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而来的曙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裤衩狙击手
“这骑兵冲击搞得太过火了吧”肖灿有些不大乐意地跟身边的霍斯特凯恩抱怨道,事实上他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不过在凯恩看来,这可是首长在垂询,连忙立正说道,“首长,这骑兵的进攻是可大可小的,虽然我们加入元老院海军之前在迈德诺都是只打海战的,但是也听起有人说过跟一些有骑兵的蛮族做过战的陆战部队士兵提起过,那些蛮子的战斗力基本上就在马匹之上活跃,进退有秩不说,还能在马背上射箭,往往能借着马匹奔跑的力度,在百步之外用箭矢杀伤对手——”说到这里凯恩却是一呆,连忙赔笑道,“不过这些小伎俩在首长们面前都是雕虫小技,区区百步距离肯定冲不过来的。”
肖灿撇了撇嘴道,“还冲不过来,你看前面的那几个靶子,距离死线都已经只有不到三十米了,还在接近中。”
“哎呀!”凯恩忽然叫出声来,肖灿循声望去,原来刚刚冲滩的两艘小发艇此刻已经上岸,并且士兵已经跳下了船,可是却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滩头烂泥。
这一段区域由于附近有红树林,因此滩头上并不仅仅是沙滩,更多的是烂泥淤积于此,经过一夜的浸泡,这些烂泥此刻不仅软绵绵的,更有着非常强悍的吸附力,几个跳下去的士兵脚刚刚触地,脚踝以下就被直接陷入了进去,并且还随着淤泥的附着,还在越陷越深。被淤泥陷住的士兵不由得有些手忙脚乱地想要挣扎着爬回船上,但是他们明显小看了淤泥的黏性,在他们一阵手忙脚乱的努力下,不仅没能爬出来,反而连膝盖以下都给陷了进去,还有个倒霉的陆战队员此刻甚至还不小心摔倒在了烂泥中,此刻被厚厚的淤泥粘在地上,连爬都爬不起来了。
“倒车!”小发艇上的士兵大声喊着,同时从背架上取出背包带,抛给淤泥中的战友们,小发艇的烟囱里喷出一阵浓密的白色水汽,但是船却丝毫没有一点动弹的觉悟,依旧在原地。原来刚才船体已经冲上滩头太高,导致螺旋推进器已经脱离了水面,而且就算是在水面的,推进力一时间也没办法把小艇从淤泥里拖出来,附近的几条小发艇不敢再靠近,只是在附近的海面游弋着,甲板上的士兵们朝着不远处困住的小发艇抛掷着缆绳,已经被困住的小发艇上的士兵们则七手八脚地拉扯着淤泥里的同伴。
“哈哈哈,”远处的小树林里传出爽朗的笑声,几个迈德诺将军此刻笑成一团,要说起一开始看到中国人的一系列火力展示,让他们觉得在观赏一场外星人的战争一般,自我感觉完全就是没有办法抵挡这样的进攻了。此刻看到那些淤泥不仅能够把看起来似乎能够面对任何复杂战况都披荆斩棘的中国兵陷在地上,就连之前能够冲上岸又自己退回海上的小发艇此刻也被粘在了海滩上,这让他们不由得出了一口恶气,总算是你们也有挠头的时候。
不过他们的笑声并没有持续多久,让他们再次惊掉下巴的情形出现了。之前那两艘怪船此刻直接向着淤泥的滩头驶来,速度一点儿也没有降低,似乎还在提高航速一般,白色的浪花在原本就波动不已的海面上划出了长长的航迹,终于在几个大眼瞪小眼的迈德诺将军注视下一头冲上了淤泥滩头。
“这是在干什么”“还嫌自己陷得不够多吗”迈锡尼摆了摆手打断了身边两人的说话,“你们看,这两条怪船底下的那个东西,为什么要大出那么多来”
多功能两栖车的螺旋推进器远不是小发艇下的那种小型化的玩意,而是一种直径到达差不多一米的圆筒,螺旋纹环绕着滚筒就好像生长在树干上的藤一般,不停旋转中的螺旋纹将淤泥与水
第二百四十章 忙乱的滩头
随着东方港的逐渐扩大,原材料的输入渠道的掣肘丝毫没有因为城市的扩大而变得宽松,反而因为迈德诺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状态一时间几乎断绝。原本从香港到东方港航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材料的不足,但是随着东风号缺乏柴油趴窝之后,这最后一条海路输入渠道也终于宣告断绝。
现在每天从香港发往东方港的电报中都在喋喋不休地讲述着香港物资堆场里的各种原材料是如何地堆积如山,每天香港的物资管理部门又是如何疲于奔命地把原本就已经挤过许多次的货物再挤一次。愁眉苦脸的商贸部香港部门已经开始终止一部分原材料商品的输入,并且开始依次关闭进口渠道——对此东方港虽然反对,但是却也无可奈何,这香港与东方港之间的航路中断,香港的物资与日俱增而无法输出,原本作为物资转运站的香港变得快要无处落脚了。
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作为商品生产地工业密集区的东方港,此刻大多数工厂却不得不因为没有足够的生产原材料而放假,每天无所事事的工人在街上闲逛,虽然说刺激了零售业的发展,但是在长远来说却是会影响元老院根本的。所以现在最急切的问题是如何把香港的工业原材料运送到东方港来。
打一开始,原本执委会还想通过郑芝龙的船队运力来临时性弥补一下东方港的运力不足,但是自从刘香假冒郑芝龙船队偷袭东方港后,郑芝龙的船队就再也不往东方港来了,即便是刘香现在已经被俘超过一年的情况下,郑芝龙那边别说是船队,就连一条舢板都没有过来过,这让执委会的几个执委们也好,商贸部的元老们也好都是一头雾水。
好在香港基地建成后,陆军情报局也随之派出了外勤特工,在香港极其附近周边几个城市设置了情报站,从前来的商人口中获得了一些零星的消息,郑芝龙自从东方港购置了一批元老院步枪之后,无论海陆作战都如虎添翼,同时也受到了武朝朝廷的关注。
自从一六二八年以来武朝北方连年大旱,陕西等多地开始农民起义,当地豪强只顾自保,官员弹压无力,多地屡遭农民军的洗劫。尤其进入一六二九年夏天,一场更大规模的干旱如期而至,河南陕西多地农作物绝收,导致破产农民不得不逃荒或者参加农民军,因此农民军的规模与活动区域一度进入**。
虽然说江南一带才是武朝的粮仓,但是这些粮食却是要通过漕运才能运往京师的,一路上保护漕运的军队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更别提抽出兵力去平乱了。此外大批的官员纷纷表示派兵镇压农民有失天和,应以抚代剿,保证老百姓有吃的这才能保证天下太平。现如今天启帝吃的还是万历皇帝的余粮,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用来剿,因此朝堂之上抚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在官员们的压力之下天启也只能选择以抚代剿。
作为农民军主力的武朝农民是淳朴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马上就要饿死了,才有作乱的企图,否则是绝对不会造反的。可是他们的头领却不是这么想的,正如同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造反者一样,这些农民军的领袖想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同人人能吃饱饭的新世界。即便是偶尔一两个头领有这样的想法,也迟早会被下面的野心家所推翻,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农民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国家民族的概念,只知道跟着有饭吃的人走而已。
一六二九年几股万人以上的农民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随即于年底再次叛乱,连同招安的官员一起杀了不少,同时还占据了多座之前还没有能够攻下的城市,将城内官仓一扫而光,然后焚毁了这些城市。在一六二九年十月的时候多股招安又叛乱的农民军汇聚一起,成为了一股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开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原本喧嚣的以抚代剿的呼声片刻间变得悄无声息,主战派的力量空前强大。京师向各地发出呼吁,要求各地紧急召集能够立刻开赴河南开封的军队,意图将这支二十万之众的农民军消灭在这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找到了郑芝龙,想要让郑芝龙派出一支队伍协助朝廷进剿,以解开封之围。
郑芝龙在中国和迈德诺人交恶之后,就开始处于一种奇怪的观望态度,减少了派遣交易船队前往东方港的规模,更是在刘香假冒他的舰队攻击东方港之后停止了前往东方港的交易活动——中国货在武朝受到追捧的规模可谓恐怖,不少江南豪族不惜一掷千金购买一只东方港产的中国保温瓶,更还有富豪在夏日炎炎的杭州举办“汽水赏鉴大会”,几分钱一瓶的盐汽水在杭州能够卖到三两银子一瓶,还有价无市。可是郑芝龙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了与中国深入合作的机会,这不免让中国人觉得非常奇怪,而且不光中国人,就连迈德诺人都觉得奇怪莫名,这哪有把送上来的财富往外推的道理虽然说现在东方港的海路断绝,但是并不代表中国货就不能输出,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中国货开始沿着北上的道路输出到北海进入安南与广西市场,再由北海通过西江转入珠江进入广东市场,此刻明州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货”的牌匾。谁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时候嗅觉灵敏的郑芝龙会放弃掉这样一条发财之道
郑芝龙虽然是个海盗出身,但是对于朝廷的动向非常关注,尤其是这种政治性的动向,想当年戚继光不过是个登州卫指挥佥事,乘着倭寇进犯的风扶摇直上九千里,成为了戚家军的创始人;更不要说自己的老乡俞大猷,当年只是个金门守御千户,不也是乘着倭寇进犯一路挡不住地升迁吗他郑芝龙虽然是在武朝有一个五虎游击将军的头衔,但是就跟孙悟空的弼马温一样,都是不熟悉武朝文官们玩的文字游戏的后果,听起来名头吓死人,但是事实上就是个未入流。当海寇不是他郑芝龙一生的远大志向,尤其是到了现在这成家立业的时候,也开始想要给后世留下点什么好听的名声了,因此他想要积极投入到朝廷官场中去。
不过作为海盗出身的他,在江南文人系的官场里根本就混不出头来,因此文官路走不通的现在他也只能选择了武官这条路。现在农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差地别的伙食
物资上岸,这对于任何一个旧世界的军迷来说都深知其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等同于旧世界明代时期的新世界里,绝大多数军队乃至指挥官对其并没有什么感觉,因此这群东方港的元老们在一开始就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不仅如此,还是遥遥领先。
和本时空的那些军队的后勤不同,中国海军陆战队采用的更多是机械设备进行装运,例如现在靠上栈桥左侧的福船上,吊车正在向下放一个绳网兜,里面满是各种物资,食品、装备、水罐、弹药等等,它们被一个大号的木板在下面兜住了,防止因为不平衡而散落得到处都是。而在栈桥上,此刻负责搬运的士兵们也已经围了上来,他们并不是用手去接住吊下来的仓板,而是拖着一辆一辆的大车,这些大车都是不久前刚刚从右侧的福船上卸载下来的,此刻那条福船已经卸载完装载的物资,开始缓缓离开栈桥。浮动栈桥上此刻忙碌地奔走着许许多多的士兵,或拖或推着运送物资的车辆,正如同忙碌的蚂蚁在一根树枝上跑动一般。
沙滩上的士兵们也没有闲着的,警戒的士兵已经开始向前推进到树林的边缘,并且就地开始挖掘散兵坑。散兵坑的前方,有士兵在拖着一些看起来似乎是金属的线,绕成了一个一个的圆圈,此刻一拉就变长,他们拉着这些线游走于树木之间,似乎拉出了一张金属网。有的人则是用随身携带的砍刀劈砍着树木之间的低矮灌木,将其砍断并将之移动到沙滩上。
有人在沙滩上平整着地面,用沙子将地上堆起来,保证和旁边的泥地高度一致,许许多多的士兵们在忙碌着,整个远看去有条不紊。
“天啊,他们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们怎么做到的”迈锡尼有些吃惊地说道,旁边的柯克曼没有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只是低声说道,“中国人的爱好就是训练。”
“我们也训练过啊,可是……”罗素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叫柯克曼打断了,“我们的训练和他们的训练完全是两回事,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计划,我们在东方港的间谍就说过,他们哪怕是每个人该去哪里上厕所都是有计划的,你看,那边应该就是挖上厕所的坑的。”说着他指了指远处几个士兵。
那几个陆战队员正拿着手里的铲子,在沙滩边的泥地上刨坑,这个坑不大,但是却有点深,乍看上去的确是和上大号的坑有点像。
“上厕所是什么意思”罗素有点好奇地问道,柯克曼不由得白了他一眼,“中国人认为流行性疾病是许多种很微小很微小的虫子导致的,这样的虫子比我们的头发丝还要细一百倍,它们就是在粪便中进行繁殖和传播的,如果不注意接触到粪便,那么就很可能传播疾病。”
“这和上厕所有什么关系”罗素没能理解柯克曼的解释,只是继续追问,把柯克曼气得有点喘,“这么说吧,厕所是中国人发明的名词,他们甚至还顺带着发明了迈德诺语的称呼,厕所就是用来装载粪便的场所,如果是武国人,应该是叫做茅坑。”
“这打仗的条件下,还要专门挖坑来容纳粪便未免也太悠闲了吧”迈锡尼吧唧了两下嘴,“有这时间,还不如早点准备吃的东西呢,对了,我们还没有吃饭呢。”
他们从早上开始就潜伏在这里了,一直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下午两点了,都还没有吃饭,不免都有些肚子饿了。不过他们现在的精力并没有太放在饿肚子上,现在中国人的一整支舰队都还没有吃饭呢,瞧瞧他们是怎么解决伙食问题的。
就在他们讨论午餐的档头,一条吨位较小的福船向着浮动栈桥的位置驶来,栈桥上原本正在忙碌的人群都停了下来,就连原来已经在卸载物资的福船此刻也停止了卸载。当船停靠好之后,有人从船上放下了跳板,不少的穿着白色围裙头上戴着白色帽子的人从上面走了下来,伴随着他们的,还有许许多多小轮车,车子的上面是一个一个的陶缸,不过里面看不清装了一些什么东西,满满当当的,看起来搬运的人满费力气的。
“这肯定就是他们的运餐车!”罗素颇为肯定地说道,柯克曼不由得望向他,“你怎么能确定”
“很简单,你看前面的中国兵,已经在那里排队了,手里还拿着碗。”罗素说着又望向等餐的队列,“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这些餐点好不好吃了。”
这个问题就犯不着他操心了,现在在排队的士兵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望着远处还在栈桥上的餐车,几乎望眼欲穿。他们还是清早就开始了演习,这五六个小时以来他们的运动量很大,的确是早就饿了。原本每个人都配发了军用口粮,用于战斗时没有热餐供应的时候享用,可是这次联合演习的规模相当高,不仅要训练他们这些陆战队、工兵、民兵等战斗部队,也同时要训练后勤供应方面的辅助部队,因此军用口粮就都被收了,必须等到炊事连送上来。
但是炊事连可是陆军部队,在起伏的海浪中做菜可不是件容易事,因此即便是专门给他们分配了一条用来准备饭菜的福船,依旧还是多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把饭菜准备好。炊事连的厨师们可都是汤帅和田华一手带出来的,虽然说现在是在并不适应的船上准备伙食,但是他们准备的菜色还是让等候的士兵们口水流了一地。随着一台台运餐车被拖到分餐处开始分餐,上面的各种吃的差点让士兵们亮瞎眼。
白花花的大馒头、大包子满满当当地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竹筐,旁边的大缸子里满满的都是豆浆,此刻还是热气腾腾的。再向前,一个个的缸子里满满的都是糙米饭,炊事兵手中拿着铲子站在饭缸前,正在翻动着里面整块整块的饭。继续向前走,一个个的缸子里装的都是被煮成了糊状的玉米和土豆,还有许多缸子里还有青菜豆腐鱼汤,这些鱼汤里面都白白的,一看就知道煮得非常浓,香味扑鼻,让闻到的士兵们都往这边涌过来。
“好香啊!”“有鱼!真香!给我来一块!”士兵们纷纷把自己的空碗伸向炊事兵,炊事兵不耐烦地挥着手,“先去打饭!”
虽然说在旧世界,各种各样的养生专家总是能够变着花样喋喋不休的告诉老百姓,汤泡饭吃不得,但是大家都会选择性地无视这些养生理论。现如
第二百四十三章 短暂交火
赶来的正是陆战队的外围警戒部队,他们还是很早得到了命令,在南面附近的山林之搜索可能存在的迈德诺间谍,但是由于占城港以南是一大片没有开发过的丛林,根本没有办法在很快的时间里搜出敌人来,更别提这些迈德诺人在拂晓登陆的时候还特地把他们的小船拖了岸并且藏在了树林里,他们区区一个排不到的兵力根本是大海捞针。
当然,迈德诺人会来偷窥演习的事情陆军情报局自然是一早得到了情报。自从迈德诺人偷袭元老院海军舰队之后,在山港的北面的某座海边山头的半山腰长期盘踞着一个特侦队的远程侦察单位,此外在山港内陆军情报局的外勤已经开发出了好几批线人——说起来丝毫不难,随着伊藤军团的加入,元老院治下呼啦一下多了好几万日裔归化民,这些归化民由于都是来自于日本,因此他们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联系的,而山港又是一个日裔移民众多的城市,因此陆军情报局招募的日裔外勤特工很容易渗透进了山港,并且还顺带着发展了数量颇为庞大的线人。
这些山港的线人们是什么工作都有,即有官府里打杂的下人,也有街头巡逻的皂隶,自然还有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更多的却是遍布山港却丝毫不会引人注意的乞丐。由于迈德诺的重要官员与将领都居住在山港里,他们又都有各自的宅邸,因此每一个宅邸的前后门都至少有一两个线人会盯着,只要他们出门,会跟在后面并且随时向情报站汇报。而被全程跟踪的这些人员们由于处在“自己人”势力范围内,因此觉得很安全,对于自己的行踪也从来不会做什么刻意的掩饰,因此他们相对于陆军情报局其实是一种单向透明,他们不知道元老院在干什么,但是元老院对他们几乎是了如指掌。
山港情报站在前一天晚的情报总结发现好几个重要部队的指挥官在夜间同时汇聚在山港外海军司令柯克曼的宅邸,他们于是派出了潜藏在柯克曼宅邸里的线人去搜集了情报,不过由于迈德诺人自然不会用汉语或者安南语进行会谈,所以窃听的线人搜集的情报收效甚微,不过好歹还是听出了“国人”、“占城港”等几个词。
情报局把这些消息尽快通过无线电发给了东方港陆军情报局,任雪峰在得到了情报之后立刻召开了情报分析会。通过分析这些从山港发来的情报,他们得到了很多种不同的分析结果:第一自然是猜测迈德诺人准备集结全部山港的军队全力进攻东方港或者占城港,毕竟前来柯克曼官邸开会的人全都是在山港有军权的高级军官,不过这个猜想很快被直接否决了,根据山港以北观测站的报告,整个迈德诺舰队夜间除了在山港的栈桥卸载物资和军队之外,别的什么动静都没有。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季,山港占城港和东方港一条线下来都是北风,如果夜间不起锚出发的话,白天之前根本无法到达东方港,算是到达占城港也是很勉强的事情。并且要展开一场全面军事行动,并不是几十条船能够搞定的行动,至少整个山港外的舰队都要活动起来才能开展,如果现在迈德诺人的舰队没有活动,那么不是这种大型军事行动;第二个分析结果是迈德诺人准备以小规模部队北干扰元老院海军的演习行动,但是鉴于迈德诺人已经在前一次海战吃了风帆驱逐舰的大亏,他们对于在海展开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高。不过迈德诺人很可能会以船只运送陆战队北,抵达占城港附近时再岸发起攻击。不过在讨论之后觉得这种可能性也非常低,情报机构分析过迈德诺人的登陆能力,他们的舰队抵达山港已经相当长时间了,一直到现在,还有相当多的物资和人员没有运送岸。即便是迈德诺人常年生活在海抵抗海浪的能力较强,但是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还是会受不了的,因此直接使用在山港外漂浮的陆战部队展开这样的行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又没有地面部队在山港栈桥和码头开始登船,因此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那么剩下了最后一种可能,迈德诺人想要偷看元老院第二天将在占城港以南进行的陆军海军和陆战队举行的联合演习。想要偷窥演习,需要前行的人员非常少,使用的船只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他们可以潜伏在占城港南面的广袤丛林的任何一点进行观察,但是**队想要把他们找出来真的是大海捞针,这么一通分析下来,情报局几乎可以确定了最后一种可能,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把三种可能通过报告提交给了参联会。
猜你喜欢