旗标识出来的位置用力挖掘了起来。

    他们破冰的方法是每隔一米左右就用铁镐或者钢钎在冰层上打洞,然后用大发艇或者小发艇甩锚直接将破开成一块块的冰直接拉出去。这样的工作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进入二十米开始,这种工作速度就慢了下来。不过这并不能难倒工程大队的士兵们,他们把那些被拖出去的浮冰直接拉上大发艇,然后送到燃烧室里被预先准备好的水箱里,很快这些冰便被化成了水,然后烧热到五十摄氏度左右。水箱里五十多度的热水通过抽水机,直接用帆布水管进行喷洒,这样很快需要破冰的冰层便迅速消融,极快地加速了破冰的速度。

    敌地仇不方艘术接孤羽接地

    这些海上的冰并不是盐水,它们是淡水凝固出来的,要知道盐水的凝固点远远低于纯水的温度,并且盐分越高凝固点越低。在海上发生冰冻的时候,首先凝结的是淡水,附近结冰的时候海水会把盐排除出去,在物理上实现结冰。但是这些冰水不能被用来当作锅炉水,因为结冰时冰是不均匀的,很多时候有可能会把微量海水给包进去,这些海水中不仅含有盐的成分,浓度甚至还要高出不少来,因此无法当锅炉水。

    看着远处的士兵们拖着帆布水管在冰面上行走着,热水洒在冰盖上顿时水汽四起,如同一片仙境一般。墩台上的人一个个目瞪口呆,这些都是热水啊!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现在这种冷得能够直接冻死鸟的时候竟然还有大量的热水往海里和冰




第三百六十三章 胶州湾 5
    手机阅读

    老刘头他们一整天哪里也没去,整个墩台上的人员连出都没敢出去,当然,这冰天雪地里也的确没什么地方可以提供给他们去串门,他们今天一整天都呆在墩台顶上围观远处的那群客军在冰面上的动作。

    早上的时候那几个白衣白甲的人来过之后,海面上的巨船就开始了动作,一群群的士兵通过小艇登上冰盖,在上面打孔,还有喷着烟雾的大船靠近过来,用热水在冰盖上喷洒,一阵水汽缭绕之后,冰盖上便被开出了一条宽二十多丈的水道出来。接着他们在冰盖上抛撒煤,墩台上的人都不明白他们撒煤是干嘛用的。中午的时候船上给冰盖上的士兵们送来了一锅锅的馒头和热汤,那些士兵们吃完了饭就用工具在水道旁清理冰盖的边缘,但是却对于之前抛撒煤的区域不理不睬。一直等到下午时分,这些士兵才提着工具来到之前撒煤的区域。

    等到他们到了撒煤区域,老刘头他们才看明白这些撒了煤的地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条煤道已经沉下冰盖很深了,在光滑的冰盖上不时有士兵滑落煤道之中,竟然会直接被两侧的冰层给遮住了,那么厚度足有两三尺之深。这些墩丁和墩长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想要出来询问却又不敢,便跟唯一读过书的陈辉喋喋不休地问个不停,陈辉虽说识得不少字,但是却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科学”,他又如何可能理解,唯唯诺诺之下无法回答。接下来又是一艘大发艇靠过来,再次用热水在煤道上喷淋,很快这条水道就被从冰冻情况下直接开辟出来了。

    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青岛海边,每年看到冬天海面封冻然后春天又解封,这个时节冰虽然不是最厚的情况,但是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化冻的,可是现在仅仅大半天的时间里,这群客军就在这冰盖之上愣生生凿出了一条水道出来,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无法理解,简直就如同鬼斧神工一般不可思议。

    看到这些情形,墩丁们更加好奇,跟陈辉叽叽呱呱地问个不停,问得他不厌其烦,最后干脆加上一件看起来还有点颜色的鸳鸯战袄下了墩台,打开门直接去冰盖上找这些客军问个明白。虽然说自古以来就有“客军如虎”的说法,但是那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的,他们墩丁虽然算不得官军身份,但是却也不是老百姓,因此对于客军还是不那么怕的。

    孙仇地科情结学由冷由显陌

    孙仇地科情结学由冷由显陌这让墩丁们一个个哈喇子直流,当下也顾不得几分钟前他们还打算点燃马粪堆报警了,纷纷朝着馒头大锅扑过去,伸手直接就在滚烫的锅里捞馒头。抢夺间有的馒头还掉落在地上甚至被踩了一脚,但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从地上捡起来随便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直接就吃下去了。送餐的士兵们目瞪口呆,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受过饥饿了,对于现在这些墩丁们抢夺粮食的动作居然无法理解了。在墩台一侧的锅台上还摆着十多个冷得**的窝头,这些粗粮制成的窝头又黑又硬,原本是这些墩丁们三天的口粮,但是现在有了白面馒头,谁还顾得上那些跟啃石头差不多的窝头了老刘头好赖是个墩头平日里虽然算不得锦衣玉食,但是却也没饿到,于是他并没有冲上去与墩丁们抢夺,但是当下就有几个墩丁给他递过来白面馒头。一个客军的士兵给他递过来一个大号的木碗,又给他碗里盛了一碗汤,看到汤里漂浮着的鱼肉,他不由得感慨万千。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尽情地吃过鱼呢,要搁到以前,得是过路的私盐贩子或者渔民讨好他们才能给他们墩台一两条小鱼,而他们自己去海里打渔则根本没有渔船,有时候一个月都吃不上什么荤腥也稀疏平常的事情。眼前这碗汤雪白的上面飘着葱花,香味里透着无以伦比的鲜味,喝一口到嘴里,让他体会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鱼味,味蕾大开不由得三两口就把汤给喝掉了。

    陈辉一路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冰盖上,到处滑溜溜的让他举步维艰,但是让他觉得奇怪的是那些客军们一个个在冰上来去自如,几乎没有滑倒的迹象。低头细看,竟然每个客军士兵的脚上都穿着一双厚厚的大棉鞋,这种棉鞋鞋帮很高,鼓鼓囊囊的一看便能猜到里面肯定填充了不少的棉花。在他们抬起脚走路的时候陈辉也能看清楚他们的鞋底——这些鞋底无一不是又大又厚,不仅能够有效隔绝冰层带来的寒冷,也能防止人体的热量随着鞋底渗透出去。鞋底还安装有钉子,只要他们踩过的冰块上都会留下这些钉子戳入的痕迹,有这么厉害的鞋子怪不得不会滑倒。

    陈辉的到来也引起了正在冰盖上工作的海军工程大队士兵们的注意,这个披着鸳鸯战袄的墩丁此刻如同鹤群里面来了一只鸡,非常醒目,引得不少士兵停下手里的工作驻足打趣他。“兄弟,来这里干什么”“来帮忙不管饭!”

    陈辉对于管饭这个词很敏感,不由得朝着远处来来往往地人群看了一眼,那里有人正在船上架着硕大的锅子,热气腾腾地明显正在做饭,“你们吃什么”

    一个军官明显看到这边清理的速度降低了,连忙跑了过来朝着这群士兵大声吼道,“干什么干什么都休息什么干活!赶紧的!快清理,如果二十分钟内不能清理出来,今天就不能登陆建基地,人员不能上岸的话明天又要重新开水道!快干活!”士兵们连忙低头继续清理起水道中的浮冰以及铲掉水道边的尖锐角起来,没人再管陈辉这个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了。

    整个登陆行动是有计划与时间表的,到现在为止,海军工程大队的破冰行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前的,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水道已经基本上完成开通,接下来等确定清理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用犀牛登陆了。

    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陈辉连忙望向发出巨响的地方,只见海上的那条巨船上三四个吊臂正在来回摆动着,将一个个奇怪的船从巨船上吊起来然后轻轻地放在了海水里,很快船舷边的大网上又趴满了忙碌的士兵,就好像蛛网上爬满了蚂蚁一般。这些被放在海面上的船外形一点儿也不像船,相反看起来更像是车,但是车又如何能够在水面上浮起来这些怪船此刻也冒着黑色与白色的烟,颜色从淡转浓,不多时就开始喷出白色的水汽,很快就有船上坐满了士兵,接着船就开向水道,接着一路开进来,一直到得尽头附近。

    结不远不独结术所月故孙战

    “还不减速,再不减速就要撞上去了!”他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念叨,但是让他目瞪口呆的情况出现了,这条船依旧没有减速,直接冲到了被凿成了梯形的冰盖边,然后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这条怪船或者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大怪物就这么硬生生爬上了冰盖。这个机械怪物的底下是两个硕大的金属滚筒,滚筒上的齿像树藤一般螺旋状缠绕在粗大的滚筒上,机械怪物也就是在这样的滚动下横着向前快速地行动着,这样的速度远比马匹还要跑得快。

     



第三百六十四章 胶州湾 6
    “点火!”“快摇!别停下!”“快啊!快啊!”随着一阵七嘴八舌的吆喝声,几个士兵最终还是愁眉苦脸地把摇杆取了下来,一脸哭丧着对袁振力道,“报告首长,实在是摇不动,发动不了啊!”

    后科不地酷艘术陌月艘学结

    袁振力自己也是一脸郁闷,本地的气温实在是太低了,要知道飞机上用来监测温度的气温表此刻已经掉到了刻度以下了,这就说明气温表已经没办法测定现在的气温了。天啊!气温表都不能测定,那么现在已经是零下十五度以下了。他不由得对自己这次跟着一块儿北上来到这山东感到深深的后悔,这也太冷了!此刻的这架百舌鸟教练攻击机正在雪地上静静地停着,对于刚才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一大群地勤全然没有半点反应,这架百舌鸟上安装的已经不再是柴油发动机了,而是改成了汽油发动机。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重量,即便是现在元老院科技在本时空是绝对的领先时代数百年,但是制造工艺依旧落后,制造出来的柴油发动机不仅笨重,并且很容易出现故障,导致飞机的出勤率直线下降,到得火花塞能够自产之前,几乎所有的百舌鸟发动机都已经无法升空执行任务了。

    因为这个原因,技术部门不得不和重工业实验室通力合作,开始火花塞与汽油机生产的攻关项目,在经过长达六个月的攻关之后,终于开发出了可以提供给飞机使用的“v6”型汽油发动机。这种汽油机采用v型布局,每侧布置有三个汽缸,通过扭动同一根中轴来进行运转做功输出。这种汽油机的出现给原本让空军死气沉沉的百舌鸟攻击机带来了勃勃生机,它的重量比之前的柴油机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重量,虽然耗油量要比柴油机高一点,但是降低的重量有效地减少了机身负载,因此航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将近五分之一的提高,可以达到七百五十公里的作战半径。

    汽油很难结冰,就算是结冰也至少是在零下五十度左右才会有凝固状态,而柴油则在零度左右就会凝固,但是此刻因为温度太低而导致气缸内的火花塞无法打火。除此之外,汽油机内的润滑油此刻也已经凝固,必须要加热才能继续进行启动工作。

    “去拿柴油暖风机!快去!”袁振力双手抄在袖子里,对着身边的地勤说道。地勤们忙不迭地跑向一旁的犀牛车,七手八脚地从上面卸下来一台红色外壳的大圆桶,然后把它放在雪橇上推了过来,然后打开来对着发动机舱位置一通吹。在被如此悉心加热过后,百舌鸟的发动机温度总算上来了。

    这台百舌鸟根据此次北上作战做出了不少的改进,尤其是起落架,北方此刻基本上已经被冰雪所覆盖,因此百舌鸟的机轮位置已经经过了修改,机轮附近加装了两支雪橇,在使用雪橇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机轮着陆。经过这样修改的百舌鸟,不仅可以在雪地与泥地上起降,就连在冰冻的河面上也可以正常起落,即便是低空在水面上拂过也可以经由雪橇进行迫降而不至于直接坠毁。

    “好了!温度够了!差不多了!”负责测温的地勤大声喊道,“林金来!快来!”

    林金来此刻正窝在“机场”旁边的模块板房里取暖,他这个从小就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此刻全然没有看见雪的兴奋,他现在恨不能把那个暖气片直接揣在怀里,实在是太冷了。他此刻穿着的是新款的飞行夹克与连体棉衣,自从上次百舌鸟机轮脱落导致记者涌入机场拍摄了袁振力与林金来“陕北老农驾机翱翔”的生动图片后,袁振力彻底抛弃了那种翻毛皮夹克。他通过何滚龙找到雪漫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飞行夹克。这种飞行夹克也是皮制的,但是却不同于以前的那种羊皮袄一般毛在外面,此刻的夹克外面是一层光滑的皮面,毛在衣服的里面,皮面上还有一个元老院的北极星国徽以及空军军徽,用以点缀单调的皮衣色调。连体棉衣虽然厚厚的,但是在现在零下十五度以下的温度情况下依旧冷得林金来直哆嗦,鼻孔里似乎总有流不完的鼻涕,让他不厌其烦。飞机里是有增温设备的,即便是飞机的发动机被从柴油机改成了汽油机,依旧还是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的,这些热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能够被用来做功推动飞机飞行,剩下的基本上就会被白白消耗到大自然的空气中去。为了尽可能地用上这些热量,同时也让百舌鸟能够在空中飞行足够长的时间,飞机本身增加了一个小型水泵,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将冷却液直接泵到环绕机翼布置的铜管中去,给机翼带去一些热量。

    在冬季飞行中机翼结冰是空军常见的现象,机翼结冰后会给飞机带来重量的变化,同时冻住襟翼和副翼导致事故,此刻使用水泵将发热的冷却液用于冲刷机翼下的铜管能够有效给机翼升温,减少结冰的情况,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把发动机的温度降下来。至于驾驶舱内的温度控制则是通过排气管,废气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时候也会把温度白白喷射出去浪费掉,本着能不浪费就不浪费的思想,设计者在驾驶舱的底部增加了好几根铜管,用以保证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能够从底座下方喷射出去,给驾驶舱里增加多一点热量。同时驾驶舱的玻璃顶盖此刻也换成了双层玻璃——外面的是普通玻璃,内侧则是钢化玻璃,缝隙位置采用“安南胶”进行封堵,尽可能保证内外空气不至于直通。

    孙远仇地情后察战阳孤闹陌

    林金来听到了地勤的喊声,连忙跑了出来,正赶上几个地勤又一次把启动摇杆戳进了螺旋桨的中轴,开始转动了起来,助飞员探着身子打开了油路,接着地勤们开始摇动启动摇杆。随着“噗噗”的响声,发动机带着螺旋桨快速地转动了起来,一股寒风夹杂着卷起的雪尘扑面而来,助飞员一个站立不稳被吹得翻了下去。林金来连忙紧跑几步上前把助飞员扶了起来,见没事便把他推到一旁,自己顶着寒风直接爬上了飞机,钻进了座舱,他身后则是另外一名归化民飞行员,后者是来见习的。

     
1...319320321322323...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